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培他滨联合顺铂与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三阴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彦武 以东 +2 位作者 牛耀东 严文君 冯爱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6-70,共5页
目的比较卡培他滨联合顺铂与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三阴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58例三阴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病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进行卡培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B组进行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方案化疗,2... 目的比较卡培他滨联合顺铂与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三阴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58例三阴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病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进行卡培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B组进行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方案化疗,21 d为1个周期,至少应用2个周期。结果 A组26例,B组32例,可评价疗效A组22例,B组30例,两组患者基线情况无统计学差异。A、B两组的完全缓解率(9.1%vs 3.3%,P=0.7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的疾病控制率(86.4%vs 53.3%,P=0.012)和客观缓解率(50.0%vs23.3%,P=0.046)均较B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7.5和5.5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中位总生存期(OS)两组分别为19.7个月和13.3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7)。A、B两组常见的Ⅲ~Ⅳ度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减少。其他常见的不良反应多为Ⅰ~Ⅱ度,其中脱发发生率A组<B组(15.4%vs 56.3%,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不良反应在两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顺铂方案的疗效较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方案有优势,其不良反应可耐受,在临床实践中可作为复发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解救治疗的有效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卡培他滨 顺铂 多西他赛
下载PDF
整形保乳术治疗乳腺癌的美容效果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以东 张彦武 +3 位作者 牛耀东 严文君 王璐 冯爱强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9年第10期811-812,817,共3页
探讨整形保乳术治疗乳腺癌的美容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选取我院拟实施保乳手术治疗的72例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整形组(行整形保乳术治疗)和常规组(行常规保乳手术治疗),每组各36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除标本体积... 探讨整形保乳术治疗乳腺癌的美容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选取我院拟实施保乳手术治疗的72例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整形组(行整形保乳术治疗)和常规组(行常规保乳手术治疗),每组各36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除标本体积、切除标本最小手术切缘、切除标本最大手术切缘、乳房美容效果客观评分满意度、术后3年复发及转移情况。整形组出血量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形组手术时间、切除标本体积、切除标本最小手术切缘、切除标本最大手术切缘均大于常规组(P<0.05);手术后6个月,整形组患者的乳房对称性、凹陷程度、手术瘢痕、乳头纵向移位距离、乳头横向移位距离、乳房顺应性差值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整形组的乳房质地与弹性、皮肤弹性评分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年,整形组患者肿瘤复发率、肿瘤转移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形保乳术治疗乳腺癌较常规保乳手术术后具有更好的美容效果,且不会增加肿瘤复发及转移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整形保乳术 美容效果 预后
下载PDF
miR-129-5p通过HMGB1调控乳腺癌MCF-7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 被引量:9
3
作者 路璐 王云凤 +6 位作者 以东 汪杰 魏园玉 常爱民 任静静 马丹 石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探讨miR-129-5p通过调控高迁移率族蛋白B1基因(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影响乳腺癌MCF-7细胞对紫杉醇(paclitaxel,PTX)的敏感性。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miR-129-5p mimics、HMGB1小干扰RNA(si-HMGB1)分别转染入MCF-7... 目的:探讨miR-129-5p通过调控高迁移率族蛋白B1基因(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影响乳腺癌MCF-7细胞对紫杉醇(paclitaxel,PTX)的敏感性。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miR-129-5p mimics、HMGB1小干扰RNA(si-HMGB1)分别转染入MCF-7细胞,用PTX刺激培养细胞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后MCF-7细胞miR-129-5p和HMGB1 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后MCF-7细胞HMGB1蛋白的表达,CCK-8增殖实验检测转染后PTX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对PTX诱导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转染miR-129-5p mimics后,MCF-7细胞中miR-129-5p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细胞(P<0.01);过表达miR-129-5p后可明显增强PTX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均P<0.05),并显著抑制HMGB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均P<0.05)。