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锶同位素地层学在海相地层划分和对比中的应用——以二叠纪乐平世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文倩 王伟 +5 位作者 冯先翠 刘欣春 叶法 陈毅凤 刘静 陈孝政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2-416,共15页
锶同位素地层学是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在地层学中的重要应用。本文基于87Sr/86Sr在地球历史中的特殊演化规律,以二叠系乐平统为例介绍了锶同位素地层学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以及在地层学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问题,特别是详细介绍了样品... 锶同位素地层学是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在地层学中的重要应用。本文基于87Sr/86Sr在地球历史中的特殊演化规律,以二叠系乐平统为例介绍了锶同位素地层学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以及在地层学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问题,特别是详细介绍了样品采集、化学预处理、分析测试仪器设备的选择,以及后期数据处理等方法和这些方法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和简要理论依据。作为重要的化学地层学方法之一,锶同位素地层学可以为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及相关的古环境、古构造、古海洋等的研究提供新的依据和研究手段,而且对缺乏生物地层资料的剖面的断代、划分和对比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锶同位素地层学 古环境 古海洋 古构造 乐平统 二叠系
原文传递
川东北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微生物岩微观表面特征观察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欣春 陈孝政 +6 位作者 叶法 刘静 王玥 廖卓庭 祁玉平 郑全峰 王伟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1-268,共8页
对采自四川通江平溪坝二叠系-三叠系界线(PTB)剖面发育的微生物岩样品,选用2.5%盐酸、10%盐酸、10%氢氧化钠溶液、20%双氧水、10%醋酸以及0.1M乙二胺四乙酸钠(EDTA)进行处理,根据微生物岩表面处理结果的异同,和在扫描电镜(SEM)图像上的... 对采自四川通江平溪坝二叠系-三叠系界线(PTB)剖面发育的微生物岩样品,选用2.5%盐酸、10%盐酸、10%氢氧化钠溶液、20%双氧水、10%醋酸以及0.1M乙二胺四乙酸钠(EDTA)进行处理,根据微生物岩表面处理结果的异同,和在扫描电镜(SEM)图像上的表现,确定最适合于微生物岩表面结构观察的化学处理方法是使用2.5%盐酸处理样品表面。用该法处理,并通过SEM观察发现,通常被当作白云岩的PTB微生物岩,实际上只是含有白云岩微晶的泥晶灰岩,微生物岩中含有与硫酸盐还原菌有关的大量的纳米级微球粒与形似草莓状黄铁矿的颗粒。通过实验结果对比分析了不同层位的微生物岩与白云岩的SEM微米级的特征和区别,以及建造微生物岩的微生物群落对其层位上下地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岩 表面微观结构 硫酸盐还原菌 二叠纪末大灭绝 上扬子地区 川东北
原文传递
海相碳酸盐岩碳同位素地层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二叠系研究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伟 陈孝政 +4 位作者 刘欣春 曹长群 叶法 王玥 刘静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5-320,共16页
以二叠系碳同位素地层学研究为例,在有条件控制的实验模拟基础上发现:1)采集到的地质样品一般都是不同碳酸盐矿物的混合样品,这些不同碳酸盐矿物具有不同的碳氧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8O);2)自然露头和采石场剖面样品的无机碳氧稳定同位... 以二叠系碳同位素地层学研究为例,在有条件控制的实验模拟基础上发现:1)采集到的地质样品一般都是不同碳酸盐矿物的混合样品,这些不同碳酸盐矿物具有不同的碳氧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8O);2)自然露头和采石场剖面样品的无机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会在可预见的时间内发生足以影响研究结果的淋滤交代作用;3)利用地层中碳酸盐样品的δ13C研究地层划分和对比时,δ13C的数值和变化趋势受到该地层沉积相等因素的限制;4)利用δ13C和δ18O的相关性判断样品的可靠性时受严格的条件限制。