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7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菜/玉米轮作农田土壤呼吸和异养呼吸对秸秆与生物炭还田的响应 被引量:47
1
作者 田冬 高明 +2 位作者 黄容 徐畅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988-2999,共12页
土壤呼吸是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的主要途径,为研究土壤呼吸、其组分和水热因子对秸秆与生物炭还田的响应,在重庆国家紫色土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监测基地采用根系排除法联合运用土壤呼吸自动监测系统(ACE-002/OPZ/SC)测定了无物料还田(CK)... 土壤呼吸是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的主要途径,为研究土壤呼吸、其组分和水热因子对秸秆与生物炭还田的响应,在重庆国家紫色土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监测基地采用根系排除法联合运用土壤呼吸自动监测系统(ACE-002/OPZ/SC)测定了无物料还田(CK)、秸秆还田(CS)、秸秆+速腐剂还田(CSD)、生物炭还田(BC)、秸秆+生物炭1∶1还田(CSBC)5种处理下的紫色土丘陵区油菜/玉米轮作制中油菜和玉米生长季的土壤呼吸及其水热因子,并计算了根系呼吸贡献.结果表明,秸秆与生物炭还田显著影响土壤呼吸季节性变化特征和峰值,除BC处理外,其他处理均促进了土壤呼吸和碳排放;油菜季土壤呼吸呈单峰曲线,在0.12~2.29μmol·(m^2·s)^(-1)波动,不同处理土壤呼吸差异显著,表现为CS>CSD>CSBC>CK>BC处理;玉米季各处理土壤呼吸变化较复杂,变化范围为1.02~15.32μmol·(m^2·s)^(-1),其中CS、CSD和CSBC呈双峰型曲线,CK和BC呈单峰曲线.土壤异养呼吸能够解释土壤总呼吸变化的86.50%~93.94%,各处理的玉米季根系呼吸贡献(26.49%~32.86%)显著低于CK处理(53.65%).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主要受5cm土壤温度控制,与土壤含水量无显著关系;5cm土壤温度能够解释土壤呼吸季节变化的82%~94%.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系数Q10值在3.28~4.47之间,与CK处理相比,CS、CSD、CSBC处理的Q10分别降低了26.62%、18.12%、20.58%;而BC处理则增大了12.53%.水热双因子对土壤呼吸不存在协同作用,仅用土壤温度单因子指数函数可较好地模拟土壤呼吸速率的动态变化.可见,秸秆、秸秆+速腐剂和秸秆+生物炭还田显著促进了土壤呼吸,生物炭还田抑制了土壤呼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排除法 土壤呼吸 根系呼吸贡献 生物炭 秸秆还田
原文传递
缙云山4种森林植被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特征 被引量:29
2
作者 王富华 +3 位作者 黄容 高明 王子芳 徐畅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04-1511,共8页
以重庆市缙云山的竹林、阔叶林、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这4种亚热带森林植被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林分下土壤团聚体及团聚体有机碳在0~20、20~40、40~60和60~100 cm土壤剖面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阔叶林土壤> 2 mm粒级团聚体含量... 以重庆市缙云山的竹林、阔叶林、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这4种亚热带森林植被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林分下土壤团聚体及团聚体有机碳在0~20、20~40、40~60和60~100 cm土壤剖面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阔叶林土壤> 2 mm粒级团聚体含量、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及> 0. 25 mm团聚体含量(R0. 25)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其他林分在整个土层中则无明显规律.在各土层中,竹林以> 2 mm粒级团聚体为主(30. 73%~53. 08%);阔叶林和混交林的2~0. 25 mm粒级团聚体含量较高,为36. 27%~44. 67%和48. 69%~52. 44%;针叶林的优势粒径为2~0. 25 mm和<0. 053 mm.总体上,在各土层中,竹林团聚体的MWD、GMD、R0. 25值均高于其他林分,且其分形维数(D)低于其他林分,可见竹林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较好.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不同林分(除针叶林外)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逐渐降低,其中竹林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高,显著高于针叶林和混交林.就不同团聚体粒级而言,4种林分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在整个土壤剖面上无明显规律,但各土层均以2~0. 25 mm和<0. 053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较高.不同林分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相对贡献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针叶林中<0. 053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最高;竹林的> 2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高达27. 44%~53. 47%;而阔叶林和混交林则以2~0. 25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最高.缙云山的4种林分中,竹林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较好,而针叶林的较差;在各土层中,竹林土壤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高,针叶林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缙云山 林分类型 有机碳 团聚体 稳定性
