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的血浆、脑脊液单胺类神经递质测定 被引量:147
1
作者 路线 宋景贵 +4 位作者 卢红 顾仁骏 张中兴 石玉中 张帆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 探讨卒中后抑郁状态与血浆、脑脊液单胺类递质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压液相色谱仪 ,测定 32例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30例卒中后无抑郁状态患者及 2 8名正常人的血浆、脑脊液单胺类递质水平 ,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卒中后抑郁状... 目的 探讨卒中后抑郁状态与血浆、脑脊液单胺类递质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压液相色谱仪 ,测定 32例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30例卒中后无抑郁状态患者及 2 8名正常人的血浆、脑脊液单胺类递质水平 ,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血浆、脑脊液中单胺类递质水平[多巴胺 (DA) =(2 6± 0 4) μmol L ,(2 0± 0 3) μmol L ;去甲肾上腺素 (NE) =(0 19± 0 0 6 ) μmol L ,(0 14± 0 0 6 ) μmol L ;5 羟色胺 (5 HT) =(1 0 9± 0 30 ) μmol L ,(0 6 0± 0 12 ) μmol L]低于卒中后无抑郁组 [DA =(3 2± 0 5 ) μmol L ,(2 6± 0 4) μmol L ;NE =(0 31± 0 12 ) μmol L ,(0 2 8± 0 0 8) μmol L ;5 HT=(1 31± 0 40 ) μmol L ,(1 11± 0 40 ) μmol L]及正常对照组 [DA =(2 9± 0 5 ) μmol L ,(2 2± 0 6 )μmol L ;NE =(0 2 7± 0 70 ) μmol L ,(0 2 3± 0 0 8) μmol L ;5 HT =(1 19± 0 30 ) μmol L ,(0 88± 0 0 7)μmol L],而大脑左侧及前部卒中患者的血浆、脑脊液中单胺类递质水平低于其它卒中部位患者 (P <0 0 5 ) ,脑脊液单胺类递质水平与抑郁程度呈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发生与血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中风 单胺类神经递质 血浆 脑脊液
原文传递
利培酮和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107
2
作者 赵瑾 张燕 +7 位作者 晁阳阳 马骏 杨勇锋 赵晶媛 杜云红 李文强 宋学勤 路线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7期2960-2964,共5页
目的:观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部分认知功能领域损害情况以及利培酮和奥氮平对其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潜在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10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57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周边社区年龄、性别匹配的30名健康人... 目的:观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部分认知功能领域损害情况以及利培酮和奥氮平对其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潜在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10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57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周边社区年龄、性别匹配的30名健康人(健康对照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分别给予利培酮和奥氮平单一治疗。因不良反应难以耐受、药物疗效不佳、换用药物共脱落4例,53例患者完成研究。患者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评估患者临床症状(PANSS)和认知功能(连线测试、符号编码、言语记忆、工作记忆、Stroop 测试),健康对照组仅评估一次。结果 PANSS 减分率对比两组并无显著差异。治疗前,利培酮组和奥氮平组均较健康对照组表现出显著的操作速度、言语记忆(t =3.191,t =3.743)、工作记忆(t =2.151,t =2.602)和执行功能领域的差异(P &lt;0.05);经过8周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利培酮治疗组表现出连线测试(t =3.862, P &lt;0.05)、言语记忆领域(t =-3.073,P &lt;0.05)功能的改善,奥氮平治疗组表现出连线测试(t =3.587,P &lt;0.05)和工作记忆(t =-2.891,P &lt;0.05)功能的改善。抗精神病药物剂量与认知功能减分率相关分析发现利培酮服用剂量与患者连线测试减分率呈负相关(r =-0.391,P =0.048)。结论利培酮和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和整体认知功能在8周内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显著的认知功能损害,利培酮和奥氮平能够在改善精神症状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某些认知领域损害,利培酮服用剂量越大,操作速度领域改善情况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 认知 执行功能
原文传递
4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3
3
作者 赵晶媛 黄光彪 +4 位作者 顾小静 艾小青 杨淑珍 华婷婷 路线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790-2794,共5页
目的:考察4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5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培酮组(40例)、奥氮平组(40例)、阿立哌唑组(39例)和齐拉西酮组(40例),每组患者按常规用法用量给予对应... 目的:考察4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5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培酮组(40例)、奥氮平组(40例)、阿立哌唑组(39例)和齐拉西酮组(40例),每组患者按常规用法用量给予对应的药物,进行为期6周的临床研究。治疗前和治疗2、4、6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对各组患者的精神状况进行评定;同时进行血糖、血脂、泌乳素等代谢和生物学指标检测;并采用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静坐不能评定量表、精神性不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共计137例患者完成研究。利培酮组和奥氮平组对精神症状的控制,尤其是对阳性症状的控制起效快于阿立哌唑组和齐拉西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奥氮平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和腹围增加数明显大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也明显增高,与齐拉西酮组和阿立哌唑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患者的泌乳素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阿立哌唑组患者的泌乳素水平明显低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多数为轻度或中度,对症处理后大多可缓解。结论:4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精神症状的控制疗效相当,其中利培酮、奥氮平控制阳性症状的起效时间较早,与糖脂代谢和泌乳素有关的不良反应也出现较多;阿立哌唑、齐拉西酮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患者的耐受性较好。用药时应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分裂症 急性期 利培酮 奥氮平 阿立哌唑 齐拉西酮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河南省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精神分裂症流行情况分析 被引量:68
