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钙素原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病情预后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110
1
作者 黄伟平 江稳强 +2 位作者 胡北 曾红科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94-29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方法,选择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SIRS患者72例,于...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方法,选择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SIRS患者72例,于患者入ICU1、3、5d分别测定外周静脉血PCT、CRP及WBC。按有无感染灶分为脓毒症组(49例)和非脓毒症组(23例),比较两组间各指标动态变化的差异,将有差异的指标与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进行相关性分析;随访28d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19例)和存活组(53例),比较两组问各指标动态变化的差异;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相关指标预测28d生存情况的效能,用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筛选其预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脓毒症组人ICUl、3、5dPCT(μg/L)均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1d:2.5±0.3比0.9±0.2,3d:1.9±03比0.6±0.2,5d:0.9±0.1比0.5±0.1,均P〈0.05),而CRP及WBC与非脓毒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脓毒症组随治疗时间延长PCT逐渐降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非脓毒症组PCT水平与治疗时间无关;PCT与SOFA评分存在显著正相关(r=O.979,P〈0.05)。死亡组患者人ICU1、3、5dPCT(μg/L)、CRP(mg/L)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CT1d:2.0±0.8比0.8±0.3,3d:2.2±0.7比0.6±0.3,5d:2.4±1.0比0.4±0.1;CRP1d:422±45比411±44,3d:418±39比403±52,5d:392±38比382±46,均P〈0.05),而WBC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活组随治疗时间延长PCT显著下降,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死亡组与治疗时间无关,PCT持续在较高水平;而CRP、WBC随时间变化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CT和CRP预测患者28d生存的AUC分别为0.824和0.720(均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脓毒症 预后
原文传递
脑心综合征14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7
2
作者 曾红科 孙诚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8期614-615,共2页
目的 探讨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发病机理。方法 结合文献 ,对 14 5例脑心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心综合征发生率约为 61 2 % ,意识障碍患者发病率较高。心脏损害主要表现为心电图的ST -T改变、心律失常和假... 目的 探讨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发病机理。方法 结合文献 ,对 14 5例脑心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心综合征发生率约为 61 2 % ,意识障碍患者发病率较高。心脏损害主要表现为心电图的ST -T改变、心律失常和假性心梗样图形 ,以及心肌酶谱的增高。 91 0 %的患者在起病后 1周内发生。结论 其发病机理可能与动脉硬化 ,神经、体液调节障碍 ,儿茶酚胺增多及脑受损的部位有关 ,低钾血症亦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SAH患者出现早发或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时 ,冠状动脉是否也同时发生痉挛 ,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综合征 临床特征 发病机理
下载PDF
23.4%高渗盐水治疗颅内高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6
3
作者 曾红科 +4 位作者 李辉 陈纯波 吴粤 孙诚 詹国华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76-178,共3页
目的 探讨 2 3 4 %高渗盐水治疗颅内高压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对 2 0名昏迷的、有侧脑室引流指征的脑出血患者进行共 4 6例次降颅内高压试验。静脉推注 2 3 4 %高渗盐水 30ml。用药前至用药后6h内 ,持续监测颅内压 (ICP)、平均动脉压... 目的 探讨 2 3 4 %高渗盐水治疗颅内高压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对 2 0名昏迷的、有侧脑室引流指征的脑出血患者进行共 4 6例次降颅内高压试验。静脉推注 2 3 4 %高渗盐水 30ml。用药前至用药后6h内 ,持续监测颅内压 (ICP)、平均动脉压 (MAP)、中心静脉压 (CVP)、脑灌注压 (CPP)、血生化。结果 用药后 (2 8 8± 2 0 7)min ,ICP从 (4 1± 1 5 )kPa降至 (1 6± 0 7)kPa (P <0 0 1) ;其中 39例次的ICP降幅≥ 5 0 %。用药后 (4 5± 1 4 )hICP升到用药前水平。用药后 30min ,MAP降低 (P <0 0 5 ) ,CPP升高 (P <0 0 5 )。CVP、血生化以及渗透压稳定。结论  2 3 4 %高渗盐水能在不降低CPP的情况下 ,于2 8 8min内使颅内压下降 6 2 % ,持续作用近 4 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高压 高渗盐水 脑出血 疗效 副作用 给药方法
原文传递
红霉素 甲氧氯普胺提高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成功率的研究 被引量:34
4
