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抗稻褐飞虱新基因的鉴定与利用 被引量:50
1
作者 李容柏 李丽淑 +10 位作者 韦素美 韦燕萍 陈英之 白德朗 杨朗 黄凤宽 维莉 张向军 李小勇 杨新庆 魏源文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65-371,共7页
稻褐飞虱(BPH,NilaparvatalugensSt#l)是中国和世界稻区最严重的水稻害虫之一,发现和利用新抗性基因和进行抗性种质创新对于稻褐飞虱抗性品种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进行了1200多份普通野生稻(OryzarufipogonGriff)种质对多种BPH... 稻褐飞虱(BPH,NilaparvatalugensSt#l)是中国和世界稻区最严重的水稻害虫之一,发现和利用新抗性基因和进行抗性种质创新对于稻褐飞虱抗性品种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进行了1200多份普通野生稻(OryzarufipogonGriff)种质对多种BPH生物型的抗性鉴定,获得了30份抗性资源,其中6份对分布于世界主要稻区的稻褐飞虱生物型1和2、孟加拉、湄公河(越南)、九龙江(越南)、潘特纳加(印度)等6种生物型或其中5种具有广谱高抗性。遗传分析证明了这些种质对BPH生物型2和九龙江生物型的抗性受2对重复作用隐性基因控制,对潘特纳加生物型的抗性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表明抗源对不同褐飞虱生物型具有不同的遗传机制。普通野生稻材料2183存在的2对隐性基因很可能是新发现的基因,因为在这些染色体区域还没报道有BPH抗性基因,这两对基因暂命名为bph18(t)和bph19(t)。研究总共培育出143份抗性创新种质和6份抗性品系或高产优质杂交水稻组合,这些优良的抗性创新种质为培育抗性新品种建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水稻 稻褐飞虱 抗性品种 基因标记 bph18(t) bph19(t)
下载PDF
不同产地石斛属种质资源的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9
2
作者 卢家仕 卜朝阳 +3 位作者 维莉 苏建睦 黄昌艳 李春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6-100,共5页
目的对24份不同产地石斛属样品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和非加权平均距离法(UPGMA)对24份石斛属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从100条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6条多态性稳定、清晰的引物,24份石斛样... 目的对24份不同产地石斛属样品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和非加权平均距离法(UPGMA)对24份石斛属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从100条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6条多态性稳定、清晰的引物,24份石斛样品共扩增出847个DNA片段,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41个DNA片段,其多态性为100%。结论 24份不同产地石斛样品被划分为6个类群,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属 种质资源 I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原文传递
岩溶动力系统对典型石灰岩土肥力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4
3
作者 何子平 蒋忠诚 +2 位作者 维莉 陈桂芬 蒙炎成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31-235,共5页
碳酸盐岩 (Ca CO3)— CO2 (气 )—水 (H2 O)三相组成的岩溶动力系统 ,通过驱动环境元素的迁移 ,可影响土壤的基本性质及营养元素的形态和转化。一方面土壤盐基离子 (Ca、Mg、K、Na)的大量淋失 ,另一方面岩溶作用产生的富钙环境使土壤体... 碳酸盐岩 (Ca CO3)— CO2 (气 )—水 (H2 O)三相组成的岩溶动力系统 ,通过驱动环境元素的迁移 ,可影响土壤的基本性质及营养元素的形态和转化。一方面土壤盐基离子 (Ca、Mg、K、Na)的大量淋失 ,另一方面岩溶作用产生的富钙环境使土壤体系中盐基获得补充 ,形成偏碱的土壤环境 ,并因此使石灰岩土的阳离子交换量和有机质含量较高 ,但也降低了土壤铁、锰、磷、锌等元素的有效性 ,最终对土壤肥力特征及演变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动力 石灰岩土 肥力特征 碳酸盐岩 土壤肥力
下载PDF
