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页岩气特征、挑战及前景(二) 被引量:370
1
作者 邹才能 董大忠 +16 位作者 王玉满 李新景 黄金亮 王淑芳 管全中 张晨晨 王红岩 刘洪林 梁峰 赵群 刘德勋 杨智 梁萍萍 孙莎莎 邱振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6-178,共13页
重点阐述中国页岩气工业化进展、“甜点区”评价标准与勘探开发技术、成功经验、面临挑战及发展前景。根据四川盆地涪陵、长宁、威远等页岩气田地质与工程参数,指出中国页岩气具有特殊性。中国南方特大型海相高演化(R0值2.0%~3.5... 重点阐述中国页岩气工业化进展、“甜点区”评价标准与勘探开发技术、成功经验、面临挑战及发展前景。根据四川盆地涪陵、长宁、威远等页岩气田地质与工程参数,指出中国页岩气具有特殊性。中国南方特大型海相高演化(R0值2.0%~3.5%)、超高压(压力系数1.3~2.1)页岩气田的发现,对中国乃至世界古老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与实践价值。提出“经济甜点区”须具备“含气性优、可压性优、效益性优”等特征,“四高”(高TOC值(大于3.0%)、高孔隙度(大于3.0%)、高含气量(大于3.0m3/t)、高地层压力(压力系数大于1.3))、“两发育”(页岩层理、天然微裂缝)是富集高产段与水平井轨迹选择的关键指标,水平井巷道必须控制在上奥陶统五峰组一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底部高压封存箱中部。提出“微气藏”群压裂形成“人工页岩气藏”的模式,揭示“压后焖井、控压限产”机制。形成了三维地震与压裂微地震监测、水平井、“工厂化”生产模式等关键技术和“甜点区”优选、水平井巷道控制、水平段长度优化、“工厂化”生产模式等成功经验。页岩气资源的不确定性、3500m以深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与装备突破、低成本生产、水资源与安全环保是中国页岩气实现规模开采面临的4大挑战。预测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可采资源量约8.8×10^12m3,四川盆地有利区面积4.0×10^4km2、可采资源量4.5×10^12m3,2020年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有望实现“理论、技术、生产和成本”4个一体化革命,产能达到(200~300)×10^8m3/a。未来有望在四川盆地常规加非常规天然气产量一起建成“西南大庆(气大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田 经济甜点区 微气藏 水平井 “工厂化”生产模式 体积压裂 开发成本 资源潜力 有利目标
下载PDF
中国页岩气特征、挑战及前景(一) 被引量:359
2
作者 邹才能 董大忠 +16 位作者 王玉满 李新景 黄金亮 王淑芳 管全中 张晨晨 王红岩 刘洪林 梁峰 赵群 刘德勋 杨智 梁萍萍 孙莎莎 邱振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9-701,共13页
基于近年中国富有机质页岩沉积模式、页岩储集层表征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分析页岩气富集高产主控因素。研究落实了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笔石带发育序列时空对比依据,提出缓慢沉降的稳定海盆、高海平面、半封闭水体和低沉... 基于近年中国富有机质页岩沉积模式、页岩储集层表征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分析页岩气富集高产主控因素。研究落实了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笔石带发育序列时空对比依据,提出缓慢沉降的稳定海盆、高海平面、半封闭水体和低沉积速率是海相富有机质页岩重要沉积模式,确定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早期持续发育的大型深水陆棚沉积环境有利于黑色页岩发育,优质页岩厚20~80 m、TOC值为2.0%~8.4%。对比分析焦石坝、长宁、威远3大页岩气田,指出规模储集层主要受富生物硅质与钙质页岩、适中热演化程度、高基质孔隙与丰富的裂缝控制。五峰组—龙马溪组总孔隙度为3.0%~8.4%、渗透率为0.000 2×10-3~0.500 0×10-3μm2,基质孔隙体积及其构成区域稳定,裂缝孔隙发育特征在不同构造区、同一构造的不同井区和不同层段差异较大。筇竹寺组受有机质炭化、黏土矿物结晶度高和生物碎屑粒内孔后期充填等因素影响,物性普遍较差,总孔隙度为1.5%~2.9%、渗透率为0.001′10-3~0.010′10-3μm2。明确了页岩气富集高产受沉积环境、热演化程度、孔缝发育程度、构造保存等"四大因素"控制,且特殊性在于高演化(Ro值:2.0%~3.5%)、超高压(压力系数:1.3~2.1),从而建立了"构造型甜点"和"连续型甜点区"两种页岩气富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富有机质页岩 沉积模式 储集层表征 “甜点区” 焦石坝页岩气田 长宁页岩气田 威远页岩气田
下载PDF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新突破及发展前景思考 被引量:264
3
作者 董大忠 王玉满 +13 位作者 李新景 邹才能 管全中 张晨晨 黄金亮 王淑芳 王红岩 刘洪林 梁峰 赵群 刘德勋 邱振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32,共14页
