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 被引量:905
1
作者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1-46,72,共7页
近年来随着对基础教育新的质量要求与目标的明晰,随着课程、教材改革和学校内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国内有关教师及教师教育的研究也日趋活跃。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性因素的观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将集中讨论新世纪中小学教... 近年来随着对基础教育新的质量要求与目标的明晰,随着课程、教材改革和学校内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国内有关教师及教师教育的研究也日趋活跃。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性因素的观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将集中讨论新世纪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职业专业化 教师专业素养 基础教育 新世纪 教育改革 中小学教师 教师教育 教育理念 未来教师 学生观
下载PDF
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 被引量:840
2
作者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16,共6页
教育活动不可能回避价值问题 ,“新基础教育”研究也是以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教育价值观变革的探讨为起点的。本文提出应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这一价值观的核心理念是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课堂教学的价值观需要从单一地传递教科书上呈... 教育活动不可能回避价值问题 ,“新基础教育”研究也是以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教育价值观变革的探讨为起点的。本文提出应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这一价值观的核心理念是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课堂教学的价值观需要从单一地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 ,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它的主要内容为 :拓展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 ;按育人价值实现的需要 ,重组教学内容 ;综合设计弹性化的教学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价值观 基础教育 教育发展
原文传递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 被引量:2821
3
作者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3-8,共6页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叶澜一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其中最基本的是必修课的课堂教学),过去是,当今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不少学校冲破了必修课一统天...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叶澜一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其中最基本的是必修课的课堂教学),过去是,当今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不少学校冲破了必修课一统天下的局面,增设了选修课和活动课,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中小学教学 生命活力 教师 传统教学论 认识活动 课堂教学改革 教学设计 教学理论 心理因素
原文传递
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 被引量:717
4
作者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24-30,50,共8页
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 ,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财富具有个性化和创生性的占有 ,充分发挥人类创造的文化、科学对学生“主动、健康发展... 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 ,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财富具有个性化和创生性的占有 ,充分发挥人类创造的文化、科学对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价值。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交往 (对话、合作、沟通 )关系 ,这种关系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是“多向互动、动态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观 个性化 创生性 基质性 原初性元素 学生资源 教学改革
原文传递
思维在断裂处穿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再寻找 被引量:333
5
作者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6,共6页
解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离的问题要用新的思维方式。要确定“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和“脱离”等几个概念所指的范围,把研究重心集中到教育领域和主体(教育理论研究人员和直接从事教育实践的人员)身上,分析他们在理论与实践关系... 解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离的问题要用新的思维方式。要确定“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和“脱离”等几个概念所指的范围,把研究重心集中到教育领域和主体(教育理论研究人员和直接从事教育实践的人员)身上,分析他们在理论与实践关系上呈现的状态,发现我们自身认识上和行为上的盲点和误区,并为解决问题找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个体内在理论 个体学习性实践 自我更新主体 思维方式
下载PDF
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 被引量:267
6
作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共6页
用断想的方式,对20世纪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深层生存困境作了反思,提出了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时代局限与超越的问题。强调研究教育的思维方式从简单走向复杂的必要,强调教育理论要加强原创性研究。期望新世纪初的中国教育理... 用断想的方式,对20世纪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深层生存困境作了反思,提出了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时代局限与超越的问题。强调研究教育的思维方式从简单走向复杂的必要,强调教育理论要加强原创性研究。期望新世纪初的中国教育理论有一次从近代向现代的重建式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教育理论 时代性 科学主义 复杂性研究 思维方式 原创性 21世纪 发展
下载PDF
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 被引量:230