普通野生稻稻褐飞虱抗性在水稻改良中的利用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李容柏 秦学毅 +11 位作者 韦素美 黄凤宽 张向军 魏源文 杨新庆 李维科 邓智年 朱汝财 黄所生 维莉 李青 罗善昱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SCD 2003年第2期75-83,共9页
本文报道了普通野生稻稻褐飞虱抗源的杂交利用技术及其获得的一大批抗性创新种质和育种品系。研究了杂交后代性状分离、不同杂交方式、抗性鉴定时期和花药培养的抗性育种效果,证明了复交和回交方式、花药培养获得纯合体、以及早期(F2)... 本文报道了普通野生稻稻褐飞虱抗源的杂交利用技术及其获得的一大批抗性创新种质和育种品系。研究了杂交后代性状分离、不同杂交方式、抗性鉴定时期和花药培养的抗性育种效果,证明了复交和回交方式、花药培养获得纯合体、以及早期(F2)抗性鉴定是在育种上利用的关键技术措施。本项目还配制了大量(293个)杂交组合,进行稻褐飞虱抗性创新品系的选育工作,对选育出的493个遗传稳定品系进行抗性鉴定、运用RAPD标记对筛选出的143份抗性育种品系进行分子标记多态性分析,从中首次获得了一大批(120份)具有DNA分子标记多态性(遗传多样性)的抗性创新种质,为今后培育抗性品种打下基础。研究还初步培育出5个具有生产应用价值的高产(或优质)抗稻褐飞虱育种品系和杂交稻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稻褐飞虱 抗源 创新种质 抗性品种 水稻 多态性分析
下载PDF
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5
作者 刘宇锋 李容柏 +4 位作者 杨朗 杨新庆 黄凤宽 韦素美 维莉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7年第1期11-15,共5页
褐飞虱是危害水稻生产最重要的虫害之一。利用寄主抗性培育抗褐飞虱品种被认为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鉴定褐飞虱水稻材料以来,我国在栽培品种中陆续发现并鉴定了大量抗褐飞虱材料,为抗褐飞虱基因的定位与克隆奠定... 褐飞虱是危害水稻生产最重要的虫害之一。利用寄主抗性培育抗褐飞虱品种被认为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鉴定褐飞虱水稻材料以来,我国在栽培品种中陆续发现并鉴定了大量抗褐飞虱材料,为抗褐飞虱基因的定位与克隆奠定了基础。截至目前共鉴定了19个褐飞虱主效抗性基因,其中大部分已经定位。针对目前水稻抗褐飞虱育种存在的问题,应结合稻褐飞虱生物型、水稻品种的遗传背景及生态适应性等考虑,不断提高已鉴定抗源及基因的利用率,注意防止或延缓新的褐飞虱生物型的产生,以提高选择效率,缩短育种年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抗性材料 抗性基因 水稻
下载PDF
20份兰科植物的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卢家仕 卜朝阳 +3 位作者 维莉 何荆洲 苏建睦 黄昌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52-2257,共6页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0份兰科植物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100条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6条多态性稳定清晰的引物,对20份兰科植物材料总共扩增出616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02.7条带,其多态性为100%。兰科...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0份兰科植物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100条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6条多态性稳定清晰的引物,对20份兰科植物材料总共扩增出616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02.7条带,其多态性为100%。兰科植物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利用非加权平均距离法(UPGMA)构建系统树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32和0.38处,20份兰科植物品种资源被细分为4类,即Ⅰ、Ⅱ、Ⅲ、Ⅳ类,分别属于石斛属、兜兰属、毛兰属和兰属。根据聚类的树状图分析20份兰科植物的亲缘关系,其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兰属与毛兰属,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兰属与兜兰属,亲缘关系最远是兰属与石斛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 品种资源 I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下载PDF
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维莉 魏源文 邓智年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4年第2期174-176,共3页
