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沈从文阅读史发覆
1
作者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22,共11页
仔细比对、考辨沈从文的自述与创作,辅以参照周边人的指证,能最大程度地挖掘出沈从文的阅读史。沈从文的阅读对象广涉古今中外,可分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与非文学类著作四类。随着创作的日臻成熟,沈从文的阅读选择... 仔细比对、考辨沈从文的自述与创作,辅以参照周边人的指证,能最大程度地挖掘出沈从文的阅读史。沈从文的阅读对象广涉古今中外,可分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与非文学类著作四类。随着创作的日臻成熟,沈从文的阅读选择从随意性转向系统性,接受倾向从技法借鉴转向思想层面,接受方式从模仿挪用转为创造性转化。沈从文的知识结构在创作初期就形成了民间文化、传统文化、外国文化三条线索,三者相互交织、彼此渗透,为沈从文的创作提供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阅读史 《中国小说史》 《新文学研究》
下载PDF
论沈从文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接受与转化——以阅读史为考察路径
2
作者 《中国比较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101,共15页
以翻译作品为接受路径,沈从文的早期文学观受到了《艺术论》的影响,沈从文的小说结构从托尔斯泰的城乡叙事模式中获得了情感、价值上的支持,沈从文将托尔斯泰的形象目标化、模范化,视为理想作家的范型,用以关切一般写作者,又将托尔斯泰... 以翻译作品为接受路径,沈从文的早期文学观受到了《艺术论》的影响,沈从文的小说结构从托尔斯泰的城乡叙事模式中获得了情感、价值上的支持,沈从文将托尔斯泰的形象目标化、模范化,视为理想作家的范型,用以关切一般写作者,又将托尔斯泰的形象化用为应对外界批评/压力和坚持自我道路的精神武器,同时也“见贤思齐”,用托尔斯泰的形象砥砺自己。托尔斯泰被沈从文赞为“最可爱的”“人道主义的”“伟大文学家”,在沈从文接受对象中具有唯一性,与沈从文的情感、精神需求相呼应。理解沈从文对托尔斯泰的接受与转化,能窥见沈从文小说、思想、精神世界中晦暗不明而又真实存在的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艺术论》 列夫·托尔斯泰 城乡叙事模式
原文传递
学术·思想·风骨——论魏绍馨先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3
作者 张全之 《临沂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93-101,共9页
魏绍馨先生是“第二代中国现代文学学者”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术研究具有鲜明的对话性、时代性、论从史出、实事求是的特征,体现了摆脱既有研究框架、锐意求实求新的学术勇气和1980年代学术与思想交融的时代风尚,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上... 魏绍馨先生是“第二代中国现代文学学者”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术研究具有鲜明的对话性、时代性、论从史出、实事求是的特征,体现了摆脱既有研究框架、锐意求实求新的学术勇气和1980年代学术与思想交融的时代风尚,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上发挥过补正、先锋、开拓性作用。魏绍馨先生作为研究五四新文化的学者,不仅将“五四”当成一个学术课题,也将“五四”高扬的科学与民主精神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不阿世、不媚俗,生动诠释了一代学人研究与传承“五四”的精神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绍馨 学术 思想 风骨 中国现代文学
下载PDF
论托尔斯泰《艺术论》对沈从文文学思想的影响——兼论1928年沈从文经受的舆论危机
4
作者 《俄罗斯文艺》 2023年第3期151-160,共10页
沈从文的《阿丽思中国游记》在《新月》连载后,因为讽刺色彩浓郁,被认作“革命文学”,沈从文也被认作“革命文学家”。他迅速向国民党右翼文人和左翼革命青年作出回应,一则强调写作的个体性,二则阐释自己的文学观,其中关于文学定义、目... 沈从文的《阿丽思中国游记》在《新月》连载后,因为讽刺色彩浓郁,被认作“革命文学”,沈从文也被认作“革命文学家”。他迅速向国民党右翼文人和左翼革命青年作出回应,一则强调写作的个体性,二则阐释自己的文学观,其中关于文学定义、目的、地位等基本问题的答案参借了托尔斯泰的《艺术论》。三四十年代,沈从文倡导和实践的人生艺术,奉持的文学之真假观以及进行的文学批评,也能溯源至《艺术论》。《艺术论》作为沈从文文学思想的重要影响源,对沈从文的影响不是短暂的,而是长久的,不是浅层次的,而是深入到沈从文文学思想的底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革命文学 托尔斯泰 《艺术论》
原文传递
从“人性”的描绘到“哀歌”的鸣奏——沈从文小说《萧萧》1930年初刊本与1936年再刊本对读 被引量:3
5
作者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1-139,共9页
《萧萧》的初刊本与再刊本在文辞句式,人物身份、形象、人物关系,故事结构,文体特征,叙事重心,主题思想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具有不同的文本本性,其中关乎着不同时期的沈从文在语言艺术、写作姿态、价值立场、认知观念、文体特... 《萧萧》的初刊本与再刊本在文辞句式,人物身份、形象、人物关系,故事结构,文体特征,叙事重心,主题思想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具有不同的文本本性,其中关乎着不同时期的沈从文在语言艺术、写作姿态、价值立场、认知观念、文体特征等方面的变化。初刊本中,沈从文是节制的,遵守着客观的立场,尽自己的"观察、理解"描绘一幅不同于都市人的乡下人之人性画像。再刊本中,沈从文介入文本,以童养媳为叙事焦点,揭露了乡村社会中落后、粗鄙的伦理观和价值观,并且对乡下人和乡村社会及都市投以忧思和批判,既有的诗性和后入的"哀歌"在小说内部形成多股冲突和张力。由是,应该认为它们彼此具有独立的意义,而不能忽视版本差异,更不能彼此代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萧萧》 湘西 版本
下载PDF
“边城”裂缝:幻境与幻境解体——论沈从文的《边城》 被引量:2
6
作者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40-45,共6页
去历史、去商业、去时间、去意义的"边城"是沈从文"德性"想象下美丽、清洁、智慧的幻境。"人"的长成将"边城"拉回到时间、意义、价值、归罪交织而成的现实,幻境转而解体,其原因则是"湘行&... 去历史、去商业、去时间、去意义的"边城"是沈从文"德性"想象下美丽、清洁、智慧的幻境。"人"的长成将"边城"拉回到时间、意义、价值、归罪交织而成的现实,幻境转而解体,其原因则是"湘行"途中湘西的常与变使沈从文既有的湘西记忆、乡土经验被冲击、被刷新,想象视域下的为"德性"倾心继而转向贴近血肉人生的"俗气"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幻境 德性 俗气 湘行 《边城》 幻境解体
下载PDF
读者信箱
7
作者 《散文诗(下半月.校园文学)》 2016年第10期40-40,共1页
尊敬的老师:您好!作为一名读者.当提笔书写这封信时,忐忑的心情等于试一试的勇气。用纸和笔,以古老的方式.表达我的敬意和诚意。
关键词 高尔斯华绥 律师工作 法利赛人 英国小说家 法律系 现实主义传统 文学创作 律师业务 文学写作 作品语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