4
作者 王长虹 路线 +7 位作者 姚丰菊 张瑞岭 郭卫东 周刚 肖水源 桂立辉 田庆丰 张伟平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15岁及以上人群精神分裂症患病率、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5年在河南省20个区县开展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利用修订后的一般健康问卷(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GHQ-12)作为初步... 目的了解河南省15岁及以上人群精神分裂症患病率、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5年在河南省20个区县开展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利用修订后的一般健康问卷(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GHQ-12)作为初步筛查工具,将调查对象按照评分分为高危、中危、低危3组,然后由精神科主治医师采用DSM-Ⅳ轴Ⅰ诊断定式临床访谈诊断量表(SCID)初步对被调查人员进行诊断,采用卡方检验对定性资料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精神分裂症患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完成本次调查共23846名,其中男11865名,女11981名,分别占总人数的49.76%和50.24%;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124例,精神分裂症调整后终生患病率为5.56‰,时点患病率为5.04‰;农村83例,城市41例;男54例,女70例;受教育程度情况:文盲26例,小学39例,初中47例,高中或中专9例,大专或本科及以上3例;婚姻状态:未婚31例,初婚78例,再婚3例,离婚11例,丧偶1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不同受教育水平(χ^2=33.903,P<0.01)以及不同婚姻状况中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7.143,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城乡(Wald χ^2=37.296,P<0.01)、性别(Wald χ^2=13.131,P<0.01)、受教育程度(Wald χ^2=48.338,P<0.01)、婚姻状态(Wald χ^2=54.495,P<0.01)、家族史(Wald χ^2=107.340,P<0.01)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河南省精神分裂症患病率与国内外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精神分裂症防治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等制定针对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流行病学 患病率
原文传递
精神分裂症复发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53
5
作者 李毅 路线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2002年第2期96-98,共3页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极易复发的精神疾患 ,影响其复发的因素较多。本文就近几年的相关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复发 相关因素
下载PDF
氟哌啶醇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7
6
作者 汪艳 蔡丽伟 +13 位作者 张红星 杜波 金超 阎浩 李玲芝 刘琦 闫俊 马文斌 栗克清 路线 张鸿燕 岳伟华 张岱 王力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7-221,共5页
目的比较氟哌啶醇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按照1:2比例随机分为氟哌啶醇(n=120)和奥氮平治疗组(n=252),进行为期6周的治疗观察;于基线及治疗2、4、6周末评定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 目的比较氟哌啶醇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按照1:2比例随机分为氟哌啶醇(n=120)和奥氮平治疗组(n=252),进行为期6周的治疗观察;于基线及治疗2、4、6周末评定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 scale,PANSS),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ating scale for extrapyramdal side effects,RSESE)、静坐不能评定量表(barnes akathisia rating scale,BARS)和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bnormal involuntary movement scale,AIMS);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基线及治疗4、6周末测定空腹血糖、血脂和肝功能等指标。结果氟哌啶醇组与奥氮平组基线PANSS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6周末氟哌啶醇组PANSS总分低于奥氮平组(53.31±1.64 vs.58.05±1.02),减分率高于后者(60.63±2.86%vs.52.45±1.80%),均P<0.05;两组有效率(66.7%vs.6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6周末氟哌啶醇组BMI较基线的变化值(0.08±0.20 kg/m2vs.0.91±0.12 kg/m2)、谷丙转氨酶异常病例数比例(16.98%vs.28.07%)均低于奥氮平组(P<0.05);第4周末氟哌啶醇组甘油三酯较基线的变化值低于奥氮平组(0.24±0.12 mmol/L vs.0.57±0.07 mmol/L),P<0.05。氟哌啶醇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发生率(73.3%)明显高于奥氮平组(10.71%),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氟哌啶醇治疗有效率与奥氮平相当,对体重、血脂、转氨酶的影响较小,但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氟哌啶醇 奥氮平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不同抗抑郁药物干预对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半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5
