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9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夏玉米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 被引量:292
1
作者 丽华 陶洪斌 +4 位作者 夏来坤 张雅杰 赵明 赵久然 王璞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7-455,共9页
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夏播玉米(CF008、郑单958和金海5号)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目的是通过密度调控,构建高效冠层,发挥品种潜力,同时确立不同夏玉米品种高产高效冠层的定量化技术指标。结果表明,3个夏玉米品种均在中或低密度下(CF008为... 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夏播玉米(CF008、郑单958和金海5号)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目的是通过密度调控,构建高效冠层,发挥品种潜力,同时确立不同夏玉米品种高产高效冠层的定量化技术指标。结果表明,3个夏玉米品种均在中或低密度下(CF008为9.75万珠hm-2和11.25万株hm-2,郑单958为8.25万珠hm-2和9.75万株hm-2,金海5号为6.75万珠hm-2和8.25万株hm-2)构建的冠层较合理,冠层光合性能较高。冠层内透光率、叶夹角、茎粗、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Pn)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说明高密度易造成群体内光分布不合理,导致光合性能的降低。灌浆中期前群体光合势(LAD)和叶面积指数(LAI)均表现为中或高密度条件下较高,而后为中或低密度下较高,并且吐丝后LAD所占比率为中或低密度处理显著高于高密度处理,说明高密度条件下冠层结构不合理,造成生育后期叶片提早衰老。在中或低密度下,群体穗位层透光率较大,吐丝期和灌浆中期分别为13.40%~19.45%和16.19%~21.48%;叶面积发展动态较为合理,吐丝期LAI达5.59~6.75,成熟期仍然保持在2.24~3.68,尤其中上层叶片LAI高值持续期较长;吐丝期中上层叶片Pn达到33.6~43.8μmolCO2m-2s-1;吐丝后的群体LAD较高,特别是中密度下LAD达172.01~235.91m2dm-2,后期光合面积持续时间较长,更有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密度 叶面积指数 透光率 净光合速率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下夏玉米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变化 被引量:150
2
作者 丽华 赵明 +2 位作者 赵久然 陶洪斌 王璞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624-2632,共9页
【目的】试验通过氮肥调控,塑造高效冠层,确立不同夏玉米品种高效冠层与氮肥调控的定量化关系指标。【方法】设置4个施氮水平(0、90、180、270kg·ha-1),研究不同施肥量对夏播玉米CF008、郑单958、金海5号冠层结构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目的】试验通过氮肥调控,塑造高效冠层,确立不同夏玉米品种高效冠层与氮肥调控的定量化关系指标。【方法】设置4个施氮水平(0、90、180、270kg·ha-1),研究不同施肥量对夏播玉米CF008、郑单958、金海5号冠层结构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3个品种夏玉米在施氮量90或180kg·ha-1下冠层光合性能和产量较高。在灌浆前期,群体光合势(LAD)和叶面积指数(LAI)在施氮180或270kg·ha-1条件下显著较高,之后为90或180kg·ha-1下较高,说明,高氮条件下生育前期冠层内透光率较低,冠层结构较不合理,导致生育后期叶片提早衰老,使后期光合性能和产量降低。【结论】由此得出在施氮量90或180kg·ha-1下构建的冠层较合理,其中冠层与氮肥调控的定量化关系指标为:群体透光率在吐丝期和灌浆中期分别达12.56%~17.87%和13.13%~19.73%;最大LAI达5.76~6.75,成熟期仍然保持在2.09~3.68;吐丝期中上层叶片Pn达35μmol·m2·s-1左右;吐丝后的群体LAD较高,郑单958和金海5号达210m2·d·m-2左右;产量达10688~11461kg·h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氮肥 叶面积指数 透光率 净光合速率
下载PDF
施氮量对夏玉米碳、氮代谢和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81
3
作者 丽华 陶洪斌 +3 位作者 王璞 赵明 赵久然 鲁来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0-637,共8页