近5年来,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继美国、加拿大之后,第三个实现页岩气工业化生产的国家,截至2015年底,页岩气累计产量突破了60×10~8 m^3。基于近期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快速发展的主要成果,通过全面回顾勘探开发... 近5年来,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继美国、加拿大之后,第三个实现页岩气工业化生产的国家,截至2015年底,页岩气累计产量突破了60×10~8 m^3。基于近期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快速发展的主要成果,通过全面回顾勘探开发新突破和深入分析未来发展前景,进而指出中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整体尚处在发展初期,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是近期勘探开发的主要对象,海陆过渡相与陆相页岩气的突破和工业化生产是实现中国页岩气规模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低产—中等产量井是中国页岩气的生产常态,发展勘探开发关键技术非常重要;严格控制单井投资和大幅降低成本成为提升页岩气勘探开发效益的重要手段。为此,建议:①持续加强理论技术攻关,积极开展页岩气"甜点区"评价勘探,逐渐夯实发展基础;②高度重视勘探开发前期评价,突出有效页岩气资源的落实,把控好评价钻探与产能建设的节奏;③突出页岩气储层精细描述和评价,提升整体开发水平;④加大勘探开发技术攻关力度,突出技术的简化和实用性,有效降低成本;⑤全面总结页岩气勘探开发快速发展经验,突出关键指标论证及评价,加强新区、新领域及新层系突破和接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田 超级大气区 新进展 有效资源 发展前景 启示 南方地区 中国
下载PDF
中国南方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中笔石与有机质富集关系探讨 被引量:24
4
作者 邱振 董大忠 +6 位作者 卢斌 周杰 施振生 王红岩 张晨晨 刘德勋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11-1020,共10页
中国南方奥陶纪—志留纪之交广泛沉积了以五峰组和龙马溪组为代表的笔石页岩。基于对重庆巫溪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页岩段中近400件页岩样品中笔石丰度的统计及100件页岩样品有机碳含量(TOC,%)的分析测试结果,选择其中23件不同笔石... 中国南方奥陶纪—志留纪之交广泛沉积了以五峰组和龙马溪组为代表的笔石页岩。基于对重庆巫溪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页岩段中近400件页岩样品中笔石丰度的统计及100件页岩样品有机碳含量(TOC,%)的分析测试结果,选择其中23件不同笔石丰度与TOC的页岩样品开展页岩中笔石体与围岩(非笔石体部分)TOC的对比实验,并结合能谱分析测试结果,探讨笔石与有机质富集的关系。初步研究认为:1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中笔石体的C、O等元素含量较高,其TOC明显高于围岩,是页岩有机质的贡献者之一;2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全岩TOC与笔石丰度及笔石体TOC相关性均较差,而与围岩TOC相关性较好,这指示着页岩中笔石丰度对有机质富集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石 页岩气 五峰组 龙马溪组 有机质富集 巫溪地区
下载PDF
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储层特征 被引量:22
5
作者 韩超 吴明昊 +4 位作者 孔祥鑫 姜在兴 高丽华 韩作振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22,共9页
通过岩心、薄片、X-衍射、扫描电镜、测井等分析测试,对川南地区威远、长宁、昭通三区块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矿物组分、有机地化、储集空间、物性和含气性特征进行研究,制定页岩岩相划分方案,分析黑色页岩储层控制因素,优选研究区... 通过岩心、薄片、X-衍射、扫描电镜、测井等分析测试,对川南地区威远、长宁、昭通三区块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矿物组分、有机地化、储集空间、物性和含气性特征进行研究,制定页岩岩相划分方案,分析黑色页岩储层控制因素,优选研究区有利储层。结果表明:根据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相结合原则制定的岩相划分方案在研究区识别出14种岩相;目的层黑色页岩有机质含量高,均值大于2%,有机质成熟度高,等效镜质体反射率均值为2.5%,处于高成熟阶段;硅质页岩物性和含气性较好,游离气组分含量较高,混合型页岩次之,钙质页岩物性和含气性最差,几乎不含游离气,游离气是导致硅质页岩含气性较好的重要因素;粒间孔隙主要沿石英颗粒发育,多为宏孔,主要发育于硅质页岩中,是造成硅质页岩物性及含气性好、游离气组分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长宁地区主要发育Ⅰ类储层,Ⅰ类和Ⅱ类储层累计厚度可达44.7 m,是研究区页岩气储层最有利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南地区 五峰-龙马溪组 岩相 储层特征 储层评价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铜川地区油页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古湖泊水体环境 被引量:21