为解决碳同位素地层学研究中的这些困难,通过研究和实验模拟及相关应用尝试,有条件地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1)混合样品的单矿物分析方法;2)通过相差逼近法和模拟交代法判断样品的可靠性,并对其原始δ13C值进行逼近并讨论其可能的应用。对碳同位素比值不能简单用于地层划分与对比的观点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同时初步限定了碳同位素地层学研究中的应用及推测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地层学 碳同位素 地层划分与对比 实验模拟 淋滤交代作用 二叠系 中国
原文传递
许昌郊区不同生境下大型土壤动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2
4
作者 沈宁娟 叶法 董东平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41-44,共4页
调查了7种生境的土壤动物数量和群落组成,共获得土壤动物538只,隶属于3门7纲11目.分析表明:优势类群为蚁科和线虫,常见及较常见类群为鳞翅目、蚯蚓、鞘翅目、马陆、鳞翅目(蛹)、蛴螬、蜘蛛目、鼠妇,其余5类为稀有类群.土壤动物的个体数... 调查了7种生境的土壤动物数量和群落组成,共获得土壤动物538只,隶属于3门7纲11目.分析表明:优势类群为蚁科和线虫,常见及较常见类群为鳞翅目、蚯蚓、鞘翅目、马陆、鳞翅目(蛹)、蛴螬、蜘蛛目、鼠妇,其余5类为稀有类群.土壤动物的个体数及类群数以城市道路绿地最多,废弃荒地最少,说明人为干扰较小的生境土壤动物的数量和类群数较多.多样性以河边人工灌丛沙地最高,菜地最低,这与河边人工灌丛沙地营养丰富,菜地施用化肥、农药有关.菜地与废弃荒地的相似性极高,说明其群落组成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 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下载PDF
锶同位素(^(87)Sr/^(86)Sr)生物地层框架投影方法及其应用——以二叠系乐平统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叶法 刘欣春 +10 位作者 王伟 陈孝政 刘静 沈树忠 王文倩 王向东 王玥 曹长群 郑全锋 张华 张以春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81-1790,共10页
晚二叠世是地球历史中海水锶同位素比值(87Sr/86Sr)上升速率最快的时期之一,但其具体的演化速率和规律仍有很大争议.本文认为传统的锶同位素地层学研究争议的根本问题是不同学者选择的时间框架不一致,即地史上锶同位素(87Sr/86Sr)的演... 晚二叠世是地球历史中海水锶同位素比值(87Sr/86Sr)上升速率最快的时期之一,但其具体的演化速率和规律仍有很大争议.本文认为传统的锶同位素地层学研究争议的根本问题是不同学者选择的时间框架不一致,即地史上锶同位素(87Sr/86Sr)的演化特征受投影时间轴框架(如地层厚度或绝对年龄)、沉积速率、界线研究程度以及测量方法等的影响.综合不同研究者对乐平世地层87Sr/86Sr的资料,以有时间跨度控制的牙形刺化石带为时间投影框架,重新建立该时期全球海洋87Sr/86Sr的演化规律,并获得以下新认识:(1)化石带与87Sr/86Sr直接对应,可更准确反映87Sr/86Sr演化特征;(2)可用于缺失化石资料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研究;(3)可用于不同沉积速率剖面及不同盆地间地层学研究;(4)87Sr/86Sr分析结果与样品矿物组成和分析方法有关;(5)晚二叠世海洋87Sr/86Sr上升速率为5.4×10?5/Ma或略低;(6)87Sr/86Sr数值与地层年龄关系的计算公式:Dpro=259?(RS?0.70695)/5.4×10?5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系 乐平统 锶同位素比值(87Sr/86Sr) 牙形刺化石带 海相碳酸盐岩 稳定同位素 化学地层学
原文传递
氧气对生物早期降解影响的实验模拟——以小型鱼类肠道微生物降解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伟 叶法 +5 位作者 尚庆华 刘静 盖永华 刘欣春 曹长群 陈孝政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6-538,共13页