本试验研究了施氮量(0、901、80、270 kg/hm^2)对夏播玉米CF008、金海5号和郑单958碳、氮积累、运转及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茎叶碳、氮积累量,成熟期地上部总氮量均为在施氮量180 kg/hm^2或270 kg/hm^2下较高,但是最终... 本试验研究了施氮量(0、901、80、270 kg/hm^2)对夏播玉米CF008、金海5号和郑单958碳、氮积累、运转及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茎叶碳、氮积累量,成熟期地上部总氮量均为在施氮量180 kg/hm^2或270 kg/hm^2下较高,但是最终碳、氮运转率,氮素吸收效率,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利用率均在施氮量90 kg/hm^2下较高。本试验中,碳运转率与产量呈正相关,氮运转率与氮肥利用率呈正相关,表明较高的碳、氮运转率可以促进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提高。本研究在施氮量90 kg/hm^2下,CF008和金海5号茎鞘的C/N值在吐丝期和成熟期分别为22.1-122.91、35.66-54.23,叶片的C/N值分别为4.32-5.11、9.06-10.57;在施氮量90-180 kg/hm^2下,3个品种夏玉米产量达到了10688-11461 kg/hm^2;CF008和金海5号的氮肥利用率达到了31.55%-49.33%,而郑单958的氮肥利用率仅为15.11%-19.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氮肥 碳、氮代谢 碳氮比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还田作物秸秆腐解及其养分释放特征概述 被引量:80
4
作者 张经廷 丽华 +5 位作者 丽华 董志强 姚艳荣 金欣欣 姚海坡 贾秀领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274-2280,共7页
秸秆还田作为作物秸秆最有效的利用方式之一,可显著提高作物产量,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还田秸秆的快速腐解对改善土壤耕层质量,促进物质循环和培肥地力都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还田作物秸秆腐解及其养分释放特征;同时探... 秸秆还田作为作物秸秆最有效的利用方式之一,可显著提高作物产量,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还田秸秆的快速腐解对改善土壤耕层质量,促进物质循环和培肥地力都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还田作物秸秆腐解及其养分释放特征;同时探讨了秸秆初始碳氮比、秸秆还田方式、土壤氮素供给、外施腐熟剂以及秸秆还田后的土壤环境等因素对秸秆腐解过程和秸秆养分释放特征的影响;最后对新的生产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实现还田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出展望,旨在为作物生产制定科学系统的秸秆还田方案、加速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秸秆C∶N 腐解特征 养分释放
下载PDF
密度对夏玉米品种光合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72
5
作者 丽华 王璞 +2 位作者 易镇邪 魏凤桐 刘明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9-81,共3页
对不同密度条件下不同株型6个夏玉米品种进行了研究,筛选具有超高产潜力的优势品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株型品种,光合速率均是低密度处理高于高密度,其中紧凑型品种CF008光合速率最高。从产量性状分析,CF008产量最高,郑单958其次;CF008... 对不同密度条件下不同株型6个夏玉米品种进行了研究,筛选具有超高产潜力的优势品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株型品种,光合速率均是低密度处理高于高密度,其中紧凑型品种CF008光合速率最高。从产量性状分析,CF008产量最高,郑单958其次;CF008不同密度之间差异不显著;郑单958低密度产量显著高于高密度。同样,CF008经济系数最高,郑单958、金海5号和鲁单6003依次降低,不同密度间差异不显著。说明紧凑型品种的表现明显好于半紧凑型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密度 叶绿素 光合速率 产量
下载PDF
水氮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及氮利用效应研究 被引量:61
6
作者 丽华 董志强 +4 位作者 张经廷 丽华 梁双波 贾秀领 姚海坡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839-3849,共11页
【目的】水肥是作物产量的两大限制因子。当前在作物生产中对水氮资源利用不够合理,不仅浪费水资源,而且严重威胁环境。为了探讨华北山前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合理的水氮配合措施,在5年水氮定位试验基础上对周年轮作体系产量、氮... 【目的】水肥是作物产量的两大限制因子。当前在作物生产中对水氮资源利用不够合理,不仅浪费水资源,而且严重威胁环境。为了探讨华北山前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合理的水氮配合措施,在5年水氮定位试验基础上对周年轮作体系产量、氮吸收与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方法】试验为冬小麦夏玉米周年轮作种植,设置水、氮两因子,裂区试验设计,水分为主区,施氮量为副区。水分设置限水和适水两个处理,根据华北山前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灌溉制度,冬小麦限水和适水下灌水次数分别为1水(拔节期)和2水(拔节+开花水),夏玉米限水和适水下灌水次数根据不同年型降水量而定(1水为播前水,2水为播前水+12展叶水,3水为播前水+12展叶水+开花水)。周年设置6个施氮水平,小麦+玉米氮肥用量分别为(0+0)、(60+60)、(120+120)、(180+180)、(240+240)、(300+300)kg·hm-2。【结果】在供水量较高和较适宜的条件下(年供水量大于609.5 mm),水分不是氮肥肥效发挥的限制因素,氮肥对产量的贡献较大;而供水量较低的条件下,肥效受较大抑制,供水对产量贡献较大。