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进展期胃癌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军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9期3513-3515,共3页
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化疗、放疗、腹腔内热灌注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等。因现行医疗体制存在局限性,胃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较为困难。目前,手术治疗仍是根治胃癌的唯一方法,配合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术中腹腔内... 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化疗、放疗、腹腔内热灌注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等。因现行医疗体制存在局限性,胃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较为困难。目前,手术治疗仍是根治胃癌的唯一方法,配合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术中腹腔内热灌注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等其他辅助治疗方法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目前仍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主要方式。进展期胃癌的治疗研究仍在进行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肿瘤 治疗进展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癌CBL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曹学峰 张长习 +1 位作者 张兴元 《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原发性肝癌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9月-2018年11月,采用随机数字法将进行原发性肝癌章节见习的见习医师分为对照组(n=34)和研究组(n=34)。对照组采用CB...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原发性肝癌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9月-2018年11月,采用随机数字法将进行原发性肝癌章节见习的见习医师分为对照组(n=34)和研究组(n=34)。对照组采用CBL见习教学模式,研究组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下的CBL见习教学模式。应用真实案例分析题和调查问卷形式进行见习后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对照组案例测评成绩为(78.56±6.92)分,研究组案例测评成绩为(85.21±6.21)分,两组间成绩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调查问卷表结果显示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CBL见习教学模式能够使教学过程更加新颖生动,对肝脏的解剖、肿瘤的定位、毗邻关系的观察判断更直观,更加有助于临床思维推理演绎能力的锻炼和学习效率的提高,两组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下的CBL见习教学模式优于单纯的CBL见习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高见习医师的临床能力和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可视化 原发性肝癌 CBL教学 临床见习 教学改革 效果评价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受体CCR7诱导血管生成拟态形成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成雨 朱文涛 +4 位作者 张帆 张长习 欧琨 陈雨信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5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CR7和血管生成拟态(VM)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63例肝门部胆管癌标本和20例正常胆管组织CCR7的表达,PAS双重染色检测血管生成拟态的表达,将CCR7表达和VM...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CR7和血管生成拟态(VM)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63例肝门部胆管癌标本和20例正常胆管组织CCR7的表达,PAS双重染色检测血管生成拟态的表达,将CCR7表达和VM形成与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63例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CCR7阳性率79.4%。正常胆管表达率10%;胆管癌组织25例存在血管生成拟态形成,正常组织中无Vm形成;与临床病例因素相关性分析,CCR7和VM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单变量和多变量相关性分析CCR7、VM、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与生存率有关,而CCR7是影响肝门部胆管癌生存率的独立性因素。结论:肝门部胆管癌存在CCR7和血管生成拟态的表达,两者呈正相关;CCR7和VM的表达与肝门部胆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化程度有关;CCR7是影响肝门部胆管癌生存率的独立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肿瘤 CCR7 血管生成拟态
下载PDF
腹腔镜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附六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冀海斌 时建 +7 位作者 朱文涛 赵宝磊 孙宝房 张兴元 管清海 张帆 陈强谱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4期240-244,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laparoscopic transduodenal pullectomy,LTDP)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于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期间,6例行LTDP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过程、围手术期处理措施和随... 目的探讨腹腔镜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laparoscopic transduodenal pullectomy,LTDP)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于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期间,6例行LTDP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过程、围手术期处理措施和随访信息。结果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42.2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约46.7 ml,平均术后恢复经口进食流质饮食时间约4.2 d,平均术后排气时间49.3 h,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2 d。术后病理:1例十二指肠乳头黏液腺癌、2例十二指肠乳头管状-绒毛状腺瘤、3例十二指肠乳头腺癌,切缘均为阴性。6例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1例患者术后出现十二指肠出血,其余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平均术后随访时间19.6个月(16~25个月),1例十二指肠乳头腺癌患者术后20个月肿瘤局部复发行姑息性手术治疗,其余患者目前无肿瘤复发。结论LTDP应用于十二指肠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局部癌变、十二指肠乳头原位癌、无淋巴结转移的T1期肿瘤、高龄且合并较多基础疾病的不能耐受胰十二指肠切除的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 十二指肠乳头局部切除术 腹腔镜
原文传递
促吞噬肽及其拮抗剂诱导炎性介质释放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与机制
5
作者 魏强 成雨 +3 位作者 朱文涛 欧琨 陈强谱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22期3404-3409,共6页
目的:探讨促吞噬肽及其拮抗剂诱导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释放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病情发展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5组每组24只,分别为对照组、促吞噬肽组、A P... 目的:探讨促吞噬肽及其拮抗剂诱导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释放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病情发展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5组每组24只,分别为对照组、促吞噬肽组、A P组、A P+促吞噬肽组、AP+促吞噬肽拮抗剂组.4%牛磺胆酸钠经胆胰管内注射建立AP模型,促吞噬肽及其拮抗剂组(75μg/kg)于模型建立后20 min后从股静脉注入.按随机原则在制模后3、6、12 h处死,甲醛固定胰腺组织行HE染色观察胰腺病理变化;分离血清ELISA法测定IL-1和TNF浓度.结果:AP各组TNF、IL-1浓度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AP+促吞噬肽组各时间段TNF、IL-1浓度均较单纯AP组升高;AP+促吞噬肽拮抗剂组在制模后6、12 h TNF、IL-1浓度明显降低,在制模后3 h无明显影响;AP模型病理学评分与TNF浓度、IL-1浓度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在大鼠AP模型中促吞噬肽使TNF、IL-1浓度升高,胰腺炎症反应加重;应用促吞噬肽拮抗剂可减少TNF、IL-1释放,使胰腺炎症反应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吞噬肽 拮抗剂 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1 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促吞噬肽及其拮抗剂诱导中性粒细胞浸润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牛洪凯 +3 位作者 朱文涛 欧琨 魏强 成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27-1927,共1页
促吞噬肽为脾脏合成的四肽,具有促进吞噬的作用。我们建立大鼠急性胰腺炎(AP)模型,探讨促吞噬肽诱导中性粒细胞浸润在AP中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5组。A:对照组;B:促吞噬肽组;C:AP组;D:AP+促... 促吞噬肽为脾脏合成的四肽,具有促进吞噬的作用。我们建立大鼠急性胰腺炎(AP)模型,探讨促吞噬肽诱导中性粒细胞浸润在AP中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5组。A:对照组;B:促吞噬肽组;C:AP组;D:AP+促吞噬肽组;E:AP+促吞噬肽拮抗剂组。B、D、E组分别在制模20rain后股静脉注入促吞噬肽和拮抗剂75wg/kg,其他组注入生理盐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浸润 促吞噬肽 急性胰腺炎 拮抗剂 SD大鼠 静脉注入 生理盐水 对照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