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出生性别比失衡背后的生育意愿变迁 被引量:26
1
作者 贾志科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45,共12页
出生性别比失衡已经成为学界和政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运用"现存统计资料分析"的方法,对近三十年来多项生育意愿调查数据与出生性别比的统计资料进行研究与分析,发现生育意愿各要素的变迁为出生性别比失衡提供了社会心... 出生性别比失衡已经成为学界和政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运用"现存统计资料分析"的方法,对近三十年来多项生育意愿调查数据与出生性别比的统计资料进行研究与分析,发现生育意愿各要素的变迁为出生性别比失衡提供了社会心理基础,生育意愿各要素变迁的不协调性与非均衡性——理想子女数逐步减少,性别偏好持续存在,生育目的变化不大,使得生育意愿与出生性别比之间呈现出复杂关系,在生育政策、B超技术等的共同作用下,引致了出生性别比的失衡。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调整政策,打击"两非",加强宣传教育,发展社会保障事业,促进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意愿变迁 理想子女数 性别偏好 出生性别比失衡
下载PDF
中国的尊老敬老文化与养老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振纲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7-31,共5页
尊老敬老作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源于春秋时代,历经各朝各代的发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传统社会养老的重要思想基础。尊老敬老的概念源于家庭伦理,与孝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尊老敬老是尊重道德和智慧的反映,体现着人道原... 尊老敬老作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源于春秋时代,历经各朝各代的发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传统社会养老的重要思想基础。尊老敬老的概念源于家庭伦理,与孝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尊老敬老是尊重道德和智慧的反映,体现着人道原则,内含着和谐理念,蕴涵着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挖掘和弘扬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对我国应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解决好老有所养问题具有重要的思想保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老敬老 传统文化 养老
下载PDF
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思考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金营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8-34,共7页
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 ,是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为综合解决这些问题 ,创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不仅显得十分必要 ,而且也非常紧迫。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以经济过程和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 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 ,是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为综合解决这些问题 ,创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不仅显得十分必要 ,而且也非常紧迫。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以经济过程和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各自所起的作用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特点主要体现为综合性和应用性。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应当包括导言 ,经济过程中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理论分析 ,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人口、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经济学 人口资源 可持续发展战略 资源开发 研究方法 环境质量
原文传递
中国性别文化的变迁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18
4
作者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16,共5页
论文阐述了中国性别文化的含义及特点;总结了性别文化变迁的三个阶段:原始社会平等的性别文化阶段、传统社会不平等的性别文化阶段、当代社会趋于平等的性别文化阶段;概括了性别文化的两次转变:由原始社会平等的性别文化向传统社会不平... 论文阐述了中国性别文化的含义及特点;总结了性别文化变迁的三个阶段:原始社会平等的性别文化阶段、传统社会不平等的性别文化阶段、当代社会趋于平等的性别文化阶段;概括了性别文化的两次转变:由原始社会平等的性别文化向传统社会不平等的性别文化的转变、由传统社会不平等的性别文化向现代社会趋于平等的性别文化的转变;提炼了我国当代社会性别文化的三大特点:复杂多样、群体差异显著和滞后于经济发展;分析了构建先进性别文化的意义:有利于推进男女平等进程,有利于促进性别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促进性别文化转变的政策建议: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夯实性别文化转变的物质基础,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文化 男女平等 性别文化变迁 性别文化转变
下载PDF
流动、融合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流动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李英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21,共8页
人口流动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流动具有区内流动率高于跨区流动、跨区流动性别比高于区内流动、经济性流动已占据主体地位等特点,形成了少数民族人口向非传统聚居区、汉族人口向少数民族地区的&qu... 人口流动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流动具有区内流动率高于跨区流动、跨区流动性别比高于区内流动、经济性流动已占据主体地位等特点,形成了少数民族人口向非传统聚居区、汉族人口向少数民族地区的"双向流动"格局。对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流动原因的分析发现,区内经济和资源压力大是基本原因,生活水平和就业机会区域落差大是直接原因,国家相关政策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是诱导因素。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流动规模的扩大,不仅对地区人口分布格局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且有利于加强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促进国家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人口流动 区内流动 跨区流动 民族融合
