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为范本:论早期石刻书法的物质性及其知识建构
1
作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0,共6页
早期石刻书法的物质性与书法知识生产之间的关系是过去研究者并不太关心的问题。通过物质性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图像化的呈现方式使得各类早期石刻书法的学术性质同一化,成了一种“纯粹书法图像”。对书法图像的包装、复制及出版等环节... 早期石刻书法的物质性与书法知识生产之间的关系是过去研究者并不太关心的问题。通过物质性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图像化的呈现方式使得各类早期石刻书法的学术性质同一化,成了一种“纯粹书法图像”。对书法图像的包装、复制及出版等环节使其获得了经典艺术物质层面的“相似性”,从而进入了某种经典艺术史的图像叙事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石刻书法 物质性 书法图像 知识建构
下载PDF
扬州盐商的书画赞助文化研究
2
作者 孙程程 《中国书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0-143,145,146,共6页
本文概括了清代因运河盐业兴盛而崛起的新兴社会阶层—扬州盐商在构建地方书画史中的几种重要参与方式,以此揭示扬州盐商为当地书画艺术发展提供的不可或缺的社会文化基础,以利于我们重新审视地方艺术史中各构成元素的比重。
关键词 盐商 艺术赞助 扬州书画 地方艺术史
原文传递
汉代书法史料中的误读与引申——以史料词语分析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中国书法》 CSSCI 2018年第1X期146-149,共4页
汉代书法史研究中,一些史料词语如"善书""刀笔""史书"等词多次出现在涉及仕途语境的文献之中,由此引发了诸多关于书写能力与文吏任命、考核、升迁关系的讨论。本文认为这些史料词语在其各自的语境中,是... 汉代书法史研究中,一些史料词语如"善书""刀笔""史书"等词多次出现在涉及仕途语境的文献之中,由此引发了诸多关于书写能力与文吏任命、考核、升迁关系的讨论。本文认为这些史料词语在其各自的语境中,是否指书写能力是存有疑问的,不足以作为引申的立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书 刀笔 史书 仕途
原文传递
何为汉法:“以魏充汉”与晚明汉隶认知中的缺失 被引量:1
4
作者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3-103,共11页
17世纪的汉碑热潮与隶书勃兴历来被视为书法史上的重要现象。在此过程中,一些晚明书家在"倡明汉隶"的同时,对吴门中人的隶书观念展开了批判,指出其存在"以魏充汉"的行为,这种看法在当代学界仍被沿用。事实上,在晚... 17世纪的汉碑热潮与隶书勃兴历来被视为书法史上的重要现象。在此过程中,一些晚明书家在"倡明汉隶"的同时,对吴门中人的隶书观念展开了批判,指出其存在"以魏充汉"的行为,这种看法在当代学界仍被沿用。事实上,在晚明诸家的语言逻辑中,"汉"与"魏"并非指代时间,而是指代某一类碑刻风格。"以魏充汉"的观点仅是时人在特定时代中,依据有限的见闻而产生的一种视觉感受,实则是将汉隶的整体面貌单一化与片面化,割裂了汉魏时期的碑刻书法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碑刻 曹魏碑刻 以魏充汉 汉隶
原文传递
隋代王孝逸及其“书学博士”身份史料考辩
5
作者 赵紫文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9年第2期103-107,共5页
自《隋书·苏威传》中载:"又国子学请荡阴人王孝逸为书学博士",王孝逸其人即被视为隋代唯一有记载的书学博士。不过传世文献对王氏其人及其"书学博士"身份的记载皆不尽相同,存有出入。关于其本人,一直存有"... 自《隋书·苏威传》中载:"又国子学请荡阴人王孝逸为书学博士",王孝逸其人即被视为隋代唯一有记载的书学博士。不过传世文献对王氏其人及其"书学博士"身份的记载皆不尽相同,存有出入。关于其本人,一直存有"王孝逸"与"赵孝逸"记载出入,本文认为"赵孝逸"与"王孝逸"为同一人,"赵孝逸"系南宋以来刻本系统中的记载,而刻本系统文本是一直以来的主要流传版本。关于其"书学博士"的身份,其史料可分为"苏威案"、《述书赋并注》、《古文孝经孔传本》三个史料系统,都难以坐实王孝逸"书学博士"的身份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孝逸 赵孝逸 书学博士 史料问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