原文传递
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紫色土微生物量碳、氮、磷及可溶性有机质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王子芳 +2 位作者 高明 黄容 田冬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66-272,共7页
以广泛分布于西南丘陵区的紫色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微区试验,研究了油菜/玉米轮作下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紫色土微生物量碳、氮、磷和可溶性有机质的影响,以期为秸秆在农业生产上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秸秆直接还田(CS)、... 以广泛分布于西南丘陵区的紫色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微区试验,研究了油菜/玉米轮作下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紫色土微生物量碳、氮、磷和可溶性有机质的影响,以期为秸秆在农业生产上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秸秆直接还田(CS)、生物质炭还田(BC)、秸秆+促腐剂还田(CSD)和秸秆1∶1配施生物质炭还田(CSB)均有效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氮(SMBN)、磷(SMBP)含量,其中以CSD处理的微生物量碳、磷最高,分别比CK(单施化肥)增加了46.32%,94.09%;CSB处理的微生物量氮最高,其次为CSD处理,分别达到了104.47,104.14mg/kg。对土壤可溶性有机质而言,除BC处理外,其他秸秆还田处理下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提高了63.26%~189.46%,其中CSD处理最高,达72.74mg/kg;与CK处理相比,秸秆不同还田方式显著降低了土壤可溶性有机氮(DON)含量,但4种处理的土壤可溶性有机磷(DOP)均有提高,特别是CSD处理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磷的提高效果最佳。与CK处理相比,秸秆不同还田方式降低了土壤DON/TN,但有效提高了SMBC/SOC(除BC处理),其中CS和CSD处理的提高效果显著,同时CSD处理的DOC/SOC和SMBN/TN值最高,分别达到了0.49%和7.66%。秸秆不同还田方式能有效提高作物产量,与CK处理相比,各处理的油菜和玉米产量分别提高了3.37%~7.01%和1.49%~3.92%,其中以CSD处理的增产效果最佳。因此,油菜/玉米轮作下西南丘陵山区紫色土最优的秸秆还田方式为秸秆+促腐剂还田,该还田方式下活性有机质含量最高,有利于提高土壤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生物质炭 微生物量 可溶性有机质
下载PDF
缙云山不同森林植被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蓥燕 王子芳 +2 位作者 黄容 高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10-1220,共11页
为了解缙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植被对表层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影响,以缙云山4种森林植被(针叶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竹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克隆文库、末端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 为了解缙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植被对表层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影响,以缙云山4种森林植被(针叶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竹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克隆文库、末端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alysis,T-RFLP)和荧光定量PCR(qPCR)等分子技术,研究不同森林植被对细菌、真菌和古菌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4种植被类型中,针叶林土壤中微生物的拷贝数均低于其他植被。细菌16S rDNA拷贝数在3种微生物中最高且受植被影响最为明显(P<0.05)。微生物拷贝数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皮尔逊相关分析显示:细菌和古菌拷贝数分别与pH(r=0.607,P<0.05)和含水量(r=-0.919,P<0.01)显著相关。2)根据T-RFLP图谱,群落结构的α-多样性指数显示:真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最高,而古菌最低且受植被变化影响最显著(P<0.05)。