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体内的微炎性反应与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付丽 滕瑞红 +4 位作者 柳俊芳 思珍 张勇 刘晓丽 刘建军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69-72,80,共5页
目的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体内的微炎性反应水平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6月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120例作为感染组,同期门诊体检正常儿童120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 目的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体内的微炎性反应水平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6月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120例作为感染组,同期门诊体检正常儿童120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并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降钙素原(PCT)水平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NLR)。分析Treg T淋巴细胞比例和Th17/Treg比值与NLR、hs-CRP、IL-6、TGF-β1的相关性,并分析Th1/Th2、Th17/Treg、Treg T淋巴细胞比例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感染组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Th1/Th2、Th17/Treg比值降低,血清hs-CRP、NLR、IL-6、TGF-β1水平升高,IL-17水平降低(P<0.05)。2组血清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eg T淋巴细胞比例与NLR、hs-CRP、IL-6、TGF-β1呈直线正相关(P<0.05),Th17/Treg比值与NLR、hs-CRP、IL-6、TGF-β1呈直线负相关(P<0.05)。以Th1/Th2≤7.65为截断值,其诊断灵敏度为78.46%,特异性为83.42%。以Th17/Treg≤0.43为截断值,其诊断灵敏度为81.24%,特异性为88.70%。以Treg T淋巴细胞比例≥32.28%为截断值,其诊断灵敏度为84.35%,特异性为87.92%。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体内存在免疫炎性反应失衡。Treg T淋巴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存在相关性。外周血Th1/Th2、Th17/Treg、Treg T淋巴细胞比例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T淋巴细胞亚群 白介素-17 降钙素原 转化生长因子-Β1 诊断
下载PDF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滕瑞红 付丽 +4 位作者 柳俊芳 思珍 张勇 刘晓丽 刘建军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7期1-4,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误诊的相关原因,以降低误诊率,提高儿童CVA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CVA患儿中8例误诊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误诊率为9.30%。8例中3... 目的分析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误诊的相关原因,以降低误诊率,提高儿童CVA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CVA患儿中8例误诊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误诊率为9.30%。8例中3例因咳嗽38~52 d入院,2例因慢性反复发作性咳嗽3、6个月入院,2例因反复刺激性咳嗽3~5个月、加重5~7 d入院,1例因反复咳嗽1月余入院,误诊为支原体肺炎3例,支气管炎及慢性咽炎各2例,百日咳1例,误诊时间为2~6(3.46±0.42)d。本组经支气管舒张及激发试验、肺功能检查、皮肤变应原试验,并结合病史、临床表现确诊为CVA。确诊后予支气管扩张剂、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等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均随访半年,均未再发。结论 CVA临床表现不典型,接诊医生诊断思维狭隘,易引起误诊。临床医生应加强对CVA的认识,详细询问病史,综合分析病情,及时行针对性医技检查,可减少或避免误诊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儿童 误诊 肺炎 支原体 支气管炎 咽炎
下载PDF
三伏贴联合黄芪穴位注射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炎性机制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滕瑞红 付丽 +4 位作者 柳俊芳 思珍 张勇 刘晓丽 刘建军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研究三伏贴联合黄芪穴位注射的方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探讨其相关炎性机制与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的关系,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反复性呼吸道感染的小儿患者16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研究... 目的研究三伏贴联合黄芪穴位注射的方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探讨其相关炎性机制与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的关系,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反复性呼吸道感染的小儿患者16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三伏贴(头伏、中伏及末伏中选取1 d进行贴敷,穴位选取肺腧、肾腧、脾腧、定喘、大椎以及膻中穴,时间选取三伏中的任一天进行)联合黄芪穴位注射于双侧足三里穴处进行,5 d为1疗程,治疗期为3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中间休息1 d,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2组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C3)、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NLR)、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并对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IgG、IgM、IgA、C3、NLR、IL-6、IL-10、IL-17、TGF-β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的IL-6、IL-10、NLR及TGF-β1水平较前下降,IL-17水平较前上升,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外周血浆免疫球蛋白IgG、IgM、IgA、C3水平轻度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炎性反应广泛参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发展中,三伏贴联合黄芪穴位注射可有效的下调患儿体内的炎性反应,对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伏贴 穴位注射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炎性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