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互动合作关系的现代解析及构建路径选择 被引量:1
1
作者 朱红蕾 《延边党校学报》 2009年第6期27-28,共2页
本文以5.12汶川地震为案例解析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二者间的互动合作及现存问题,从确立相互依赖和互利、界定权责利、培育互信意识以及二者关系的法治化规范化等路径构建二者间的互动合作关系。
关键词 政府 非政府组织 互动关系
原文传递
“教为不教”理念下五年制高职校思政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途径探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 2019年第35期182-183,共2页
"教为不教"是中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这一教育理念提出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终生发展,掌握会学习能力。2017年发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为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 "教为不教"是中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这一教育理念提出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终生发展,掌握会学习能力。2017年发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为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大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绝非是高中三年教学任务,更要贯穿于学生终生学习中,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会学习的能力。本文基于"教为不教"的教育理念,探究高职校思政课教学如何通过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及与其他课程融合探究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为不教” 核心素养 思政课程
原文传递
建国六十年来抗战精神的发展与弘扬 被引量:3
3
作者 朱红蕾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74-76,共3页
诞生于炮火硝烟中的抗战精神是积贫积弱的中国战胜强大日本的决定性因素,它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可以归纳为八个字,即拼搏、奉献、团结、自强。这是中华民族在抗战时期积累的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之一,是抗战历史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 诞生于炮火硝烟中的抗战精神是积贫积弱的中国战胜强大日本的决定性因素,它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可以归纳为八个字,即拼搏、奉献、团结、自强。这是中华民族在抗战时期积累的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之一,是抗战历史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之际,在全面推进小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阶段,再次回顾与总结中国人民在14年的抗日战争中所形成的抗日精神的发展,讨论和研究建国六十年来抗战精神的弘扬,对于继承先辈的精神财富,激励民族精神等都是十分必要同时也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精神 建国 发展 弘扬
下载PDF
五年制高职校德育课程中信息化教学空间建设方案研究——以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职业技术》 2017年第3期87-88,共2页
信息化教学空间是传统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从建设方案、现存问题等方面来阐述如何构建适合我校德育课程教学特点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信息化教学空间。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空间 建设方案
下载PDF
新时代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实现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学园》 2019年第19期85-86,共2页
在新时代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的思政课需要迎合教育改革创新的要求,做到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思政课的重要性不仅由该课程的政治属性所决定,还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性所决定。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做好课程价值导向与知识... 在新时代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的思政课需要迎合教育改革创新的要求,做到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思政课的重要性不仅由该课程的政治属性所决定,还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性所决定。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做好课程价值导向与知识教育的统一,让思政课能够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的特色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思政课 价值性与知识性
原文传递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开展劳动价值观教育初探
6
作者 徐泽娟 《大学(思政教研)》 2020年第12期103-105,共3页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因此思政教师要站好思政课堂,注重以榜样引领为契机,劳动观察为前提的思政课教学策略,以价值引领为导向,探索以议题思辨为载体的思政课教学方法,以劳动实践为抓手,秉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大思政教学理...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因此思政教师要站好思政课堂,注重以榜样引领为契机,劳动观察为前提的思政课教学策略,以价值引领为导向,探索以议题思辨为载体的思政课教学方法,以劳动实践为抓手,秉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大思政教学理念,帮助职校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引导学生成为新时代的劳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劳动价值观 高职校思政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