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GWR的渭河流域TRMM降水产品空间降尺度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黎扬兵 张洪波 +3 位作者 杨天增 吕丰 王雨巍 姚聪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41-151,共11页
高分辨率降水数据有助于刻画降水的时空分异特性,对流域水文、气象和生态等过程的精准模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低分辨率降水产品开展空间降尺度,提高其分辨率十分必要。鉴于此,该研究在充分考虑热带降雨测量卫星(Tropical Rainfall Meas... 高分辨率降水数据有助于刻画降水的时空分异特性,对流域水文、气象和生态等过程的精准模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低分辨率降水产品开展空间降尺度,提高其分辨率十分必要。鉴于此,该研究在充分考虑热带降雨测量卫星(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降水产品在渭河流域适用性的基础上,引入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坡度、坡向和经纬度等地理环境因子,构建了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ulti-scale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MGWR)模型用以分析不同因子对渭河流域降水空间格局影响的尺度差异;并提出了一种针对TRMM降水产品的空间降尺度方法,通过精度评价验证降尺度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1)TRMM降水产品数据相较于站点实测数据存在一定精度误差,年尺度上R2=0.807,BIAS=2.909%,RMSE=83.477 mm,表现较好;季尺度上秋季R2最高,为0.847,夏季RMSE最大,为62.393 mm,四季的BIAS均较低;月尺度R2为0.456~0.815,BIAS的绝对值介于0~14%之间,多数月份为正值,RMSE值域范围为3.507~39.342 mm,精度较好;总体而言,TRMM降水产品数据在年、季和月尺度上均表现出良好的整体适用性。2)不同因子在干湿年份对降水空间分异格局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尺度特征,其中湿润年的DEM、NDVI、坡向和经纬度对降水呈现局部影响,坡度影响具有全局性,而干旱年各因子均表现为局部影响。3)流域和站点尺度上,降尺度TRMM数据相较于降尺度前产品数据精度得到一定改善,流域尺度上,R2和RMSE得到有限提高;站点尺度上,各站点统计指标变化各异,但降尺度后统计指标整体优于降尺度前,并且由于时间尺度上的误差累积,站点年尺度数据精度相比月尺度数据稍差。4)降尺度TRMM数据相比于降尺度前产品数据,空间分布更细腻,细节特征表现更好,且在年、月时间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TRMM 降尺度 MGWR模型 尺度差异
下载PDF
面向耗水管理的河北平原灌区水会计设计与应用
2
作者 吕丰 张洪波 +3 位作者 畅明琦 党池恒 丁浩 黎扬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8,共13页
当前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在我国正被不断深化,“三条红线”在水资源管理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但其与“真实节水”、微观个体管理及水资源利用效益管理方面的联系并不密切,亟待探索更为有效的手段,以完善新时期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在充分... 当前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在我国正被不断深化,“三条红线”在水资源管理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但其与“真实节水”、微观个体管理及水资源利用效益管理方面的联系并不密切,亟待探索更为有效的手段,以完善新时期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在充分考虑水会计制度在不同层次核算主体间的适用性的基础上,结合灌区水会计制度的应用需求,将水循环物理机制中的耗水过程与水会计制度的各个环节进行融合,从精细化核算角度对灌区农业生产中的涉水要素重新进行了科目设计,提出了面向耗水管理的水会计核算方法体系,构建了面向耗水管理的水会计制度框架,并以河北平原的永安村灌区为例开展了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体系有效加强了耗水侧的控制与管理,通过调整种植结构(3种方案)和灌溉方式,农户农灌用水量分别下降了38.8%、22.2%、60.0%和39.8%,耗水量分别下降了36.6%、19.0%、56.5%和8.2%,且在消减各项水负债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效益;相比传统模式,文中提出的水会计制度更适用于灌区水资源管理,也更符合新时期我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与节水型社会构建的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会计 耗水 灌区 水审计 精细化管理
下载PDF
北洛河流域气象干旱百年演化特征研究
3
作者 杨天增 张洪波 +3 位作者 黎扬兵 王雨巍 高文冰 吕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7-198,共12页