利用绿色植物清除环境中的污染物 ,通过吸收、转化、降解等途径 ,使其有害性降低或消失 ,安全、廉价 ,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植物修复技术 环境污染 作用机理 土壤改良剂 营养 育种 基因工程
下载PDF
镍与生物 被引量:8
8
作者 维莉 邓智年 魏源文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03年第10期1-5,共5页
镍是一种稀有金属元素 ,也是动植物和人的必需营养微量元素。本文对镍的生物学功能及对有机体可能造成的损害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关键词 必需元素 生物功能 损害
下载PDF
科研单位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探讨 被引量:13
9
作者 维莉 黄诚梅 +2 位作者 魏源文 邓智年 陈伯伦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2-254,共3页
如何管理好大型仪器设备是当前大多数科研单位所面临的共性问题,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科研事业的发展。分析了新形势下科研单位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从科研单位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建设、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 如何管理好大型仪器设备是当前大多数科研单位所面临的共性问题,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科研事业的发展。分析了新形势下科研单位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从科研单位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建设、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专人管理负责制、仪器设备共享、购置论证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加强科研单位大型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并提出了几点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单位 大型仪器设备 管理制度
下载PDF
MAR序列介导野苋菜凝集素基因在白菜中的表达 被引量:9
10
作者 邓智年 魏源文 +1 位作者 维莉 李杨瑞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81-386,共6页
以‘丰顺’白菜带柄子叶为转化受体,用带有MAR(Matrix Attachment Region)和不带MAR的两种植物表达载体进行农杆菌介导转化野苋菜凝集素基因(Amaranthus viridisL.agglutinin,AVA)获得转基因的抗蚜小白菜。分析MAR序列介导对转基因表达... 以‘丰顺’白菜带柄子叶为转化受体,用带有MAR(Matrix Attachment Region)和不带MAR的两种植物表达载体进行农杆菌介导转化野苋菜凝集素基因(Amaranthus viridisL.agglutinin,AVA)获得转基因的抗蚜小白菜。分析MAR序列介导对转基因表达的影响。表明利用MAR序列介导AVA基因表达,获得转基因植株的数量比对照提高29.63%;转AVA基因白菜对桃蚜(Myzus persicae)的群体发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平均抑制率为55.8%;MAR序列介导AVA基因表达的转基因植株中,该基因的表达水平比对照高,并且不同转基因单株间AVA基因表达差异比对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 MAR 野苋菜凝集素基因 桃蚜 转基因表达
下载PDF
水稻温敏核雄性不育系培矮64S广亲和位点S-5的SSR紧密连锁标记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向军 陈英之 +8 位作者 韦燕萍 维莉 廖惠红 刘宇锋 杨新庆 李小勇 杨朗 李丽淑 李容柏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6年第4期506-512,共7页
