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叶紫 郭士义 +1 位作者 姜正雄 刘俊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8-131,共4页
华南地区某大型火力发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废水处理量68 t/h,系统采用软化预处理→管式微滤(TMF)→管网式和碟管式两级反渗透浓缩(ST-DT),生成的浓水用于煤场灰渣场冲洗水,淡水回用至脱硫工艺用水,系统废水整体回用率100%。系统... 华南地区某大型火力发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废水处理量68 t/h,系统采用软化预处理→管式微滤(TMF)→管网式和碟管式两级反渗透浓缩(ST-DT),生成的浓水用于煤场灰渣场冲洗水,淡水回用至脱硫工艺用水,系统废水整体回用率100%。系统各工艺段性能优异,单位水处理成本34.5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零排放 软化 TMF ST-DT
下载PDF
大数据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9
2
作者 叶紫 刘怡君 王鹏飞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2-141,共10页
大数据的挖掘和应用有力推动了在线旅游、智慧景区、智能出行等新兴业态的发展,为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游客体验、景区建设、企业运营和政府监管是大数据作用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数字经济背... 大数据的挖掘和应用有力推动了在线旅游、智慧景区、智能出行等新兴业态的发展,为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游客体验、景区建设、企业运营和政府监管是大数据作用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大数据促进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游客隐私信息保护面临挑战、旅游产品价格歧视现象频现、旅游竞争性平台垄断趋势明显和数字化基础设施改善面临困境。因此,应努力确定数据边界,完善监管体系,推进智慧旅游,挖掘游客数据,推动产业融合,丰富场景应用,加强人才培养,促进我国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旅游产业 高质量发展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二三产业协调融合问题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叶紫 肖咏嶷 高璐玥 《价格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4-178,共5页
如何统筹协调二三产业,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对我国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二三产业统筹协调发展做出了新定义,并考察2010-2020年产业结构变动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运用中... 如何统筹协调二三产业,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对我国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二三产业统筹协调发展做出了新定义,并考察2010-2020年产业结构变动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运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正向影响,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能为我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结构性红利”,但在不同地区、不同行政等级的城市间存在异质性。因此,需要推进产业融合来推动二三产业统筹协调,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制定产业政策,加强地区产业发展的融通协作,促进要素合理流动,使得二三产业维持在合理比例,协同并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高质量发展 统筹协调发展
原文传递
文化传承视域下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研究——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旅游品牌的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艳艳 叶紫 《价格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18,214,共7页
推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对实现旅游目的地品牌价值提升发挥重要作用。“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品牌塑造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为此,本文从地格理论的视角出发,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形象的地格因... 推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对实现旅游目的地品牌价值提升发挥重要作用。“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品牌塑造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为此,本文从地格理论的视角出发,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形象的地格因子进行归纳和梳理。在此基础上,运用旅游三力模型(RAC)筛选“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旅游目的地品牌基因,并建立品牌基因指标评价体系。研究发现,“中国古都”“文化遗产”“华夏文脉”和“黄河文化”四大人文环境地格因子的品牌基因评价高于4分。这表明,“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帮助河南成功塑造了“华夏文明之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为更好促进旅游目的地品牌提升,从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品牌体系、提高品牌传播质效和深化“品牌IP”建设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 文旅融合 品牌塑造 地格理论
原文传递
推动数字文化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叶紫 张颖熙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4年第1期67-72,共6页
为适应数字化时代发展需要,文化产业发展亟待转型升级和变革创新,加快发展数字文化经济势在必行。数字文化经济既是数字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经济的构成部分,其核心特征是文化的要素化生产、创意的工业化转化、消费的沉浸化方式... 为适应数字化时代发展需要,文化产业发展亟待转型升级和变革创新,加快发展数字文化经济势在必行。数字文化经济既是数字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经济的构成部分,其核心特征是文化的要素化生产、创意的工业化转化、消费的沉浸化方式。我国发展数字文化经济尽管有不少挑战,但总体基础比较好,前景广阔。推动数字文化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发挥政府与市场双重力量,推动数字文化经济高质有序发展;强化数字技术应用,培育数字文化应用场景;支持企业内部创新,增强数字文化核心竞争力;创新科研机构研发管理目标,升级数字文化产业价值链;优化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培育数字文化复合型高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文化产业 竞争优势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发展路径
6
作者 叶紫 张颖熙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23,共8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的跃升方向,符合新发展阶段我国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驱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从文化旅游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基本特质着手,综合性分析了新质生产力促进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 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的跃升方向,符合新发展阶段我国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驱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从文化旅游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基本特质着手,综合性分析了新质生产力促进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表现为以新技术加速文化旅游业的生产方式变革、以新型要素重构文化旅游业的生产关系、以结构创新提高文化旅游业的经济发展质量。新质生产力对生产要素质量的提升和新型生产组织形态的生成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可充分实现主导产业、融合产业以及潜在关联产业间的相互联动,并赋予文化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能力。为此,应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文化旅游业的效率与质量;不断丰富模式创新,提升文旅消费体验与产品供给;持续实现结构创新,提升文化旅游行业的整体竞争力;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文化旅游产业的人力资本价值,以实现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培育的良性互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文化旅游业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文旅资源产业化的现状、困境与数字化路径——以甘肃省为例
7
