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向共享发展:中国发展正义道路的出场逻辑 被引量:5
1
作者 任平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共9页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共享发展"新理念是在全面小康决胜期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而提出的新发展正义理念,是对于以往"先富—共富论"和"共享发展成果论"的深化、发展和超越,呈现出中国特色发展正义道路...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共享发展"新理念是在全面小康决胜期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而提出的新发展正义理念,是对于以往"先富—共富论"和"共享发展成果论"的深化、发展和超越,呈现出中国特色发展正义道路的演进逻辑。围绕从"先富—共富论"经过"共享发展成果论"到"共享发展"的演进逻辑及其相互关系,学界的有关反思出现了包括"对立论""转型论""超越论"等林林总总观点,实质上反映了中国差异性社会各个阶层对以往中国道路与未来中国道路的不同理解。因而,全面、历史而准确理解三者关系,正确把握走向共享发展之途,是科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发展 发展正义 演进逻辑
原文传递
人的全面发展是对异化的全面超越 被引量:5
2
作者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5年第9期17-19,共3页
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历史必然现象。人的异化使人的全面发展面临巨大的困境。从人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三方面进行分析,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对异化的全面超越。
关键词 全面发展 异化 超越
下载PDF
实践与反思: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之路
3
作者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11,23,127,共9页
形而上学是哲学的永恒主题。植根唯物史观的场域,揭示形而上学从古典、近现代到后现代的历史演变逻辑,认为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应该置身于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的具体样态,应该置身于人的社会关系及生活方式,应该置身于人类历史的交往形式,... 形而上学是哲学的永恒主题。植根唯物史观的场域,揭示形而上学从古典、近现代到后现代的历史演变逻辑,认为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应该置身于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的具体样态,应该置身于人的社会关系及生活方式,应该置身于人类历史的交往形式,去分析哲学抽象的奥秘,才能清除遮蔽在形而上学之上的迷雾,让形而上学重现世俗人间。拒斥和消解形而上学,实质上是对人生存方式的不满,是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批判。形而上学作为一种智慧之学,会与人类长久相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反思 形而上学 历史演变
下载PDF
共享发展:从包容性发展到差异共享 被引量:4
4
作者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4-58,共5页
在世界经济乏力,中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发展问题再次成为时代与社会关注的主题。发展不仅关系着全球经济的走势,更影响着全球政治的稳定。共享发展是当代中国面临国内外发展困境所做出的一个理性选择。共享是对包容性... 在世界经济乏力,中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发展问题再次成为时代与社会关注的主题。发展不仅关系着全球经济的走势,更影响着全球政治的稳定。共享发展是当代中国面临国内外发展困境所做出的一个理性选择。共享是对包容性发展的深化与超越。深刻反思共享的理论发展与历史经验,就会发现:在中国差异性社会的历史语境下,共享不是平均主义,不是少数人的共享,而是一种社会总体差异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发展 包容性发展 差异性社会 差异共享
下载PDF
论交互主体性的基本内涵 被引量:4
5
作者 姚纪纲 《太原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1-5,共5页
交互主体性是当代哲学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交往实践是交互主体性产生的根源,人们在构造交互主体性关系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互动性、差异性、共通性等内涵特性,而这些内涵又是在交往实践的历史变迁中不断展现出来的。
关键词 交互主体性 交往 内涵
下载PDF
当代中西方政治哲学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13-118,共6页
政治哲学现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政治哲学在当代中西方政治生活境域中既有共性,又有差异。从政治哲学复兴的原因来看,当代西方政治哲学是西方实证主义、行为主义破产的理论诉求,当代中国政治哲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政治哲学现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政治哲学在当代中西方政治生活境域中既有共性,又有差异。从政治哲学复兴的原因来看,当代西方政治哲学是西方实证主义、行为主义破产的理论诉求,当代中国政治哲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的现实必然;从思想渊源来看,当代西方政治哲学是西方传统政治哲学的一脉传承,当代中国政治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续;从当代中西方政治哲学的价值立场来看,当代西方政治哲学追求的是形式正义,当代中国政治学追求的是实质正义;从当代中西方政治哲学的风格特色来看,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侧重于微观分析,并占据世界政治哲学的主导地位,当代中国政治哲学侧重于宏观把握,对西方政治哲学具有一定的依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中西方政治哲学 比较
下载PDF
论人的交互主体性的提出
7
作者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第10期50-53,共4页
人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存在,这个问题在人类哲学发展史上时隐时现。从封闭蒙昧的自我到主体的觉醒和痴狂,人类发展从始至终一直走不出的存在方式,竟然是人的类存在:人处于社会关系中。这在哲学上预示着主体性向交互主体性哲学的转向。
关键词 主体性 交互主体性 提升
下载PDF
现代性的本质是政治:一种政治哲学的视角
8
作者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23,共6页
现代性的本质就是政治,社会现代性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治现代性的支撑,如果不解决政治现代性问题,现代性从根本上是无法建立起来的。本文从中国现代性、马克思主义、启蒙现代性、经典现代性、后现代、新现代、六个角度来论述现代性的本... 现代性的本质就是政治,社会现代性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治现代性的支撑,如果不解决政治现代性问题,现代性从根本上是无法建立起来的。本文从中国现代性、马克思主义、启蒙现代性、经典现代性、后现代、新现代、六个角度来论述现代性的本质是政治,政治现代性在整个现代性领域当中,占据着关键性的地位。现代化的建设,如果没有政治现代性的支持,最终是不可能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政治 政治哲学
下载PDF
论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独特贡献
9
作者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34-39,共6页