下载PDF
论家族文化对当代生育观念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8-9,22,共3页
家族文化以“家本位”为出发点,对农民的个体行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尽管我国当代社会的家族文化与传统社会的家族文化相比已经发生了较大嬗变,但其作为意识形态对人们的行为仍然有着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生育行为的影响更为突出。生育... 家族文化以“家本位”为出发点,对农民的个体行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尽管我国当代社会的家族文化与传统社会的家族文化相比已经发生了较大嬗变,但其作为意识形态对人们的行为仍然有着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生育行为的影响更为突出。生育率的降低并不标志着人口的根本转变,人口的根本转变惟有在农民生育观念发生根本转变之后才能实现,而这又必须建立在消除家族文化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文化 当代 生育观念 影响 生育率
下载PDF
实施“全面两孩”后家庭支持政策改革与完善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邹超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1-78,共8页
为了解决二孩生育意愿不足的问题,保障"全面两孩"政策顺利实施,有必要加强家庭支持政策建设,重构家庭支持政策体系,向按政策生育的家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扶助。为此,应当借鉴国外家庭支持政策的有益成分,结合我国国情,把家庭... 为了解决二孩生育意愿不足的问题,保障"全面两孩"政策顺利实施,有必要加强家庭支持政策建设,重构家庭支持政策体系,向按政策生育的家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扶助。为此,应当借鉴国外家庭支持政策的有益成分,结合我国国情,把家庭支持政策的内容放在涵盖家庭生活与促进家庭建设、提升家庭发展能力与和谐幸福指数上,建立一个以维护家庭利益为宗旨的专门负责家庭支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机构,完善家庭支持政策体系,加大对家庭发展的支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两孩”政策 家庭支持政策 家庭和谐幸福 家庭发展能力
下载PDF
孔子孝道观与家庭养老方式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振纲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1-86,共6页
关键词 孝道观 家庭养老方式 孔子 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 养老问题 老龄化问题 现代文明
原文传递
性别文化建设与两性和谐发展 被引量:8
9
作者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共4页
性别文化作为一个古老的话题,无论是其形成时间还是发展变迁,都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但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尤其是与性别平等相联系,却是20世纪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性别文化并非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形态,而是融合于社会文化中的... 性别文化作为一个古老的话题,无论是其形成时间还是发展变迁,都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但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尤其是与性别平等相联系,却是20世纪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性别文化并非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形态,而是融合于社会文化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存在和发展既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也总是与总体文化保持着方向和目标上的一致性,并服务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国目前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最基本的方面还在于批判和清除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传统性别文化,倡导性别公正和性别平等的先进性别文化。勿庸讳言,尽管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已提出十多年,但现阶段社会性别意识仍未真正进入决策主流,现实中性别不平等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现阶段提出构建先进性别文化的问题既十分重要,也非常迫切,它不仅有利于唤起人们对传统性别文化的反思,改变社会对男女两性的刻板成见、角色期待和价值评价,也有利于促进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激发她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有利条件。为了系统讨论性别文化与性别平等的关系,我们邀请了5位在这一领域有一定研究基础并取得相关成果的专家,从不同侧面对这一问题展开论述,以期引起大家的关注和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文化 性别平等 和谐发展 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人的全面发展
下载PDF
“全面两孩”后的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走向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杨鑫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2-89,共8页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由"提倡一孩"向全面"提倡两孩"的调整,必然要求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做出相应调整。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调整,应当遵循科学衔接、公平公正、国家尽责、社会关注的原则,形成以国家为主导的社会保...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由"提倡一孩"向全面"提倡两孩"的调整,必然要求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做出相应调整。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调整,应当遵循科学衔接、公平公正、国家尽责、社会关注的原则,形成以国家为主导的社会保障机制,弱化乃至消除奖励扶助政策中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和民族差别,真正体现其国策地位和公平公正原则。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的基本走向应当是由奖励"一孩家庭"转变为鼓励按政策生育。需要重点修订的内容,一是"双轨制",以新法实施为标志,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二是包到底,重点解决好历史形成的独生子女家庭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实际困难;三是增重点,把解决伤病残独生子女家庭的实际困难放在重要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生育 全面两孩 奖励扶助 双轨制