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和热图分析(Heatmap analysis)均显示:在不同植被间,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其中针叶林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最独特;3)不同植被中土壤微生物均存在不同的优势种群。其中,竹林土壤中微生物优势种群最突出。4)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显示3种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显著受pH、钾和磷元素的影响(P<0.05)。在缙云山地区,植被类型的变化对土壤表层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丰度均有显著影响。以上研究有助于了解土壤微生物与森林生产力及其发展演替的关系,为天然林的保护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缙云山 森林土 土壤微生物 T-RFLP
下载PDF
缙云山5种植被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及碳库变化特征 被引量:19
5
作者 朱浩宇 王子芳 +4 位作者 陆畅 陈仕奇 王富华 高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4-360,共7页
为揭示重庆市缙云山不同植被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及碳库分配特征,以该地区5种植被类型:阔叶林、针叶林、混交林、竹林和荒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植被类型下各土层土壤有机碳(S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可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 为揭示重庆市缙云山不同植被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及碳库分配特征,以该地区5种植被类型:阔叶林、针叶林、混交林、竹林和荒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植被类型下各土层土壤有机碳(S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可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ROC)含量及其土壤碳库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SOC和各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及分配比例受植被类型和土层深度的明显影响。SOC的平均含量在0~100 cm土层表现为竹林(16.74 g/kg)>阔叶林(12.62 g/kg)>草地(11.14 g/kg)>混交林(8.16 g/kg)>针叶林(5.98 g/kg),并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竹林和阔叶林的土壤MBC和ROC含量均明显高于混交林和针叶林,且在各植被剖面上均表现出垂直递减的规律,表聚效应明显。除草地外,4种植被的土壤碳库管理指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均表现为表层(0~20 cm)最高。不同植被类型间,竹林的DOC分配比例在各土壤层次均最小,整个土壤剖面均值仅为0.1%。由相关性分析可知,MBC、ROC、SOC含量和土壤SOC储量有着极其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土壤MBC和ROC可以作为衡量缙云山森林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的敏感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缙云山 植被类型 活性有机碳 土壤碳库
下载PDF
施用生物质灰渣对柑橘园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代文才 +3 位作者 高明 王子芳 高莅淞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0-265,271,共7页
为探讨生物质灰渣施用对紫色丘陵区柑橘园土壤团聚体组成、稳定性以及不同土层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的影响。以重庆市现代果树生态示范园为研究对象,采用沙维诺夫干筛法和湿筛法测定了土壤中各粒级团聚体含量,并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 为探讨生物质灰渣施用对紫色丘陵区柑橘园土壤团聚体组成、稳定性以及不同土层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的影响。以重庆市现代果树生态示范园为研究对象,采用沙维诺夫干筛法和湿筛法测定了土壤中各粒级团聚体含量,并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定其水稳定性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1)干筛下,B处理(施用生物质灰渣21 260kg/hm^2)R_(0.25)含量高于A处理(对照),且A和B处理土壤团聚体主要以>5mm粒径团聚体为主,其含量均大于70%;湿筛下,B处理20—40cm土层土壤R0.25含量高于0—20cm和40—60cm土层,分别增加了6.47%和11.60%,A处理也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且A和B处理土壤水稳定团聚体主要以<0.25mm粒径团聚体为主。(2)在0—20cm土层中,B处理在湿筛下的GMD和MWD均高于A处理,分别比A处理增加了0.87%和2.87%;在40—60cm中,B处理在干筛下的GMD和MWD达最大值,分别为4.54,4.81mm,可见配施生物质灰渣有利于提高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尤其有利于提高土壤表层(0—20cm)和亚表层(20—40cm)的团聚体稳定性。