供水量和施氮量有明显的耦合效应,限水和适水下得到最高产量的施氮量冬小麦分别为134.8和126.4kg·hm-2、夏玉米分别为176.8和127.2 kg·hm-2。限水和适水下单季施氮量分别为300和240 kg·hm-2时,地上部总氮量达较高值,但限水和适水下夏玉米和限水下冬小麦氮量超过60 kg·hm-2、适水下冬小麦施氮量超过120 kg·hm-2时,秸秆残留氮素明显增加,对籽粒氮的贡献变小。氮肥偏生产力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且随年度推移氮肥偏生产力明显降低,尤其是小麦季施氮量60 kg·hm-2处理随年份增加降低尤为迅速。在本试验条件下周年施氮量限水240 kg·hm-2、适水120 kg·hm-2就能保持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不降低。【结论】限水条件下水是限制氮肥肥效发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夏玉米 水氮 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
下载PDF
不同类型氮肥与施氮量下夏玉米水、氮利用及土壤氮素表观盈亏 被引量:46
7
作者 易镇邪 王璞 +2 位作者 刘明 丽华 魏凤桐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3-67,共5页
以两个夏播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类型氮肥与不同施氮量下华北平原夏玉米的水分与氮素利用及土壤氮素表观盈亏,结果表明:(1)随施氮量增大,产量、耗水量及水分生产效率(W PE)增大,氮肥利用率(NUE)降低;(2)夏玉米W PE与NUE具有较明显... 以两个夏播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类型氮肥与不同施氮量下华北平原夏玉米的水分与氮素利用及土壤氮素表观盈亏,结果表明:(1)随施氮量增大,产量、耗水量及水分生产效率(W PE)增大,氮肥利用率(NUE)降低;(2)夏玉米W PE与NUE具有较明显的基因型差异,W PE郑单958较大,NUE农大108较大;(3)W PE与NUE均受到氮肥类型的影响,W PE郑单958复合肥>普通尿素>包膜尿素,农大108处理间差异较小,以复合肥略大,普通尿素和包膜尿素相当。与普通尿素相比,包膜尿素与复合肥利用率较高,郑单958施N 90 kg/hm2与农大108施N 180 kg/hm2时,两者对NUE的提高尤为明显;(4)本试验条件下,经过夏玉米生长季,两品种各处理均出现土壤氮素表观亏缺,亏缺量随施氮量增大而降低;各条件下郑单958亏缺量较农大108大;氮肥类型间土壤氮素表观亏缺量表现为复合肥>包膜尿素>普通尿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氮肥类型 施氮量 水分生产效率 氮肥利用率 土壤氮素表观盈亏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夏玉米碳氮代谢和氮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46
8
作者 丽华 陶洪斌 +3 位作者 王璞 刘明 赵明 王润正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18-723,共6页
研究了低、中、高3个种植密度对夏播玉米CF008、郑单958和金海5号碳氮积累、运转及氮肥利用的影响,以期通过密度调控碳氮代谢,实现产量与氮肥效率协同提高。结果表明,吐丝期茎叶总糖和全氮积累量和茎叶总糖和全氮的运转率均以中或高密... 研究了低、中、高3个种植密度对夏播玉米CF008、郑单958和金海5号碳氮积累、运转及氮肥利用的影响,以期通过密度调控碳氮代谢,实现产量与氮肥效率协同提高。结果表明,吐丝期茎叶总糖和全氮积累量和茎叶总糖和全氮的运转率均以中或高密度下较高,而籽粒产量、氮素吸收效率、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利用率均以中或低密度显著高于高密度。吐丝前地上部氮素积累量以中高密度下较高,但成熟期地上部总氮量及籽粒氮量均以中低密度较高,表明吐丝期后植株氮素积累量对玉米籽粒氮贡献较大。在中低密度下,3个品种夏玉米产量达10262~11461kghm?2,氮肥利用率达23.00%~34.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密度 碳氮代谢 碳氮比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腹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43
9
作者 李敏 丽华 徐庆娜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40-941,共2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腹胀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将286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术后早期正确饮食、腹部按摩、早期活动指导以及经静脉止痛泵自控止痛;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待肛门排气后进食,术后给予哌替啶...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腹胀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将286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术后早期正确饮食、腹部按摩、早期活动指导以及经静脉止痛泵自控止痛;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待肛门排气后进食,术后给予哌替啶50 mg肌肉注射。对两组产妇的肛门排气时间、腹胀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腹胀发生率、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后并发症明显降低(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给予早期正确饮食及活动指导、腹部按摩、有效止痛是避免和减少腹胀及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腹胀 肛门排气 护理