6
作者 孙莎莎 姚艳斌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42-645,共4页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铜川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油页岩形成时的古湖泊水体环境,对采自研究区内3条剖面上的样品进行了主量及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油页岩含磷、铁较高,可能是湖盆周边火山灰喷发带来的营养物质所致。油页岩的Sr/Ba、...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铜川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油页岩形成时的古湖泊水体环境,对采自研究区内3条剖面上的样品进行了主量及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油页岩含磷、铁较高,可能是湖盆周边火山灰喷发带来的营养物质所致。油页岩的Sr/Ba、V/(V+Ni)、Ni/Co、U/Th、Sr/Cu、Mn O、Fe O/Fe2O3均值分别为0.32、0.91、3.11、3.83、2.6、0.027、0.55,指示研究区油页岩发育于温暖湿润气候下的半深湖-深湖相淡水缺氧陆相湖泊。根据Mo明显富集和较高的Ba/Al值,以及根据有机碳和古生产力关系式计算得出的较高的古湖泊生产力值,均表明油页岩沉积时期古湖泊生产力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油页岩 元素地球化学 古湖泊 沉积环境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盒2、3段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罗东明 陈召佑 +2 位作者 苑保国 向树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1-24,共4页
通过岩心观察,认为工区盒2、3段,不仅仅发育单一河流相沉积体系,而是发育一套辫状河三角洲-浅湖沉积体系。识别并划分了工区内沉积相、沉积亚相、沉积微相。另外,对工区特有沉积特点的研究,结合沉积过程和岩性特征,对重点沉积微相进一... 通过岩心观察,认为工区盒2、3段,不仅仅发育单一河流相沉积体系,而是发育一套辫状河三角洲-浅湖沉积体系。识别并划分了工区内沉积相、沉积亚相、沉积微相。另外,对工区特有沉积特点的研究,结合沉积过程和岩性特征,对重点沉积微相进一步划分为超微相。早二叠世,鄂尔多斯盆地克拉通沉积阶段,盆地内部坡度非常平缓的地形和北部蚀源区的抬升是形成大牛地气田辫状河三角洲-浅湖沉积体系的主要地质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大牛地气田 辫状河三角洲-浅湖沉积体系 沉积相
下载PDF
湖北荆门探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深层页岩微观孔隙结构与分形特征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小明 王亚蓉 +4 位作者 马丽红 刘德勋 柳吉荣 张宇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29-641,共13页
为探究湖北荆门探区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及分形特征,定量评价孔隙的非均质性和复杂程度,以YT3井五峰组—龙马溪组为研究对象,通过低压氮气吸附实验,并结合有机碳含量测试、X射线衍射分析等,分析了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基于低温氮吸附分形几何... 为探究湖北荆门探区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及分形特征,定量评价孔隙的非均质性和复杂程度,以YT3井五峰组—龙马溪组为研究对象,通过低压氮气吸附实验,并结合有机碳含量测试、X射线衍射分析等,分析了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基于低温氮吸附分形几何学方法建立了FHH分形模型,讨论了分形维数与页岩组成、孔隙结构、物性、含气性及埋深等参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①龙马溪组下段和五峰组有机碳(TOC)含量明显高于龙马溪组上段,且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显示出硅酸盐矿物逐渐增加,而黏土矿物减小的趋势;②页岩现场解吸含气量显示,有机质丰度较低的龙马溪组上段含气量较有机质丰度较高的龙马溪组下段和五峰组低,在页岩气组成上,龙马溪组上段以氮气为主,而五峰组和龙马溪组下段则以甲烷为主;③页岩低压氮气等温曲线与IUPAC分类的Ⅳ型接近,吸附回滞环近似H3、H4型,为平板状和狭缝型孔隙,孔隙主要为分布于50 nm以下微—中孔,龙马溪组下段和五峰组吸附体积明显大于龙马溪组上段,是由于高有机质丰度提供了大量的有机孔储集空间所致;④高有机质的龙马溪组下段和五峰组较低有机质的龙马溪组上段,其BET比表面积、BJH总孔体积显著增大,而平均孔径却明显减小;⑤页岩孔隙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分形维数D2均大于D1,表明孔隙结构复杂程度大于孔隙表面,分形维数与有机碳(TOC)含量、BET比表面积、埋深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石英含量、BJH总孔体积呈弱的正相关关系,与黏土矿物含量和平均孔径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孔隙度和渗透率基本无相关性。影响分形维数的因素很多,相关性分析揭示了有机碳和黏土矿物质量分数、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及埋深为其主控因素。通过分形维数可定量评价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和不均一性,为研究页岩孔隙结构的分布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门探区 页岩储层 孔隙结构 氮气吸附法 分形特征