转染si-HMGB1后,显著降低MCF-7细胞HMGB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均P<0.05);干扰HMGB1表达进一步促进PTX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均P<0.05)。结论:miR-129-5p通过下调HMGB1的表达增强乳腺癌MCF-7细胞对PTX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CF-7细胞 miR-129-5p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紫杉醇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联合表观弥散系数值在乳腺BI-RADS 4类非肿块样病变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以东 陈艳 +2 位作者 韩义娜 刘真真 赵鑫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22期3075-3077,共3页
美国放射学会推荐的磁共振成像(MRI)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 and da-ta system,BI-RADS)将增强扫描后异常强化的病灶依据形态学特征分为点状强化、肿块样强化、非肿块样强化(non-mass enhancement,NME)[1]。近年... 美国放射学会推荐的磁共振成像(MRI)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 and da-ta system,BI-RADS)将增强扫描后异常强化的病灶依据形态学特征分为点状强化、肿块样强化、非肿块样强化(non-mass enhancement,NME)[1]。近年乳腺癌发病呈年轻化趋势,青年人发生非肿块样乳腺癌的比例较高[2]。NME内因夹杂正常腺体和脂肪,且不具有占位效应,成为乳腺影像诊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其中BI-RADS 4类的NME恶性可能位于2%~95%,其范围过于宽泛,跨度太大,对病变的良恶性指导意义较低。本研究对诊断为BI-RADS 4类的NME的动态增强(DCE)-MRI特征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进行分析,以提高对其良、恶性特征的进一步认识,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影像学支持,进而制定更精准的诊疗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占位效应 诊疗计划 良恶性鉴别 正常腺体 动态增强 肿块样 恶性特征
下载PDF
肿瘤相关科室和生殖科医生及肿瘤患者对生育力保护认知现状的调查研究
5
作者 李嘉恒 李乙江 +7 位作者 李孟诺 赵贤玲 管一春 刘艳丽 贾琪 李静 杜姗姗 以东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009-1016,1021,共9页
目的:对年轻肿瘤患者以及肿瘤相关科室医生、生殖科医生进行关于生育力保护(FP)认知情况的调查,寻求影响双方认知的因素,为实施开展FP提供更多支持。方法:2022年11月-2023年6月对河南省内7所医院的医生及肿瘤患者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 目的:对年轻肿瘤患者以及肿瘤相关科室医生、生殖科医生进行关于生育力保护(FP)认知情况的调查,寻求影响双方认知的因素,为实施开展FP提供更多支持。方法:2022年11月-2023年6月对河南省内7所医院的医生及肿瘤患者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采集其基本信息和FP认知等相关资料,分析医生和患者对于FP的认知情况及态度。结果:共回收有效患者问卷69份,医生问卷256份。60.8%的肿瘤患者知道可以保存生育能力,仅47.8%的患者通过医生了解FP相关知识;63.8%的患者担心会刺激肿瘤复发等,46.4%有年龄相关顾虑。未生育和生育过女孩的患者更有了解FP的意愿,在化疗前已经了解放化疗损害的患者对FP的认知程度更高。中级职称、向患者说明放化疗影响、了解FP概念及意义、询问年轻患者生育需求的肿瘤相关科室医生更倾向于向患者推荐FP。是否知道肿瘤患者可以进行FP是生殖科医生是否向患者推荐FP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患者缺乏FP的相关认知,肿瘤相关科室和生殖科医生对于FP的认识尚不足,部分医院未开展FP实践工作,建立肿瘤-生殖多学科协作平台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力保存 放化疗 年轻肿瘤患者 医生
下载PDF
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冯爱强 李庆辉 +3 位作者 张彦武 以东 牛耀东 郝鹏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7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预后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患者86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其无病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对预后的影响,对激素受体阳性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Cox比...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预后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患者86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其无病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对预后的影响,对激素受体阳性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为96.5%,5年无病生存率为92.2%。Ki-67、腋下淋巴结转移和内分泌治疗是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预后的相关因素(P均<0.05)。年龄、绝经状况、肿瘤大小、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类生长因子受体2、手术方式、辅助化疗对预后无影响(P均>0.05)。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及内分泌治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均<0.05),内分泌治疗(标准化|^β|=0.780)较淋巴结转移(标准化|^β|=0.491)对预后的影响更大。结论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预后较好。Ki-67低表达,腋下淋巴结阴性及激素受体阳性患者采取内分泌治疗复发风险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导管原位肿瘤 浸润 预后因素
下载PDF
