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松配施氮肥对土壤微生物含量及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1
作者 常青 周生 中凯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3-90,共8页
于2019-2020年开展2种耕作方式(深松、旋耕)和施氮水平(0、60、120、180、240 kg/hm^(2))试验,研究耕作方式和氮肥用量对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耕作方式下,玉米关键生育时期地上部生物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总... 于2019-2020年开展2种耕作方式(深松、旋耕)和施氮水平(0、60、120、180、240 kg/hm^(2))试验,研究耕作方式和氮肥用量对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耕作方式下,玉米关键生育时期地上部生物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总体表现为N0N4>N2>N1>N0。吐丝期各器官对氮素的吸收依次为叶片>籽粒>茎秆>穗轴,生理成熟期对氮素的吸收依次为籽粒>叶片>茎>穗轴。2种耕作方式的玉米氮素回收率相似,但深松条件下的氮肥偏生产力较旋耕处理提高14.10%。不同耕作方式和年份下,N3处理的氮素回收率分别比N1、N2、N4处理提高了132.81%、38.26%、11.84%。因此,深松条件下配施氮肥180 kg/hm^(2)是提高华北地区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最优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耕作方式 施氮量 产量 氮肥利用效率
下载PDF
盐胁迫下AMF和生物质炭耦合系统对玉米籽粒产量和生理生态的调控作用
2
作者 常青 周生 中凯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49-1259,共11页
旨在探究盐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和不同生物质炭浓度耦合系统中对玉米籽粒产量以及生理生态的调控作用。设置中盐(20 mmol·L^(-1))胁迫下对玉米施用生物质炭各0、2%、4%、8%、12%浓度下并接种AM... 旨在探究盐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和不同生物质炭浓度耦合系统中对玉米籽粒产量以及生理生态的调控作用。设置中盐(20 mmol·L^(-1))胁迫下对玉米施用生物质炭各0、2%、4%、8%、12%浓度下并接种AMF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Ri)、共同接种(Fm+Ri)以及不接种对照(CK)共20个处理。结果表明,中盐胁迫下生物质炭能够促进AMF侵染发育,提高AMF泡囊数和侵入点数,与玉米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不同AMF处理和生物质炭协同下均显著增加玉米根长以及叶面积,提高叶绿素含量(SPAD值)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提升植物光合作用并增加玉米产量。在生物质炭添加4%水平下,与对照相比,共同接种Fm+Ri处理的玉米根系长度提高16.8%,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叶面积分别提高18.5%和19.9%,玉米籽粒产量提高22.4%;叶片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和气孔导度(G_(s))分别增加51.2%、75.5%和24.8%,胞间CO_(2)浓度(C_(i))下降28.6%;叶绿素荧光参数中最小荧光值(Fo)、最大荧光值(Fm)、光合性能指数(Plabs)以及PSⅡ的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分别提高69.6%、32.1%、173.6%和15.1%。可见,生物质炭浓度以及AMF的种类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并不一致,本试验中生物质炭添加4%水平下并共同接种Fm+Ri处理增加玉米根系长度和叶面积,提高叶绿素含量和荧光参数,增强光合作用能力,提升玉米产量的效果最为显著,生物质炭协同AMF促进作物增产的效果还需进一步大田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生物质炭 盐胁迫 光合 叶绿素 玉米 产量
下载PDF
例谈一轮复习中对教材的挖掘和拓展
3
作者 孝良 中凯 《教学考试》 2019年第42期33-36,共4页
一轮复习的课堂教学容易被教师处理成'炒剩饭',如果只是把教材内容重新梳理一遍,多数学生会'吃不饱';如果过多添加大学教材的内容,易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负担,部分学生会'吃不消'。若教师只关注知识点的罗列,不... 一轮复习的课堂教学容易被教师处理成'炒剩饭',如果只是把教材内容重新梳理一遍,多数学生会'吃不饱';如果过多添加大学教材的内容,易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负担,部分学生会'吃不消'。若教师只关注知识点的罗列,不注重对教材的挖掘和拓展,就很难由对知识系统的构建上升到能力培养的程度。在2019年的高考全国卷Ⅰ理综生物部分中这一现象更为明显,有人发现很多题目的信息直接来自于人教版教材,甚至提出'背书就可以得分'的观点。虽然这种说法有失偏颇,但也体现出对教材挖掘和拓展在一轮复习中的重要性。但需要思考的问题是材料挖掘在哪里、拓展有何依据、如何才能拓展、怎么帮助学生做到精准复习等,下面笔者以高考真题为例,试图找到依据,抛砖引玉以期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轮复习 全国卷 种群数量 群落演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