原文传递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城市贫困问题 被引量:5
11
作者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共6页
城市贫困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我国目前城市贫困问题具有非常明显的突发性、困难性、交融性、多元性和分散性等特性。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城市贫困加剧的原因主要是贫富差距拉大、分配不公、机会不均等。对解决现阶段的城市贫困问题提... 城市贫困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我国目前城市贫困问题具有非常明显的突发性、困难性、交融性、多元性和分散性等特性。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城市贫困加剧的原因主要是贫富差距拉大、分配不公、机会不均等。对解决现阶段的城市贫困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城市贫困 概念 特性 原因
下载PDF
河北省各城市竞争力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董正信 +2 位作者 吴伟 葛伟伟 杨栋 《人口与发展》 CSSCI 2008年第4期63-72,共10页
城市竞争力就是一个城市集聚与扩散的能力,对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和本质作了阐述。根据科学性、全面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导向性和可比性的原则,提出了一套评价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法确定关联度,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城市竞争力就是一个城市集聚与扩散的能力,对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和本质作了阐述。根据科学性、全面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导向性和可比性的原则,提出了一套评价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法确定关联度,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并使用信息熵法对权重进行修正,使其更加客观。运用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北省11个城市进行实证分析,在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竞争力 灰色关联法 层次分析法 信息熵法
下载PDF
我国的生育政策:变化轨迹与未来调整 被引量:11
13
作者 《人口与社会》 2015年第4期12-21,共10页
通过对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历程的回顾,梳理了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运行轨迹,总结了该政策从无到有、从有弹性到从严从紧、再到有序调整的过程;从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家庭发展、劳动供给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出现的主要人口问题;从兑现中... 通过对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历程的回顾,梳理了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运行轨迹,总结了该政策从无到有、从有弹性到从严从紧、再到有序调整的过程;从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家庭发展、劳动供给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出现的主要人口问题;从兑现中央承诺、提升政府公信力,实现全面依法治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增强家庭发展能力六个方面论证了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必要性;设计了普遍允许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子女的生育政策调整目标,并且对生育政策调整后的政策衔接问题做出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政策调整 老龄化 家庭发展能力 依法治理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人口问题
下载PDF
河北省农村家族与家族势力问题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俊祥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10-15,共6页
本文根据作者组织的河北省77个村庄的实际调查资料,得出了近年来农村家族观念有所强化、家族组织有所复活、家族势力有所抬头的结论,并且认为,这些问题对农村社会生活和社区管理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 本文根据作者组织的河北省77个村庄的实际调查资料,得出了近年来农村家族观念有所强化、家族组织有所复活、家族势力有所抬头的结论,并且认为,这些问题对农村社会生活和社区管理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传统家族文化的影响,坚决打击家族不法势力,把这些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促进农村政权组织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 家族文化 家族势力
下载PDF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问题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19,共3页
出生婴儿性别比持续偏高的原因,主要在于根深蒂固的传统社会性别意识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生活中两性间事实上的不平等。社会性别意识差异源于性别角色分工所导致的收入水平的性别差异以及制度设计和实施中的性别差异。要降低出生婴儿... 出生婴儿性别比持续偏高的原因,主要在于根深蒂固的传统社会性别意识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生活中两性间事实上的不平等。社会性别意识差异源于性别角色分工所导致的收入水平的性别差异以及制度设计和实施中的性别差异。要降低出生婴儿性别比,不仅要努力形成实现男女平等的经济基础,还应倡导现代社会性别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性别比 社会性别视角 社会性别意识 社会性别主流化