7
作者 潘苗 张三强 +4 位作者 路线 原富强 潘伟盟 徐亚南 马振武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640-264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抗抑郁药对首发老年抑郁症半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4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8组,分别接受8种抗抑郁药氯米帕明、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帕罗西汀、曲唑酮、度洛西汀、米氮平、文拉法辛治疗6个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 目的探讨不同抗抑郁药对首发老年抑郁症半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4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8组,分别接受8种抗抑郁药氯米帕明、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帕罗西汀、曲唑酮、度洛西汀、米氮平、文拉法辛治疗6个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第1、2、4、6个月末分别评定疗效与安全性,以末次HAMD评分的减分率评定临床疗效,以治疗终止率及复发率评定治疗结局。结果 8组在治疗后不同时点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点不同药物组间比较HAM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6个月末痊愈率分别为20%、20%、26.7%、23.3%、16.7%、20%、36.7%、33.3%,8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50,P=0.840);有效率分别为40%、46.7%、46.7%、36.7%、36.7%、40%、40%、43.3%,8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97,P=0.927);8组间副反应发生率比较,腹泻、头痛、体重减轻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嗜睡、肝功异常、出汗、恶心呕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抗抑郁药物 结局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关系研究 被引量:45
8
作者 马骏 孙梦夕 +4 位作者 张琳 杨勇锋 张燕 张岱 路线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82例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所有患者在入院当天及给予奥氮平治疗4周后评测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 目的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82例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所有患者在入院当天及给予奥氮平治疗4周后评测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得分,同时测定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根据奥氮平治疗前后PANSS减分率将患者分为A组(减分率<50%)和B组(减分率≥50%),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IL-1β、IL-6、IL-17和TGF-β1水平变化。结果 82例患者治疗前PANSS评分为88.34±11.50,治疗4周后降为67.15±18.69,平均减分率(38.84±25.33)%;其中有42例(51.22%)PANSS减分率<50%(A组),40例(48.78%)PANSS减分率≥50%(B组)。与治疗前比较,奥氮平治疗4周后,82例患者hs-CRP水平显著升高(P<0.05),IL-1β、IL-6、IL-17水平显著降低(P<0.05),TGF-β1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IL-1β、IL-6和IL-17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B组相比,A组患者血清IL-1β、IL-6、IL-17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血清IL-1β、IL-6、IL-17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治疗效果,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潜在性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7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44
9
作者 陈旭梅 朱琪玥 +5 位作者 张伟 李雪 郝以辉 李幼辉 路线 宋学勤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990-993,共4页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60例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同期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60名,采用电化...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60例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同期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60名,采用电化学免疫发光法和循环酶法分别测定受试者血清叶酸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组入组时精神症状,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评估患者入组时的认知功能.结果 患者组血清叶酸水平[(4.1 ±1.9) ng/ml]低于对照组[(7.5±1.9)ng/ml] (P <0.001);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患者组[(27 ±9)μmol/L]高于对照组[(18±6)μmol/L] (P =0.006);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叶酸水平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负相关(r=-0.38,P=0.002),患者组血清叶酸水平与阴性症状呈负相关(r=-0.25,P<0.05),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连线测验分呈正相关(r=0.28),与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分、简易视觉记忆测验分、Stroop色词测验分和持续操作测验评分呈负相关(r=-0.38,r=-0.33,r=-0.30,r=-0.30,均P<0.05).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叶酸水平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与患者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的损害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叶酸 同型半胱氨酸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反应情况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42
10
