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容有态度 创新需升级——2019年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观察与思考 被引量:6
1
作者 赵红勋 成凤 《现代视听》 2020年第1期16-22,共7页
纵观2019年的电视综艺荧屏,文化类、真人秀以及服务类节目共同诠释了“主流综艺”的叙事样貌,其中文化类节目发展势头最为强劲,既有力回应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时代需求,又深度观照了当代中国人民对精神文化的迫切渴望。无论是文化... 纵观2019年的电视综艺荧屏,文化类、真人秀以及服务类节目共同诠释了“主流综艺”的叙事样貌,其中文化类节目发展势头最为强劲,既有力回应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时代需求,又深度观照了当代中国人民对精神文化的迫切渴望。无论是文化类节目,还是真人秀节目,抑或服务类节目,其主题阐释都试图解构对娱乐的“崇拜”,不断地融入社会话题与文化要素,赋予节目更强的时代活力与文化气息。虽然2019年的电视综艺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部分节目收视下滑、口碑下跌等现象,成为摆在生产者面前的一道道难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节目生产的创新乏力。由此,“优质内容”与“新颖样态”和谐统一的创新理念亟待融入节目生产的全过程,从而为创作出既能娱乐大众又能引发思考的电视文艺精品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综艺节目 内容优化 形态创新
下载PDF
劳作·游戏·禅意:在地文化视域下青年导演的故乡书写研究
2
作者 成凤 《视听》 2024年第4期27-31,共5页
在地文化是人们通过长期的生活实践与经验积累,提炼和概括出的具有鲜明地方特征的文化体现。对在地文化的推进,使得拉华加、周全等青年导演开始主动围绕故乡意象来创设故事情境,这种长程的体验式创作,使其镜头下的故乡景观呈现出具象可... 在地文化是人们通过长期的生活实践与经验积累,提炼和概括出的具有鲜明地方特征的文化体现。对在地文化的推进,使得拉华加、周全等青年导演开始主动围绕故乡意象来创设故事情境,这种长程的体验式创作,使其镜头下的故乡景观呈现出具象可感、切实可信等与时偕行的审美特征。进一步讲,基于故乡城市意象建构出的游戏景观、劳作景观和禅意景观,是他们从青年视角投射出的对人类文明与自然文明、故乡文明与现代文明等多元文化思考后的着力展现,既实现了对故乡电影叙事模式的创新探索,又彰显出其融于民族血脉的地缘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地文化 城市意象 游戏景观 劳作景观 禅意景观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高校统战工作的路径思考 被引量:4
3
作者 赵红勋 成凤 《北京教育(高教)》 2021年第8期65-67,共3页
作为全国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统战在凝聚青年思想、团结党外知识群体等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置身于"互联网+"时代,高校统战工作正面临着诸多新情况与新问题,尤其是统战对象的接受心理与接收习惯的求新求异,不... 作为全国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统战在凝聚青年思想、团结党外知识群体等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置身于"互联网+"时代,高校统战工作正面临着诸多新情况与新问题,尤其是统战对象的接受心理与接收习惯的求新求异,不断倒逼统战工作的观念、思维、模式的路径重构,具体表现为:内容资源"从单一到丰富"、传播方式"从传达到传递"以及管理机制"从普遍到特殊"的重要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校统战 路径重构
原文传递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空间生产探析--以《故事里的中国》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赵红勋 成凤 《电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4-66,共3页
作为对经典文艺作品的故事再现性节目,《故事里的中国》的叙事策略蕴含着空间生产的表达法则,文本的结构空间以及文化的意义空间的书写与建构,不仅唤起了社会大众的共同记忆,而且传递出中国故事背后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力量。
关键词 《故事里的中国》 文化类综艺节目 空间生产
原文传递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影视艺术教育的生存逻辑 被引量:2
5
作者 成凤 《高教论坛》 2021年第8期45-47,共3页
影视艺术教育作为多学科交融的一种现代化教育方式,在艺术审美、文化培育以及责任担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立足新文科的教育时代背景,影视艺术教育的生存发展在需求逻辑、现实逻辑以及重塑逻辑中得以深刻体现。
关键词 影视艺术教育 新文科 需求逻辑 重塑逻辑
下载PDF
移动互联时代青年媒介化交往的文化逻辑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赵红勋 成凤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3-16,共4页
在移动互联技术的强力渗透下,媒介化交往已然成为青年日常生活的重要构成内容。媒介化交往之所以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得以被形塑,与其内在的文化逻辑密切相关。青年媒介化交往的文化逻辑在交往空间文化和主体文化身份两个维度中进行铺展,其... 在移动互联技术的强力渗透下,媒介化交往已然成为青年日常生活的重要构成内容。媒介化交往之所以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得以被形塑,与其内在的文化逻辑密切相关。青年媒介化交往的文化逻辑在交往空间文化和主体文化身份两个维度中进行铺展,其中,交往空间的文化质感借助于虚拟化与流动化的场景叙事得以充分体现,而主体文化身份则是在青年自我的社交风格中进行确认,并在一种主流化的构型中引领当代青年媒介化交往新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媒介化交往 文化逻辑
下载PDF
参与、依恋、共进:竖持银幕的媒介域走向
7
作者 成凤 《采写编》 2021年第4期97-98,共2页
媒介域作为技术、观念互生共荣的有机整体,对电影制观模式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物理空间的转向,另一方面表现为观众日益增长的视觉、情感、权利需要,借助媒介技术外化为大规模的习性迁徙。本文将通过重点考量竖屏电影产生并发展的现实基... 媒介域作为技术、观念互生共荣的有机整体,对电影制观模式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物理空间的转向,另一方面表现为观众日益增长的视觉、情感、权利需要,借助媒介技术外化为大规模的习性迁徙。本文将通过重点考量竖屏电影产生并发展的现实基础、民众消费动机以及如何消解影像进化可能带来的信仰危机,为大众理性认知竖屏电影提供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域 竖屏 视觉 情感 权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