(3)与表层相比,A处理40—60cm土层>5,5~2,2~1,1~0.5mm有机碳含量降幅分别是B处理的1.13,1.06,1.15,1.13倍,施用生物质灰渣能减小20—40cm和40—60cm土层有机碳的降幅;总体上,B处理各土层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高于A处理,提高土壤团聚体各粒级有机碳含量。(4)B处理0—60cm土层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总储量为4.318 8×10~5 kg/hm^2,比A处理高1.86%。配施生物质灰渣能够增加大团聚体的数量,提高土壤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有机碳储量,提高土壤有机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灰渣 紫色丘陵区 柑橘园 有机碳 土壤团聚体
下载PDF
缙云山不同林分下土壤有机碳及矿化特征 被引量:18
7
作者 陈仕奇 +1 位作者 高明 黄容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53-960,共8页
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最大的有机碳储存库,其微弱的变化就能影响大气CO2浓度的显著变化,其中森林土壤碳库约占全球土壤碳库的70%,因此如何实现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库的高效管理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以缙云山5种典型林分:阔叶林、... 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最大的有机碳储存库,其微弱的变化就能影响大气CO2浓度的显著变化,其中森林土壤碳库约占全球土壤碳库的70%,因此如何实现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库的高效管理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以缙云山5种典型林分:阔叶林、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竹林及研究区内弃耕15 a的荒草地(对照土壤)为对象,采用矿化培养实验,分析了不同林分的土壤在不同土层(0~20、20~40、40~60、60~100 cm)中的有机碳矿化特征.结果表明,林分类型、培养时长和土层深度均对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有显著影响.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均随着土层加深而降低,其中0~20 cm土层的矿化速率[11. 97~25. 12 mg·(kg·d)-1]均显著高于其他土层(P <0. 05),其他土层间矿化速率[4. 79~6. 51mg·(kg·d)-1]无显著性差异. 5种林分的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均随着土层加深而降低,0~20 cm土层中竹林和阔叶林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最高,分别为177. 66 mg·kg^(-1)和120. 38 mg·kg^(-1),随着土层加深在60~100 cm土层中,针叶林累计矿化量最高达到了46. 96 mg·kg^(-1).双库一级动力学方程可以较好地拟合缙云山不同林分下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不同林分下土壤易分解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针叶林土壤矿化能力较强,对难分解有机碳库的利用程度较高,而竹林和阔叶林土壤微生物活性较高,可以有效促进碳循环,提高土壤固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缙云山 森林土壤 有机碳 矿化碳 双库一级动力学方程
原文传递
替米沙坦通过上调PPAR-γ促进结肠癌SW480细胞TIMP-1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尹鹏 胡君 +5 位作者 储著凌 霍中华 侯乐伟 栾荣刚 胡国强 《西部医学》 2014年第2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能否通过上调PPAR-γ促进结肠癌SW480细胞TIMP-1表达。方法使用替米沙坦对SW480细胞进行干预。在不同时间点(0、24和72h)使用MTT法对SW480细胞活性进行测定;使用PT-PCR对在不同时间点(0、24和72h)细胞表达的TIMP-1和PP...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能否通过上调PPAR-γ促进结肠癌SW480细胞TIMP-1表达。方法使用替米沙坦对SW480细胞进行干预。在不同时间点(0、24和72h)使用MTT法对SW480细胞活性进行测定;使用PT-PCR对在不同时间点(0、24和72h)细胞表达的TIMP-1和PPAR-γmRNA进行测定;使用western blotting对在不同时间点(0、24和72h)细胞表达的TIMP-1和PPAR-γ蛋白进行测定。结果替米沙坦干预后SW480细胞活性逐渐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各时间点间的细胞活性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均P<0.05);不同时间点(0、24和72h)TIMP-1、PPAR-γmRNA和蛋白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递增(均P<0.05)。结论本实验表明,替米沙坦可能是通过上调PPAR-γ的表达促进TIMP-1的合成和分泌,导致SW480细胞生长和侵袭能力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沙坦 TIMP-1 PPAR-Γ SW480细胞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芳丽 高明 +2 位作者 代文才 陶睿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27-232,共6页