保留乳头乳晕感觉的乳腺切除术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彦武 以东 +2 位作者 牛耀东 严文君 冯爱强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22-1626,共5页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感觉的乳腺切除术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的疗效。方法:将58例男性乳腺发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吸脂+保留外侧薄层腺体瓣的腺体次全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吸脂+腺体切除术,仅...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感觉的乳腺切除术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的疗效。方法:将58例男性乳腺发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吸脂+保留外侧薄层腺体瓣的腺体次全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吸脂+腺体切除术,仅保留乳头乳晕后方的少量腺体,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的术后24 h乳头乳晕感觉(χ2=9.946,P=0.007)和血运(χ2=4.913,P=0.026)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较对照组胸壁不平坦的发生率明显降低(χ2=4.392,P=0.036);术后血肿和血清肿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术后6个月乳头乳晕感觉优于对照组(χ2=6.054,P=0.014)。随访期间,两组均无复发。结论:与常规的吸脂+腺体切除术比较,吸脂+保留外侧薄层腺体瓣的腺体次全切除术疗效可靠、外观有优势、并发症无增加,尤其保护了乳头乳晕的感觉和血运,推荐临床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发育 男性 乳房切除术/方法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Livin和Smac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赵永福 以东 +3 位作者 刘洪峰 唐哲 吴阳 张水军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75-277,共3页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和促凋亡蛋白Smac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胰腺癌、15例胰岛素瘤和14例正常胰腺组织中Livin和Smae的表达,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胰腺癌、胰岛素瘤...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和促凋亡蛋白Smac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胰腺癌、15例胰岛素瘤和14例正常胰腺组织中Livin和Smae的表达,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胰腺癌、胰岛素瘤和正常胰腺组织Livin蛋白表达率分别为73.9%(34/46)、73.3%(11/15)和14.3%(2/14)。胰腺癌、胰岛素瘤均高表达,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值均〈0.05)。Livin蛋白的表达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组织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或〈0.01)。胰腺癌、胰岛素瘤和正常胰腺组织Smac蛋白表达率分别为39.1%(18/46)、100%(15/15)和92.9%(13/14)。正常胰腺和胰岛素瘤组织均高表达,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显著高于胰腺癌组织(P值均〈0.05)。Smac蛋白的表达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组织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患者年龄有关(P〈0.05或〈0.01)。结论Livin可能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促进作用,而Smac在防止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凋亡抑制蛋白质类 凋亡调节蛋白质类 LIVIN SMAC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ADC全域直方图联合ADC值鉴别乳腺BI-RADS 3-5类肿块良恶性的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陈艳 韩义娜 +2 位作者 刘真真 以东 赵鑫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624-628,共5页
目的:探讨MRI表观扩散系数(ADC)全域直方图参数联合ADC值在鉴别乳腺BI-RADS 3-5类肿块良恶性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MRI诊断为乳腺BI-RADS 3-5类肿块,且取得病理结果的117例患者(126枚肿块)的资料。分别将ADC图导入MaZda软件,... 目的:探讨MRI表观扩散系数(ADC)全域直方图参数联合ADC值在鉴别乳腺BI-RADS 3-5类肿块良恶性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MRI诊断为乳腺BI-RADS 3-5类肿块,且取得病理结果的117例患者(126枚肿块)的资料。分别将ADC图导入MaZda软件,勾画整个肿瘤病灶,取得直方图参数,包括均值,方差,偏度,峰度,第1、10、50、90、99百分位数等;并且在MRI后处理平台的ADC图上,分别测量ADC值。比较ADC全域直方图各参数及ADC值在乳腺BI-RADS 3-5类良恶性肿块中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ADC全域直方图各参数及ADC值鉴别乳腺BI-RADS 3-5类肿块良恶性的效能。结果:ADC全域直方图参数中均值,方差,偏度,第1、10、50、90、99百分位数等参数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第50百分位数具有最高的鉴别诊断价值,AUC为0.920,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52和0.877。ADC值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UC为0.8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20和0.877。两种方法联合诊断AUC为0.9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52和0.931,可以进一步提高鉴别乳腺BI-RADS 3-5类肿块良恶性的特异度。结论:ADC全域直方图、ADC值及两者联合应用在鉴别诊断乳腺BI-RADS 3-5类肿块良恶性中有较大价值,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鉴别诊断的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支架法乳头内陷矫正术术后哺乳功能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彦武 严文君 +2 位作者 李庆辉 以东 冯爱强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5-96,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支架法乳头内陷矫正术对哺乳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20例拟怀孕乳头内陷患者实施支架法乳头内陷矫正术,术后随访患者的哺乳情况,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支架法乳头内陷矫正术后哺乳率、哺乳时间、混合喂养率、乳腺炎发生率与无... 目的观察分析支架法乳头内陷矫正术对哺乳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20例拟怀孕乳头内陷患者实施支架法乳头内陷矫正术,术后随访患者的哺乳情况,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支架法乳头内陷矫正术后哺乳率、哺乳时间、混合喂养率、乳腺炎发生率与无乳头内陷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头炎发生率低于无乳头内陷者。以上指标均优于乳头内陷未行矫正者。结论支架法乳头内陷矫正术能够恢复绝大多数患者的哺乳功能,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内陷 支架法 哺乳