原文传递
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机理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5
9
作者 魏伟 张金华 +1 位作者 王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63-566,共4页
天然气水合物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海洋和冻土带地区,并与地质构造环境密切相关。目前已发现的天然气水合物矿点,主要是通过似海底反射地震显示进行识别的。天然气水合物的甲烷来源主要有生物气、热解气和无机成因气,大多数... 天然气水合物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海洋和冻土带地区,并与地质构造环境密切相关。目前已发现的天然气水合物矿点,主要是通过似海底反射地震显示进行识别的。天然气水合物的甲烷来源主要有生物气、热解气和无机成因气,大多数研究主要立足于甲烷气的成因来探究天然气水合物的聚集和成藏机理。分析了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主控因素,包括气源、沉积、构造、温压等条件,这些条件控制着天然气水合物的赋存状态、形成规律和规模大小,并对墨西哥湾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有利条件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成藏机理 有利条件 规模
下载PDF
柳林地区煤层气储层特征与产能动态预测 被引量:14
10
作者 菅笑飞 唐书恒 +4 位作者 刘人和 赵刚 孙鹏杰 贾凌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6-329,共4页
分析了柳林地区的煤层分布、裂隙发育、渗透性、储层压力、储层温度、含气饱和度、吸附、顶底板岩性等特征,根据储层特征参数建立研究区储层模型。利用数值模拟软件COMET 3对已有生产井最新排采动态进行历史拟合,调整模拟参数使校正后... 分析了柳林地区的煤层分布、裂隙发育、渗透性、储层压力、储层温度、含气饱和度、吸附、顶底板岩性等特征,根据储层特征参数建立研究区储层模型。利用数值模拟软件COMET 3对已有生产井最新排采动态进行历史拟合,调整模拟参数使校正后的储层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利用建立的储层模型,对研究区L8煤层气井未来15年的产能进行了预测,单井排采15年累计产气可达459.05×104m3,采收率达到56.12%,柳林地区煤层气储层条件较好,煤层气资源具有商业开采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柳林地区 煤层气 储层特征 产能预测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识别与实验技术 被引量:12
11
作者 魏伟 张金华 +3 位作者 孙爱 王莉 胡旭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3-125,共3页
自然界中的天然气水合物广泛分布于海洋陆棚与斜坡区域以及陆上永久冻土带,而在自然界中如何勘查识别水合物并掌握其属性显得极其重要。为此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的物理性质及其资源分布,探讨了天然气水合物主要的勘查识别技术。其中,地... 自然界中的天然气水合物广泛分布于海洋陆棚与斜坡区域以及陆上永久冻土带,而在自然界中如何勘查识别水合物并掌握其属性显得极其重要。为此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的物理性质及其资源分布,探讨了天然气水合物主要的勘查识别技术。其中,地球物理识别及地球化学识别技术占据主导地位,似海底反射层(BSR)、振幅空白反射带以及烃类异常等特征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有着较好的指示作用;模拟实验技术是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基础技术之一。加强勘查识别技术和实验技术的研究,对认识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规律、物理、化学性质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勘查识别 资源分布 BSR地球物理 地球化学 实验室实验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2及盒3段风暴岩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姜在兴 +2 位作者 向树安 游国庆 田继军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67-174,共8页