一般研究中,通常将类似澄江动物群或关岭动物群为代表的生物软体印痕化石保存归因为与缺氧环境等有关的特异条件。本文关注到通常与化石降解和埋藏有关的缺氧环境推测并没有表达机理和成立条件;生物体内自身携带大量的微生物可能对生物... 一般研究中,通常将类似澄江动物群或关岭动物群为代表的生物软体印痕化石保存归因为与缺氧环境等有关的特异条件。本文关注到通常与化石降解和埋藏有关的缺氧环境推测并没有表达机理和成立条件;生物体内自身携带大量的微生物可能对生物的降解作用需要得到重视。为证实水体中氧气含量与生物非矿化组织印痕保存间的关系,本文通过设计条件控制(太湖银鱼,30℃,无菌纯净水、无外界微生物)进行有氧和缺氧环境的对比实验。该条件下的模拟对比实验研究证实:1)总体来说生物降解过程在有氧和缺氧环境下具有相似的降解速度;2)两者的降解实验在前期有短暂的差异,而144小时(6天)后有氧和无氧环境具有基本一致的降解速度和程度,其中较多样本6天后在缺氧环境的降解速度略高于有氧环境,短时间(6天)的降解差异是否会造成矿化差异有待研究;3)生物体本身携带的以肠道微生物为主的好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足以使生物以蛋白质为代表的器官结构产生相似的破坏性降解,在本研究中是主要的降解因素;4)实验中所检出的生物体肠道内普遍存在的兼性厌氧微生物,可能是导致有氧和缺氧环境具有相似降解过程的主要原因;5)生物降解过程早期由于蛋白质的降解,微环境趋向于弱碱性而非一般推测的酸性;6)在实验设定条件下的有氧环境和缺氧环境对化石的形成和保存的早期过程相似,其他理化条件下的降解过程和结论需要进一步实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 实验模拟 微生物 缺氧环境 化石特异保存 澄江动物群 关岭动物群
原文传递
地层中的计时器
7
作者 樊隽轩 叶法 冯伟民 《科学世界》 2015年第11期74-79,共6页
时间是生活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从古代的日晷、沙漏,到现代的电子表、原子钟,人们不断致力于改进时间测定的精度。对于地球历史而言,卡定准确的时间也同样重要,在没有钟表的情况下,我们如何知晓全球冰冻、大陆漂移、生物更替的年... 时间是生活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从古代的日晷、沙漏,到现代的电子表、原子钟,人们不断致力于改进时间测定的精度。对于地球历史而言,卡定准确的时间也同样重要,在没有钟表的情况下,我们如何知晓全球冰冻、大陆漂移、生物更替的年代?幸好,地层中留下了来自远古的“计时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时器 地层 时间测定 地球历史 大陆漂移 电子表 原子钟 日晷
原文传递
探秘古老的贵州始杯海绵
8
作者 冯伟民 叶法 谭超 《大自然》 2016年第2期24-27,共4页
2015年,我国科学家终于在瓮安生物群中找到了一枚6亿年前的贵州始杯海绵,虽然它只有米粒大小,却是目前毫无争议的原始动物中的老大.这一重大发现,将海绵在地球上出现的可能时间向前推进了6000万年,对研究多细胞动物的起源意义深远.
关键词 海绵 贵州 多细胞动物 瓮安生物群 科学家
原文传递
远古时代的动物明星——头足类
9
作者 冯伟民 叶法 +3 位作者 谭超 叶辉 曾杨 徐阳 《生物进化》 2013年第2期23-43,共21页
头足类是海洋软体动物门的一个纲,比如我们公众所熟知的乌贼、鱿鱼和章鱼就是头足类的典型代表,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软体动物门 头足类 远古时代 明星 乌贼 章鱼
原文传递
生命进化史上的奇葩——埃迪卡拉生物群
10
作者 冯伟民 陈哲 +2 位作者 叶法 谭超 叶辉 《生物进化》 2014年第4期22-41,2,共20页
由于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化石发现,或者确切的说是没有宏体可见的化石发现,因此前寒武纪曾被称为隐生宙。直到二十世纪50年代,随着埃迪卡拉生物群的发现,这种观点才被改变。但埃迪卡拉生物与现生生物截然不同,它们有些似乎像水母,但... 由于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化石发现,或者确切的说是没有宏体可见的化石发现,因此前寒武纪曾被称为隐生宙。直到二十世纪50年代,随着埃迪卡拉生物群的发现,这种观点才被改变。但埃迪卡拉生物与现生生物截然不同,它们有些似乎像水母,但却不会游泳漂流,它们像动物,却似乎更像植物生活。这些奇形怪状的生物到底是什么?是不是动物?是否就是我们的祖先?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试图去解开这些谜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群 迪卡 进化史 生命 前寒武纪 科学家 化石 动物
原文传递
神奇的古生物钟
11
作者 冯伟民 叶法 谭超 《生物进化》 2015年第2期22-38,共17页
