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上海儒商圈(下)
- 1
-
-
作者
叶觉林
-
出处
《企业研究》
1996年第9期36-37,共2页
-
文摘
胡万春:他把生意做到了越南。 提起胡万春的名字,你一定会联想到小说《过年》、《骨肉》、《娃女》。这位昔日的上海工人作家,如今是西装革履、挺胸凸肚,一副财大气粗的老板模样。现在他不仅担任了万家春股份有限公司、香港森晓国际文化投资股份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而且他还频频出国,把生意做到了越南。
-
关键词
越南
外国投资法
股份有限公司
文化投资
势分析方法
股份公司
上海工人
私人企业
“自由人”
上海股市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人生不能没有爱——访作家伉俪赵鑫珊、周玉明
- 2
-
-
作者
叶觉林
-
出处
《教师博览(上旬刊)》
1997年第10期20-21,共2页
-
文摘
如果没有为上海社科院出版社策划的《作家伉俪丛书》组稿,如果没有以后一次次推心置腹的谈话,我相信我不会那么快就走进他俩生活的世界。赵鑫珊和周玉明,这两位上海文坛的著名作家、学者、记者,在经历了一段长长的苦恋之后,终于在1995年7月25日喜结良缘,为自己希冀的幸福之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赵鑫珊说:“我的最大快乐是写作,我的最大财富是周玉明。”
-
关键词
作家
写作
社科院
人生
贝多芬
上海文坛
出版社
写字台
最大
世界
-
分类号
K8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商战中的军师群
- 3
-
-
作者
叶觉林
-
出处
《中外企业家》
1996年第10期33-35,共3页
-
文摘
当今商场,人才辈出。改革开放的大潮,使千千万万的老板们,走上了经济的大舞台。然而在其“方显英雄本色”的背后,却有一大批特殊人物在运筹帷幄:他们或善于策划、精于算计、或长于公关、通晓法则;他们大多饱经沧桑又老于世故,高招在手但轻易不愿露相;他们既非老板又非雇员,却利用自己的聪明才干和丰富阅历,导演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商战活剧。这些人,就是活跃在当今商战中的“军师群”。 正像中国应该有博士、硕士、学士,应该有教授、高级工程师一样,作为商战的幕僚,“军师”
-
关键词
乡镇企业
玩具厂
总经理
企业形象
员工
公司业务
军师
商业
雇员
丰富阅历
-
分类号
F27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上海人重塑就业观
- 4
-
-
作者
叶觉林
-
出处
《企业研究》
1997年第4期31-33,共3页
-
文摘
一位下岗的上海中年人,在第16次去劳务市场找工作仍碰壁后,感慨万千地对笔者说:“看来我的优势只比外地民工多了一个沪籍户口,我现在开始有了真正的危机感!”此话包含几多无奈,几多凄然,只有当事者明白。其实,上海滩激烈的择业争夺战,早已拉开了序幕。一组数字告诉你:上海人已不占优势据最近的劳动工资年报统计,1995的上海全市的职工人数为478.65万人,比1994年减少11.7万人。其中国有经济单位减少12万余人,集体单位减少2万多人,其他经济单位增加了3万多人。如今,上海劳动岗位上的人员结构开始向脑力型人员倾斜。双向选择已成为企业用人和职工择业的新观念。统计数字显示:一年中有85400人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各类流动人数达47万多人,平均每百名职工有10人在流动。
-
关键词
修理工具
下岗人员
上海人才市场
数字显示
商业价值
推销员
劳动工资
摩托车
双向选择
择业观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论群众影评理论化的发展方向
- 5
-
-
作者
叶觉林
-
出处
《电影新作》
1986年第5期85-86,共2页
-
文摘
电影评论从专家的书房里走出来,使原来只作为接受对象的电影观众,直接拿起笔来,抒发自己的欢乐、感想,直至尖锐的批评,这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群众影评。群众影评活动,已日益成为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个新的品种、样式,它的影响在日益扩大,质量在日益提高。以上海为例,目前已有一支数量可观的群众影评队伍,建立了职工、青年、
-
关键词
电影评论
电影观众
电影工作者
电影创作
接受对象
人民文化生活
电影美学
影视评论
电影社会学
新时期电影
-
分类号
J9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画廊业迎来“老字号”——上海老画廊
- 6
-
-
作者
叶觉林
-
出处
《艺术市场》
2003年第Z1期99-99,共1页
-
文摘
在上海老画廊内,不但展示中国近现代国画大师吴昌硕、齐白石、傅抱石、张大千、谢稚柳等人的精品画作,更有中国第一、第二代油画大师如徐悲鸿、林风眠、吕斯百、吴大羽、潘玉良等人的作品。
-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
油画大师
傅抱石
林风眠
吴昌硕
作品
徐悲鸿
齐白石
第二代
精品
-
分类号
J124
[艺术—艺术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