7
作者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3-8,共6页
本文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为限,认为应从把握时代发展的精神入手,改革过去的教育观,重视对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人的教育,树立与时代精神和新教育对象观相适应的新教育理想。本文着重从认知能力、道德面貌和精神力量三方面对新教育理想的核... 本文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为限,认为应从把握时代发展的精神入手,改革过去的教育观,重视对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人的教育,树立与时代精神和新教育对象观相适应的新教育理想。本文着重从认知能力、道德面貌和精神力量三方面对新教育理想的核心——新人形象进行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精神 基础教育改革 教育理想 精神力量 跨世纪 人的发展 主体精神 教育观 人的思维方式 教育实践
原文传递
改革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之三 被引量:213
8
作者 吴亚萍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2-49,共8页
所有教育教学改革都会面临改革与已有评价体系的矛盾、参与改革的实践者与改革之外具有评价权的评价者之间的矛盾 ,这也是“新基础教育”自探索性阶段起就遇到的尖锐问题。“新基础教育”研究采取了评价改革贯穿于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全... 所有教育教学改革都会面临改革与已有评价体系的矛盾、参与改革的实践者与改革之外具有评价权的评价者之间的矛盾 ,这也是“新基础教育”自探索性阶段起就遇到的尖锐问题。“新基础教育”研究采取了评价改革贯穿于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全过程的策略 ,改变了评价者在改革之外 ,评价过程外在于改革过程的传统 ,使课堂教学评价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深化和实践推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 ,把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深化过程与阶段成果不断转化为评价改革的深化过程与重要资源。“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评价系统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诊断性评价与常规性评价为主要构成 ;第二阶段以原则性评价与比较性评价为主要构成 ;第三阶段以全程整体性评价与阶段系统性评价为主要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学评价 教学改革 “新基础教育” 过程评价
原文传递
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的审视 被引量:226
9
作者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17,共15页
20世纪中国教育学的发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分界,并依据教育学科呈现出的基本状态和主要特征,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和六个阶段。对于百年中国教育学发展的研究,除了沿着原有的研究思路在资料的开发和阶段的梳理方面作更为详尽的研究... 20世纪中国教育学的发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分界,并依据教育学科呈现出的基本状态和主要特征,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和六个阶段。对于百年中国教育学发展的研究,除了沿着原有的研究思路在资料的开发和阶段的梳理方面作更为详尽的研究和作“补缺”式的研究之外,还存在着第三种研究取向,即把研究角度放在教育学百年发展历程中存在于每个阶段、以不同方式出现的共同问题上,这类问题可以称之为“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包括政治、意识形态与学科发展的关系问题、教育学发展的“中外”关系问题、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等。这些问题是影响教育学科发展的根本性问题,集中在对教育学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上,其深层表现是教育学研究的思维方式问题。反思和探讨这些问题,是为了新世纪中国教育学研究的原创性发展,为了教育学独特的学术品质的形成与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教育学 世纪问题 研究综述 发展阶段 教育研究 学科建设
原文传递
一个真实的假问题——“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的辨析 被引量:208
10
作者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1999年第2期11-17,共7页
在科学研究或日常工作中,我们会遇到这样一类问题:它引起人们长期的争论,却总得不到清晰的结论,由此而被称为“老大难”问题。教师教育中的“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就属此类。它在本世纪初我国兴办师范教育时就潜伏地存在了,... 在科学研究或日常工作中,我们会遇到这样一类问题:它引起人们长期的争论,却总得不到清晰的结论,由此而被称为“老大难”问题。教师教育中的“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就属此类。它在本世纪初我国兴办师范教育时就潜伏地存在了,此后又在不同时期,从解放前到解放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性 学术性 高等师范院校 师范教育 学术水平 高师院校 假问题 综合大学 教师培养 独立设置
下载PDF
更新教育观念,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 被引量:151
11
作者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11,共6页
更新教育观念,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叶澜近几年来,我国教育界与社会各界都十分关心中小学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如何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能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施展才华和建功立业的一代新人,已成为富... 更新教育观念,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叶澜近几年来,我国教育界与社会各界都十分关心中小学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如何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能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施展才华和建功立业的一代新人,已成为富有时代性的热点问题。许多人从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础教育 新教育 学生负担 教育界 中小学 教育改革 考试制度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 时代性
下载PDF
试析中国当代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构成 被引量:121
12
作者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3-7,共5页