下载PDF
HER-2阳性非肿块型乳腺癌患者MRI征象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以东 陈艳 +1 位作者 牛耀东 张彦武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4期75-77,共3页
目的分析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非肿块型乳腺癌患者磁共振成像(MRI)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8年5月于我院经病理证实的49例非肿块型乳腺癌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分析HER-2阳性与HER-2阴性患者的形态学特征、肿瘤大... 目的分析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非肿块型乳腺癌患者磁共振成像(MRI)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8年5月于我院经病理证实的49例非肿块型乳腺癌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分析HER-2阳性与HER-2阴性患者的形态学特征、肿瘤大小、峰值时间、ADC值间的差异。结果49例患者中HER-2阴性30例(61.22%),HER-2阳性19例(38.78%);HER-2阳性与HER-2阴性在病灶分布特征及强化特征MRI征象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2阳性患者肿瘤(6.12±1.53)cm明显大于HER-2阴性(4.34±1.47)cm,峰值时间(2.46±0.78)min明显低于HER-2阴性(3.19±0.36)min,ADC值(1.10±0.48)×10^-3mm^2/s明显高于HER-2阴性(0.91±0.35)×10^-3mm^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征象提示非肿块型乳腺癌患者HER-2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峰值时间及ADC值相关,可间接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非肿块型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RGS20 mRNA表达水平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以东 李莹 +4 位作者 张彦武 牛耀东 严文君 王璐 冯爱强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究RGS20 mRNA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收集2013年6月-2015年6月入院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患者82例,采用qRT-PCR检测患者乳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RGS20 m 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三... 目的探究RGS20 mRNA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收集2013年6月-2015年6月入院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患者82例,采用qRT-PCR检测患者乳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RGS20 m 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RGS20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特征的关系及预后的影响。结果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RGS20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t=13.006,P=0.000);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RGS20阳性表达率为68.29%,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5.85%(χ^2=46.260,P=0.000);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不同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临床分期及Ki67百分比等临床病理特征中RGS20的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χ^2=4.666、5.781、4.167,P=0.031、0.016、0.041);随访36个月,RGS20阳性表达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3年无疾病生存期(DFS)和3年总生存期(OS)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的患者(Log-rankχ^2=3.904、4.957,P=0.048、0.026)。结论 RGS20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过表达,其表达在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分期及Ki67中表达百分比有显著差异,且RGS20阴性表达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生存时间明显较高,可作为三阴性乳腺癌潜在的治疗靶点和预后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RGS20 表达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UHRF1基因在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彦武 李帅萍 +4 位作者 以东 牛耀东 苏红革 严文君 冯爱强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248-3252,共5页
外周血液中乳腺循环癌肿瘤细胞的生物表征与转移性乳腺癌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结合体外细胞实验探讨UHRF1基因对乳腺癌进展的意义。多重RNA原位分析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中UHRF1的表达;MTT... 外周血液中乳腺循环癌肿瘤细胞的生物表征与转移性乳腺癌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结合体外细胞实验探讨UHRF1基因对乳腺癌进展的意义。多重RNA原位分析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中UHRF1的表达;MTT法检测UHRF1基因转染对正常乳腺细胞增殖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检测UHRF1基因转染对正常乳腺细胞中Bax蛋白和Bcl-2蛋白的影响;Caspase-3检测试剂盒检测正常乳腺细胞中Caspase-3活性;Transwell侵袭实验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UHRF1基因转染对正常乳腺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UHRF1 RNA水平在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中高表达;UHRF1基因增加正常乳腺细胞增殖率;UHRF1基因降低正常乳腺细胞中Caspase-3活性;UHRF1基因降低正常乳腺细胞中Bax蛋白的表达,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UHRF1基因增强正常乳腺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本研究初步说明,UHRF1可促进正常乳腺细胞增殖,抑制正常乳腺细胞凋亡,增强正常乳腺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RF1 乳腺癌 CTC 凋亡 增殖