作者 叶紫 《社会科学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82,共7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扩大内需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是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数字化是当下突破文旅资源产业化的重要路径,推进文化和旅游资源产业化发展,要确立内容生产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扩大内需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是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数字化是当下突破文旅资源产业化的重要路径,推进文化和旅游资源产业化发展,要确立内容生产的基础性地位,基于产业协同和价值链重构层面,推动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融合视角的研究阐释、创意转化与开发利用,创新生产能够反映时代要求的文化产品,进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我国文旅融合实现内涵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内生动力。文章以甘肃省为例,通过分析文旅资源产业化及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与困境,提出数字化革新路径,进一步加强文旅资源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实现新时代数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资源 产业化 文旅融合 数字化路径
下载PDF
区块链技术驱动下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郭同兵 叶紫 陈明 《中国检验检测》 2020年第3期6-8,共3页
区块链具有防伪造、可溯源、公开透明及不可篡改等显著特性,将区块链的核心技术引入国家质量基础建设,有助于保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提升我国质量水平、变革标准化与合格评定运行机制提升市场监管效率、推进国家质量基础核心要素融合发... 区块链具有防伪造、可溯源、公开透明及不可篡改等显著特性,将区块链的核心技术引入国家质量基础建设,有助于保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提升我国质量水平、变革标准化与合格评定运行机制提升市场监管效率、推进国家质量基础核心要素融合发展.同时对区块链应用的困境与阻碍进行分析,以期从技术层面为国家质量基础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智能合约 防伪和溯源 国家质量基础
原文传递
共生理论视角下文化遗产与数字科技融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夏杰长 叶紫 《行政管理改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24,共11页
文化遗产是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立足数实融合背景,将共生理论引入文化遗产与数字科技融合发展理论分析框架,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深入阐释文化遗产与数字科技融合发展内涵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动态共生系统中研究主... 文化遗产是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立足数实融合背景,将共生理论引入文化遗产与数字科技融合发展理论分析框架,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深入阐释文化遗产与数字科技融合发展内涵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动态共生系统中研究主体的共生单元、共生环境与共生模式,探讨数字科技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播和体验方面的应用。我国文化遗产与数字科技融合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仍面临融合深度不够、用户需求高而实际应用较弱、保护与利用认知较落后等挑战。通过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充分展现文化内容的核心价值,增强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是两者融合发展的主要目标。为此,要采取如下举措:加强技术管理,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注重用户需求,推进用户导向的多元化开发;提高认知水平,实现文化遗产价值社会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科技 文化遗产 共生理论 融合发展
下载PDF
交通运输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物流降本增效的对策思路——以贵州为例
10
作者 叶紫 夏杰长 《新经济导刊》 2023年第4期69-77,共9页
高质量发展交通运输业,促进物流降本增效,对夯实实体经济根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引领区域协调发展和增进民生福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40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和物流业发展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也存... 高质量发展交通运输业,促进物流降本增效,对夯实实体经济根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引领区域协调发展和增进民生福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40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和物流业发展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也存在交通物流网络结构不平衡、区域运输差异化明显和物流管理体制不完善等严峻挑战。面向未来,需要从管理层面、结构层面、技术层面提升交通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充分发挥物流园区的辐射作用和枢纽体系的纽带作用,加快交通数字化转型,大力推进多式联运,以交通设施优势助力物流降本增效,从而实现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设施 高质量发展 物流业发展 降本增效
下载PDF
加强国家质量基础建设 提升市场监管效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岳飞 叶紫 《中国检验检测》 2021年第2期6-9,共4页
国家质量基础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保障,也是提升我国市场监管效能的关键技术支撑。国务院改组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后,强调责任约束全过程的监管机制,形成了行业、社会综合监管的新模式。文章阐述了国家质量基础核心要素支撑市场监管... 国家质量基础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保障,也是提升我国市场监管效能的关键技术支撑。国务院改组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后,强调责任约束全过程的监管机制,形成了行业、社会综合监管的新模式。文章阐述了国家质量基础核心要素支撑市场监管的内在机理,并对目前国家质量基础支撑市场监管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结合法律保障、国家质量基础融合发展和监督机制方面,对建立行之有效的国家质量基础支撑市场监管的机制提出设想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质量基础 市场监管 效能
原文传递
滴管炉内新疆后峡煤挥发分释放和形态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叶紫 周志杰 +1 位作者 崔童敏 于广锁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72-1177,共6页
对新疆后峡煤和滴管炉内的快速热解焦的比表面积、平均孔径、粒径和表面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快速热解过程中原煤的形态变化。将热解焦在热重分析仪上进行气化实验,研究形态变化对气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热解温度的升高,煤焦比表面... 对新疆后峡煤和滴管炉内的快速热解焦的比表面积、平均孔径、粒径和表面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快速热解过程中原煤的形态变化。将热解焦在热重分析仪上进行气化实验,研究形态变化对气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热解温度的升高,煤焦比表面积与平均孔径变化趋势不同;快速热解过程中煤颗粒除破碎外,还会发生膨胀及凝聚形态变化;不同热解碎片气化趋势不一样,1200℃热解温度下的热解焦气化稳定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管炉 热解 气化 膨胀 凝聚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考量——评《教育学基础》第三版
13
作者 叶紫 吉春晓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12-112,共1页
纵观近代教育历史沿革,世界各国都把教育改革作为促进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但由于民族传统不同、指导教育改革的价值观有别,各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及革新取向也存在着相应差异。2002年,全国12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了《教育学基础》一书,... 纵观近代教育历史沿革,世界各国都把教育改革作为促进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但由于民族传统不同、指导教育改革的价值观有别,各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及革新取向也存在着相应差异。2002年,全国12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了《教育学基础》一书,该书立足于教育学的中国化路径,展现了教育学理论与教育改革实践的双向建构过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教育学当时的成长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改革 近代教育 双向建构 教育学理论 中国教育学 教育改革实践 《教育学基础》 教育的现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