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束化管理法在急诊科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兆勋 郭美英 +1 位作者 肖涛 林军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3期167-169,共3页
总结了急诊科采用集束化管理法管理仪器设备,探索一条高效的仪器设备管理、培训、保养的新方法。主要包括将科室所有的仪器分类放置,并在仪器放置点的地面上贴好仪器标识,根据标识能找到仪器,使用完根据标识将仪器物归原处。制定标准操... 总结了急诊科采用集束化管理法管理仪器设备,探索一条高效的仪器设备管理、培训、保养的新方法。主要包括将科室所有的仪器分类放置,并在仪器放置点的地面上贴好仪器标识,根据标识能找到仪器,使用完根据标识将仪器物归原处。制定标准操作流程,定期培训考核。认为实施集束化管理法管理急诊科仪器设备能缩短急诊科新入科护士的环境适应时间,降低科室仪器维修率,提高使用后仪器归位率,提高患者和医生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管理法 仪器管理 新护士培训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1年生存率影响因素的COX回归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小红 丁四清 +2 位作者 肖涛 郭美英 林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9年第10期21-25,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1年生存率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干预、延长其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1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相关资料,对可能影响其生存的危险因素进行评定,并采用Cox回归全变量模型和逐...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1年生存率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干预、延长其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1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相关资料,对可能影响其生存的危险因素进行评定,并采用Cox回归全变量模型和逐步回归模型分析。结果男性(HR=17.5,95%CI:1.382~221.63)、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HR=52.57,95%CI:3.597~768.48)、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HR=5.033,95%CI:0.367~69.05)、肌酸激酶同工酶(HR=11.12,95%CI:1.376~89.91)、肾衰竭(HR=0.115,95%CI:0.002~8.443)、行PCI术(HR=52.06,95%CI:3.82~709.68)、30天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HR=0.002,95%CI:0.002~0.036)是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1年生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上应加强对心肌梗死男性患者合并有肌酸激酶异常、肾衰竭且未行PCI术患者的风险管理,重视30天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的风险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生存率 COX回归分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两种评分系统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不良事件预测价值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军 肖涛 +4 位作者 王莎 张小红 郭美英 王晓琳 张月娟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0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对比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与五因素(history&ECG&age&risks&troponin,HEART)评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目的对比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与五因素(history&ECG&age&risks&troponin,HEART)评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经急诊入院的ACS患者395例,在发病12 h内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相关检查.分别采用GRACE和HEART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计算风险分层.随访患者发病后30 d、90 d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两种评分系统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GRACE评分、HEART评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病30 d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8、0.736;90 d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9、0.683.结论两种评分系统对冠脉综合征高危患者发病30 d内病情危险性识别能力相同;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90 d风险预测中,HEART评分系统在预测高危患者、识别低危患者的适用性优于GRACE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风险评估 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基于信息系统的急性胸痛患者分诊流程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林军 肖涛 +2 位作者 郭美英 张小红 张月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5-28,共4页
目的提高急性胸痛患者分诊安全性,规范胸痛分诊流程。方法选择2016年3~5月444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0例)胸痛分诊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分诊方法。2017年7~9月422例(STEMI患者31例)胸痛患者为观察组,开发分诊信息系统,并制定应用... 目的提高急性胸痛患者分诊安全性,规范胸痛分诊流程。方法选择2016年3~5月444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0例)胸痛分诊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分诊方法。2017年7~9月422例(STEMI患者31例)胸痛患者为观察组,开发分诊信息系统,并制定应用急性胸痛分诊流程进行分诊。结果观察组平均分诊耗时(159.9±133.6)s,显著短于对照组(275.7±245.6)s,观察组STEMI患者门-球时间(88.8±42.4)min显著短于对照组(128.2±69.9)min,其质量达标率(30.0%)显著高于对照组(67.7%)(P<0.05,P<0.01)。结论应用基于信息系统的胸痛分诊流程有利于为急性胸痛患者提供快速、高效的诊疗服务,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胸痛 信息系统 分诊流程 标准化流程 门-球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