道德不仅关系到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的维系和调节 ,而且直接关系到每个人如何处世、行事和立身的“为人”之事。上述三方面构成一个有着内在相关性的结构体系。在此框架内 ,针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 ,当前道德教育内容的基本构成是 :以... 道德不仅关系到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的维系和调节 ,而且直接关系到每个人如何处世、行事和立身的“为人”之事。上述三方面构成一个有着内在相关性的结构体系。在此框架内 ,针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 ,当前道德教育内容的基本构成是 :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以“责任心”为核心的“为事之德”;以“爱国”为核心的“为民之德”;以“热爱生命 ,追求自我完善”为核心的“立身之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中国 道德教育 教育内容 基础性构成
原文传递
课堂教学过程再认识:功夫重在论外 被引量:160
13
作者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3,共11页
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目前已进入到重建的新阶段,出现了观点纷呈、争论不绝和模式迭出的新局面。研究的进一步推进,需要梳理并透过已有认识的分歧,进入到对教学过程两个前提性问题的再认识:对教学活动性质的特殊性,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 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目前已进入到重建的新阶段,出现了观点纷呈、争论不绝和模式迭出的新局面。研究的进一步推进,需要梳理并透过已有认识的分歧,进入到对教学过程两个前提性问题的再认识:对教学活动性质的特殊性,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再认识,进而对教学过程展开中必然涉及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作出动态整合性的再认识。为此,研究者的功夫不要重在提出新论点上,而需放在"清"全局之"思",对自己的认识作出反思,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意义上深化研究,进而形成在再认识基础上的系统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过程 性质 要素关系 预设与生成 再认识
下载PDF
试论当代中国学校文化建设 被引量:126
14
作者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1-10,共10页
真正面向未来的学校文化,恰恰是扎根于传统与现实的文化土壤中,能孕育出超越历史与现实的文化。学校文化本身也应体现指向未来和超越的本质。当今学校文化建设十分现实和重要的任务,不是回避或以精神否定财富的方式来形成学生积极的人... 真正面向未来的学校文化,恰恰是扎根于传统与现实的文化土壤中,能孕育出超越历史与现实的文化。学校文化本身也应体现指向未来和超越的本质。当今学校文化建设十分现实和重要的任务,不是回避或以精神否定财富的方式来形成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而是要从财富与精神、幸福人生关系的意义上,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生活方式。学校要完成适应新时期发展所提出的新文化任务,唯一的出路是参与到社会新文化的构建中,按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时代的精神,构建超越现实的新学校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文化 超越现实 教育与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
原文传递
教育创新呼唤“具体个人”意识 被引量:130
15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93,共3页
关键词 教育 “具体个人 ”意识 创新 教育学
原文传递
实现转型:新世纪初中国学校变革的走向 被引量:93
16
作者 《探索与争鸣》 CSSCI 2002年第7期10-14,共5页
关键词 中国 学校变革 社会转型 21世纪
原文传递
试论当代中国教育价值取向之编差 被引量:124
17
作者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28-32,共5页
任何事物,其价值的性质与大小至少取决于三个方面。首先是事物本身的构成及其属性,它决定了价值的可能性空间;其次是人对这一事物的认识及对自己想从中获取什么的需求的认识,它决定了人对某一书物的价值取向,划出了人对某一事物价... 任何事物,其价值的性质与大小至少取决于三个方面。首先是事物本身的构成及其属性,它决定了价值的可能性空间;其次是人对这一事物的认识及对自己想从中获取什么的需求的认识,它决定了人对某一书物的价值取向,划出了人对某一事物价值的期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价值取向 当代中国 可能性空间 事物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的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86
18
作者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9,共7页
研究教育变革,必须关注教育变革的主体问题。教育变革主体的构成具有复合性,可分为利益主体、决策主体和行为主体三大部分。每一部分内部的构成还有类型与层次的区别。三大部分主体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且在教育变革的不同阶段发... 研究教育变革,必须关注教育变革的主体问题。教育变革主体的构成具有复合性,可分为利益主体、决策主体和行为主体三大部分。每一部分内部的构成还有类型与层次的区别。三大部分主体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且在教育变革的不同阶段发生着转换。变教育变革单一主体观、模糊主体观为复合主体观,认清其复杂和动态变化的相互关系,强调不同主体的积极合力的形成,提高不同主体的责任意识与能力,是当前我国教育变革深化和取得最终成效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变革 利益主体 决策主体 行为主体 主体关系
原文传递
在学校改革实践中造就新型教师──《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提供的启示与经验 被引量:57
19
作者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8-62,共5页
在学校教育改革实践中造就新型教师,实现教师从现有状态向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教师转化,是新世纪教师队伍建设的一条新的途径,《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课题为这一论点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依据。
关键词 21世纪 新型教师 基础教育 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 管理改革 教育工作改革
下载PDF
创建上海中小学新型师资队伍决策性研究总报告 被引量:66
20
作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9,共9页
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教育必须改革。改革能否成功,在实践层面上最终取决于是否有新型的教师队伍,这几乎已成为世界性通识。现在重要的、必须化大力气研究的则是,未来究竟需要怎样的新型师资队伍和如何去形成。本课题的任务是研究上海市... 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教育必须改革。改革能否成功,在实践层面上最终取决于是否有新型的教师队伍,这几乎已成为世界性通识。现在重要的、必须化大力气研究的则是,未来究竟需要怎样的新型师资队伍和如何去形成。本课题的任务是研究上海市普通中小学新型师资队伍建设。我们的研究循着这样的思路开展:以21世纪初上海中小学新型师资队伍“目标构建”的前瞻性研究为起点,并以此为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师资 中小学教师 目标构建 新型教师 数量结构 教师培养 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 上海 21世纪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