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损伤性大鼠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肌电活动和组织形态学特征 被引量:30
1
作者 赵贞妍 叶刚 +1 位作者 黄强民 娇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94-599,共6页
目的:观察损伤性大鼠肌筋膜疼痛模型触发点的肌电活动特征和组织形态学改变。方法:16只雄性SD大鼠(7周龄),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两组,实验组采取打击结合离心运动的实验方法对其进行连续8周造模干预。造模结束后,实验组与... 目的:观察损伤性大鼠肌筋膜疼痛模型触发点的肌电活动特征和组织形态学改变。方法:16只雄性SD大鼠(7周龄),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两组,实验组采取打击结合离心运动的实验方法对其进行连续8周造模干预。造模结束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正常饲养4周。12周结束后对大鼠进行寻找触发点、记录触发点的肌电活动、病理解剖取材,然后进行触发点肌电分析和观察肌纤维病理组织形态。结果:A组大鼠没有出现触发点,B组大鼠平均出现2个触发点。正常对照组未发现自发肌电活动,实验组除了出现自发肌电活动外,其肌电电位是一种纤颤电位,与对照组的正常肌电电位有明显的区别。实验组的病理切片发现聚集的圆形或椭圆形肌纤维结节以及粗细相间的连续梭形肌纤维。结论:肌筋膜触发点是一种区域性堆集并具有肌电信号异常的挛缩肌纤维。此特征也反证了打击结合离心运动方法建立的大鼠触发点动物模型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 损伤 自发电位 挛缩肌纤维
下载PDF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内理化环境的改变及其作用 被引量:29
2
作者 黄丹婧 娇娇 +1 位作者 黄强民 吴小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5313-5316,共4页
背景:以往研究对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病特点和临床治疗方面,有关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局部组织的理化环境变化及其作用的研究较少。目的:总结并讨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局部组织的理化环境变化及各种理化因子在肌筋膜疼痛中的... 背景:以往研究对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病特点和临床治疗方面,有关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局部组织的理化环境变化及其作用的研究较少。目的:总结并讨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局部组织的理化环境变化及各种理化因子在肌筋膜疼痛中的作用。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0/2010)和Medline数据库(2000/2010),检索词分别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致痛因子、神经系统致敏、伤害性感受器"和"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algogenic substance,nervous system sensitization,nociceptors"。共检索到159篇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30篇文章。从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局部理化环境变化及各种理化因子的作用两方面进行总结,对理化环境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介绍。结果与结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局部肌肉组织各种理化因子发生显著性变化,表现为各神经血管反应物质增多,炎症递质和致痛因子浓度明显升高。但是国内外对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理化环境变化及其作用的相关研究较少,了解仍不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 神经系统致敏 伤害性感受器 致痛因子 组织构建
下载PDF
大鼠慢性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电生理和病理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娇娇 黄强民 汤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21-628,共8页