作者 陈纯波 曾红科 +7 位作者 吴粤 孙诚 龙怡 李辉 方明 蓝惠兰 黎春常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红霉素和甲氧氯普胺能否提高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成功率。方法收集2006年7月至2007年3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收治的连续120例须行肠道营养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红霉素组、甲氧氯普胺组和对照组,无引导情况下放置螺... 目的探讨红霉素和甲氧氯普胺能否提高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成功率。方法收集2006年7月至2007年3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收治的连续120例须行肠道营养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红霉素组、甲氧氯普胺组和对照组,无引导情况下放置螺旋型鼻肠管,红霉素组置管前给予乳糖酸红霉素250mg静脉滴注,12h后重复使用;甲氧氯普胺组置管前给予甲氧氯普胺10mg静脉注射,12h后重复使用;对照组不给促胃肠动力药。置管24h后行床边X线腹部摄片,确认管端位置。结果红霉素组和甲氧氯普胺组幽门后置管成功率分别为74.3%(29/39)和71.8%(28/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8%(18/42)(P均<0.05)。结论红霉素和甲氧氯普胺可提高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营养 螺旋型鼻肠管 促胃肠动力药
原文传递
高渗盐水在颅内高压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5
作者 曾红科 +3 位作者 李辉 孙诚 方明 陈华军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64-266,共3页
目的 以甘露醇作对比 ,探讨用 2 3 4 %高渗盐水治疗颅内高压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 对 15名昏迷的、有侧脑室引流指征的脑出血患者进行共 5 2例次降颅内压治疗。随机决定静脉推注 2 3 4 %高渗盐水 30ml,或静滴 2 0 %甘露醇 2 5 0ml。... 目的 以甘露醇作对比 ,探讨用 2 3 4 %高渗盐水治疗颅内高压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 对 15名昏迷的、有侧脑室引流指征的脑出血患者进行共 5 2例次降颅内压治疗。随机决定静脉推注 2 3 4 %高渗盐水 30ml,或静滴 2 0 %甘露醇 2 5 0ml。用药前至用药后 6h内 ,持续监测颅内压 (ICP)、平均动脉压 (MAP)、中心静脉压 (CVP)、脑灌注压 (CPP)、血生化和渗透压。结果 用药后 (2 8± 2 0 )min ,高渗盐水使ICP下降 (2 5± 1 1)kPa (P <0 0 1) ,可持续 3h有效降颅压 ,并可使MAP下降 ;甘露醇在用药后 (4 9± 2 5 )min内 ,使ICP下降 (2 0± 1 3)kPa (P <0 0 1) ,可持续 1h有效降颅压 ,并明显利尿。 6h内两组的CVP、血生化以及渗透压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2 3 4 %高渗盐水可有效治疗颅内高压 ,比 2 0 %甘露醇起效更快、更持久 ,效力相当 ,可考虑作为一线降颅内压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盐水 颅内高压 治疗 副作用 甘露醇 脑出血
原文传递
不同液体复苏方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1
6
作者 袁向东 吴粤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7期749-75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复苏方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05年7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患者,随机采用常规液体复苏(常规组)和限制性液体复苏(限制组)两种不同复苏方式,对两组患者的红细胞压积...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复苏方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05年7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患者,随机采用常规液体复苏(常规组)和限制性液体复苏(限制组)两种不同复苏方式,对两组患者的红细胞压积、血清乳酸、血气剩余碱值(BE)、输入液体量和失血量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限制性液体复苏与常规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两种不同复苏方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红细胞压积、血清乳酸、BE等变化幅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在进行手术前输液量为(27484±649)ml,限制组在进行手术前输液量为(1863±672)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P〈0.05);常规组病死率为18.9%,限制组病死率为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3,P〈0.05)。结论在出血未控制的情况下,限制性液体复苏可维持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为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创伤 液体复苏 限制性 预后
原文传递
应激性高血糖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1
7
作者 柳学 陈纯波 +3 位作者 曾文新 吕波 曾红科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9-363,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合并应激性高血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人住广东省人民医院脑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经影像学确诊的416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根据随机血糖(RBG)、糖化血红蛋... 目的探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合并应激性高血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人住广东省人民医院脑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经影像学确诊的416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根据随机血糖(R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糖尿病史将患者分为正常血糖组(RBG〈11.1 mmol/L,HbA1c〈0.065,无糖尿病史)、糖尿病组(RBG≥11.1mmol/L,HbA1c≥0.065,有糖尿病史)和应激性高血糖组(RBG≥11.1mmol/L,HbA1c〈0.065,无糖尿病史)。比较3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ICU住院时间及28d病死率;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曲线分析,多变量Cox危险比例模型估计死亡风险。