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移地震技术在油藏监测中的应用 ——以西非深水扇A油田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陈筱 杨希濮 +3 位作者 肖鹏 吕文 张昕 段瑞凯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8-547,共10页
A油田海上深水浊积砂岩油藏开发中井数少且井距大,井控程度较低,存在连通性难判断、水淹范围及程度难刻画、剩余油难预测等问题。时移地震技术基于分析不同时间点三维地震数据的波阻抗差异,可有效弥补井资料不足的问题,成为油田生产优... A油田海上深水浊积砂岩油藏开发中井数少且井距大,井控程度较低,存在连通性难判断、水淹范围及程度难刻画、剩余油难预测等问题。时移地震技术基于分析不同时间点三维地震数据的波阻抗差异,可有效弥补井资料不足的问题,成为油田生产优化及调整挖潜的重要手段。以西非某典型深水扇油田为例,采用动静结合的思路,将时移地震与构造断裂、储层预测、井网分布、生产动态研究相结合,探讨时移地震在深水浊积挥发性油藏中的有效应用,为该类油田的时移地震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研究表明,时移地震与断距结合,在判断断层封堵性方面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有效厘清开发矛盾,指导调整井的部署;时移地震与沉积相及储层预测相结合,可有效刻画出水驱前缘、表征水淹程度,明确生产优化方向;时移地震与井点泥岩隔夹层结合,可准确判断层间连通性,指导措施优化;综合构造断裂、沉积相分布、储层结构和井网等信息,可以实现对剩余油的有效预测并指导油田调整挖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浊积 挥发性油藏 时移地震 水驱开发 应用实践
下载PDF
超大悬挑扶壁式幕墙支撑结构设计及安装技术研究
2
作者 沈程 吕文 +3 位作者 张成 袁少坤 王乾屾 甘涛 《建筑技术开发》 2024年第8期91-93,共3页
结合实际工程的幕墙外造型安装情况,重点介绍了超大外悬挑扶壁式幕墙支撑钢结构的设计及安装方法。通过采用优化幕墙扶壁式支撑钢结构在水平和竖向荷载下的设计节点和设计受力体系,以及对施工过程中扶壁式幕墙支撑结构的安装方法进行深... 结合实际工程的幕墙外造型安装情况,重点介绍了超大外悬挑扶壁式幕墙支撑钢结构的设计及安装方法。通过采用优化幕墙扶壁式支撑钢结构在水平和竖向荷载下的设计节点和设计受力体系,以及对施工过程中扶壁式幕墙支撑结构的安装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达到良好的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挑扶壁式幕墙 设计节点 设计受力体系
下载PDF
二氧化硫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致急性肺损伤中肺泡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赵彦瑞 刘洋 +2 位作者 王东 吕文 周君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9-244,共6页
目的:探讨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SO2)在肢体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致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保护作用中对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AM)凋亡的影响,为控制炎症反应寻找新的靶点。方法:分离培养AM... 目的:探讨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SO2)在肢体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致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保护作用中对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AM)凋亡的影响,为控制炎症反应寻找新的靶点。方法:分离培养AM,应用肢体缺血再灌注致ALI大鼠血清制备细胞模型,给予外源性SO2,然后检测线粒体膜电位以及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 PTP)开放情况,AM凋亡情况及凋亡相关Bcl-2、Caspase-3分子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R组红、绿荧光的比值下降,吸光度显著降低,AM凋亡率增加到43.81%±2.40%,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下降;而与I/R组比较,I/R+SO2组红、绿荧光的比值升高,吸光度增高,AM凋亡率减少37.01%±1.93%,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升高。结论:外源性SO2可通过抑制线粒体途径改善巨噬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再灌注损伤 急性肺损伤 巨噬细胞 肺泡
下载PDF
深水浊积储层注气开发油藏流动单元划分及剩余油挖潜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筱 肖鹏 +3 位作者 段瑞凯 吕文 张昕 陈国宁 《非常规油气》 2023年第3期103-111,共9页