目的:利用大鼠肌筋膜触发点模型,观察慢性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电生理和病理组织学特点。方法:32只7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实验组(恢复4周组、恢复8周组和恢复12周组,每组n=8)。钝性打击结合离心运动建立创伤性肌筋膜触发点... 目的:利用大鼠肌筋膜触发点模型,观察慢性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电生理和病理组织学特点。方法:32只7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实验组(恢复4周组、恢复8周组和恢复12周组,每组n=8)。钝性打击结合离心运动建立创伤性肌筋膜触发点模型。实验组造模8周,分别于造模后恢复4、8、12周,检测收缩结节、局部抽搐反应、自发性电位(波形、波幅和波频),肌肉活检并观察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1)实验组均发现触发点和局部抽搐反应;(2)实验组触发点处均出现自发性放电,其频率显著增加;恢复8、12周组自发电位波形和波幅增大;(3)光镜下,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均发现增大、圆形、深染的挛缩结节,及粗细不等的梭形肌纤维(P<0.01);(4)电镜下,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均显示线粒体数量明显减少且结构异常;恢复4周组以损伤性改变为主,恢复8、12周组损伤性改变消失,肌纤维形态异常,肌小节长度显著缩短(P<0.01)。结论:创伤方式建立的早期触发点多为典型损伤性肌纤维,出现高频正常波形的自发性电位,且肌小节长度正常;慢性触发点多表现为局部供能障碍、肌小节缩短及高频、高幅和异常形态的自发电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 肌肉损伤 动物模型 电生理 病理组织切片 超微结构
下载PDF
认知-姿势控制双任务在老年人跌倒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6
4
作者 梁雷超 娇娇 +1 位作者 黄灵燕 刘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89-1293,共5页
认知-姿势控制双任务研究范式关注认知与神经肌肉行为控制的相互影响。与传统的单任务步态测试相比,认知-姿势控制双任务测试在评估老年人,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跌倒风险方面更加敏感、有效。认知-姿势控制双任务训练对老年人... 认知-姿势控制双任务研究范式关注认知与神经肌肉行为控制的相互影响。与传统的单任务步态测试相比,认知-姿势控制双任务测试在评估老年人,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跌倒风险方面更加敏感、有效。认知-姿势控制双任务训练对老年人的运动和认知能力都有积极效应,但是否比单纯的认知或者运动训练更为有效,仍存在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姿势控制双任务 老年 跌倒 认知 步态 平衡 综述
下载PDF
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情绪调节策略的脑网络分析:来自EEG和ERP的证据 被引量:24
5
作者 孙岩 薄思雨 娇娇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25,共14页
本文旨在对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种常用情绪调节策略的自发脑网络特征及认知神经活动进行深入探讨。研究采集36名在校大学生的静息态和任务态脑电数据,经过源定位和图论分析发现节点效率与两种情绪调节显著相关的脑区,以及脑区之间的功... 本文旨在对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种常用情绪调节策略的自发脑网络特征及认知神经活动进行深入探讨。研究采集36名在校大学生的静息态和任务态脑电数据,经过源定位和图论分析发现节点效率与两种情绪调节显著相关的脑区,以及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研究结果表明,在使用认知重评进行情绪调节时会激活前额叶皮质、前扣带回、顶叶、海马旁回和枕叶等多个脑区,在使用表达抑制进行情绪调节时会激活前额叶皮质、顶叶、海马旁回、枕叶、颞叶和脑岛等多个脑区。因此,这些脑区的节点效率或功能连接强度可能成为评估个体使用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调节情绪效果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调节 认知重评 表达抑制 功能连接 图论
下载PDF
脂肪性肝损伤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被引量:17
6
作者 娇娇 马晓燕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116-117,共2页
脂肪肝的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医治疗有其优势与特色,依据中医基础理论,结合脂肪肝发病特点,认为"脾气虚"是脂肪性肝损伤的发病基础,酒、湿、痰、瘀之邪蓄积日久而成毒,"毒邪内蕴"是主要病理因素,"气... 脂肪肝的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医治疗有其优势与特色,依据中医基础理论,结合脂肪肝发病特点,认为"脾气虚"是脂肪性肝损伤的发病基础,酒、湿、痰、瘀之邪蓄积日久而成毒,"毒邪内蕴"是主要病理因素,"气虚毒蕴"为脂肪性肝损伤主要发病机制,此理论的提出丰富了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临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脂肪型肝炎 病因病机 气虚毒蕴
下载PDF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发病与治疗 被引量:15
7
作者 黄丹婧 娇娇 +1 位作者 黄强民 吴小丽 《医学研究杂志》 2011年第7期157-160,共4页
骨骼肌是人体的最大器官,占人体总重量的50%。每一块肌肉都可能发生疼痛和功能异常,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增加。临床调查显示,30%骨骼肌疼痛患者是由于肌筋膜触发点导致局部疼痛和远处牵涉痛,这些疼痛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 骨骼肌是人体的最大器官,占人体总重量的50%。每一块肌肉都可能发生疼痛和功能异常,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增加。临床调查显示,30%骨骼肌疼痛患者是由于肌筋膜触发点导致局部疼痛和远处牵涉痛,这些疼痛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降低了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触发点 肌筋膜疼痛 发病率 治疗 疼痛患者 生活质量 功能异常 临床调查