原文传递
全容积ADC直方图分析鉴别乳腺病变良恶性的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艳 刘真真 +3 位作者 谭红娜 韩义娜 以东 赵鑫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8期778-781,共4页
目的探讨MRI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全容积直方图分析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乳腺病变患者142例(156个病变),其中良性病变72例(81个病变)为良性病变组,恶性病变70例(75个病变)为恶性病变... 目的探讨MRI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全容积直方图分析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乳腺病变患者142例(156个病变),其中良性病变72例(81个病变)为良性病变组,恶性病变70例(75个病变)为恶性病变组。术前均行乳腺MRI检查,应用MaZda软件提取、分析病变的全容积ADC图像,通过ADC图像的像素值及灰度分布情况得到均值、方差、偏度、峰度及第1、10、50、90、99百分位数9个直方图参数,比较2组ADC全容积直方图参数;绘制ROC曲线,评估ADC全容积直方图各参数鉴别诊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效能。结果恶性病变组均值(119.05±16.58)、方差(383.68±216.37)及第1、10、50、90、99百分位数(78.56±20.24、96.19±17.18、117.93±16.57、143.77±19.45、167.05±24.65)均低于良性病变组(167.33±32.79、542.57±494.58、116.11±31.92、139.01±33.33、168.70±35.05、193.51±34.52、209.31±31.10)(P<0.05),偏度(0.30±0.64)高于良性病变组(-0.28±0.87)(P<0.05);均值和第50百分位数最佳截断值为0.69、0.72时,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UC分别为0.910、0.912,灵敏度分别为84%、84%,特异度分别为85%和88%。结论 ADC全容积直方图参数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病变 全容积直方图分析 表观扩散系数
原文传递
广泛切除术与局部切除术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牛耀东 朱超亚 +2 位作者 以东 李帅 张彦武 《慢性病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1578-1580,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乳腺分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urs,PTs)分别采取广泛切除术与局部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0年7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PT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0例采取局部切除术,观察组38例采取广泛切... 目的比较分析乳腺分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urs,PTs)分别采取广泛切除术与局部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0年7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PT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0例采取局部切除术,观察组38例采取广泛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生命质量、术后4周肌力程度、乳房美观程度、3年后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观察组肌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乳房美观率分别为50.00%、55.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6,P>0.05)。观察组、对照组3年后复发率分别为10.52%(4/3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6,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52%(4/38)、10.00%(4/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6,P>0.05)。两组术后12个月的患侧肢体运动能力比较,观察组外展、前屈、内旋、外旋、后伸及摸高高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生命质量比较,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s采取广泛切除术的预后更佳,肢体功能及美观度与局部切除术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术 疗效 乳腺分叶状肿瘤
原文传递
明胶海绵在预防乳腺癌术后腋窝淋巴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彦武 李庆辉 +2 位作者 严文君 以东 冯爱强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63-765,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术中腋窝应用明胶海绵对于乳腺癌术后腋窝淋巴瘘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26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腋窝应用或不应用明胶海绵,比较两组的腋窝淋巴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腋窝淋巴瘘发生率为8.6... 目的:观察分析术中腋窝应用明胶海绵对于乳腺癌术后腋窝淋巴瘘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26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腋窝应用或不应用明胶海绵,比较两组的腋窝淋巴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腋窝淋巴瘘发生率为8.6%(6/70),对照组腋窝淋巴瘘发生率为23.2%(13/56),两组腋窝淋巴漏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第7天24 h腋窝引流量分别为(9.85±5.31)m L、(13.95±6.58)m 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中应用明胶海绵对于乳腺癌术后腋窝淋巴漏的预防作用确切有效、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外科学 淋巴瘘 明胶海绵
原文传递