下载PDF
灌水方式对不同小麦品种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0
10
作者 丽华 胡玉昆 +1 位作者 李雁鸣 王璞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8-92,共5页
为给冬小麦生产中合理灌溉提供依据,以河农859和豫麦49为材料,设置三种灌水方式,即S1(冻水+拔节水)、S2(拔节水)和S3(拔节水+灌浆水),主要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下2个品种各生育时期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动态、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性状。结果表... 为给冬小麦生产中合理灌溉提供依据,以河农859和豫麦49为材料,设置三种灌水方式,即S1(冻水+拔节水)、S2(拔节水)和S3(拔节水+灌浆水),主要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下2个品种各生育时期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动态、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在拔节期、灌浆前期和生育后期,S1、S2处理0-80cm土层分别处于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条件下,S3处理0-40 cm处于不同程度胁迫。豫麦49的水分利用效率以S3处理最高,且显著高于S1和S2;河农859的水分利用效率以S2、S3较高,且显著高于S1,同时S2与S3的产量差异不显著,说明适度水分胁迫在不影响河农859产量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河农859籽粒产量以浇2水的S3较高,但与浇1水的S2产量差异不显著;而豫麦49在S3处理下的产量显著高于S2和S1。表明河农859抗旱性较强,只浇拔节水即可以在基本满足产量形成需要前提下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而豫麦49只有在供水充足条件下才能发挥其高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灌溉方式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下载PDF
混凝土碳化研究与进展(2)——碳化速度的影响因素及碳化对混凝土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2
11
作者 柳俊哲 丽华 李玉顺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13,17,共5页
混凝土碳化速度决定于孔结构和CO2气体与孔溶液成分的反应性。孔结构决定CO2和H2O的渗透能力,孔隙不含水时CO2的扩散能力强,而无法完成CO2与水化产物的碳化反应,因此混凝土孔结构是影响碳化速度的主要因素。混凝土中的碱含量、NaCl含量... 混凝土碳化速度决定于孔结构和CO2气体与孔溶液成分的反应性。孔结构决定CO2和H2O的渗透能力,孔隙不含水时CO2的扩散能力强,而无法完成CO2与水化产物的碳化反应,因此混凝土孔结构是影响碳化速度的主要因素。混凝土中的碱含量、NaCl含量及孔隙水的迁移等对碳化速度的影响也非常大。碳化减少碳化区和未碳化区孔径和孔隙率的同时也影响混凝土质量、强度和碱度等其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气体 碳化速度 影响因素 孔溶液 含碱量
下载PDF
解脲支原体生殖道感染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2
作者 丽华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4年第6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解脲支原体 生殖道感染 治疗 四环素类 大环内酯类 联合用药
下载PDF
河北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调查 被引量:36
13
作者 张亦心 路庆章 +2 位作者 丽华 杜丽荣 高章圈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47-348,共2页
目的:了解河北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方法:采用整群分级抽样的方法在河北省11个设区市所辖乡镇中抽取22个行政村,对3359例年龄22~45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生殖道感染检查。结果:有1653例患有生殖道感染等妇科疾病,总患... 目的:了解河北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方法:采用整群分级抽样的方法在河北省11个设区市所辖乡镇中抽取22个行政村,对3359例年龄22~45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生殖道感染检查。结果:有1653例患有生殖道感染等妇科疾病,总患病率为49.21%。其中慢性宫颈炎1044例(31.08%),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滴虫性阴道炎等阴道炎患者485例(14.44%)。结论:降低农村生殖道感染是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建议成立由各级领导参与、科研技术机构为指导、以基层技术服务网络为依托的综合服务体系,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提供优质高效的技术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已婚育龄妇女 生殖道感染 调查