下载PDF
新型太极拳干预对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下肢肌力和动态平衡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潘晓雨 黄灵燕 +3 位作者 娇娇 伍勰 牛文鑫 刘宇 《体育科研》 2017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验证6个月的新型太极拳康复方案干预是否可以改善老年女性膝关节炎患者的下肢肌力和动态平衡能力。方法:招募46名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太极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实验干预。实验前后,通过等速肌力测试仪和动态平... 目的:验证6个月的新型太极拳康复方案干预是否可以改善老年女性膝关节炎患者的下肢肌力和动态平衡能力。方法:招募46名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太极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实验干预。实验前后,通过等速肌力测试仪和动态平衡测试指标,测量所有受试者下肢肌力和动态平衡能力。结果:6个月前后,太极组下肢肌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动态稳定性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新型太极拳康复干预可促进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动态平衡稳定性,简易有效,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膝骨关节炎 肌力 动态平衡
下载PDF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病因学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9
作者 娇娇 黄强民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0年第6期459-464,共6页
肌筋膜触发点疼痛是临床常见的肌肉慢性损伤和疼痛疾病的症状,目前对肌筋膜触发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治疗手段和电生理研究,对肌筋膜触发点的病因学研究还较少,较为著名的是Simons在1999年提出的“整体假说”。此假说全面地介绍了可能... 肌筋膜触发点疼痛是临床常见的肌肉慢性损伤和疼痛疾病的症状,目前对肌筋膜触发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治疗手段和电生理研究,对肌筋膜触发点的病因学研究还较少,较为著名的是Simons在1999年提出的“整体假说”。此假说全面地介绍了可能引发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的各种因素,指导肌筋膜触发点的临床治疗并且为其提供了较为合理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病因学 整体假说 肌纤维损伤
原文传递
运动锻炼:一种预防老年性痴呆的有效手段 被引量:9
10
作者 娇娇 刘宇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6-96,F0003,共2页
认知功能下降与痴呆发病是老年人群所面临的重要健康问题之一。据统计,2014年中国老龄人口已达2.12亿,2012年中国痴呆患者总数接近920万,占全球痴呆人口的25.8%(Chan等,2013)。更加不容乐观的是,当今科学研究尚未完全攻克该疾病,伴随... 认知功能下降与痴呆发病是老年人群所面临的重要健康问题之一。据统计,2014年中国老龄人口已达2.12亿,2012年中国痴呆患者总数接近920万,占全球痴呆人口的25.8%(Chan等,2013)。更加不容乐观的是,当今科学研究尚未完全攻克该疾病,伴随老龄化出现的大量痴呆患者,将对中国公共健康带来巨大挑战。大量研究试图寻找有效的干预手段,力求及早预防与治疗以减少痴呆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 运动锻炼 预防 健康问题 老年人群 认知功能 老龄人口 科学研究
下载PDF
身体活动对轻度认知损害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被引量:8
11
作者 娇娇 刘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09-813,共5页
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人数增加,包括痴呆症。据估计每4s就有一位痴呆患者被确诊,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为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如果延迟其发病1年,可在世界范围内减少920万AD患者。因... 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人数增加,包括痴呆症。据估计每4s就有一位痴呆患者被确诊,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为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如果延迟其发病1年,可在世界范围内减少920万AD患者。因此,对痴呆患者早期诊断和预防对减少全球痴呆患者、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损害 老年人 可能机制 认知功能 身体活动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AD患者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认知障碍对老年人跌倒风险的影响及其神经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容 黄灵燕 娇娇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93-797,共5页