结果416例患者中发生应激性高血糖40例,糖尿病患者46例,血糖正常330例;应激性高血糖总发生率为10.81%(40/370)。应激性高血糖组、糖尿病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55.00%(22/40)、52.17%(24/46)比18.79%(62/330),均P〈0.01],ICU住院时间较正常血糖组明显延长(d:16.53±6.26、15.79±8.5l比9.23±4.29,均P〈0.01);但应激性高血糖组与糖尿病组院内感染发生率和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应激性高血糖组28d病死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和正常血糖组[47.50%(19/40)比26.09%(12/46)、10.30%(34/330),P〈0.05和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应激性高血糖组28d累积存活率较正常血糖组和糖尿病组明显下降(log-rank=6.148,P=0.043)。Cox危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应激性高血糖是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风险比(HR)=1.53,95%可信区间(95%CI)=1.04~1.26,P=0.001]。结论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28d病死率不仅显著高于血糖正常的患者,甚至显著高于有糖尿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血管病 应激性高血糖 糖尿病 预后
原文传递
双导丝螺旋型鼻肠管用于危重患者置管的方法及护理 被引量:30
8
作者 蓝惠兰 陈纯波 +5 位作者 黄碧灵 谭杏飞 廖游玩 曾红科 蒋文新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02-904,共3页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螺旋型鼻肠管双导丝肠内置管方法与护理。方法50例危重患者,螺旋型鼻肠管双导丝置管。①监测置管前、中、后患者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及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的情况;②对置管时间、置管并发症及置管成功率进行比较,以...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螺旋型鼻肠管双导丝肠内置管方法与护理。方法50例危重患者,螺旋型鼻肠管双导丝置管。①监测置管前、中、后患者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及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的情况;②对置管时间、置管并发症及置管成功率进行比较,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41例导管端置于幽门后,成功率为82.0%;平均置管时间(24.5±4.9)min;置管过程中患者出现心率加快、呼吸加快、平均动脉压升高,与置管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置管结束后1h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恢复到置管前水平;置管对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5);未发生严重置管并发症。结论螺旋型鼻肠管双导丝肠内置管方法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人医疗 插管法 胃肠 护理
原文传递
重症患者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9
9
作者 胡北 +7 位作者 陈纯波 高向民 曾文新 刊、诚 黄伟平 李辉 詹侮锋 曾红科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63-1366,共4页
目的分析重症患者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1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综合ICU内放置螺旋型鼻肠管的重症患者。置管后24h行床边X线评估,管端位于幽门后为置管成功。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APACHEⅡ评... 目的分析重症患者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1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综合ICU内放置螺旋型鼻肠管的重症患者。置管后24h行床边X线评估,管端位于幽门后为置管成功。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APACHEⅡ评分、治疗措施及药物使用等。按置管结局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置管成功的影响因素。结果入选患者共508例,男性337例,女性171例,年龄(62.0±19.2)岁,APACHEⅡ评分为(21.9±7.3)分,205例置管成功,303例失败,置管成功率为40.4%。单因素分析表明APACHEⅡ评分≥20分、应用促胃动力药与镇静镇痛剂及儿茶酚胺类药物、存在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等,为影响置管成功的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APACHEⅡ评分≥20分、应用促胃动力药及镇静镇痛剂等,为影响幽门后置管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螺旋型鼻肠管总体置管成功率仍偏低,APACHEⅡ评分≥20分、应用镇静镇痛药和儿茶酚胺类药物、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的患者,置管成功率较低,使用促胃动力药可提高置管成功率,而年龄、性别对置管成功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鼻肠管 幽门后置管 影响因素 促胃动力药 APACHE 11评分 单因 素分析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危重患者被动等待法床边放置螺旋型鼻肠管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陈纯波 +5 位作者 孙诚 李辉 方明 蓝惠兰 黎春常 曾红科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74-1675,共2页
目的评价被动等待法床边放置螺旋型鼻肠管在危重患者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给予乳糖酸红霉素或甲氧氯普胺后对52例危重患者采用被动等待法床边放置螺旋型鼻肠管,12h和24h以后分别行床边X线腹部摄片明确管端位置,管端位于幽门后为... 目的评价被动等待法床边放置螺旋型鼻肠管在危重患者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给予乳糖酸红霉素或甲氧氯普胺后对52例危重患者采用被动等待法床边放置螺旋型鼻肠管,12h和24h以后分别行床边X线腹部摄片明确管端位置,管端位于幽门后为置管成功。结果置管12h后成功率42·3%,24h后成功率82·7%,无呼吸道内置管或消化道穿孔等置管并发症。结论通过应用促胃动力药以及延长被动等待时间,危重患者采用被动等待法床边放置螺旋型鼻肠管成功率较高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肠管 管饲 危重病