广亲和(WC)是水稻(OryzasativaL.)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遗传工具。本研究对我国南方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亚种间两系杂交稻亲本培矮64S的WC基因S-5n进行分子标记定位。从培矮64S//T8/秋光三交F1中选出由263个高育和低育极端类型组成的... 广亲和(WC)是水稻(OryzasativaL.)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遗传工具。本研究对我国南方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亚种间两系杂交稻亲本培矮64S的WC基因S-5n进行分子标记定位。从培矮64S//T8/秋光三交F1中选出由263个高育和低育极端类型组成的标记群体,选用来源于CornellSSR连锁图的20个标记和根据GenBank数据库公布的序列合成的9个SSR标记,通过BSA(分离群体分析)法对标记群体进行分析,该S-5位点精确定位于第6染色体上,距SSR标记GXR6和RM276的距离只有0.2cM。培矮64S的S-5n对育性贡献可使小穗结实率从平均43.5%提高到77.5%,贡献率达34.0%,表明它是一个很强的控制广亲和特性的主效基因。本研究所获得的这些紧密连锁标记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广亲和水稻品种和基因克隆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杂交不育 SSR标记 广亲和 S-5^n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香蕉抗枯萎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孙嘉曼 韦弟 +5 位作者 覃柳燕 魏源文 郭文峰 维莉 张进忠 卢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921-1925,共5页
文章综述了香蕉枯萎病的危害及防治、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香蕉抗病研究中的应用,发现香蕉受枯萎病菌侵染与JA信号途径有关,编码乙烯合成酶ACC氧化酶的基因和乙烯应答转录因子(ERF)在病原菌侵染香蕉后强烈表达。因此,今后可利用... 文章综述了香蕉枯萎病的危害及防治、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香蕉抗病研究中的应用,发现香蕉受枯萎病菌侵染与JA信号途径有关,编码乙烯合成酶ACC氧化酶的基因和乙烯应答转录因子(ERF)在病原菌侵染香蕉后强烈表达。因此,今后可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香蕉基因组进行研究,在香蕉基因组已经测序完成的基础上,通过转录组分析技术挖掘香蕉抗性突变体抗枯萎病的基因资源,获得香蕉抗性突变体抗Foc4的基因和位点;通过比较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相结合,准确定位物种表型变异相关的基因组区域,加速香蕉中未知功能基因的挖掘和利用;克隆并研究控制重要抗性基因,掌握其抗病规律,为生产中防控香蕉枯萎病提供依据和指导,从而加速抗病品种的选育过程,获得抗性持久的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香蕉枯萎病 病害防治 抗病机制 抗病育种
下载PDF
融合杀虫基因对甘蔗的遗传转化 被引量:7
13
作者 邓智年 魏源文 +3 位作者 黄诚梅 潘有强 维莉 李杨瑞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86-1089,共4页
【目的】利用MAR序列介导转基因表达及融合杀虫基因,以期克服外源基因失活,增强抗虫基因表达能力,延缓昆虫抗性的发生,获得高抗虫转基因甘蔗植株。【方法】以甘蔗品种ROC25为材料,进行愈伤组织、芽苗分化和生根的Hyg抗性筛选试验。利用... 【目的】利用MAR序列介导转基因表达及融合杀虫基因,以期克服外源基因失活,增强抗虫基因表达能力,延缓昆虫抗性的发生,获得高抗虫转基因甘蔗植株。【方法】以甘蔗品种ROC25为材料,进行愈伤组织、芽苗分化和生根的Hyg抗性筛选试验。利用农杆菌介导,将含MAR序列介导融合杀虫基因(AVAc-CpTI)导入甘蔗基因组。【结果】愈伤组织增殖、出芽时Hyg的最佳筛选浓度为50mg/L,生根时Hyg的最佳筛选浓度为30mg/L。获得13个MAR序列介导转基因表达基因系,48株Southern杂交阳性甘蔗植株;获得8个无MAR序列介导转基因表达基因系,7株Southern杂交阳性甘蔗植株。MAR序列介导转基因表达使转化过程中转基因系的获得数量提高了62.5%。【结论】建立了ROC25的潮霉素抗性筛选体系;MAR序列介导融合杀虫基因进行甘蔗遗传转化,可提高甘蔗外源基因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融合杀虫基因 野苋菜凝集素基因 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MAR序列
下载PDF
大化县石灰岩山区土壤基本性质调查 被引量:7
14
作者 何子平 陈桂芬 +2 位作者 维莉 蒙炎成 黄克芬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1998年第4期187-189,共3页
采集剖面样和耕层样分析中日大化科技扶贫项目两个中心试验基地的土壤基本性质,北景试验区为发育于砂页岩母质的红壤,土体风化淋溶强烈,属强酸性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含量低,质地粘重,改良的根本措施是施用石灰,中和酸性,增... 采集剖面样和耕层样分析中日大化科技扶贫项目两个中心试验基地的土壤基本性质,北景试验区为发育于砂页岩母质的红壤,土体风化淋溶强烈,属强酸性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含量低,质地粘重,改良的根本措施是施用石灰,中和酸性,增施有机肥。七百弄试验区土壤是由石灰岩风化物发育而成的棕色石灰土,属中性至微碱性,有机质和氮、磷含量差异大,钾含量低,土壤结构松散,改良的主要措施是砌墙保土,防止土壤流失,合理施用有机肥和磷、钾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性质 石灰岩山区 有机质
