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分娩法联合导乐仪分娩镇痛对产妇心理状况及分娩质量的影响,为提升自然分娩质量、减轻疼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对象为2016年9月-2017年11月于惠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分娩的150例产妇,所有产妇均拟行自然分娩...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分娩法联合导乐仪分娩镇痛对产妇心理状况及分娩质量的影响,为提升自然分娩质量、减轻疼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对象为2016年9月-2017年11月于惠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分娩的150例产妇,所有产妇均拟行自然分娩并采用导乐仪镇痛;将采用传统膀胱截石位分娩的72例产妇设为对照组,78例采用自由体位分娩的产妇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时间、产时、产后2h出血量以及疼痛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价两组产妇产后2d焦虑、抑郁水平,比较两组新生儿娩出5 min、10 min Apgar评分以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时间、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5 min、10 min 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后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分娩法联合导乐仪分娩镇痛能显著降低产时疼痛感,降低产后焦虑、抑郁水平,降低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分娩质量.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中国成年女性能量及宏量营养素摄入对超重肥胖变化的影响。方法收集"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数据,分析1989-2009年我国成年女性能量及宏量营养素摄入和超重肥胖率的流行特...目的探讨中国成年女性能量及宏量营养素摄入对超重肥胖变化的影响。方法收集"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数据,分析1989-2009年我国成年女性能量及宏量营养素摄入和超重肥胖率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利用偏相关和分位数回归法分析能量及宏量营养素摄入变化与女性超重肥胖变化的关系。结果 1989-2009年我国女性超重肥胖率持续上升,与1989年成年女性超重率16.5%和肥胖率1.7%相比,2009年超重肥胖率分别为29.4%和10.4%。同期我国居民能量、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摄入量均有下降,但膳食摄入中脂类供能比整体呈上升趋势。偏相关结果表明,脂类摄入增加与我国女性超重肥胖上升呈正相关(r=0.11,P=0.002)。能量,碳水化合物和脂类平均摄入量对低(5%)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水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能量及宏量营养素摄入过多是导致中国成年女性超重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分娩法联合导乐仪分娩镇痛对产妇心理状况及分娩质量的影响,为提升自然分娩质量、减轻疼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对象为2016年9月-2017年11月于惠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分娩的150例产妇,所有产妇均拟行自然分娩并采用导乐仪镇痛;将采用传统膀胱截石位分娩的72例产妇设为对照组,78例采用自由体位分娩的产妇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时间、产时、产后2h出血量以及疼痛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价两组产妇产后2d焦虑、抑郁水平,比较两组新生儿娩出5 min、10 min Apgar评分以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时间、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5 min、10 min 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后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分娩法联合导乐仪分娩镇痛能显著降低产时疼痛感,降低产后焦虑、抑郁水平,降低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分娩质量.
文摘目的探讨中国成年女性能量及宏量营养素摄入对超重肥胖变化的影响。方法收集"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数据,分析1989-2009年我国成年女性能量及宏量营养素摄入和超重肥胖率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利用偏相关和分位数回归法分析能量及宏量营养素摄入变化与女性超重肥胖变化的关系。结果 1989-2009年我国女性超重肥胖率持续上升,与1989年成年女性超重率16.5%和肥胖率1.7%相比,2009年超重肥胖率分别为29.4%和10.4%。同期我国居民能量、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摄入量均有下降,但膳食摄入中脂类供能比整体呈上升趋势。偏相关结果表明,脂类摄入增加与我国女性超重肥胖上升呈正相关(r=0.11,P=0.002)。能量,碳水化合物和脂类平均摄入量对低(5%)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水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能量及宏量营养素摄入过多是导致中国成年女性超重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