首次提出在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2及盒3段发育风暴岩。前人认为该区盒2及盒3段为一套河流相沉积体系,而风暴岩的发现证明还广泛发育一套湖泊沉积。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盒2及盒3段沉积时期,湖泊水面广阔,地形平... 首次提出在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2及盒3段发育风暴岩。前人认为该区盒2及盒3段为一套河流相沉积体系,而风暴岩的发现证明还广泛发育一套湖泊沉积。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盒2及盒3段沉积时期,湖泊水面广阔,地形平缓,总体水体较浅,为浅水湖泊环境,易产生风暴回流。根据岩心观察和粒度分析资料,研究区内发育丰富的浅湖风暴岩沉积构造,主要有截切构造、渠模、丘状交错层理和冲刷面等典型的风暴成因构造。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也反映出重力流和牵引流兼有的复杂的水动力机制。研究区风暴岩理想的沉积单元从下至上可概括为"似鲍马序列",即:A、递变层理和块状层理段;B、平行层理段;C、丘状交错层理和洼状交错层理段;D、波状层理段;E、泥岩段。风暴岩是湖泊发育的典型标志,所以风暴岩的提出对确定研究区的沉积相类型增加了新的认识,并且对下石盒子组的古地理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大牛地气田 下二叠统 下石盒子组风暴岩
下载PDF
川南罗布向斜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孔隙分形特征与主控因素 被引量:11
13
作者 +3 位作者 田继军 马静辉 杜猛 罗锦昌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3-159,共7页
四川盆地南缘罗布向斜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具有厚度大、有机碳含量高、分布范围广、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适中等特点,有可能成为下一步页岩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为更好地表征研究区页岩非均质性及其对页岩气富集的影响,根据... 四川盆地南缘罗布向斜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具有厚度大、有机碳含量高、分布范围广、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适中等特点,有可能成为下一步页岩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为更好地表征研究区页岩非均质性及其对页岩气富集的影响,根据岩矿、地化、测井资料以及CO_(2)和N_(2)吸附实验,对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龙一;亚段各小层开展了页岩分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各小层的总有机碳含量、矿物成分和孔隙度均存在较大差异,储集层非均质性强,页岩孔隙分形维数为2.7110~2.7948,平均为2.7470,其中五峰组和龙一;小层的分形维数较高,龙一;小层的分形维数最低;有机碳和生物成因石英对页岩微孔的发育具有促进作用,页岩平均孔径越小,孔隙数量越多,孔隙结构越复杂,分形维数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滇黔北坳陷 罗布向斜 五峰组 龙马溪组 页岩 非均质性 孔隙结构 分形特征
下载PDF
孤南洼陷古近系沙三段中亚段可容空间转换系统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姜在兴 张乐 +1 位作者 徐桂红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34,共9页
传统的层序地层学认为,在盆地演化过程中,海(湖)平面或可容空间的变化是统一的。然而根据对可容空间变化的分析研究发现,由于受到基底的差异沉降、沉积物的沉积以及绝对湖平面的变化三种因素的控制,断陷盆地内可容空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 传统的层序地层学认为,在盆地演化过程中,海(湖)平面或可容空间的变化是统一的。然而根据对可容空间变化的分析研究发现,由于受到基底的差异沉降、沉积物的沉积以及绝对湖平面的变化三种因素的控制,断陷盆地内可容空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是非统一性的。根据可容空间的变化划分出的可容空间增加带、减小带以及转换带所组成的体系及其在平面和垂向上的空间展布称之为可容空间转换系统。文中首先从理论模型的角度分析了断陷盆地可容空间转换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论述了可容空间转换系统的组成和划分方案,并以孤南洼陷沙三中亚段为研究对象,划分了一个三级可容空间转换系统并细分为7个四级可容空间转换系统。