下载PDF
标记辅助改良热带粳稻利用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英文)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容柏 M. P. Pandey +10 位作者 杨新庆 廖惠红 邓智年 张向军 韦燕萍 李小勇 岑贞陆 维莉 魏源文 黄思良 李杨瑞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培育亚种间杂交水稻品种是开发水稻产量潜力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本研究通过复合杂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MAS)培育出新型的籼稻基因渗入热带粳稻品系。这些基因渗入系表现出良好的农艺性状 ,经 RAPD标记检测 ,遗传上更相似于热带粳... 培育亚种间杂交水稻品种是开发水稻产量潜力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本研究通过复合杂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MAS)培育出新型的籼稻基因渗入热带粳稻品系。这些基因渗入系表现出良好的农艺性状 ,经 RAPD标记检测 ,遗传上更相似于热带粳稻 ,大部分品系具有广亲和特性。进一步用 SSR和 SSR- RAPD分子标记分析这些籼稻渗入系热带粳稻与 3个温敏核雄性不育系间的遗传差异性 ,利用具有较大的分子标记多态性的组合亲本配制杂交稻种子 ,鉴定获得了多个具有强杂种优势的组合。结果表明 ,MAS是亚种间杂交水稻育种中辅助选择杂交亲本、鉴定广亲和位点、育种品系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距离分析和杂交稻组合选配的有效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品系 热带 标记辅助 亚种间杂种优势 籼稻 育种 基因渗入 遗传多样性 分子标记
下载PDF
外源大豆总DNA导入木豆品种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示英 庞雯 +6 位作者 李容柏 梁云涛 何子平 维莉 罗毓喜 蔡庆生 陈燕华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3年第1期9-12,共4页
用大豆总 DNA通过花粉管导入木豆品种 ICPL 870 91和 ICP70 35中 ,在 D3代出现茎色、花色、叶色、叶型等变异的植株 ,从中选择农艺性状优良的 12个单株进行全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 ,用大豆桂品 2 4 - 2号的 DNA经地高辛标记后作为探针 ,... 用大豆总 DNA通过花粉管导入木豆品种 ICPL 870 91和 ICP70 35中 ,在 D3代出现茎色、花色、叶色、叶型等变异的植株 ,从中选择农艺性状优良的 12个单株进行全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 ,用大豆桂品 2 4 - 2号的 DNA经地高辛标记后作为探针 ,对大豆桂品 2 4 - 2号 (供体 )、木豆 ICPL870 91(受体 )和 ICP70 35 (受体 )以及用大豆总DNA通过花粉管通道转导的木豆转化株的基因组 DNA,进行分子杂交探查。大豆探针可以探查出一些木豆转化株内有很强的杂交信号 ,比较受体、供体和转化株的原位杂交图谱 ,发现有 7个木豆转化株的 DNA与供体大豆DNA有很高的同源性片段 ,有 5个转化株的木豆 DNA与供体大豆 DNA有杂交信息但信号弱 ,表明来自供体大豆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木豆 DNA转导 后代性状
下载PDF
一种快速提取野生稻总DNA的方法(英文)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丽淑 黄金艳 +5 位作者 张向军 李小勇 陈远孟 维莉 韦鹏霄 李容柏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5年第3期189-192,共4页
在常规CTAB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快速提取纯化野生稻总DNA的方法,这种快速提取法能在短时间内处理大批量的材料,具有简便、快速、经济、稳定等优点。用这种方法提取的DNA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和用常规的CTAB法提取的DNA作为模板结果一致。因... 在常规CTAB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快速提取纯化野生稻总DNA的方法,这种快速提取法能在短时间内处理大批量的材料,具有简便、快速、经济、稳定等优点。用这种方法提取的DNA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和用常规的CTAB法提取的DNA作为模板结果一致。因此,用这种方法提取的DNA质量完全可以满足植物分子标记分析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稻 DNA提取 PCR扩增