下载PDF
可信3.0战略:可信计算的革命性演变 被引量:26
11
作者 沈昌祥 张大伟 +2 位作者 刘吉强 邱硕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3-57,共5页
本文介绍了传统防御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未来构建策略。通过对现有防御体系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剖析,以及可信计算的演变历程,提出了用可信3.0构建主动防御体系的思想,进一步给出了可信3.0主动防御在云计算中的应用,并针对网络安全... 本文介绍了传统防御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未来构建策略。通过对现有防御体系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剖析,以及可信计算的演变历程,提出了用可信3.0构建主动防御体系的思想,进一步给出了可信3.0主动防御在云计算中的应用,并针对网络安全动态变化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切实可行的主动防御实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3.0 主动防御 主动免疫 等级保护 防护框架
下载PDF
促胃动力药在神经重症患者螺旋型鼻肠管置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2
作者 陈维生 张一臣 +5 位作者 胡北 孙诚 吕波 解迪 陈纯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3343-3345,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多潘立酮混悬液提高神经重症患者螺旋型鼻肠管置管成功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3年我院ICU内需行肠内营养支持的神经重症患者,置入螺旋型鼻肠管,跟踪观察至置管后24 h。采用床边X线... 目的:探讨应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多潘立酮混悬液提高神经重症患者螺旋型鼻肠管置管成功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3年我院ICU内需行肠内营养支持的神经重症患者,置入螺旋型鼻肠管,跟踪观察至置管后24 h。采用床边X线评估管端位置,管端位于幽门后为置管成功。按在置管过程中是否使用促胃动力药(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多潘立酮混悬液)分为促胃动力药组和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病例的置管成功率。结果:促胃动力药组的置管成功率为42.7%(47/110),对照组为29.7%(33/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0.05),其中,使用甲氧氯普胺时置管成功率为51.0%(25/4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12 5);使用多潘立酮混悬液时置管成功率为36.1%(22/6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394)。结论:在神经重症患者中使用促胃动力药可以提高螺旋型鼻肠管置管成功率,但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多潘立酮混悬液对提高成功率的有效性不一致,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 螺旋型鼻肠管 幽门后 促胃动力药
下载PDF
重症患者被动等待法结合补救性盲插法放置螺旋型鼻肠管的可行性 被引量:22
13
作者 郭日康 胡溅梅 +4 位作者 陈丽芳 陈纯波 曾文新 孙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403-2405,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被动等待法结合补救性盲插法放置螺旋型鼻肠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重症患者采用被动等待法床边放置螺旋型鼻肠管,常规给予甲氧氯普胺,观察24h后行床边X线腹部摄片明确管端位置。对管道未通过幽门的病例,心电...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被动等待法结合补救性盲插法放置螺旋型鼻肠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重症患者采用被动等待法床边放置螺旋型鼻肠管,常规给予甲氧氯普胺,观察24h后行床边X线腹部摄片明确管端位置。对管道未通过幽门的病例,心电监测下采用双导丝置管法补救性床边盲插螺旋型鼻肠管后,再次行床边X线腹部摄片确认管端位置。观察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采用被动等待法24h后成功率为58.3%(35/60),对25例管道未通过幽门的病例采用双导丝置管法补救性床边盲插螺旋型鼻肠管,置管成功率为72.0%(18/25),被动等待法结合补救性盲插法的总体成功率为88.3%(53/60)。未发生严重置管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重症患者被动等待法结合补救性盲插法放置螺旋型鼻肠管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插管法 螺旋型鼻肠管 危重病
下载PDF
危重病人采用被动等待法床边留置螺旋形鼻肠管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21
14
作者 黄碧灵 蓝惠兰 +3 位作者 谭杏飞 廖游玩 陈纯波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危重病人采用被动等待法床边留置螺旋形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护理,提高危重病人床边留置螺旋形鼻肠管的成功率。[方法]对132例危重病人采用被动等待法床边留置螺旋形鼻肠管,12h和24h以后分别行床边X线腹部摄片明确管端位置,... [目的]探讨危重病人采用被动等待法床边留置螺旋形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护理,提高危重病人床边留置螺旋形鼻肠管的成功率。[方法]对132例危重病人采用被动等待法床边留置螺旋形鼻肠管,12h和24h以后分别行床边X线腹部摄片明确管端位置,观察留置鼻肠管的成功率。[结果]置管12h后成功率42.4%,24h后成功率82.6%,无呼吸道内置管或消化道穿孔等置管并发症。[结论]危重病人采用被动等待法床边留置螺旋形鼻肠管成功率较高,且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对病人刺激小,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人 螺旋形鼻肠管 被动等待法
下载PDF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预测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及预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0
15