下载PDF
微喷灌模式下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特性 被引量:36
14
作者 董志强 丽华 +5 位作者 李谦 丽华 申海平 崔永增 梁双波 贾秀领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5-733,共9页
为探讨华北地区微喷灌模式下冬小麦节水高产栽培适宜的灌溉制度,于2012—2013年(平水年)和2013—2014年度(枯水年),在同一块地观测了微喷灌和畦灌模式不同灌水处理对冬小麦群体变化、叶面积指数和籽粒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和耗水... 为探讨华北地区微喷灌模式下冬小麦节水高产栽培适宜的灌溉制度,于2012—2013年(平水年)和2013—2014年度(枯水年),在同一块地观测了微喷灌和畦灌模式不同灌水处理对冬小麦群体变化、叶面积指数和籽粒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和耗水特性的影响。微喷灌模式灌水次数为2~6次,总灌水量为60~180 mm;畦灌模式灌水次数为1~3次,总灌水量为74~229 mm。2012—2013年度,微喷灌各处理小麦平均产量较畦灌增加5.6%,灌水量低于或等于90 mm时,微喷灌的产量显著高于畦灌;微喷灌模式下,灌水量120 mm时获得最高产量,但灌水量超过150 mm时,微喷灌模式产量显著低于畦灌模式。2013—2014年度,微喷灌模式平均产量较畦灌模式增加0.8%,灌水量150 mm时微喷灌模式的产量最高。千粒重和水分利用效率也表现为微喷灌模式高于畦灌模式,2012—2013年度分别增加5.1%和8.7%,2013—2014年度分别增加7.9%和10.7%。在本试验条件下,为获得冬小麦高产、高水分利用效率,建议微喷灌模式在平水年灌水量90~120 mm、耗水量325~355 mm,在枯水年灌水量105~150 mm、耗水量335~380 mm,单次灌水定额30~45 mm。微喷灌与畦灌相比,在同等产量水平下,平水年节水潜力为20~50 mm,枯水年为70~11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微喷灌 畦灌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不同冠层结构下夏玉米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 被引量:33
15
作者 丽华 王璞 鲁来清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6-71,共6页
试验对低、中、高3个种植密度下夏播玉米CF008、郑单958和金海5号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进行了研究,明确不同株穗型品种在较高的种植密度下限制产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3个夏玉米品种均在低中密度下冠层透光率较高,源库性能较优。在低中... 试验对低、中、高3个种植密度下夏播玉米CF008、郑单958和金海5号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进行了研究,明确不同株穗型品种在较高的种植密度下限制产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3个夏玉米品种均在低中密度下冠层透光率较高,源库性能较优。在低中密度下LAI发展动态合理,叶片Pn较高,并且在中密度下群体粒数、群体粒重和子粒品质较高。早衰型品种CF008成熟期粒叶比随密度增加而增加,高密度下源不足是限制产量的主要因素。保绿性较好的品种金海5号粒叶比随密度增加而降低,高密度下库容不足是限制产量的主要因素。郑单958中密度下成熟期LAI、粒叶比和子粒产量均较高,源库关系协调,但在低密度和高密度下均表现为库容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密度 源库关系
下载PDF
天然植物染料上染改性纤维素纤维的染色机理 被引量:32
16
作者 吴坚 丽华 叶方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7-41,共5页
选定两只具有代表性的天然植物染料——姜黄和大黄对改性纤维素纤维进行先染色后剥色的实验,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推测出改性纤维素纤维与姜黄、大黄染料的结合主要为离子键结合,并由此推论出天然植物染料上染改性纤维素纤维符合朗格缪尔... 选定两只具有代表性的天然植物染料——姜黄和大黄对改性纤维素纤维进行先染色后剥色的实验,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推测出改性纤维素纤维与姜黄、大黄染料的结合主要为离子键结合,并由此推论出天然植物染料上染改性纤维素纤维符合朗格缪尔吸附等温线。同时,采用具有特殊阳离子结构的天然植物染料黄连对未改性及改性纤维素纤维进行染色对比,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植物染料 染色机理 改性 纤维素纤维
下载PDF
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对冬前积温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32
17