下载PDF
小白菜高效子叶离体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4
18
作者 邓智年 魏源文 +1 位作者 维莉 李杨瑞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6年第4期350-354,共5页
以丰顺小白菜带柄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了苗龄、不同激素配比、AgNO3浓度和抗生素、共培养时间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子叶不定芽再生的最佳苗龄为5~9d;经过2d的预培养,在MS+1.0mg/L TDZ+0.1mg/LNAA+7.5mg/LAgNO3+0... 以丰顺小白菜带柄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了苗龄、不同激素配比、AgNO3浓度和抗生素、共培养时间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子叶不定芽再生的最佳苗龄为5~9d;经过2d的预培养,在MS+1.0mg/L TDZ+0.1mg/LNAA+7.5mg/LAgNO3+0.5mg/LABA培养基中,带柄子叶不定芽再生率最高,为82.53%;在含有2.0mg/LIBA的1/2 MS0培养基中诱导生根,不定根形成率为100%。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表明,可选择浓度为20mg/LHyg(潮霉素)作为最适合选择压,抑制农杆菌生长的抗生素选用500mg/LCb(羧卞青霉素)。不同浓度农杆菌菌液对子叶再生不定芽的影响不大,但共培养时间的长短却明显地影响不定芽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子叶 不定芽 农杆菌
下载PDF
可溶性酸性转化酶SAI基因在不同甘蔗基因型中表达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诚梅 杨翠芳 +4 位作者 潘有强 魏源文 邓智年 维莉 李杨瑞 《中国糖料》 2013年第2期21-24,共4页
探讨与蔗糖代谢相关的甘蔗可溶性酸性转化酶(soluble acid invertase,SAI)基因时空表达,比较了桂糖28号(GT28)、拔地拉、新台糖20号(ROC20)、新台糖22号(ROC22)四个甘蔗基因型的+1、0叶、幼嫩叶鞘和幼茎4个部位在工艺成熟期中甘蔗SAI基... 探讨与蔗糖代谢相关的甘蔗可溶性酸性转化酶(soluble acid invertase,SAI)基因时空表达,比较了桂糖28号(GT28)、拔地拉、新台糖20号(ROC20)、新台糖22号(ROC22)四个甘蔗基因型的+1、0叶、幼嫩叶鞘和幼茎4个部位在工艺成熟期中甘蔗SAI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工艺成熟期甘蔗SAI在4个甘蔗基因型中4个部位均检测到其有表达,但甘蔗SAI表达水平在不同甘蔗基因型与组织部位因在不同工艺成熟阶段而有所差异。其中,SAI基因在工艺成熟前期有较高表达,而后逐渐下低,但在不同基因型的不同部位中表达规律性不是很明显,这可能与所用的甘蔗材料遗传背景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可溶性酸性转化酶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石灰岩地区玉米增施微肥效果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维莉 蒙炎成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6年第4期419-421,共3页
微量元素对作物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以锌、锰、铜、硼、铁等微量元素肥料在石灰性土壤上进行玉米肥效试验,收获时检测玉米茎、叶、籽实、芯的微量元素含量,并进行测产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增施微肥能有效增加籽实产量,与对照(不施微肥)... 微量元素对作物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以锌、锰、铜、硼、铁等微量元素肥料在石灰性土壤上进行玉米肥效试验,收获时检测玉米茎、叶、籽实、芯的微量元素含量,并进行测产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增施微肥能有效增加籽实产量,与对照(不施微肥)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但玉米的茎、叶、芯产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另外施用微肥后玉米植株各部位微量元素含量未呈现一定规律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岩地区 玉米 微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