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对合并乳头溢液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美观度及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牛耀东 张彦武 +2 位作者 朱超亚 以东 王璐 《临床研究》 2021年第11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对合并乳头溢液的导管内乳头状瘤(IP)患者美观度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63例合并乳头溢液IP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治疗的... 目的探讨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对合并乳头溢液的导管内乳头状瘤(IP)患者美观度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63例合并乳头溢液IP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治疗的患者归为观察组(82例),将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的患者归为对照组(81例)。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与术前、术后3 d疼痛程度及术后3个月乳房美观度以及截至随访日期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瘢痕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均较术前升高,观察组VAS评分较低(P<0.05);相较对照组,观察组乳房美观度评分较高(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乳头溢液IP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治疗效果确切,可减小瘢痕长度,减轻患者疼痛,提升术后美观度,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并乳头溢液导管内乳头状瘤 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 美观度 复发
下载PDF
全容积ADC直方图分析联合ADC值鉴别乳腺单纯型黏液癌与纤维腺瘤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艳 谭红娜 +3 位作者 以东 韩义娜 刘真真 陆林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MRI全容积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参数联合ADC值鉴别乳腺单纯型黏液癌(PMBC)与纤维腺瘤(FA)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16枚肿块)PMBC与20例(20枚肿块)FA患者的ADC图资料,均经病理证实。将两组患者ADC图导入Mazda软件并手... 目的:探讨MRI全容积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参数联合ADC值鉴别乳腺单纯型黏液癌(PMBC)与纤维腺瘤(FA)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16枚肿块)PMBC与20例(20枚肿块)FA患者的ADC图资料,均经病理证实。将两组患者ADC图导入Mazda软件并手动勾画全层病变区域,经软件获得9个直方图参数;另外在MRI后处理平台测量病变最大层面ADC值。比较全容积ADC直方图参数及ADC值在PMBC与FA病变中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全容积直方图参数、ADC值及两者联合对两组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全容积ADC直方图参数中方差、偏度系数,峰度系数、ADC_(90%)、ADC_(99%)等在两组病变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ADC_(99%)具有最高的诊断效能,AUC为0.836,敏感度为0.875,特异度为0.800。均值、ADC_(1%)、ADC_(10%)、ADC_(50%)等直方图参数在两组病变间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ADC值在两组病变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UC为0.820,敏感度为1,特异度为0.650。ADC_(99%)与ADC值联合诊断两组疾病时AUC为0.892,敏感度为1,特异度为0.850,可以进一步提高鉴别PMBC与FA的特异度。结论:全容积ADC直方图参数、ADC值为PMBC与FA的鉴别提供了新的量化指标,在两组病变鉴别中具有较大价值,两者联合诊断能提高鉴别两组病变的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纤维腺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腹部手术后腹腔出血再次手术12例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永福 以东 +2 位作者 吴阳 唐哲 张水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1-143,共3页
关键词 再次手术 术后出血 腹部手术 止血方法
下载PDF
静脉留置针持续引流在MRSA感染性乳腺脓肿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彦武 以东 +2 位作者 牛耀东 严文君 冯爱强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478-481,共4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静脉留置针持续引流法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感染性乳腺脓肿的有效性,探讨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60例MRSA感染性乳腺脓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法分为... 目的观察和评价静脉留置针持续引流法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感染性乳腺脓肿的有效性,探讨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60例MRSA感染性乳腺脓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法分为持续引流组(n=36)和穿刺引流组(n=24),2组分别采用14 G静脉留置针持续引流法或20 m L注射器间歇穿刺抽吸法处理乳腺脓肿,同时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敏感抗生素,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持续引流组和穿刺引流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组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7),持续引流组的平均治愈时间(P=0.001)及平均疼痛控制时间均较穿刺引流组短(P=0.038),2组的平均发热控制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7),持续引流组的平均穿刺次数较穿刺引流组少(P<0.001),持续引流组的日均引流量较穿刺引流组多(P<0.001)。结论与间歇穿刺抽吸法相比,静脉留置针持续引流法治疗MRSA感染性乳腺脓肿的疗效较好,可以缩短病程,减少患者痛苦,降低院感防控难度,是治疗MRSA感染性乳腺脓肿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脓肿 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持续引流 穿刺引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