为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SOC)的分布特征和差异,对天然林地、花椒地、柑橘园、旱地和水田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进行分层取样,测定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并计算了土壤有机碳密度(DOC)。结果表明: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天然... 为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SOC)的分布特征和差异,对天然林地、花椒地、柑橘园、旱地和水田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进行分层取样,测定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并计算了土壤有机碳密度(DOC)。结果表明: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天然林地、花椒地和水田中SOC含量减少,而柑橘园和旱地中SOC含量先减少再增加。在0—20cm土层中,各土地利用方式下SOC含量差异最明显,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以天然林地SOC含量最高,达18.91g/kg;从0—20cm到20—40cm土层,各土地利用方式下SOC含量下降幅度顺序为柑橘园(64.30%)>天然林地(59.97%)>花椒地(45.28%)>旱地(18.92%)>水田(10.37%)。0—20cm土层中,DOC大小顺序为柑橘园(8.30kg/m^2)>天然林地(4.39kg/m^2)>水田(3.71kg/m^2)>花椒地(2.56kg/m^2)>旱地(2.26kg/m^2),除天然林地、花椒地和水田之间DOC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土地利用方式之间DOC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0—40cm土层中,水田中DOC最高,并与其他4种利用方式下DOC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总体上天然林地和花椒地中DOC低于水田、柑橘园和旱地。对各土地利用方式SOC与相应容重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容重与SOC含量之间存在较好线性负相关关系(R^2=0.80~0.92)。分析土壤碳氮(C/N)比发现,随土层厚度的增加,天然林地和水田中土壤C/N比增加,花椒地中C/N比减少,柑橘园和旱地中C/N先减少再增加。对SOC和其他理化因子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各土地利用方式下,SOC与全氮、碱解氮之间的相关性最高,SOC分布与氮素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为重庆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有机碳 土层厚度 人为扰动
下载PDF
秸秆与化肥减量配施对菜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黄容 高明 +3 位作者 黎嘉成 徐国鑫 罗梅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694-4704,共11页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2016年11月至2017年9月通过田间原位试验,设置了无物料还田(CK)、常规化肥(F)、秸秆还田配施100%化肥(100FS)、秸秆还田配施70%化肥(70FS)、秸秆还田配施60%化肥(60FS)、秸秆还田配施50%化肥(50FS),对比分析了在...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2016年11月至2017年9月通过田间原位试验,设置了无物料还田(CK)、常规化肥(F)、秸秆还田配施100%化肥(100FS)、秸秆还田配施70%化肥(70FS)、秸秆还田配施60%化肥(60FS)、秸秆还田配施50%化肥(50FS),对比分析了在化肥减量的基础上,配施秸秆处理的菜地(莴笋-卷心菜-辣椒轮作)土壤CO_2、CH_4、N_2O动态变化特征及温室效应,研究秸秆与化肥减量配施对菜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CO_2、CH_4、N_2O排放具有一定的季节变化规律,排放高峰主要集中在4~8月,且在施肥灌水后均会出现气体的排放峰.秸秆与化肥配施较常规施肥(F)处理提高了土壤N_2O排放量,累积排放量及其排放系数,其中100FS处理的效果最为明显,辣椒季的累积排放通量明显高于莴笋季和卷心菜季,高达60.76 kg·hm^(-2)(P<0.05),N_2O的排放系数(以N_2O-N/N计)为0.138 kg·kg-1,而秸秆与化肥减量配施较100FS处理可以降低氮肥的N_2O排放系数.与对照CK和F处理相比,70FS处理降低了土壤CO_2排放量和累积排放量,分别为55.28~1 831.62 mg·(m2·h)-1和7 502.13~25 988.55 kg·hm^(-2),而其他秸秆与化肥配施处理均增加了CO_2累积排放通量,尤其是60FS和50FS处理.对土壤CH_4排放而言,辣椒季的排放波动较大,除CK外,各处理的土壤CH_4累积排放量多为负值,表现为大气中CH_4汇;秸秆与化肥减量30%~50%配施处理均降低了辣椒季的土壤CH_4排放量和累积排放通量,而100FS处理提高了CH_4排放量和累积排放通量.与CK和F处理相比,除70FS外,100FS、60FS和50FS均显著提高了GWP.总体上,从温室气体排放角度,在常规化肥施用的基础上减量30%再与秸秆配施可以降低土壤CO_2和CH_4排放,缓解温室气体的增温潜势,而对土壤N_2O减排效果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化肥 温室气体 增温潜势 减排
原文传递
DSP+DDS在软件无线电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费元春 《通信技术》 2003年第5期37-38,共2页