作者 翟依玲 +8 位作者 池锐彬 邓宇珺 陈胜龙 王琳 胡林辉 高露 张丹青 侯雅婷 陈纯波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9-684,共6页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lbumin/creatinine ratio,UACR)在预测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诊断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入选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入住广东省3家医院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lbumin/creatinine ratio,UACR)在预测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诊断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入选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入住广东省3家医院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重症患者527例。按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KDIGO)标准,将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其中AKI组又分为轻症(KDIGO标准1期)及重症(KDIGO标准2、3期),分别检测并比较各组UACR指标水平,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ruve,AUC)评价UACR在AKI诊断、进展及预后的临床价值,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527例重症患者中有148例发生AKI,发生率为28.1%。AKI组患者UACR明显高于非AKI患者(P〈0.05)。(2)54例患者发展成重症AKI(10.2%),重症AKI组UACR显著高于非AKI组及轻症AKI组(P〈0.05)。(3)UACR预测AKI及重症AKI的AUC分别为0.706,0.748,具有中度以上预测能力。(4)UACR预测入ICU时AKI、入ICU后7 d内发生AKI、进展性AKI的AUC分别为0.702、0.675、0.649;预测ICU内肾脏替代治疗、ICU病死率、住院病死率的AUC是0.851、0.781、0.748。结论UACR可预测重症患者AKI及其预后,是AKI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 重症患者 急性肾损伤 诊断 预后
原文传递
不同浓度高渗盐水治疗颅内高压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6
16
作者 孙诚 曾文新 +3 位作者 陈纯波 陈丽芳 曾红科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2-214,共3页
目的对比10.0%与23.4%高渗盐水(HS)治疗颅内高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颅内高压患者26例随机分成10.0%HS组与23.4%HS组,患者经中心静脉导管推注10.0%或23.4%HS,推注的氯化钠总量均为7 g,用药前至用药后6 h内,持续监测颅内压(ICP)、... 目的对比10.0%与23.4%高渗盐水(HS)治疗颅内高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颅内高压患者26例随机分成10.0%HS组与23.4%HS组,患者经中心静脉导管推注10.0%或23.4%HS,推注的氯化钠总量均为7 g,用药前至用药后6 h内,持续监测颅内压(ICP)、平均动脉压、脑灌注压、中心静脉压及每小时尿量,用药前及用药后6 h查血生化,观察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10.0%HS组与23.4%HS组,在30 min及1、2、3 h ICP与基础水平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在以上各时间点降低颅内压幅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 h后均恢复到基础水平;未观察到不良反应。结论 10.0%或23.4%HS均可有效降低颅内高压,其降低颅内高压效果与单次静脉推注的氯化钠总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盐水 颅内高压 急性脑血管病 颅脑创伤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 被引量:17
17
作者 吴岩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9-260,共2页
目的 评价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 2 0 0 1- 6~ 2 0 0 3- 12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 4 2例慢阻肺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呼吸兴奋... 目的 评价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 2 0 0 1- 6~ 2 0 0 3- 12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 4 2例慢阻肺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呼吸兴奋剂、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及常规治疗 ;对照组采用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和常规治疗。通气前、通气 3h及通气结束病情稳定后复查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治疗组 16例患者中 14例治疗成功 ,另外 2例病情加重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 ;对照组 2 6例患者中 14例治疗成功 ,12例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 0 2 5 ) ,人机同步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 0 0 4 )。治疗组 14例治疗成功患者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为pH 7. 2 7± 0 . 0 4、PaCO2 为 (85± 10 )mmHg (1mmHg =0. 133kPa)、PaO2 为 (6 .3± 15 )mmHg ,在平均无创通气治疗 10d后pH为 7 .39± 0. 0 5 (P <0 . 0 1)、PaCO2 为 (6. 2± 8)mmHg(P <0 .0 5 )、PaO2 为 (77±13)mmHg(P >0. 0 5 )。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的人机同步性 ,提高无创正压通气的疗效 ,减少患者的气管插管率 ;但对于气道分泌物粘绸不易咳出的患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组 患者 无创正压通气 对照组 慢阻肺呼吸衰竭 肺性脑病 呼吸兴奋剂 合并 成功 平均
原文传递