为了明确深水浊积储层注气开发油藏流动单元分布及剩余油挖潜方向,以A油田K油藏浊积朵叶为例,综合分析沉积相、构造、断裂、储层构型、隔夹层、储层品质、开发方式以及井型井网等动静态资料,探讨了朵叶注气开发油藏的流动单元划分及剩... 为了明确深水浊积储层注气开发油藏流动单元分布及剩余油挖潜方向,以A油田K油藏浊积朵叶为例,综合分析沉积相、构造、断裂、储层构型、隔夹层、储层品质、开发方式以及井型井网等动静态资料,探讨了朵叶注气开发油藏的流动单元划分及剩余油分布。研究表明:1)浊积朵叶横向连片分布,纵向叠置连通,储层品质及连通性较好;2)将靶区划分为8个流动单元(2个受断层和井网控制,4个受到断层和相带的控制,2个受相带及动态影响),整体上东部以断层控制为主,西部以相带及井网控制为主;3)研究区剩余油富集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单元5和单元7、西部单元2和单元8,东部剩余油潜力整体优于西部;4)单元7为一级潜力目标,剩余油地质储量大于10百万桶,是部署调整井的优选目标;单元5为二级潜力目标,剩余油地质储量为5~10百万桶,可考虑作为调整井接替目标;单元2和单元8为三级潜力目标,剩余地质储量小于5百万桶,可考虑邻近单元联合部署调整井、邻井侧钻方式提高区域开发效果。以上成果认识,对浊积朵叶注气油藏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浊积朵叶 挥发性油藏 注气开发 流动单元 剩余油
下载PDF
湖泊缓坡带细粒河控三角洲沉积演化和形态特征——沉积正演数值模拟和现代沉积实例的启示 被引量:5
5
作者 杜威 纪友亮 +5 位作者 张艺楼 周淋 吕文 杨佳奇 罗妮娜 张宸赫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3-44,共12页
细粒三角洲的研究多集中于其深水环境的层序演化,而湖泊缓坡带细粒河控三角洲的短期发育过程、几何形态、沉积模式和砂体展布尚不明确。利用沉积正演数值模拟重塑湖泊缓坡带细粒河控三角洲的生长演化过程,对比分析富粉砂质和富泥质三角... 细粒三角洲的研究多集中于其深水环境的层序演化,而湖泊缓坡带细粒河控三角洲的短期发育过程、几何形态、沉积模式和砂体展布尚不明确。利用沉积正演数值模拟重塑湖泊缓坡带细粒河控三角洲的生长演化过程,对比分析富粉砂质和富泥质三角洲的形态特征并建立沉积演化模式,结合岱海湖弓坝河三角洲的卫星影像和实地踏勘,研究了实际沉积体系与沉积正演数值模拟的异同,总结砂体展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湖泊缓坡带的河控细粒三角洲的沉积演化可以划分为正常湖退和强制湖退2种模式。正常湖退背景下,在主分流河道决口分叉的控制下,多期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的叠覆体(河坝复合体)经历了增生、废弃和改造的动态过程,最终不均匀地分布于主分流河道两侧。强制湖退背景下,多期岸线的河坝复合体之间由平原主分流河道连接,垂向上形成"三层结构"和"二元结构"交替出现的格局。(2)正常湖退背景下砂泥比影响着河坝复合体与主分流河道的接触关系和三角洲的宏观形态。与富粉砂质三角洲相比,富泥质三角洲具有"规模大、延伸广和节点发育"的特点。(3)受三角洲形态特征的影响,与富粉砂质三角洲相比,富泥质三角洲砂体延伸远但相对孤立,连通性较差,与烃源岩联系更密切。正常湖退和强制湖退的交替出现增强了砂体的非均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曲流河三角洲 河坝复合体 砂体形态 岱海湖 高频湖平面变化
原文传递
提高强非均质储层饱和度场预测精度方法研究
6
作者 刘钧 杨希濮 +2 位作者 邹婧芸 甘雨 吕文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3年第4期89-95,98,共8页
针对裂谷盆地强非均质储层,油柱高度较大的油田,采用常规的分层赋值法或随机模拟的方法建立储层初始饱和度模型,精度较低,不能满足油田开发前期储量计算及开发方案编制的需求,通过分析N油田的毛管压力资料,采用SHF法,综合考虑储层物性... 针对裂谷盆地强非均质储层,油柱高度较大的油田,采用常规的分层赋值法或随机模拟的方法建立储层初始饱和度模型,精度较低,不能满足油田开发前期储量计算及开发方案编制的需求,通过分析N油田的毛管压力资料,采用SHF法,综合考虑储层物性及油藏油柱高度双重影响,拟合了适用于N油田的饱和度计算公式,建立了N油田储层初始饱和度模型,对比所建立的饱和度模型与井上测井解释饱和度,该方法相比常规分层赋值法,精度提高了10.1%,为开发方案中储量计算提供了准确依据,具有一定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谷盆地 饱和度模型 非均质储层 油柱高度 SHF法
下载PDF
东非裂谷Albert盆地北区地温场分布及其对原油物性影响
7
作者 刘钧 甘雨 +2 位作者 吕文 沈默 卜范青 《复杂油气藏》 2023年第3期308-314,共7页
东非裂谷乌干达Albert湖盆北区不同油田的储层地温梯度存在较大差别,即使同一油田内部不同井区的地温梯度也存在很大差异。通过分析地温测试资料,总结归纳研究区现今地温梯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地温场差异分布的主控因素,并分析了区域原... 东非裂谷乌干达Albert湖盆北区不同油田的储层地温梯度存在较大差别,即使同一油田内部不同井区的地温梯度也存在很大差异。通过分析地温测试资料,总结归纳研究区现今地温梯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地温场差异分布的主控因素,并分析了区域原油物性差异分布特征及主要原因。结果表明:研究区地温是影响原油物性差异分布的主要因素,地温梯度由南往北整体呈逐渐减小趋势,影响地温梯度的主控因素是上覆盖层的泥岩厚度、泥质含量及断层分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温场 地温梯度 原油物性 主控因素 裂谷盆地
下载PDF
