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浅议民族生态博物馆的集群化发展——对广西“1+10”生态博物馆模式的回顾与思考 |
吕埴
|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
2018 |
8
|
|
2
|
传统藏式家具审美特征及成因研究 |
吕荔
吕埴
|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3
|
《汉宫乞巧图》考鉴 |
吕埴
|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4
|
国博藏“供春”款树瘿壶疑云 |
韩笑
吕埴
|
《中国拍卖》
|
2024 |
0 |
|
5
|
“卢仝烹茶”的文化意象 |
韩笑
吕埴
|
《中国拍卖》
|
2024 |
0 |
|
6
|
藏戏服饰色彩特征分析 |
吕荔
吕埴
|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7
|
博特罗的魔幻现实主义艺术 |
吕埴
陈聪景
|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
2018 |
3
|
|
8
|
普洱绝版木刻的本土特色 |
吕荔
吕埴
|
《大舞台》
|
2015 |
0 |
|
9
|
娘本唐卡艺术风格分析 |
吕荔
吕埴
刘蕙子
|
《大舞台》
|
2015 |
0 |
|
10
|
国博志愿者是如何炼成的 |
吕埴
|
《中国社会工作》
|
2018 |
1
|
|
11
|
当代国瓷:醴陵釉下五彩瓷 |
吕埴
|
《理财(经济)》
|
2015 |
0 |
|
12
|
大美木艺——明清家具的“六美” |
李秀娜
吕埴
|
《艺术品鉴》
|
2014 |
0 |
|
13
|
“倘若子建多饮茶”-曹植的陶耳杯 |
吕埴
|
《艺术品鉴》
|
2016 |
0 |
|
14
|
石湾公仔俏天下 |
吕埴
李秀娜
|
《艺术品鉴》
|
2014 |
0 |
|
15
|
纤云弄巧话七夕——古画中的乞巧习俗 |
吕埴
|
《读者欣赏》
|
2020 |
0 |
|
16
|
在这希望的田野上 |
吕埴
泥一鸣
|
《读者欣赏》
|
2021 |
0 |
|
17
|
何绍基——“有清二百余年一人” |
王建平
吕埴
|
《文物天地》
|
2016 |
0 |
|
18
|
“有清二百余年一人”何绍基 |
于建平
吕埴
|
《艺术品鉴》
|
2016 |
0 |
|
19
|
“过眼”,即存“印记”——读《过眼与印记:宋元以来书画鉴藏考》 |
吕埴
|
《艺术品》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