最后从石油地质学理论以及可容空间转换带处准层序垂向发育特征两方面阐述了转换带与油气成藏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典型油气藏实例解剖,认为可容空间转换带控制了有利的成藏组合的发育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可容空间 转换系统 孤南洼陷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油砂地质条件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启予 黄涛 +3 位作者 田继军 韩长城 刘磊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0-65,共6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油砂矿地质条件及成藏规律研究相对薄弱的问题,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东缘及南缘油砂矿藏的生、储、盖、圈、运、保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油砂具备良好的地质条件,其中,西北缘油砂含油率高、资源量丰富,具有... 针对准噶尔盆地油砂矿地质条件及成藏规律研究相对薄弱的问题,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东缘及南缘油砂矿藏的生、储、盖、圈、运、保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油砂具备良好的地质条件,其中,西北缘油砂含油率高、资源量丰富,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分析并建立了盆地西北缘及南缘油砂矿成藏模式,分为斜坡逸散型和构造抬升型2种成藏模式。研究内容为准噶尔盆地油砂矿的进一步勘探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油砂 地质条件 成藏模式 成藏规律
下载PDF
川南ZX向斜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特征及差异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喜淳 胡晨林 +3 位作者 田继军 张介辉 杨斌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9-474,共6页
文中选取四川盆地南缘ZX向斜五峰组—龙马溪组下段页岩样品进行研究,系统分析了其纳米孔隙结构特征和产生差异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Frenkel-Halsey-Hill模型计算了页岩孔隙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页岩孔隙的比表面积主要受控于微孔和介... 文中选取四川盆地南缘ZX向斜五峰组—龙马溪组下段页岩样品进行研究,系统分析了其纳米孔隙结构特征和产生差异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Frenkel-Halsey-Hill模型计算了页岩孔隙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页岩孔隙的比表面积主要受控于微孔和介孔,孔体积主要受控于介孔和宏孔,随着埋深增加,比表面积明显增大;总有机碳质量分数(TOC)与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呈正相关性,镜质组反射率(Ro)对纳米孔隙发育有积极影响,钙质硅质混合页岩的分形维数较大。总体上,TOC和Ro是影响页岩纳米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钙质硅质混合页岩具有更复杂的孔隙结构,是有利于开发的优质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孔隙结构 页岩气 五峰组—龙马溪组 ZX向斜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大牛地气田盒2、3段成岩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姜在兴 +2 位作者 吕林 阎丽艳 鲍丹丹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8-30,35,共4页
大牛地气田盒2、3段的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蚀作用。该区主要孔隙类型以粒间和粒内溶蚀孔隙和晶间微孔为主,原生孔隙基本消失。据统计,该区储层属于低孔、低渗型储层。高岭石的晶间微孔对储层孔隙的贡献有... 大牛地气田盒2、3段的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蚀作用。该区主要孔隙类型以粒间和粒内溶蚀孔隙和晶间微孔为主,原生孔隙基本消失。据统计,该区储层属于低孔、低渗型储层。高岭石的晶间微孔对储层孔隙的贡献有重要作用,而方解石对储层影响包括破坏和建设两个方面。次生加大石英、绿泥石、伊利石则对储层的孔渗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牛地气田 低孔低渗 成岩作用 储层
下载PDF
四川盆地南缘龙马溪组混合岩相页岩及其沉积环境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传正 李鑫 +3 位作者 田继军 蒋立伟 张治恒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8-217,共10页
