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内蒙古旅游商品符号价值的外观体现 被引量:5
1
作者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51-53,共3页
内蒙古旅游商品是特殊的商品,它是符号,具有符号价值;它的符号价值主要体现在外观上(如包装,设计等)具体体现的;它作为一种文化商品与蒙古民族的信仰风俗有着密切的联系;内蒙古旅游商品要遵循客观、正确、充分地体现蒙古族独特的信仰风... 内蒙古旅游商品是特殊的商品,它是符号,具有符号价值;它的符号价值主要体现在外观上(如包装,设计等)具体体现的;它作为一种文化商品与蒙古民族的信仰风俗有着密切的联系;内蒙古旅游商品要遵循客观、正确、充分地体现蒙古族独特的信仰风俗和文化风情这一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旅游商品 符号价值 外观
下载PDF
仪式中身体实践的认知性结构隐喻——以成吉思汗查干苏鲁克大典中的嘎日利祭祀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5-39,共5页
仪式不仅具有对事件的个体记忆功能,也可以表述对于集体心智结构的认知记忆。仪式的这种认知性记忆除了通过语言来表达,更多的是以身体来展演。以仪式中身体实践的认知记忆作为理论切入点,通过对嘎日利祭祀仪式中身体实践结构与萨满神... 仪式不仅具有对事件的个体记忆功能,也可以表述对于集体心智结构的认知记忆。仪式的这种认知性记忆除了通过语言来表达,更多的是以身体来展演。以仪式中身体实践的认知记忆作为理论切入点,通过对嘎日利祭祀仪式中身体实践结构与萨满神话和敖包祭祀的结构对比,可以认为,嘎日利祭祀所传承并延续下来的是萨满教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 认知记忆 身体实践 结构性隐喻 萨满
下载PDF
民族志的阐释与历史的真实——以拖雷之死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47,共5页
对于传统民族志来讲,历史记录就是历史本身或历史事实。然而,从现代民族志视野看,历史是文化建构的产物。对历史文献记录不断更新的阐释,也导致了民族志的真实性问题变得越来越错综复杂。关于"拖雷之死"这一历史事件,历史文... 对于传统民族志来讲,历史记录就是历史本身或历史事实。然而,从现代民族志视野看,历史是文化建构的产物。对历史文献记录不断更新的阐释,也导致了民族志的真实性问题变得越来越错综复杂。关于"拖雷之死"这一历史事件,历史文献中有着不同的叙事文本,学者们对有关"托雷之死"的诸多文本也持有不同看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些学者以"宫廷斗争论"来阐释"拖雷之死",今有罗贤佑推出"托雷死于窝阔台之害"的看法,笔者试图针对"拖雷之死"这一历史事件进行的文化建构过程,对罗贤佑的这一论点提出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雷之死 叙事文本 历史建构 历史真实
下载PDF
移动性:游牧文化的空间表述
4
作者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135-138,共4页
游牧文化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移动性,是解读和诠释游牧文化的一个很好的理论视角。本文以农耕文化作为"参照体",以"移动性"为核心概念探讨游牧文化的核心价值。与农耕文化相似,游牧文化与土地之关系也很紧密,但其形... 游牧文化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移动性,是解读和诠释游牧文化的一个很好的理论视角。本文以农耕文化作为"参照体",以"移动性"为核心概念探讨游牧文化的核心价值。与农耕文化相似,游牧文化与土地之关系也很紧密,但其形态是移动的,在更大的空间中展开。蒙古族游牧文化之移动性具体表现为:可移动的畜群、可移动的居住空间、不适合财富积累的特征等,在宽广的平面空间中呈现了蒙古族文化的基本要素和内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牧文化 农耕文化 移动性 空间
下载PDF
从生命本原到精神本原——基于成吉思汗“哈日·苏鲁锭”威猛大祭之思考
5
作者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7-112,共6页