多点地质统计建模在扇三角洲沉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钧 杨希濮 +2 位作者 吕文 徐伟 刘广为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7-60,共14页
K油田处于开发前期方案编制阶段,钻井资料少,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储层的空间展布预测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综合油田取芯、测井、测压及地震等资料,分析储层为扇三角洲前缘沉积,发育分流河道、溢岸和河口坝等多种沉积微相,采用传统地质建模... K油田处于开发前期方案编制阶段,钻井资料少,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储层的空间展布预测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综合油田取芯、测井、测压及地震等资料,分析储层为扇三角洲前缘沉积,发育分流河道、溢岸和河口坝等多种沉积微相,采用传统地质建模方法难以精确表征K油田的沉积模式。通过采用多点地质统计建模方法,融入反映地质认识的训练图像,结合已钻井垂向微相组合特征及储层平面展布规律,实现多维约束建立K油田相模型。模拟结果显示,由多点地质统计建模模拟的K油田相模型较好地表征了分流河道的展布形态及沉积微相之间的空间组合关系,且地质不确定性较低,更加符合地质认识,对油田开发方案的编制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同时对类似沉积相建模具有一定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地质统计 东非裂谷 沉积模式 训练图像 扇三角洲
下载PDF
羰基硫对肢体缺血再灌注致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彦瑞 吕文 +1 位作者 王东 周君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0期5994-6000,共7页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如NO、CO、H2S及二氧化硫在急性肺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有其他的气体参与,如羰基硫。目的:探讨外源性小剂量羰基硫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4只SD大鼠随机分...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如NO、CO、H2S及二氧化硫在急性肺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有其他的气体参与,如羰基硫。目的:探讨外源性小剂量羰基硫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8组,对照组不做处理;模型组制作肢体缺血4 h再灌注2 h损伤模型;低、中、高剂量羰基硫组分别于制作肢体缺血4 h再灌注2 h损伤模型前20 min腹腔注射0.2,0.5,1 mL羰基硫;低、中、高剂量空气组分别于制作肢体缺血4 h再灌注2 h损伤模型前20 min腹腔注射0.4,1,2 mL空气。再灌注2 h后,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及肺系数改变,应用ELISA技术检测肺组织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自细胞介素1β、自细胞介素6表达,应用TUNEL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结论:(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出现明显损伤性变化,肺系数明显增大(P<0.05),肺组织及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含量增加(P<0.05),凋亡率增加;(2)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羰基硫可减轻肺组织损伤程度,降低肺系数及凋亡率,以低剂量效果最明显;低、中剂量羰基硫可显著降低肺组织及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含量(P<0.05);(3)低、中、高剂量空气组各指标与模型组相比均无明显变化;(4)结果表明,外源性小剂量羰基硫可通过抗炎、抗氧化发挥其改善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急性肺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心血管及肺损伤与修复动物模型 羰基硫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坳陷湖盆古湖泊多期次扩张—消亡演化模式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威 李昆 +7 位作者 纪友亮 吕文 赵祥宇 黄志佳 姜燕 刘炎鑫 王子涵 吴浩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97-1109,共13页