认知障碍会增加跌倒风险,是跌倒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早期的步态障碍(跌倒的主要危险因素)也可以预测神经退行性疾病。因此,认知障碍和跌倒并不是两个独立的问题,二者高度相关并可能存在共同的病理机制。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认知障碍会增加跌倒风险,是跌倒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早期的步态障碍(跌倒的主要危险因素)也可以预测神经退行性疾病。因此,认知障碍和跌倒并不是两个独立的问题,二者高度相关并可能存在共同的病理机制。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探讨认知障碍对老年人跌倒风险的影响及其神经生物学机制,并为未来跌倒预防与相关临床干预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神经生物学 跌倒
原文传递
肩周炎关联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湿针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丹婧 黄强民 +3 位作者 娇娇 吴小丽 谭树生 庄小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9期1220-1222,1225,共4页
目的:以湿针为主治疗肩周炎关联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80例评分在5分以上肩周炎患者,根据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特征认证受累肌肉,定位受累肌肉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位置。以湿针治疗结合受累肌肉的自我牵张锻炼,并做治... 目的:以湿针为主治疗肩周炎关联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80例评分在5分以上肩周炎患者,根据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特征认证受累肌肉,定位受累肌肉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位置。以湿针治疗结合受累肌肉的自我牵张锻炼,并做治疗前中后的疼痛评估。结果:治疗中期,好转率100%;2个月后治愈率和良好率分别达85%和1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肩周炎时,考虑治疗受累肌肉筋膜疼痛触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 湿针治疗
下载PDF
靶向性调控胫骨前肌对静态平衡的影响——基于经颅直流电刺激的干预 被引量:3
14
作者 梁志强 江勇 +5 位作者 教富佳 朱春月 付田莉 周俊鸿 娇娇 刘宇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5-233,共9页
目的采用随机、双盲交叉实验设计,探究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对胫骨前肌的靶向性调控是否可以诱导静态平衡表现的改善。方法使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确定胫骨前... 目的采用随机、双盲交叉实验设计,探究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对胫骨前肌的靶向性调控是否可以诱导静态平衡表现的改善。方法使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确定胫骨前的肌皮层热点靶区,24名在校大学生以随机的顺序接受两次刺激——20 min,2 mA tDCS和假刺激(sham),每次刺激前后分别完成TMS测试和平衡能力测试,评估tDCS靶向性调控胫骨前肌对皮层兴奋性以及双足睁眼、双足闭眼、单足睁眼和单足闭眼静态平衡的影响。结果(1)tDCS和Sham未呈现明显的组间差异;相比基线,tDCS刺激显著增大双足睁眼的平均速度,显著降低单足闭眼的动摇总轨迹长。(2)相比Sham,tDCS显著增大双足睁眼和单足闭眼Y方向平均中心变位。相比基线,tDCS显著降低双足睁眼Y方向平均中心变位、单足闭眼Y方向平均速度。(3)相比Sham,tDCS显著增加双足睁眼X方向平均中心变位、单足闭眼X方向平均中心变位和双足睁眼X方向最大动摇经。相比基线,tDCS显著增加双足睁眼X方向平均中心变位、单足睁眼X方向平均中心变位、单足闭眼X方向平均中心变位和双足闭眼X方向平均速度。(4)tDCS和Sham的运动诱发电位与静息运动阈值(resting motor threshold,RMT)未呈现明显的组间差异。相比基线,tDCS显著降低RMT。结论tDCS靶向性调控胫骨前肌可有效改善单足闭眼平衡表现,但刺激方案对左右方向控制肌群的忽视降低了双足睁眼站立平衡表现;tDCS对胫骨前肌的靶向调控是一种改善前后方向平衡表现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经颅磁刺激 胫骨前肌 静态平衡 神经生理学
下载PDF
天津地铁10号线典型车站结构抗震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娇娇 赵子乾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6-130,共5页