马克思的著作虽然从数量上来看比恩格斯多,但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元创新上来看,恩格斯在许多方面是领先于马克思的,在一定意义上恩格斯是马克思的思想启迪者,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指明了理论研究的方向。笔者认为恩格斯对马... 马克思的著作虽然从数量上来看比恩格斯多,但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元创新上来看,恩格斯在许多方面是领先于马克思的,在一定意义上恩格斯是马克思的思想启迪者,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指明了理论研究的方向。笔者认为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辩证地看待资本的历史作用,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提供逻辑框架;其二,初步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为无产阶级解放从自发走向自觉指明前进方向;其三,敏锐地把握到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提供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 独特贡献
下载PDF
唯物史观形成发展的四次转向及其对中国道路的启示
10
作者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17年第1期282-292,共11页
马恩唯物史观的生成经历了一个复杂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从理论假设到实证检验再到实践反思,唯物史观一直都处于一种不断走向历史深处的发展阶段。我们认为马恩唯物史观的形成与发展前后发生了四次转向,第一是异化劳动史观的转向,第二是... 马恩唯物史观的生成经历了一个复杂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从理论假设到实证检验再到实践反思,唯物史观一直都处于一种不断走向历史深处的发展阶段。我们认为马恩唯物史观的形成与发展前后发生了四次转向,第一是异化劳动史观的转向,第二是唯物史观初创的转向,第三是《资本论》实证阶段的转向,第四是《人类学笔记》阶段的转向。现代化的中国道路需要反思唯物史观的出场形态,我们不能随意地对处于不断变化发展期间唯物史观的理论观点进行切割与引证,力避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更需要立足中国传统社会历史实际,建构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唯物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转向 中国道路
原文传递
“两山”理论:当代中国的生态主义宣言
11
作者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第5期18-23,共6页
在全球生态危机不断升级、中国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生态文明问题再次成为全人类关注的主题。生态不仅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着人类命运共同体。“两山”理论是习近平面对当代中国国内外生态发展困境所做出的哲学反思。全面反思... 在全球生态危机不断升级、中国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生态文明问题再次成为全人类关注的主题。生态不仅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着人类命运共同体。“两山”理论是习近平面对当代中国国内外生态发展困境所做出的哲学反思。全面反思生态文明的理论发展与历史经验就会发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两山”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浅绿”思想、“深绿”思想、“红绿”思想的发展与创新,是当代中国的生态主义宣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山”理论 绿色发展 生态主义
下载PDF
复杂现代性的成因与出路:现代性危机的场域分析
12
作者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105-111,共7页
现代性的危机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对现代性作出新的思考与定位。新全球化时代,脱域使得现代性逐渐失去其单一、狭隘的维度,使现代性的场域发生了重大的位移与深刻的改变,现代性变得矛盾丛生、错综复杂。面对现代性的复杂境域,剖析现代性的... 现代性的危机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对现代性作出新的思考与定位。新全球化时代,脱域使得现代性逐渐失去其单一、狭隘的维度,使现代性的场域发生了重大的位移与深刻的改变,现代性变得矛盾丛生、错综复杂。面对现代性的复杂境域,剖析现代性的复杂内涵,成为深化现代性理论,走出现代性危机的必然。现代性从其开始就显现出其复杂性,它与前现代、后现代相互穿越与交织,在全球化的时空延展中呈现出西方发达国家、后发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复杂现代性样态。复杂现代性的形成是资本唯利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内在矛盾,现代科技革命以及后现代的差异误读造成的。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一直处于复杂现代性的笼罩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复杂现代性的产物,又是走出复杂现代性的出路,同样是中国新现代的续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现代性 前现代 现代 后现代 错位
下载PDF
论弗洛姆逃避自由的机制
13
作者 《太原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6-11,共6页
自由是人的解放尺度,它既具有历史的宏观意义,又呈现出人的微观存在状态。弗洛姆的《逃避自由》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与社会现实交汇的产物,它剖析了唯物史观视域下人的丰富情感体验,赋予精神分析以社会历史意义,成... 自由是人的解放尺度,它既具有历史的宏观意义,又呈现出人的微观存在状态。弗洛姆的《逃避自由》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与社会现实交汇的产物,它剖析了唯物史观视域下人的丰富情感体验,赋予精神分析以社会历史意义,成为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的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姆 逃避自由 社会性格 意义
下载PDF
论《逃避自由》的当代启示
14
作者 《吕梁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29-31,共3页
《逃避自由》为我们打开了一条揭秘社会现实与思想行为的心理路径,它让我们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人们的微观心理机制,辩证地看待大众文化的历史地位,高度关注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自由 社会性格 心理机制 启示
下载PDF
论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流变与意义
15
作者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82-85,共4页
现代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场域,马克思主义注定是现代性批判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作为19世纪的伟大发现,他对现代性所作出的思考,这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重大议题。理性与主体是现代性的两大支柱,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经过了一个... 现代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场域,马克思主义注定是现代性批判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作为19世纪的伟大发现,他对现代性所作出的思考,这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重大议题。理性与主体是现代性的两大支柱,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经过了一个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它既实现了对现代性的本质批判,也完成了对现代性的目标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资本 批判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16
作者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18-23,共6页
人作为主体是如何确立的,这是一个人类解放的历史进程。主体经历了主体蒙昧、主体确立、多元主体三个发展阶段。他者的觉醒既标志着神学主体的彻底终结,也开启了多元主体的生成。
关键词 主体 他者 主客二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