生物的生长离不开环境因素的制约。在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过程中,四季更替、昼夜变化、潮涨潮落无不对生物的骨骼生长产生周期性的影响,留下深刻的印记。不仅生物骨骼以生长环(带、纹)表现了这种周期的年、月、日变化,而且骨骼的矿物... 生物的生长离不开环境因素的制约。在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过程中,四季更替、昼夜变化、潮涨潮落无不对生物的骨骼生长产生周期性的影响,留下深刻的印记。不仅生物骨骼以生长环(带、纹)表现了这种周期的年、月、日变化,而且骨骼的矿物成分,结晶程度和微量元素也记录了环境的变化。在生物界,能反映年、月、日变化的生物非常多,其中海洋中最典型的明星动物有珊瑚、双壳类(如河蚌、蚶蛤之类)、腹足类(如蜗牛、海螺之类)、腕足类(如海豆芽之类)、头足类(如鹦鹉螺之类)、龟鳖、鲨鱼等。它们的年轮大都通过钙化的外壳、背甲、牙齿、鳞片等部位表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 骨骼生长 环境因素 昼夜变化 矿物成分 微量元素 结晶程度 周期性
原文传递
“住”在青藏高原的海洋生物和恐龙
12
作者 叶法 史恭乐 +1 位作者 邢立达 姚正富 《少年科学》 2013年第12期24-25,共2页
青藏高原不仅雄伟壮观,它还深刻影响着全球气候环境,并拥有丰富的矿产和生物资源。但是,人们对它历史的了解却十分有限。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海洋生物 “住” 恐龙 气候环境 生物资源
原文传递
化石见证青藏高原的隆起
13
作者 冯伟民 叶法 +4 位作者 郭震宇 谭超 叶辉 曾杨 徐阳 《生物进化》 2014年第2期20-57,共38页
巍峨辽阔的青藏高原绵延数千公里,横恒于世界的东方,无愧于世界屋脊之称,是地球的第三极。青藏高原冰山林立,河流众多,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孕育着人类文明的诞生。青藏高原的形成对我国、亚洲、乃至南北半球的大气环流演变和东亚季... 巍峨辽阔的青藏高原绵延数千公里,横恒于世界的东方,无愧于世界屋脊之称,是地球的第三极。青藏高原冰山林立,河流众多,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孕育着人类文明的诞生。青藏高原的形成对我国、亚洲、乃至南北半球的大气环流演变和东亚季风盛行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又直接影响我国的旱涝等天气气候的形成和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石种 高原隆起 动物群 东亚季风 特提斯洋 双壳类 古生物学家 三极 冈瓦纳植物群 海相地层
原文传递
生命进化史上的奇葩——埃迪卡拉生物群
14
作者 冯伟民 陈哲 +2 位作者 叶法 谭超 叶辉 《飞碟探索》 2018年第2期8-17,共10页
由于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化石发现.或者确切地说是没有宏体可见的化石发现,因此前寒武纪曾被称为隐生宙。直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埃迪卡拉生物群的发现,这种观点才被改变。但埃迪卡拉生物与现生生物截然不同,
关键词 生物群 生命进化 迪卡 进化史 前寒武纪 化石
原文传递
从《失落的世界》说起——越来越清晰的恐龙世界
15
作者 叶法 《生物进化》 2015年第1期37-41,共5页
提到柯南·道尔,我们首先想到一定是《福尔摩斯》,但其实他还有一部影响深远的科幻作品,那就是《失落的世界》。故事讲述了探险队员在南美洲一段神奇的冒险之旅,旅途中遇到了种种神奇的史前生物,恐龙、猛兽、猿人……,为了生... 提到柯南·道尔,我们首先想到一定是《福尔摩斯》,但其实他还有一部影响深远的科幻作品,那就是《失落的世界》。故事讲述了探险队员在南美洲一段神奇的冒险之旅,旅途中遇到了种种神奇的史前生物,恐龙、猛兽、猿人……,为了生存,探险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 恐龙 清晰 福尔摩斯 科幻作品 探险队 南美洲 生物
原文传递
中美互联网科学新闻传播对比——以化石类科学新闻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叶法 冯伟民 郭震宇 《传媒观察》 2015年第8期20-22,共3页
以化石为研究材料的古生物学科学新闻是公众非常感兴趣的科学新闻,在我国互联网科学信息传播中极具代表性。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互联网科学信息传播已取得了很好的公众效应,为了更好地借鉴国外经验,本文选择中美两国十家互联网网站,统计它... 以化石为研究材料的古生物学科学新闻是公众非常感兴趣的科学新闻,在我国互联网科学信息传播中极具代表性。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互联网科学信息传播已取得了很好的公众效应,为了更好地借鉴国外经验,本文选择中美两国十家互联网网站,统计它们在相同时间内(一个月)古生物科学新闻的相关传播数据,以了解中美两国在古生物科学新闻网络传播上的特征和差别。结果发现:相比国内,美国对网络科学新闻更重视,新闻更新量高、时效性强、网民参与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新闻 互联网 化石 中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