历史记忆,总是以仪式展演的方式传承和发展,而集体记忆通过一种选择、发明、再造、结构性失忆的方式强化所要表述的历史文化记忆。成吉思汗哈日·苏鲁锭威猛大祭是一个神奇而古老的仪式,其背后隐藏着一种深层的结构或隐喻,它完美地... 历史记忆,总是以仪式展演的方式传承和发展,而集体记忆通过一种选择、发明、再造、结构性失忆的方式强化所要表述的历史文化记忆。成吉思汗哈日·苏鲁锭威猛大祭是一个神奇而古老的仪式,其背后隐藏着一种深层的结构或隐喻,它完美地诠释了蒙古民族文化传承的独特方式。本文立足于蒙古民族12年一遇的龙年威猛大祭的田野调查资料,为全面了解哈日·苏鲁锭威猛大祭的仪式展演与仪式叙事目的"威猛"之间的关系,对蒙古萨满教从生命本原到精神本原的仪式转换过程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哈日·苏鲁锭威猛祭祀仪式的原型结构及传承之文化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日·苏鲁锭 生命本原 精神本原 威猛
原文传递
可移动与不可移动:文化空间视角下的“成吉思汗陵”
6
作者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64-68,共5页
在成吉思汗陵祭祀文化研究中,民族学、人类学、宗教学、民间文学等领域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理论视角。然而,对成吉思汗陵本身,存在一些认知上的偏颇。这是成吉思汗陵祭祀文化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在文化空间的视野下,通过梳理成吉思汗... 在成吉思汗陵祭祀文化研究中,民族学、人类学、宗教学、民间文学等领域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理论视角。然而,对成吉思汗陵本身,存在一些认知上的偏颇。这是成吉思汗陵祭祀文化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在文化空间的视野下,通过梳理成吉思汗陵现状和不同历史时期的面貌来探讨成吉思汗陵的属性问题,即非"陵墓"而"灵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陵墓 灵庙 八白室 可移动 不可移动陵墓
下载PDF
“劝奶歌”之音乐治疗学阐释 被引量:1
7
作者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2-54,共3页
音乐治疗的医学人文价值已经在理论上获得了充分的肯定,但在临床实践中多大程度上被感知,多大范围内发挥其人文属性仍需要一些故事范本。劝奶歌作为一个音乐治疗的存在,表达了自我与他者、心与身之间的象征性关联。借助于劝奶歌的例子... 音乐治疗的医学人文价值已经在理论上获得了充分的肯定,但在临床实践中多大程度上被感知,多大范围内发挥其人文属性仍需要一些故事范本。劝奶歌作为一个音乐治疗的存在,表达了自我与他者、心与身之间的象征性关联。借助于劝奶歌的例子试图拓展音乐治疗的人文价值,包括倾听患者的疾痛、寻找疾痛背后的社会学根源,从而帮助患者重构生命认知体系。在某种仪式场景中的深度交流与倾听,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身心平衡、重构其认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治疗学 身体 语言 仪式
下载PDF
客观主义视角下成吉思汗祭典仪式的真实性再造 被引量:1
8
作者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48,共5页
文章在客观主义视角下以成吉思汗祭典的真实性再造作为切入点,在人类学田野调查基础上通过梳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空间生产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地方政府和旅游主体在对发展旅游的认识和变化,分析了仪式真实性如何被再造的实践过程。此... 文章在客观主义视角下以成吉思汗祭典的真实性再造作为切入点,在人类学田野调查基础上通过梳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空间生产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地方政府和旅游主体在对发展旅游的认识和变化,分析了仪式真实性如何被再造的实践过程。此案例在现代旅游背景下对仪式真实性的表述呈现出不同的意涵,希望能够对旅游真实性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启示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真实性 成吉思汗祭典 旅游
原文传递
影视人类学视角下小说“赫穆楚克的破烂儿”的教学意义
9
作者 《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 2019年第2期136-139,共4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