下载PDF
城市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源于河北省的调查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胜利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7-136,共10页
提升城市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不仅是提高城市化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民生和增强居民幸福感的重要途径。以河北省实地调研为例,在考察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情况,并实证分析了影响城市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因素后... 提升城市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不仅是提高城市化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民生和增强居民幸福感的重要途径。以河北省实地调研为例,在考察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情况,并实证分析了影响城市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因素后,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居民对商业设施、公共交通以及城市信息化的满意度较高,但对就业和创业机会、市场秩序以及经济环境的满意度较低。同时,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以及家庭特征是影响城市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要加大对三、四线城市公共服务投资力度,加快交通设施建设,鼓励绿色出行方式,稳定物价水平,扩大市场开放,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公共服务 满意度
下载PDF
论生育文明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冬梅 《人口与计划生育》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26,共3页
本文中提出和界定了一个有别于生育文化的概念——生育文明,因为我们在对生育文化的研究中深切感到,我国经过十几年社会主义生育文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确实使生育文化具有了许多新的内容和意境,完全可以上升到生育文明的层面去... 本文中提出和界定了一个有别于生育文化的概念——生育文明,因为我们在对生育文化的研究中深切感到,我国经过十几年社会主义生育文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确实使生育文化具有了许多新的内容和意境,完全可以上升到生育文明的层面去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文化 计划生育工作 中国 人口素质 传统文化
原文传递
对我国现阶段城市贫困问题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2-76,共5页
城市贫困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具有动态性、相对性、社会性、客观性和综合性。我国目前城市贫困问题具有非常明显的突发性、困难性、结构性、交融性、多元性和分散性等特点。在我国现阶段,城市贫困加剧的原因主要是分配不公平、机会不均等... 城市贫困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具有动态性、相对性、社会性、客观性和综合性。我国目前城市贫困问题具有非常明显的突发性、困难性、结构性、交融性、多元性和分散性等特点。在我国现阶段,城市贫困加剧的原因主要是分配不公平、机会不均等、贫富差距拉大。解决现阶段的城市贫困问题,首先应当对这一问题进行认真研究,搞清原因,对症下药;其次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三是做好失业人员培训工作,提高再就业水平;四是完善收入分配机制,控制收入差距过分扩大,将贫富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贫困 社会和谐 分配不公平 机会不均等
下载PDF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6-20,共5页
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出现了持续、异常偏高的态势,并且表现出普遍性的特点。笔者认为,造成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的原因主要是组织约束力减弱、家庭经济需求、家族活动刺激、社会性别意识不公正、生育政策挤压、技术手段保障等... 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出现了持续、异常偏高的态势,并且表现出普遍性的特点。笔者认为,造成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的原因主要是组织约束力减弱、家庭经济需求、家族活动刺激、社会性别意识不公正、生育政策挤压、技术手段保障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标本兼治,持之以恒地倡导社会性别意识,继续抓紧抓好新型生育文化建设,严厉打击“两非”,关爱女孩家庭,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人口 性别比 生育政策 技术手段 社会性别意识
下载PDF
倡导适龄婚育和适度生育新观念:必要性、紧迫性与可行性
20
作者 《人口与健康》 2024年第3期10-12,共3页
我国生育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后生育率仍然继续走低的情况引起国家层面和广大群众的高度关注,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1年颁布《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要求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配套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 我国生育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后生育率仍然继续走低的情况引起国家层面和广大群众的高度关注,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1年颁布《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要求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配套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2022年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提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的要求。2023年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各地积极响应中央文件精神,纷纷制定鼓励三孩生育的支持政策,加大对生育家庭的支持力度,力求降低生育养育成本、促进生育水平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家庭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三孩 优化生育 养育成本 人口发展战略 中央文件精神 一对夫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