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重症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18
作者 詹文锋 黄俊 +5 位作者 陈纯波 曾文新 孙诚 詹伟锋 江稳强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3094-3096,共3页
目的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重症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诊断与病情评估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2例CHF患者(CHF组)和38例以呼吸困难为主诉并排除心脏疾病患者(对照组),入住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时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浆NT... 目的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重症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诊断与病情评估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2例CHF患者(CHF组)和38例以呼吸困难为主诉并排除心脏疾病患者(对照组),入住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时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浓度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CHF组患者行肺动脉漂浮导管置管测定心脏指数(CI)和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CWP)。结果 CHF组血浆NT-proBN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HF组患者中,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不同LVEF分级、不同Forrest血流动力学分级的各亚组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NT-proBNP浓度分别与LVEF、CI之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能较好地反映重症患者左室功能状态,有助于重症患者CHF的诊断与病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端脑利钠肽前体 充血性心力衰竭 诊断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清TK1水平与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钱科卿 黄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047-1049,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质胸苷激酶1(TK1)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及其与肺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75例肺癌患者血清TK1水平,同时选取5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比较分析血清TK1水平与肺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肺... 目的:探讨细胞质胸苷激酶1(TK1)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及其与肺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75例肺癌患者血清TK1水平,同时选取5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比较分析血清TK1水平与肺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肺癌患者血清TK1的阳性率(33.3%)高于健康对照组(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有远处转移的患者血清TK1阳性率(53.8%)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的患者(2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TNM分期为晚期的肺癌患者血清TK1阳性率(54.5%)高于TNM分期早期的患者(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癌患者血清中TK1的阳性率与患者性别、是否吸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肺癌的病理类型无相关性。血清TK1阴性患者的2年生存率(78%)显著高于TK1阳性患者(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清TK1与肺癌远处转移相关,是肺癌患者预后不佳的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细胞质胸苷激酶1 预后
下载PDF
早期气管切开在重度颅脑创伤中的治疗价值 被引量:15
20
作者 林晓 孙诚 +5 位作者 邓医宇 陈纯波 吕波 陈胜龙 曾红科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3749-3751,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在重度颅脑创伤中的治疗价值。方法收集重症监护室住院并已行气管切开治疗的重度颅脑创伤患者共62例。根据气管切开时间早晚分为A组(≤8 d)29例和B组(>8 d)33例,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HAP)发生率、...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在重度颅脑创伤中的治疗价值。方法收集重症监护室住院并已行气管切开治疗的重度颅脑创伤患者共62例。根据气管切开时间早晚分为A组(≤8 d)29例和B组(>8 d)33例,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HAP)发生率、基本治愈率、病死率、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 62例已行气管切开治疗的重度颅脑创伤患者中,两组基本治愈率(27.5%vs 27.2%)及病死率(13.7%vs1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炎发生率(37.9%vs 63.6%)、抗生素使用时间[(8.9±4.7)d vs(15.7±9.6)d]、住院时间[(12.3±5.6)d vs(18.7±7.1)d]和住院费用[(11.83±7.32)万元vs(19.25±8.41)万元]比较,A组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给予气管插管并进行机械通气的重度颅脑创伤的患者中,气管切开时机,不影响患者的基本治愈率及病死率。但早期气管切开能减少患者HAP发生率,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颅脑创伤 气管切开 时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