阐述了软件无线电技术(SoftwareRadio)、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直接数字合成(DDS)技术的一般概念以及各自的技术特点,初步提供了DSP+DDS在软件无线电中互相结合的实现方式。
关键词 软件无线电 数字信号处理器 直接数字合成
全文增补中
用于智能激光防护武器的二氧化钒薄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赵佳明 边继明 +3 位作者 骆英民 李寿波 李欣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02-106,共5页
随着激光武器的迅猛发展,寻找一种适用于激光防护领域的新型材料,有效对抗激光致盲,已成为摆在各国面前非常现实的问题。二氧化钒(VO2)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功能材料,在68℃附近发生从低温半导体相到高温金属相的可逆突变。但由于钒氧体... 随着激光武器的迅猛发展,寻找一种适用于激光防护领域的新型材料,有效对抗激光致盲,已成为摆在各国面前非常现实的问题。二氧化钒(VO2)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功能材料,在68℃附近发生从低温半导体相到高温金属相的可逆突变。但由于钒氧体系的复杂性和纯VO2薄膜相变温度较高等关键问题尚没有完全解决,严重阻碍了其在热电开关、激光防护和温控装置等方面的实际应用。综述了VO2薄膜多种制备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并重点介绍了VO2薄膜在智能激光防护武器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钒薄膜 智能激光防护 相变 掺杂
下载PDF
低热量营养支持对肝癌术后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顾春林 霍中华 +5 位作者 张洪海 胡君 尹鹏 宋博 候乐伟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6年第3期152-153,158,共3页
目的:比较低热量肠内、外营养支持对肝癌术后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9例可切除肝癌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术后第2 d始分别接受低热量肠内营养(HEN组)和低热量肠外营养(HPN组),比较两组术后的免疫和营养指标。结果:HEN组术后前清... 目的:比较低热量肠内、外营养支持对肝癌术后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9例可切除肝癌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术后第2 d始分别接受低热量肠内营养(HEN组)和低热量肠外营养(HPN组),比较两组术后的免疫和营养指标。结果:HEN组术后前清蛋白、转铁蛋白、IgA、IgG、IgM下降幅度小,CD3和CD4/CD8易恢复至术前水平,与HPN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HEN支持有利于肝癌术后营养和免疫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功能 低热量营养 肝癌 术后
下载PDF
锯木灰渣改良退化菜园紫色土壤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容 高明 +2 位作者 徐国鑫 黎嘉成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95-706,共12页
以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蔬菜基地为试验平台,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锯木灰渣不同施用量还田1年后对酸性紫色土改良效果,并进一步分析了锯木灰渣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微生物碳、氮的影响,以期为紫色菜园退化土壤养分和酸化的修复提供合理措... 以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蔬菜基地为试验平台,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锯木灰渣不同施用量还田1年后对酸性紫色土改良效果,并进一步分析了锯木灰渣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微生物碳、氮的影响,以期为紫色菜园退化土壤养分和酸化的修复提供合理措施,同时实现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结果表明:(1)锯木灰渣施用能显著提高蔬菜产量,且随着施用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其中锯木灰渣施用量为18 000 kg hm^(-2)时,产量较未施用锯木灰渣(A0)处理显著提高了76.1%~121.9%;(2)经锯木灰渣处理的退化紫色土表层和亚表层的有机质含量和pH提高,尤其是锯木灰渣施用量为18 000 kg hm^(-2)的改良效果较佳,但是过高的锯木灰渣施用量处理对土壤交换性H^+、Al^(3+)效果反而下降,而施用量为12 000~15 000 kg hm^(-2)处理的效果较佳,其中表层土壤交换性H^+、Al^(3+)分别为0.19~0.20,0.63~0.67 cmol kg^(-1);(3)12 000~15 000 kg hm^(-2)的锯木灰渣施用量对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的提升效果较佳,18 000 kg hm^(-2)处理的有效磷含量最大,较A0处理增加了55.3 mg kg^(-1);(4)无论在表层土壤还是亚表层土壤中,细菌的种群数量分布最多,其次为真菌和放线菌,分别在12 000,9 000,6 000 kg hm^(-2)锯木灰渣施用量下的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9 000~12 000 kg hm^(-2)处理对提高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较为明显,较A0显著提高了70.4%~78.7%,18 000 kg hm^(-2)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SMBN)含量最大(40.54 mg kg^(-1)),其次为9 000 kg hm^(-2)处理(34.32 mg kg^(-1))。综上,锯木灰渣施用量为12 000~15 000 kg hm^(-2)时对退化紫色土的改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木灰渣 退化 紫色土 改良剂