作者 孙梦夕 马骏 +8 位作者 王潇 杨勇锋 李文强 张燕 赵晶媛 杜云红 张红星 张岱 路线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1期2425-2430,共6页
目的 探讨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早期反应与后期疗效之间的关联,以及药物与早期反应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1年9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4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早期反应组(2周末PANSS... 目的 探讨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早期反应与后期疗效之间的关联,以及药物与早期反应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1年9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4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早期反应组(2周末PANSS总分减分率≥20%)和早期无反应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药物使用情况和基线、2、4、6周末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得出早期治疗反应与后期疗效的关系及药物选择对早期反应的影响.结果 2、4、6周末,早期反应组较早期无反应组的PANSS总分及五因子分低[2、4、6周末总分(66.2±11.8)分比(84.5±10.9)分,(55.9±13.2)分比(70.9±13.7)分,(48.9±13.1)分比(60.6±14.9)分,均P〈0.05],减分率高[2、4、6周末总分减分率(37±14)%比(9±7)%,(56±19)%比(32±18)%,(68±20)%比(49±21)%,均P〈0.05];2周末与4、6周末PANSS总分减分率相关系数r分别为0.730、0.541(均P〈0.05);2、4周末,奥氮平组PANSS总分减分率高于阿立哌唑、喹硫平、齐拉西酮组[2周末(29±19)%比(19±16)%、(18±14)%、(17±15)%,4周末(51±21)%比(37±25)%、(39±18)%、(37±22)%,均P〈0.05];早期反应的保护性因素是奥氮平治疗(P〈0.05).结论 早期反应者的症状改善更迅速更明显;药物种类对早期反应有影响;早期无反应的患者可以通过及早调整治疗方案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 早期反应 奥氮平
原文传递
脑卒中后抑郁临床诊疗指南 被引量:38
11
作者 宋景贵 +5 位作者 王长虹 路线 李文强 张朝辉 韩永凯 穆俊林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I0001-I0006,共6页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特指发生于脑卒中后,临床表现为脑卒中的各种躯体症状,并出现以情绪低落、精神运动迟滞、兴趣减退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情感障碍综合征,属于继发性抑郁[1].根据疾病分类学,PSD为抑郁的一种特殊类...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特指发生于脑卒中后,临床表现为脑卒中的各种躯体症状,并出现以情绪低落、精神运动迟滞、兴趣减退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情感障碍综合征,属于继发性抑郁[1].根据疾病分类学,PSD为抑郁的一种特殊类型,目前尚无明确的概念和诊断标准.《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将其归属为器质性心境障碍[2],《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5版(DSM-V)将其归入"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抑郁障碍"[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把其归入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4].PSD是脑卒中患者常见且可治疗的并发症之一,流行病学资料显示,PSD在脑卒中后5年内综合发生率为31%[5].PSD可以发生在脑卒中后急性期(<1个月)、中期(1个月~6个月)和恢复期(>6个月),发生率分别为33%、33%和34%[1].大量研究发现,PSD与脑卒中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如未及时发现和治疗,不仅可以延长住院时间,还将影响脑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回归社会的能力,甚至导致死亡率升高[6-8],也是PSD患者最主要的自杀原因之一.因此,早期识别、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疾病分类学 临床诊疗指南 心境障碍 躯体症状 躯体疾病 继发性抑郁 自杀原因
下载PDF
综合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4
12
作者 方润领 孙富根 +3 位作者 张玉娟 何益群 杜云红 路线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87-689,共3页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 12 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干预组 ( 62例 )和对照组 ( 64例 ) ,在利培酮治疗的同时 ,对干预组予以综合干预措施 ,观察时间为 8周 ,出院后随访...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 12 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干预组 ( 62例 )和对照组 ( 64例 ) ,在利培酮治疗的同时 ,对干预组予以综合干预措施 ,观察时间为 8周 ,出院后随访一年。用阴性、阳性症状评定量表 (PANSS)、生活质量量表(WHO ,QOL -10 0 )和复发率进行评估。结果 :一年末随访时两组对精神分裂症阴性、阳性症状及PANSS总分均有改善 ,但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病人的生活质量两组均有改善 ,但干预组在生活质量总评、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及社会关系领域的改善显著好于对照组 ;干预组的复发率、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院内综合干预措施 ,更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降低复发率 ,有利于患者重返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干预 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预后 影响 住院患者
下载PDF
个案管理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6
13
作者 姚丰菊 路线 +4 位作者 秦志华 王志敏 李秀梅 史丽 许家战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3529-3531,共3页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6"项目示范区100例服用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干预组予以1年综合干预,用阴性、阳性症状评...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6"项目示范区100例服用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干预组予以1年综合干预,用阴性、阳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生存质量量表(WHO,QOL-100)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评估。结果:6个月、1年末随访时干预组阴性症状总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在生存质量、独立性领域及社会关系领域的改善显著好于对照组;SDSS中家庭内活动、自力能力、兴趣和关心评分值差异较为明显。结论: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个案管理综合干预措施,有利于患者社会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案管理 精神分裂症 社区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与社会支持的对照比较 被引量:30
