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富连成是我的艺术摇篮
- 1
-
-
作者
叶盛长
陈绍武
-
出处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6-89,共4页
-
文摘
(接上期)进了科班以后,每天上、下午都得练基本功,上午练毯子功,下午练腿功。
-
关键词
艺术
基本功
毯子功
-
分类号
J0-05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富连成是我的艺术摇篮
- 2
-
-
作者
叶盛长
陈绍武
-
出处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8-91,共4页
-
文摘
我于1922年7月出生在和平门外海北寺街新宅中。
-
关键词
戏剧艺术
京剧艺术
表演艺术
艺术家
-
分类号
J821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富连成是我的艺术摇篮
- 3
-
-
作者
叶盛长
陈绍武
-
出处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0-93,共4页
-
文摘
(接上期)开场为图个吉利,不是加演一场《大赐福》,就是加演一场跳加官。如果演跳加官,就由一个演员穿上红蟒、戴上相貂、蒙上粘着五绺髯的面具,双手拿着绣着字的彩带子在台上跳,彩带子上绣的字是“天官赐福”和“加官进爵”等字样。有时也跳武财神,演员的扮相是勾金脸,穿蓝色或绿色的蟒,戴二郎岔子,上绑红绸子打成的一个彩球,一只手拿牙笏,一只手托着纸糊的金元宝。他的舞蹈动作类似钟馗的身段造型,先是表示要把元宝送给观众,跳到最后把元宝交给科班管事的,表示大家都会发财的意思。
-
关键词
艺术
舞蹈动作
演员
面具
身段
-
分类号
J0-05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散谈《打渔杀家》和戏曲改革
- 4
-
-
作者
叶盛长
-
出处
《中国戏剧》
1982年第9期-,共2页
-
文摘
从京剧发展的历史上看,正是由于前辈艺人的不断丰富、改革,才使京剧立于不衰之地。对于传统剧目中的糟粕、不合理的和观众不能理解的东西,就必须大胆地加以改革;但对于精华部分就不必再改了,改得不好,反而会弄巧成拙。这里面还有个分辨精华与糟粕,合理与不合理,好与坏的问题。你认为是好的。
-
关键词
萧恩
《打渔杀家》
锁喉
忆昔
五十年代
女儿
传统剧目
倪荣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马连昆搅戏为哪般
- 5
-
-
作者
叶盛长
-
出处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6-48,共3页
-
文摘
梨园界的老人儿大概还记得,富连成科班有位叫马连昆的,他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的堂兄。他性格耿直、倔犟。据我父亲讲,在科班里他学戏是最用功的一个。铜锤、架子、武二花的活他都能来,而且相当不错。不仅台上行,场面上的司鼓、胡琴、月琴、弦子、笛子、唢呐、笙、箫等,横的竖的全能招呼,可以说是六场通透。可是,有这么大本事的人戏饭却越吃越窄。他搭过不少班,梅兰芳的、马连良的、高庆奎的等等,但哪儿也干不长。因为他一有不顺心的事,或台上出点纰漏,就开搅。久而久之,没有班社敢启用他,最终落了个很悲惨的结局。用老话儿说,他就是人性不好。提起他搅戏的事。
-
关键词
马连良
富连成
高庆奎
京剧表演艺术
话儿
谭富英
焦赞
出点
演出经纪人
洪羊洞
-
分类号
J80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富连成是我的艺术摇篮
- 6
-
-
作者
叶盛长
陈绍武
-
出处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0-93,共4页
-
文摘
(接上期)由上可见,科班里的老先生本来是想把学生培养得更好,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知识,竟然好心办坏事,致使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毁掉了作为演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好嗓子。综观我们科班各班,像谭富英、叶盛兰那样保住好嗓子的人是寥寥无几的,大部分人都没能保住,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
-
关键词
艺术
学生培养
科学知识
演员
-
分类号
J0-05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从“喜连升”到“富连成”(下)
- 7
-
-
作者
叶盛长
陈绍武
-
出处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7-91,共5页