下载PDF
急诊与择期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储著凌 霍中华 +1 位作者 胡君 《肝胆外科杂志》 2008年第4期292-293,共2页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上消化道出血 断流术
下载PDF
上肢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健 《临床医学》 CAS 2015年第10期93-94,共2页
目的分析上肢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训练的基础上结合上肢机器人训练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显效24例(... 目的分析上肢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训练的基础上结合上肢机器人训练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显效24例(60%),有效14例(35%),无效2例(5%),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显效6例(15%),有效12例(30%),无效22例(55%),总有效率为4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中运用上肢机器人对其进行康复训练,使得大脑神经结构发生可属性的改变,提高患者的上肢及手部活动能力。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最大限度地恢复脑卒中患者的自由行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机器人训练 脑卒中患者 上肢功能恢复
原文传递
miRNA765高表达对胃癌耐药细胞株BGC-823/CDDP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霍中华 储著凌 +2 位作者 胡君 宋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81-1586,共6页
目的观察miRNA765高表达对胃癌顺铂(CDDP)耐药细胞株BGC-823/CDDP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将PCR扩增的包含miRNA765前体的基因序列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构建miRNA重组表达载体;阳离子脂质体转染重组质粒到BGC-823/CDDP细胞。转染后48 h,Real-T... 目的观察miRNA765高表达对胃癌顺铂(CDDP)耐药细胞株BGC-823/CDDP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将PCR扩增的包含miRNA765前体的基因序列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构建miRNA重组表达载体;阳离子脂质体转染重组质粒到BGC-823/CDDP细胞。转染后48 h,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细胞中miRNA765和细胞因子诱导的凋亡抑制因子1(CIAPIN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采用不同浓度CDDP处理转染后48 h的BGC-823/CDDP细胞,24和48 h后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并计算细胞对于CDDP的半抑制浓度(IC50)。采用终质量浓度为1μg/mL的CDDP处理基因干预后的BGC-823/CDDP细胞,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BGC-823/CDDP细胞内miRNA765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其亲本细胞BGC-823,CIAPIN1蛋白相对表达量则明显高于其亲本细胞株(均P<0.01)。在BGC-823/CDDP细胞内高表达miRNA765可明显抑制CIAPIN1蛋白的表达,转染后48 h的CIAPIN1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未转染组(P<0.01);miRNA765高表达可明显降低BGC-823/CDDP细胞的耐药能力,48 h后IC50值从(18.27±3.92)μg/mL降至(1.50±0.43)μg/mL(P<0.05)。转染48 h后,BGC-823/CDDP细胞的凋亡率从(10.1±1.7)%上升至(53.4±7.9)%(P<0.01)。结论 miRNA765高表达可以明显降低胃癌耐药细胞株BGC-823/CDDP的耐药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GC-823 耐药细胞株 CDDP 耐药性 胃癌 脂质体转染 蛋白表达量 DP细胞
下载PDF
有上腹部手术史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80例报告 被引量:5
18
作者 霍中华 +3 位作者 胡君 储著凌 宋博 尹鹏 《腹部外科》 2008年第6期344-345,共2页