14
作者 郭素芹 路线 +1 位作者 李强 成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5期2198-2199,共2页
目的了解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和社会支持状况。方法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0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社会支持进行评定,用非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非精神疾病患者作对照。结果(1)首... 目的了解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和社会支持状况。方法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0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社会支持进行评定,用非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非精神疾病患者作对照。结果(1)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客观支持(8.1±2.1)、主观支持(19.8±3.5)、对支持的利用度(7.3±1.7)、社会支持总分(35.3±5.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28~5.02,P<0.01~0.05),高于非首发精神分裂症组患者(t=3.78~6.02,P<0.01)。(2)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各项社会功能缺陷程度均明显低于非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χ2=4.20~18.43,P<0.05~0.001)。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社会支持均优于非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差于非精神疾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功能缺陷 社会支持 首发精神分裂症 社会适应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肌酶和心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28
15
作者 任明芬 何艳 +1 位作者 杨培灵 路线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5-186,共2页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影响,并观察心肌损伤后给予保护心肌治疗的疗效。方法5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检测心电图及心肌酶,比较不同药物及是否联合用药时患者的心肌酶及心...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影响,并观察心肌损伤后给予保护心肌治疗的疗效。方法5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检测心电图及心肌酶,比较不同药物及是否联合用药时患者的心肌酶及心电图的异常情况,并分析药物剂量及服药时间与心肌酶的关系及观察给予保护心肌治疗后心肌酶改善情况。结果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53例患者心电图均有不同的病理变化,以窦性心动过速、T波改变,ST-T的降低最常见,其中以服用氯氮平、氯丙嗪及合并氟哌啶醇者常见,其中38例资料完整的患者心肌酶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护心治疗后均能恢复正常。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可逆的,经保护心肌治疗后均可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酶 抗精神病药物 心电图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重视心身疾病的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路线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5-6,共2页
关键词 心身疾病 基本特征 研究现状 发展方向
下载PDF
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泌乳素水平与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4
17
作者 仲照希 路线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影响及其与症状的关系。方法对符合DSM—IV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45例患者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45例健康对照,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症状评定,利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泌...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影响及其与症状的关系。方法对符合DSM—IV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45例患者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45例健康对照,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症状评定,利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泌乳素水平测定,用配对t检验比较患者氨磺必利治疗前后血清泌乳素水平,用相关性分析研究血清泌乳素水平与症状的关系。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氨磺必利治疗后血清泌乳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12.52±8.85)ng/ml,(52.60±22.93)ng/m1,t=12.165,P〈0.001];患者治疗后血清泌乳素水平与阴性症状分减分率呈正相关(r=0.24,P〈0.05)。结论氨磺必利能引起血清泌乳素升高;血清泌乳素升高与阴性症状改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磺必利 精神分裂症 泌乳素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低剂量阿立哌唑对服用奥氮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赵晶媛 李文强 +3 位作者 顾小静 艾小青 华婷婷 路线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29-934,共6页