研究目的:本文以水平地震作用对天津地区地下车站结构的影响、结构抗震分析的科学方法以及如何采取构造措施为研究目的,通过以天津地铁10号线梅林路站为例,针对天津地区明挖地铁车站常见车站形式,考虑结构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 研究目的:本文以水平地震作用对天津地区地下车站结构的影响、结构抗震分析的科学方法以及如何采取构造措施为研究目的,通过以天津地铁10号线梅林路站为例,针对天津地区明挖地铁车站常见车站形式,考虑结构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组合,采用反应位移法和时程分析法进行专项抗震设计研究。研究结论:分析结果表明:(1)天津软土地区地震作用明显,软土较厚区域地震作用远大于基岩面较浅区域;(2)天津地铁地下车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可以认为结构处于弹性工作阶段;(3)分析得出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标准两层车站和局部三层换乘车站结构形式变化处为最不利受力位置,抗震工况可能在此处起控制作用,从而采用针对性措施,如加强薄弱的构件强度和提高构件节点的构造措施,切实提高地铁车站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4)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天津地区地下车站结构的抗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荷载组合 抗震设计 构造措施
下载PDF
自我关注重评和情境关注重评情绪调节策略及对随后认知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孙岩 娇娇 +1 位作者 兰帆 张丽娜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93-1406,共14页
认知重评作为高度适应性的情绪调节策略,是否消耗随后任务所需的认知资源仍存在争议。以往研究把重评作为单一策略研究,并未区分重评亚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本研究采用情绪调节与认知控制结合的任务,考察自我关注和情境关注两种重评... 认知重评作为高度适应性的情绪调节策略,是否消耗随后任务所需的认知资源仍存在争议。以往研究把重评作为单一策略研究,并未区分重评亚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本研究采用情绪调节与认知控制结合的任务,考察自我关注和情境关注两种重评亚型调节情绪的效果,以及对随后认知控制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发现两种重评策略都能有效调节情绪,但调节效果存在差异。从行为角度看,与中性刺激相比,负性刺激会引发更高的负性情绪水平,对随后冲突任务的认知控制能力更差。进一步从神经机制水平来看,增加负性情绪可能会进一步消耗随后任务可用的认知资源,与自我关注重评相比,采用情境关注重评降低负性情绪后,对随后冲突任务的认知控制能力更强。说明两种重评亚型并不同质,不仅在调节情绪的效果上存在差异,而且会引发不同的认知控制后果;同时,负性情绪水平越高,认知控制能力可能会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调节策略 自我关注重评 情境关注重评 认知控制 事件相关电位
下载PDF
非侵入性脑刺激对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金 娇娇 黄灵燕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9-472,共4页
在非侵入性脑刺激(NIBS)装置中,应用广泛的是经颅磁刺激(TMS)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通过不同的TMS或t DCS刺激方案可以改变大脑皮层兴奋性,且这种兴奋性改变可长时间维持,从而具有改变突触可塑性的潜在作用。多数研究选择啮齿类动物... 在非侵入性脑刺激(NIBS)装置中,应用广泛的是经颅磁刺激(TMS)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通过不同的TMS或t DCS刺激方案可以改变大脑皮层兴奋性,且这种兴奋性改变可长时间维持,从而具有改变突触可塑性的潜在作用。多数研究选择啮齿类动物(如大鼠和小鼠等)作为研究对象,其运动行为表现涉及运动能力、运动协调能力和运动感觉能力等。脑刺激提升运动能力的神经生物学可能机制主要体现在神经发生、神经可塑性和神经保护等方面。评估NIBS对动物模型的运动功能影响及相关的脑结构变化,将有助于探索NIBS提高脑功能的可能机制,并优化临床或实践应用的干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性脑刺激 经颅磁刺激 经颅直流电刺激
下载PDF
经颅交流电刺激提升不同人群工作记忆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18
作者 张玉凤 娇娇 刘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5,共7页
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WM)是在进行推理、理解和学习等复杂认知任务中一种大脑对信息临时存储和加工的能力[1-2]。该能力与推理、流动智力等高级认知功能有关[3-4],其提升有助于增强人在需要更加复杂思维和行动任务时的表现[5]。此外... 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WM)是在进行推理、理解和学习等复杂认知任务中一种大脑对信息临时存储和加工的能力[1-2]。该能力与推理、流动智力等高级认知功能有关[3-4],其提升有助于增强人在需要更加复杂思维和行动任务时的表现[5]。此外,许多神经精神类疾病的发生常伴随工作记忆障碍。例如,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除妄想、幻觉、语言混乱、精神运动行为障碍外,工作记忆障碍也是患者核心症状之一,且被认为是疾病预后和转归的重要预测因子[6]。目前针对提升工作记忆的药物效果有限,迫切需要其他针对改善工作记忆的创新型干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记忆 复杂思维 行为障碍 核心症状 研究现状与展望 干预手段 预测因子 复杂认知