目的探讨对有上腹部手术史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及手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4月-2008年5月对有上腹部手术史的580例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成功完成手术528例,手术成功率为91... 目的探讨对有上腹部手术史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及手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4月-2008年5月对有上腹部手术史的580例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成功完成手术528例,手术成功率为91.0%;中转开腹52例,中转率为9.0%。全部病人痊愈出院,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有上腹部手术史的病人可常规行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胆囊切除术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缙云山4种林分土壤植硅体碳分布特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浩宇 陆畅 +3 位作者 高明 黄容 王子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9-369,共11页
森林生态系统中丰富的植硅体可以将部分有机碳封存于土壤中,形成稳定的碳库,对全球碳平衡起到重要作用。以重庆市缙云山的竹林、阔叶林、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4种亚热带森林植被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林分下土壤植硅体及植硅体碳在0~20、2... 森林生态系统中丰富的植硅体可以将部分有机碳封存于土壤中,形成稳定的碳库,对全球碳平衡起到重要作用。以重庆市缙云山的竹林、阔叶林、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4种亚热带森林植被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林分下土壤植硅体及植硅体碳在0~20、20~40、40~60和60~100 cm土壤剖面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整个土壤剖面(0~100 cm)上,不同林分下竹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土壤植硅体和植硅体碳含量及植硅体碳储量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种林分(P<0.05)。4种林分下有机碳和植硅体碳含量呈现一定的表层(0~20 cm)富集现象,并呈现随土层深度增加含量减少的趋势。相关性分析发现,植硅体和植硅体中的有机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而与植硅体碳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缙云山4种林分中,竹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储量,植硅体、植硅体碳含量、储量均为最高,是较好的富碳森林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林分 有机碳 植硅体 植硅体碳
下载PDF
缙云山森林植被类型对土壤产N2O相关功能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蓥燕 王富华 +3 位作者 罗东海 王子芳 高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445-2454,共10页
为明确亚热带不同森林植被对土壤涉氮功能基因(amoA、nirS、nosZ)微生物群落和功能的影响,以缙云山5种森林植被类型(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以及荒草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erminal restricti... 为明确亚热带不同森林植被对土壤涉氮功能基因(amoA、nirS、nosZ)微生物群落和功能的影响,以缙云山5种森林植被类型(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以及荒草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alysis,T-RFLP)和荧光定量PCR(qPCR)等分子技术,结合与氮素循环相关的微生物酶活,研究不同森林植被土壤涉氮微生物丰度、群落结构及其功能的差异.结果表明:①缙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土壤反硝化酶活显著高于硝化势,且针叶林土壤2种酶活均显著低于其他植被类型(P<0.05).此外,可溶性有机碳、土壤含水量和总氮是影响酶活的主要环境因子.②qPCR结果显示,竹林土壤涉氮功能微生物的丰度最高,而针叶林土壤最低. 3个涉氮功能微生物的丰度均与可溶性有机碳、总氮、有效氮、总钾以及有效钾显著相关(P<0.01).③基于T-RFLP数据,阔叶林土壤涉氮微生物α-多样性指数最高,而竹林最低.主坐标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PCoA)显示:在不同植被间,氨氧化古菌群落结构表现出显著差异,针叶林土壤涉氮功能微生物群落结构最独特.此外,基于距离的冗余分析(distance-based redundancy analysis,db-RDA)表明:涉氮功能微生物群落结构主要受可溶性有机碳(P<0.001)、有效氮(P<0.002)和土壤含水量(P<0.001)调控.④土壤反硝化酶活主要受nirS反硝化菌与氨氧化古菌的丰度和涉氮功能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的影响;而硝化势主要受氨氧化古菌的丰度影响.由上可知,亚热带森林植被显著影响土壤涉氮功能微生物的丰度和群落结构,进而改变其调控土壤的氮素循环的功能.可为我国亚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与N2O释放的耦合机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森林 植被类型 涉氮酶活 涉氮功能微生物 群落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