[目的]揭示黄土高原典型区域百年尺度干旱演化特征,与地貌类型耦合阐明气象干旱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而为北洛河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科技支撑。[方法]基于1915—2020年北洛河流域1 km分辨率的平均气温及降水数据,计算了年际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目的]揭示黄土高原典型区域百年尺度干旱演化特征,与地貌类型耦合阐明气象干旱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而为北洛河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科技支撑。[方法]基于1915—2020年北洛河流域1 km分辨率的平均气温及降水数据,计算了年际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并结合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反距离权重插值(IDW)等方法,分析了流域内100余年不同地貌类型区的气象干旱时空演变特征。[结果](1)北洛河流域降水量及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总体呈现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特点;降水量多呈条带状分布,平均气温沿河道自上而下梯度增加,上游区(丘陵沟壑区)降水量相对较少,下游区(阶地平原区)平均气温相对偏高;(2) 1915—2020年北洛河流域SPEI-12震荡明显,干旱事件交替出现且弱减,下降速率为-0.04/10 a, 1942年,1990年和2010年为旱势转折年,并以1990年最为明显;周期变化大致可从1960年分为两个时期,之前以10 a, 17 a为主,其后为3 a, 7 a, 30 a左右,10 a和30 a周期在不同时期干旱变化中起主导作用;(3) SPEI-12的不显著下降趋势具有全域性且由东北向西南有增大趋势,表明北洛河流域总体呈弱旱化发展;(4)不同年代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差异较大,1990s重旱和特旱发生频率最高;2000s不同类型干旱事件发生的总频率最大,其中上游区(丘陵沟壑区)和下游区(阶地平原区)可达70%,而中游区(土石山林区和高原沟壑区)约为60%;(5)不同类型干旱空间分布存在异质性,轻旱发生频率有自南向北逐渐降低的趋势,中旱发生频率与之相反。总体来看,北洛河流域上游区(丘陵沟壑区)易发生中旱,下游区(阶地平原区)更易发生轻旱,重旱高发区在流域内零散分布,特旱的发生概率仅为1.69%~2.10%。[结论]全球变暖引发的旱化趋势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影响客观存在,北洛河流域不同地貌类型区气象干旱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SPEI 时空格局 演化特征 北洛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CanESM2的渭河流域干旱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丁浩 张洪波 +4 位作者 张靖铷 吴延锐 邵淑婷 姚聪聪 吕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1-145,154,共16页
【目的】解析气候变化下渭河流域干旱事件发生频率与强度以及时空演变趋势,预估未来区域干旱发生发展情势,为渭河流域未来旱灾防控和水安全保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CMIP5统计降尺度数据集NEX-GDDP中的CanESM2全球气候模式数据,... 【目的】解析气候变化下渭河流域干旱事件发生频率与强度以及时空演变趋势,预估未来区域干旱发生发展情势,为渭河流域未来旱灾防控和水安全保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CMIP5统计降尺度数据集NEX-GDDP中的CanESM2全球气候模式数据,采用象限转换校正方法实施校准,并利用游程分析等方法,从干旱指标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与干旱事件特征的角度,分析渭河流域历史基准期(1966-2005年)与未来期(2021-2060年)2种排放情景(RCP4.5与RCP8.5)下的干旱时空演变特征,研究渭河流域干旱事件频率的空间特征与持续性变化。【结果】历史基准期与未来期SPEI在年际尺度下均呈下降趋势,其中RCP8.5情景下渭河流域春旱会显著加剧;未来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将呈现“两头减少,中间增多”的态势,即轻旱与特旱高频区域减少,中旱与重旱高频区域增多;流域尺度上,未来发生短历时干旱事件的频率有所减小,中长历时干旱事件频率增加,其中流域北部与渭河源头区的长持续性干旱事件发生频率会显著减小;未来不同间隔干旱事件的发生频率变化不大,依旧以1~6个月间隔的干旱事件为主,局地会有一定差异性。【结论】春季与冬季将是渭河流域未来干旱风险防范的重点季节,流域西部是冬旱防范的重点区域;未来轻旱与中旱仍是渭河流域最主要的干旱类型,但要警惕发生频率持续走高的中旱与重旱灾害所带来的风险;未来期流域中长历时干旱事件会有所增加,应采取应对措施减轻长持续性干旱事件给流域工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NEX-GDDP CanESM2 SPEI 象限转换校正法 渭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样本熵的渭河流域月降水序列复杂度与异步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天增 张洪波 +3 位作者 黎扬兵 吕丰 王雨巍 姚聪聪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6-41,共6页
降水序列复杂度是衡量气候系统复杂非线性变化的重要指标,其表征的时间序列动力学特征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流域水资源适应性管理意义重大。基于渭河流域及其周边22个气象站的降水数据,采用非线性动力学参数样本熵、Mann-Kendall非参数... 降水序列复杂度是衡量气候系统复杂非线性变化的重要指标,其表征的时间序列动力学特征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流域水资源适应性管理意义重大。基于渭河流域及其周边22个气象站的降水数据,采用非线性动力学参数样本熵、Mann-Kendall非参数趋势检验及累积距平等方法,系统分析1960-2016年渭河流域月降水序列复杂度的空间分布及演化特征,引入互样本熵探究气候变化影响下渭河流域不同分区月降水序列的异步性变化。结果表明:渭河流域月降水序列复杂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性,表现为从东南向西北下降、从上游到下游上升的趋势,干流上游区复杂度分布与其他区域明显不同;近年来渭河流域降水量呈显著的下降趋势,降水序列样本熵值显著增大,说明降水动力学系统结构趋于复杂,可能会给渭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带来挑战;渭河流域不同分区的滑动平均降水量与相应的样本熵值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整体表现为降水量减小、复杂度提高;气候变化影响期内区域间月降水序列异步性有所增强,但变化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降水序列 复杂度 样本熵 降水量 空间分布 渭河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