下载PDF
惯性哑铃练习对轻度认知损害老年人运动控制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娇娇 刘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4-550,共7页
目的:惯性哑铃练习可显著改善轻度认知损害(MCI)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但对该人群运动控制能力的影响并不清楚。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观察3个月惯性哑铃练习对MCI老年下肢运动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5例MCI老年人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DTG,n=... 目的:惯性哑铃练习可显著改善轻度认知损害(MCI)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但对该人群运动控制能力的影响并不清楚。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观察3个月惯性哑铃练习对MCI老年下肢运动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5例MCI老年人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DTG,n=22)和对照组(CG,n=23)。DTG进行12周惯性哑铃练习(每周3次,60min/次),CG不进行运动干预。干预前后测试所有受试者下肢运动控制能力,包括计时起立行走(TUG)、功能性伸展(FR)、10m走计时、本体感觉(运动觉)和静态平衡能力。结果:12周惯性哑铃干预对DTG受试者下肢运动控制能力具有一定改善作用,表现为移动能力(TUG,t=3.38, P<0.01)、踝关节背屈/外翻(t=-2.55, P=0.02;t=-2.54, P=0.02)、膝关节屈曲方向(t=-2.39, P=0.03)运动觉和Y轴偏移距离双腿站立闭眼(t=2.34, P=0.03)显著改善。干预前后,TUG(0.81 s, F=4.34, P=0.04)、单腿睁眼站立X轴(10.56mm/s;F=5.71, P=0.02)与Y轴摇摆速度(14.96mm/s;F=4.33, P=0.04)改变量具有显著的组间差异,DTG受试者上述指标的改变优于CG。结论:12周惯性哑铃练习对MCI老年人的下肢运动控制能力(移动能力、本体感觉)产生一定影响,但其改善程度较小。未来研究可考虑双任务测试提高指标的敏感性,并制定针对性练习方案以提高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干预 惯性哑铃 运动控制 轻度认知损害
下载PDF
基于脑网络的多焦点经颅直流电刺激降低健康成年人双任务步态变异性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容 黄灵燕 +1 位作者 毕嘉伟 娇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14-1521,共8页
目的:步态表现与额顶网络(FPN)及默认网络(DN)的活动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究靶向性调控FPN和DN的多焦点经颅直流电刺激(multifocal-t DCS)对健康成年人双任务步态表现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健康成年人,随机分成多焦点t DCS组(20.70... 目的:步态表现与额顶网络(FPN)及默认网络(DN)的活动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究靶向性调控FPN和DN的多焦点经颅直流电刺激(multifocal-t DCS)对健康成年人双任务步态表现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健康成年人,随机分成多焦点t DCS组(20.70±2.45岁)和Sham组(21.55±2.03岁),每组20例。多焦点t DCS将8个电极放置于FPN和DN的关键大脑皮质,兴奋FPN同时抑制DN,总刺激强度小于4m A,时间为20min。Sham使用与多焦点t DCS相同的刺激时间、电流强度和电流加速过程,前30s内将电流升至2m A,然后在后30s内立即降至0(Sham仅提供了1min电流输入)。在电刺激前和刺激后即刻进行常速、快速和双任务步态测试,采集步态的基本时空参数(步幅、步速、步宽、步幅时间)和步态变异性指标,并据此计算双任务消耗(dual-task costs,即双任务表现相对于单任务表现的多余消耗)。采用重复测量双因素(刺激方案×刺激前后)方差分析评估多焦点t DCS对步态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所有受试者均完成了本次试验,少数受试者在刺激后报告了轻微针刺感和皮肤发痒,无严重不良事件的报告。推测刺激类型总体正确率为48.00%,盲效良好。方差分析发现,双任务步态条件下的步宽变异性具有显著的时间和组别交互作用(P<0.05)。具体而言,双任务步态条件下,多焦点t DCS组干预后步宽时间变异性下降了12.32%,Sham组干预后步宽时间变异性上升了22.57%。其他步态参数未观察到显著的交互作用。结论:基于脑网络的多焦点t DCS对健康成年人的复杂步态控制能力具有一定调控作用,特别是双任务条件下的步态变异性。未来可以考虑将刺激方案应用到老年人,尤其是步态或认知障碍老年人群,以期更有效地帮助老年人提高复杂步态控制能力,降低跌倒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网络 多焦点经颅直流电刺激 健康成年人 步态变异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