陆相湖盆沉积微相研究主要着眼于复合砂体的平面展布规律和垂向叠置关系,很少与多期次、多种湖退机制的低频湖泊演化模式建立联系。以饶阳凹陷肃宁—大王庄地区下渐新统为例,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结合测录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利用岩石学和... 陆相湖盆沉积微相研究主要着眼于复合砂体的平面展布规律和垂向叠置关系,很少与多期次、多种湖退机制的低频湖泊演化模式建立联系。以饶阳凹陷肃宁—大王庄地区下渐新统为例,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结合测录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利用岩石学和地震沉积学两种证据分析古湖泊的演化过程和期次,建立多期次古湖泊扩张—消亡演化模式。研究表明:湖盆稳定坳陷背景下,早渐新世时期饶阳凹陷古湖泊经历了一次完整的扩张至消亡的低频演化过程,可以划分为快速主动扩张期、缓慢被动收缩期、快速被动收缩期、缓慢主动收缩期和缓慢被动消亡期。湖泊的主动扩张将早期形成的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改造为滩坝,正常湖退背景下湖泊的充填造就广阔的三角洲前缘河—坝复合砂体和三角洲平原网状分流河道体系,而强制湖退背景下湖泊的收缩则形成树枝状分流河道体系。湖泊的持续消亡可造成相同类型的复合砂体较上一期向湖迁移,垂向上则形成不同类型复合砂体的叠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冀中坳陷 三角洲 沙一段 高频湖平面变化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沙三上亚段混积模式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罗妮娜 侯守探 +5 位作者 纪友亮 吕文 张艺楼 陈佩磊 李圣明 张兰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37-1048,共12页
利用岩芯、薄片、测录井以及测试分析等资料,结合区域地质,研究了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沙三上亚段(Es3^上)I油组发育的混积岩特征,分析了其沉积环境,探讨了其沉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大王庄地区古近系沙三上亚段I油组混... 利用岩芯、薄片、测录井以及测试分析等资料,结合区域地质,研究了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沙三上亚段(Es3^上)I油组发育的混积岩特征,分析了其沉积环境,探讨了其沉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大王庄地区古近系沙三上亚段I油组混积岩分为(含)陆源碎屑质—碳酸盐岩和(含)碳酸盐质—陆源碎屑岩两大类,以灰(云)质砂岩、砂质泥晶云岩为主,(含)陆源碎屑质—碳酸盐岩主要分布于工区中部和北部,(含)碳酸盐质—陆源碎屑岩分布于西部和南部;混积成因类型以原地混合和相源混合为主,相源混合出现于Es3^上I油组早中期,原地混合出现于Es3^上I油组早期;少量母源混合出现于Es3^上I油组晚期。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沙三上亚段I油组沉积环境主要位于滨浅湖,可划分为砂质混积滩坝沉积、碳酸盐岩混积滩坝沉积以及滨浅湖泥混积3种沉积微相类型。综合分析湖平面变化、构造演化、古地貌等对混合沉积的控制作用,建立了湖平面先稳定上升后下降的混积岩沉积模式:随着湖平面的缓慢上升,混合沉积呈增多趋势,以相源混合和原地混合为主;当湖平面到达一定高度时,纯碳酸盐岩增多,混合沉积减少,以相源混合为主;后期,湖平面下降,可能形成母源混合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饶阳凹陷 大王庄地区 沙三上亚段 混积岩成因类型 混积模式
下载PDF
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沙一上亚段河口坝结构对油藏开发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吕文 张峰 +5 位作者 纪友亮 周勇 罗妮娜 张艺楼 梁星如 程煜宗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3-154,共12页
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沙一上亚段Ⅲ,Ⅳ油组发育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砂体,其内部结构影响着油藏的开发,但该区河口坝内部结构和隔夹层的分布情况缺乏系统的研究。利用岩心资料、测井数据、生产数据等多种资料,在识别和分析沉积微相的基础... 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沙一上亚段Ⅲ,Ⅳ油组发育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砂体,其内部结构影响着油藏的开发,但该区河口坝内部结构和隔夹层的分布情况缺乏系统的研究。利用岩心资料、测井数据、生产数据等多种资料,在识别和分析沉积微相的基础上,对河口坝、泥质隔夹层的结构特征及油藏特征进行解剖,明确了河口坝的内部结构对油藏开发的影响,建立了油藏模式。结果表明:大王庄地区沙一上亚段Ⅲ,Ⅳ油组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水下分流间湾3种微相。不同期河口坝之间和同一期河口坝内部发育泥质隔夹层。在顺物源方向上,河口坝呈S型叠置前积;在垂直物源方向上,多期河口坝纵向上叠置堆积;河口坝间发育泥质隔层,单个河口坝内部发育泥质夹层。研究区一共发育3种类型的油藏:断层控制油藏、岩性控制油藏、断层-岩性复合油藏。不同期次河口坝间的泥质隔层作为油气的隔挡,是造成油水界面不统一的原因,而河口坝内部的夹层厚度较薄,规模小,不影响连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坝 泥质隔夹层 内部结构 油藏开发 沙一上亚段 饶阳凹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