-
文摘
(接上期)民国十一年(1922年)和民国十三年(1924年),直、奉两系军阀先后两次爆发了战争,使科班的营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一直到1927年以后,才渐渐有了起色。彼时,“盛”字班的学生演技日臻成熟,他们每天演出的传统戏、连台本戏《三国志》和新编剧目《三侠五义》、《宦海潮》、《双合印》(《广平府》、《洞庭湖》、《登台笑客》等,颇得观众赞许,一度略显沉闷的营业演出又兴盛了起来。
-
关键词
《三侠五义》
1927年
《三国志》
连台本戏
传统戏
洞庭湖
民国
营业
-
分类号
J821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忆富连成科班的创办
- 8
-
-
作者
叶盛长(口述)
陈绍武(整理)
-
出处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0-82,共3页
-
文摘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东北吉林有个叫牛子厚的富绅,趁来北京之际托人约集一些京剧演员去吉林为他唱戏,被约的人选之中有我父亲叶春善,还有范福太、十八红、达子红、崔灵芝、原小荣椿社科班文武老生教师姚增禄和我的三姨父刘春喜等。
-
关键词
创办
京剧演员
吉林
老生
-
分类号
J821.2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从“喜连升”到“富连成”(上)
- 9
-
-
作者
叶盛长(口述)
陈绍武(整理)
-
出处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0-92,共3页
-
文摘
父亲回到北京以后,先收容了六个无家可归的孤儿,在自己家里教他们演戏。按照科班的习惯做法,分别给他们起了个带“喜”字的名字,之所以取这个字,大概是为了图个吉利吧。
-
关键词
习惯做法
孤儿
收容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我的父亲叶春善
- 10
-
-
作者
叶盛长(口述)
陈绍武(整理)
-
出处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4-87,共4页
-
文摘
我们弟兄几个没有一个不怕父亲的,科班里的学生们也都怵他,甚至连总教习萧长华先生和其他老师们也从不在私下议论他。这样说来,是不是因为父亲作风跋扈,蛮不讲理呢?不是的。恰恰相反,父亲为人一向严肃正派,不苟言笑,办事公正,不徇私情,什么时候都能以身作则。正是他那种凛然正气使得大家从心眼儿里产生一种敬畏之感。
-
关键词
父亲
以身作则
萧长华
总教习
-
分类号
J803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两点建议
- 11
-
-
作者
叶盛长
-
出处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7-27,共1页
-
文摘
李瑞环同志在《繁荣文艺必须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讲话中,把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提到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高度上加以重视。我作为一名京剧工作者十分拥护这个讲话。京剧是民族的瑰宝、近几年不甚景气。北京是京剧的一个大本营,北京京剧的发展关系到全国京剧的荣衰。现在通过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批判,弘扬民族文化,为京剧的振兴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要使京剧真正振兴起来。
-
关键词
民族优秀文化
爱国主义精神
资产阶级自由化
李瑞环同志
民族精神
戏曲演员
民族自尊心
国际交往
戏曲演出
自带行李
-
分类号
J80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古稀老人的心声
- 12
-
-
作者
叶盛长
-
出处
《中国京剧》
1994年第3期49-49,共1页
-
文摘
古稀老人的心声叶盛长《中国京剧》发行后,我每期都细细品读,获得很多宝贵知识。我喜爱这个刊物是因为它宣传京剧艺术,包含大量宝贵材料和消息。特别是两届梅兰芳金奖大赛涌现了不少好演员,中青年演员表演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有那么多的后起之秀,如详加评点,何愁不...
-
关键词
京剧艺术
中国京剧
古稀老人
演员表演
富贵衣
生旦净丑
艺术事业
唱念做打
剧中人物
身法
-
分类号
J812
[艺术—戏剧戏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