作者 丽华 梁双波 +3 位作者 丽华 贾秀领 董志强 姚艳荣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9-156,共8页
为确定河北省中部地区小麦品种适播期,筛选耐迟播品种,2011年秋至2014年夏在河北藁城采用播期×品种二因子裂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当地12个主栽小麦品种产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品种对冬前积温的响应。结果表明,播期对小麦产量有显著... 为确定河北省中部地区小麦品种适播期,筛选耐迟播品种,2011年秋至2014年夏在河北藁城采用播期×品种二因子裂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当地12个主栽小麦品种产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品种对冬前积温的响应。结果表明,播期对小麦产量有显著影响;不同品种对播期响应差异明显,分为迟钝型、中间型和迟播敏感型。迟钝型品种对播期不敏感,适播期长,冬前≥0℃积温范围为324~560℃,迟播后穗数和产量稳定;中间型品种适播期较长,积温范围为362~566℃,迟播后粒数增加,穗数和产量降低;迟播敏感型品种对播期敏感,适播期较短,积温大于511℃,不宜晚播,晚播后穗数和产量明显下降。在试验地区,推荐小麦适播期为迟钝型品种10月7日至22日、中间型品种10月7日至19日、敏感型品种10月5日至10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品种 播期 产量 积温
下载PDF
水分胁迫下不同抗旱性冬小麦脯氨酸积累动态 被引量:22
18
作者 丽华 胡玉昆 李雁鸣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5-78,共4页
以豫麦49号和河农859为材料,研究了2个冬小麦品种在不同水分处理下,叶片内脯氨酸的积累状况。试验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小麦体内脯氨酸含量增加。在短期水分胁迫下,不同小麦品种之间的脯氨酸积累量差异不大。但随着水分胁迫的延续和加剧... 以豫麦49号和河农859为材料,研究了2个冬小麦品种在不同水分处理下,叶片内脯氨酸的积累状况。试验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小麦体内脯氨酸含量增加。在短期水分胁迫下,不同小麦品种之间的脯氨酸积累量差异不大。但随着水分胁迫的延续和加剧,抗旱性较强的河农859脯氨酸积累量小于豫麦49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水分胁迫 脯氨酸(Pro)
下载PDF
播期、收获期对玉米物质生产及光能利用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27
19
作者 丽华 董志强 +4 位作者 曹洁璇 梁双波 贾秀领 丽华 姚艳荣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77-183,共7页
采用均匀试验设计,研究了6个播期(6月10日、6月12日、6月14日、6月16日、6月18日、6月20日)配合6个收获期(10月4日、9月28日、10月10日、9月25日、10月7日、10月1日)对郑单958和浚单20物质生产、光能利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以期通过播期... 采用均匀试验设计,研究了6个播期(6月10日、6月12日、6月14日、6月16日、6月18日、6月20日)配合6个收获期(10月4日、9月28日、10月10日、9月25日、10月7日、10月1日)对郑单958和浚单20物质生产、光能利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以期通过播期、收获期调控,实现高产与高光利用率,同时得到早播及延迟收获对玉米产量影响的量化指标。结果表明:迟播可明显缩短13叶展至吐丝期生长时间,平均播期每推迟1 d,播种至吐丝期的时间平均缩短0.4 d;13叶展和吐丝期叶面积指数(LAI)与播期关系密切,而成熟期叶面积指数与生育期长短关系密切,推迟播期和收获期均可明显降低叶面积指数;较迟播,早播(前3个播期)具有前期物质生产量高、后期转化率高的特点;光能利用率(RUE)与生育期长短关系密切,为生育期较长处理光能利用率较高;郑单958具有较高光能转化效率;播期与收获期对玉米产量影响均很显著,播期的影响大于收获期,早播期+晚收获期处理(第1,3播期)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显著较高;夏玉米每提早播种1 d,产量平均增加196.5 kg/hm2,每推迟收获1 d,平均增产97.5kg/hm2。迟播使吐丝前光能利用减少,影响前期的物质生产,即使生育期适当延长,仍不能弥补前期生长不足造成的产量损失;获得较高产量的播期、收获期与品种的最佳组合为6月10-14日播种10月4-7日收获的郑单9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播期 干物质量 光能利用率 产量
下载PDF
除冰盐对混凝土的早期破坏机理及防治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李连志 柳俊哲 +1 位作者 刘彦书 丽华 《低温建筑技术》 2005年第4期13-15,共3页
通过除冰盐对寒区混凝土的早期破坏机理及影响因素的探讨,提出了防治混凝土早期破坏的技术措施。掺入引气剂和降低水灰比是提高混凝土抗盐冻剥蚀的最有效方法;磨细矿渣能够抑制除冰盐引起的碱骨料反应;合理设置排水系统、密实混凝土和... 通过除冰盐对寒区混凝土的早期破坏机理及影响因素的探讨,提出了防治混凝土早期破坏的技术措施。掺入引气剂和降低水灰比是提高混凝土抗盐冻剥蚀的最有效方法;磨细矿渣能够抑制除冰盐引起的碱骨料反应;合理设置排水系统、密实混凝土和提高保护层厚度是保护钢筋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冰盐 破坏机理 复盐 防治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