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 V600 E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0
1
作者 石臣磊 秦华东 +3 位作者 丁超 孙宇 石铁锋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3-127,共5页
目的:探讨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V600E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 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BRAF V600E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126例PTC患者中,B... 目的:探讨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V600E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 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BRAF V600E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126例PTC患者中,BRAF V600E基因突变发生率为69.0%(87/126)。单因素分析显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BRAF V600E基因突变有关(P<0.05),而患者性别、年龄、多发病灶、肿瘤大小、腺外侵及、桥本氏甲状腺炎和肿瘤分期与 BRAF V600E基因突变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BRAF V600E基因突变有关(P<0.05)。当肿瘤直径≤10 mm时,BRAF V600E基因突变对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无影响(P>0.05);当肿瘤直径>10 mm时,BRAF V600E基因突变阳性患者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BRAF V600E基因突变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AF V600E基因突变是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对于术前检测BRAF V600E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肿瘤直径越大越应该重视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重要性,且应该常规清扫该区域淋巴脂肪组织。但当BRAF V600E基因突变阴性患者的肿瘤直径≤5 mm时,应该重新审视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BRAF V600E基因 突变 淋巴结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适合手术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6
2
作者 石臣磊 郭勇 +5 位作者 南丁阿比雅思 高文超 石铁锋 秦华东 刘绍严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61-366,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与大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在预后影响因素和疾病复发率间的差异,分析适合手术的PTM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的251例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鼠类肉瘤滤...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与大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在预后影响因素和疾病复发率间的差异,分析适合手术的PTM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的251例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V600E基因突变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表达情况,以及术后随访结果。251例PTC患者中,PTMC 169例,大PTC(肿瘤直径〉1 cm) 82例。结果PTMC和大PTC患者的BRAF V600E突变率分别为65.1%(110/169)和78.0%(64/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MC患者的腺外侵袭率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7.1%(12/169)和27.2%(46/169),大PTC患者的腺外侵袭率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5.9%(13/82)和46.3%(3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MC和大PTC的随访时间分别为(45.6±3.6)个月和(45.0±3.4)个月(P〉0.05)。PTMC和大PTC患者在性别、年龄、是否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PEDF表达和复发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高危因素PTMC患者的复发率为1.6%(2/122),大PTC患者的复发率为4.9%(4/82)。结论腺外侵及、淋巴结转移和BRAF V600E基因突变是PTMC复发的高危因素,合并高危因素的PTMC应考虑采取与大PTC相同的治疗策略。对于出现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PTMC,更建议早期手术治疗。对于具有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高细胞亚型的PTMC患者,初次手术建议行全甲状腺切除,以降低潜在的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 V600E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预后
原文传递
BRAF^(V600E)突变与乳头状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2
3
作者 石臣磊 丁超 +3 位作者 秦华东 孙宇 石铁锋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22-1526,共5页
目的:探讨乳头状甲状腺癌(PTC)中BRAF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年间符合条件的PTC手术患者126例,提取患者石蜡切片中的DNA样本,用荧光PCR法检测BRAF基因V600E(BRAFV600E)的突变情况,分析BRAFV600E突变与PT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中... 目的:探讨乳头状甲状腺癌(PTC)中BRAF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年间符合条件的PTC手术患者126例,提取患者石蜡切片中的DNA样本,用荧光PCR法检测BRAF基因V600E(BRAFV600E)的突变情况,分析BRAFV600E突变与PT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126例PTC患者BRAFV600E突变的发生率为69.0%(87/126)。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显示,BRAFV600E突变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分期和BRAFV600E突变有关(均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肿瘤直径≤10 mm时,BRAFV600E突变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肿瘤直径>10 mm时,BRAFV600E突变患者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高于突变阴性患者(P<0.05)。结论:BRAFV600E突变是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对于术前检测BRAFV600E突变阳性患者,肿瘤直径越大越应该重视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突变 淋巴转移
原文传递
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V600E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石臣磊 秦华东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55-1156,共2页
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诊断和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标志及开发治疗乳头状癌的靶基因,BRAFV600E基因突变已成为甲状腺癌研究领域中的热点。现就BRAFV600E基因及突变与PTC的诊断、治疗的关系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基因突变 滤过性毒菌 类肉瘤 分子生物学标志 致癌 甲状腺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