四川盆地南缘海相页岩发育,尤其是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段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优质储层。为对其页岩岩相和沉积环境进行研究,以四川盆地南缘Y5井龙马溪组页岩(L1段)为研究对象,基于页岩储层品质和压裂品质2个影响页岩气勘... 四川盆地南缘海相页岩发育,尤其是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段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优质储层。为对其页岩岩相和沉积环境进行研究,以四川盆地南缘Y5井龙马溪组页岩(L1段)为研究对象,基于页岩储层品质和压裂品质2个影响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以有机碳含量和页岩矿物组成为基础的页岩岩相划分方案,利用X全岩衍射分析及有机碳含量测试资料,开展了页岩岩相划分,分析了不同岩相的属性;通过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研究了不同岩相页岩的沉积环境;通过对不同岩相页岩的FE-SEM图像观察,利用Image J软件提取有机质孔和前人提出的有机质孔隙度计算方法,查明了不同岩相页岩有机质孔发育特征,总结了沉积环境对不同岩相页岩有机质丰度和有机质孔隙发育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L1段主要发育富有机质黏土质-硅质混合页岩(OR-M-1)和极富有机质钙质-硅质混合页岩(OER-M-3);微量元素w(V)/w(Cr)、w(Ni)/w(Co)和w(U)/w(Th)等指标表明龙马溪下段OR-M-1页岩形成于富氧-缺氧的海水中,而OERM-3页岩形成于厌氧水体,w(Ba)/w(Al)、w(P)/w(Ti)和w(Cu)+w(Zn)+w(Ni)等指标表明此2种岩相沉积环境古海洋生产力差异不大,样品中Al和Ti的百分含量表明OR-M-1页岩沉积期的陆源碎屑输入强度大于OER-M-3页岩;基于海平面变化和上升洋流造成的水体分层的古环境,导致OER-M-3页岩沉积期有机质形成条件好于OR-M-1页岩,OER-M-3页岩有机质孔隙体积占页岩总孔隙体积比更高,更有利于页岩气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四川盆地 龙马溪组 混合岩相页岩 沉积环境
下载PDF
可溶有机质对海陆过渡相页岩孔隙结构的定量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琴 梁峰 +2 位作者 庞正炼 周尚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30-738,共9页
为了定量评价可溶有机质在海陆过渡相页岩中对孔隙结构的影响,选取辽河坳陷东部凸起海陆过渡相石炭系太原组典型页岩样品及其对应样品的等分样,进行双氧水氧化可溶有机质处理,并对处理前后的样品分别进行有机碳含量、XRD衍射和低压氮气... 为了定量评价可溶有机质在海陆过渡相页岩中对孔隙结构的影响,选取辽河坳陷东部凸起海陆过渡相石炭系太原组典型页岩样品及其对应样品的等分样,进行双氧水氧化可溶有机质处理,并对处理前后的样品分别进行有机碳含量、XRD衍射和低压氮气吸附测试,基于测试结果系统对比,分析可溶有机质对海陆过渡相页岩孔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质矿物晶体结构稳定,双氧水对样品处理会消耗可溶有机质并氧化低价铁的化合物(黄铁矿、菱铁矿),使其含量减少,而对其他无机矿物影响较小;海陆过渡相页岩有机质孔整体不发育,可溶有机质以分散的形式充填在无机质矿物孔隙中,充填的可溶有机质占总有机质的53.06%~90.38%,且主要充填在大孔和中孔中;可溶有机质去除后,样品的孔容和比表面积均增加,其累积增加量占原始样品的72.74%~121.83%和32.8%~52.74%。原始有机质含量以及可溶有机质占比是影响样品处理后孔容和孔面积增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可溶有机质 定量影响 海陆过渡相 页岩 石炭系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有机质差异富集的主控因素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邱振 周杰 +7 位作者 卢斌 张晨晨 施振生 董大忠 王红岩 江增光 谈昕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6-169,共14页
近些年来,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开发实践表明页岩气具有差异富集特征。基于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TOC、XRD及元素等分析数据,结合前人已发表的相关数据资料,对川南、川东及川东北地区开展了有机... 近些年来,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开发实践表明页岩气具有差异富集特征。基于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TOC、XRD及元素等分析数据,结合前人已发表的相关数据资料,对川南、川东及川东北地区开展了有机质差异富集特征初步分析,并从矿物组分(黏土矿物含量)、保存条件及古生产力3个方面探讨其控制因素。研究表明:1)有机质差异富集特征表现为:五峰组沉积时期,四川盆地及其周缘有机质富集程度差异相对较小,川东地区有机质富集程度略高于川南地区和川东北地区;而龙马溪组沉积早期,有机质富集程度差异相对较大,川东北地区有机质富集程度明显高于川东地区和川南地区;2)差异的保存(氧化还原)条件是造成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不同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有机质差异富集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差异富集 五峰组龙马溪组 四川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