目的评估低剂量阿立哌唑合并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患者安全性、代谢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筛选符合入组条件的服用固定剂量奥氮平10~20 mg·d^(-1)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阿立哌唑10 mg·d^(-1)+奥氮平(15.12±... 目的评估低剂量阿立哌唑合并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患者安全性、代谢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筛选符合入组条件的服用固定剂量奥氮平10~20 mg·d^(-1)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阿立哌唑10 mg·d^(-1)+奥氮平(15.12±1.95)mg·d^(-1)]和对照组[奥氮平(14.95±2.08)mg·d^(-1)]各60例,进行为期12周的非盲、平行对照研究。阿立哌唑10 mg顿服,奥氮平维持入组时剂量直至整个研究结束。分别于基线和4、8、12周末进行生命体征测量、体重变化和体重指数(BMI)测量和计算;在基线和12周末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疾病严重程度(CGI-S)评估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估,同时进行血糖、血脂、血压等代谢和生物学安全性指标检测和不良事件观察。结果阿立哌唑组体重和BMI各时点与基线比较显著下降(P<0.05),其代谢指标在治疗过程中无显著变化(P>0.05),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12周末,两组PANSS总分和CGI-S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阿立哌唑组SQLS的3个分量表分与基线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的心理社会分量表分高于基线(P<0.0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7)。两组药物不良事件均为轻或中度,多数能耐受,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使用奥氮平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短期内合用低剂量阿立哌唑10 mg·d^(-1)治疗,能明显改善血糖、血脂等代谢参数,且有明显降低体重的趋势,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奥氮平 阿立哌唑 代谢综合征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脑脊液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 被引量:19
19
作者 顾仁骏 张秀明 +5 位作者 路线 卢红 宋景贵 郭新胜 张中兴 刘麦仙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50-352,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 (DEACMP)患者血清和脑脊液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的变化。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 31例DEACMP患者入院时、出院前的sIL 2R含量 ,并与 32例其他脑病组和 31例对照组作比较。...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 (DEACMP)患者血清和脑脊液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的变化。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 31例DEACMP患者入院时、出院前的sIL 2R含量 ,并与 32例其他脑病组和 31例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DEACMP组血清sIL 2R水平[(32 9.2 1± 16 0 .99)U/ml]明显高于对照组 [(115 .6 7± 89.5 8)U/ml],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与其他脑病组 [(36 7.5 0± 12 3.14 )U/ml]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DEACMP组脑脊液sIL 2R水平[(5 4 .4 8± 4 3.0 4 )U/ml]略高于对照组 [(34.96± 2 2 .70 )U/ml],但明显低于其他脑病组 [(110 .2 4±76 .5 6 )U/ml],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DEACMP组血清sIL 2R水平入院时 [(338.34± 16 1.5 3)U/ml]与出院前 [(35 1.31± 175 .93)U/ml]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脑脊液sIL 2R水平出院前[(10 0 .2 6± 93.6 5 )U/ml]较入院时 [(5 2 .2 8± 4 3.31)U/ml]明显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本病的发生与免疫病理损伤有关 ,血清和脑脊液sIL 2R水平可以反映DEACMP患者机体的免疫状态 ,对判断病情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 血清 一氧化碳中毒 脑病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DEACMP 双抗体夹心ELISA法
原文传递
脂联素及白细胞介素-1β等细胞因子在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作用 被引量:19
20
作者 宋学勤 陈旭梅 +5 位作者 张伟 李雪 黑钢瑞 李幼辉 郝以辉 路线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1期3256-3260,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了解脂肪细胞因子在精神分裂症中可能的炎性作用。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 目的通过检测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了解脂肪细胞因子在精神分裂症中可能的炎性作用。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正常体重、22例超重或肥胖者和60名健康对照者。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IL-1β、IL-6、TNF-α及APN水平。结果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在精神分裂症伴(71±21、40±12、53±18)Pg/ml或不伴超重或肥胖组(54±13、34±12、48±18)pg/ml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4±16、16±7、324-15)pg/ml(均P〈0.05),血清IL-1β、IL-6水平在超重或肥胖精神分裂症患者组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均P〈0.05);血清APN水平在正常体重精神分裂症患者组(12±4)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9±4)pg/ml(P〈0.05)。结论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IL-1β、IL-6、TNF-α和APN水平增高,存在脂肪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脂联素可能主要起了促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脂联素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