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大学物理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晓 王稼军 +2 位作者 刘玉鑫 段家忯 沿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48-850,共3页
基于社会发展和学生素质的新特点,探讨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模式: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素质和发展目标的多样性与自主性,更加突出优秀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在确保高水准的基本知识传授和基本训练的同时,给学生以多样化的选择自由... 基于社会发展和学生素质的新特点,探讨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模式: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素质和发展目标的多样性与自主性,更加突出优秀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在确保高水准的基本知识传授和基本训练的同时,给学生以多样化的选择自由.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模块化、结构化的改造,以适应多样化的需要.加强了学生选课指导和专业发展指导,以保障新的教学计划的实施.课外科技活动的范围逐步扩大,研究型学习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原文传递
与HIAF装置相关的放射性核束物理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沿 杨晓菲 +1 位作者 刘洋 韩家兴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1-30,共10页
本文详述了放射性核束(Radioactive Ion Beam, RIB)物理所针对的科学问题、历史发展和未来机遇.自然界存在的稳定核素只有大约300个,在实验室或天体极高温环境中产生的不稳定核素可以达到上万个.这些放射性核素的产生和研究是对广阔未... 本文详述了放射性核束(Radioactive Ion Beam, RIB)物理所针对的科学问题、历史发展和未来机遇.自然界存在的稳定核素只有大约300个,在实验室或天体极高温环境中产生的不稳定核素可以达到上万个.这些放射性核素的产生和研究是对广阔未知核素版图的开拓,需要逐步发展新的装置手段和理论模型. RIB物理发展初期,已经获得一系列对原子核新的认知,如晕和集团等奇特结构、新幻数和壳演化、软巨共振等新的集体运动模式等.不稳定核的研究又与核天体过程以及攀登"超重元素稳定岛"密切相关,涉及当今国际聚焦的重大前沿交叉科学问题.不稳定核区的测量,也能够提供核燃料和核废料生成及演变中大量的核数据,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战略价值.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gh Intensity heavy-ion Accelerator Facility,HIAF)具有强流的优势,结合产生放射性束的先进技术与高水平的物理实验探测设备,有可能在一些重要的方面走到国际引领位置,同时显著提升我国核物理研究的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束物理 核素版图 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
原文传递
大面积阻抗板探测器的研制及性能测量 被引量:5
3
作者 马经国 班勇 +5 位作者 刘洪涛 沿 蔡建新 狄振宇 应军 贾晴鹰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98-902,共5页
使用中国材料研制了大面积阻抗板探测器 (RPC) ,利用宇宙射线测量了效率曲线以及时间分辨率 ,讨论了大面积RPC的均匀性问题 .结果表明 ,该RPC效率接近 1 0 0 % ,时间分辨率约 2ns。
关键词 大面积阻抗板探测器 CMS LHC 宇宙线 效率曲线 时间分辨率 RPC 均匀性
原文传递
用于不稳定原子核研究的共线激光谱仪研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鹏 刘寅绅 +11 位作者 白世伟 杨晓菲 王姝婧 刘永超 胡晗睿 郭洋帆 喆阳 严周 杜泽宇 梅文聪 沿 李奇特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54-1065,共12页
不稳定原子核的基本性质是研究核结构的重要探针之一,有助于我们理解丰中子/丰质子核中出现的新奇物理现象,也是检验和发展核理论模型的重要依据.利用精密激光谱学技术测量核外电子的超精细结构光谱,可以精确提取不稳定原子核基态和长... 不稳定原子核的基本性质是研究核结构的重要探针之一,有助于我们理解丰中子/丰质子核中出现的新奇物理现象,也是检验和发展核理论模型的重要依据.利用精密激光谱学技术测量核外电子的超精细结构光谱,可以精确提取不稳定原子核基态和长寿命同核异能态的自旋、磁矩、电四极矩和电荷半径等多个基本性质.本文简单介绍了国际上激光谱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超精细结构光谱的测量原理.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在我国研制的基于荧光探测的共线激光谱系统及近期的优化升级现状.通过测量Ti原子和Ca离子的高分辨共振谱,有效验证了共线激光谱设备的整体性能.最后,结合我国现有和发展中放射性核束装置的物理目标,提出进一步优化升级激光谱技术,提高其分辨率和灵敏度,并用于不稳定核研究的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线激光谱 超精细结构 不稳定原子核 荧光探测 离子探测
原文传递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与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 被引量:8
5
作者 沿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19-523,共5页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与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都是由中国科协领导,中国物理学会主办的重要物理教育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办以来,物理竞赛受到国家和地方的科协与物理学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全国各省、市大批物理工作者长期为此无...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与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都是由中国科协领导,中国物理学会主办的重要物理教育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办以来,物理竞赛受到国家和地方的科协与物理学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全国各省、市大批物理工作者长期为此无私奉献、精心耕耘,形成了一整套严格的规范和很高的社会声誉,大大促进了中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竞赛 奥林匹克 中学生 国际 中国物理学会 中国科协 教育工作 工作者
原文传递
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散裂靶辐射损伤研究Ⅰ.原子位移 被引量:6
6
作者 樊胜 沿 +3 位作者 赵志祥 N.M.Sobolevsky 徐春成 陈陶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99-506,共8页
考虑了不同入射能量的质子和中子轰击W、Pb靶 ,利用SHIELD程序系统 ,研究了我国未来可能使用的靶体的辐射损伤截面、原子位移截面和原子位移率 ,并同Wechsler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 ,对 1 6GeV的质子沿中心轴线入射长 60cm、直径 2... 考虑了不同入射能量的质子和中子轰击W、Pb靶 ,利用SHIELD程序系统 ,研究了我国未来可能使用的靶体的辐射损伤截面、原子位移截面和原子位移率 ,并同Wechsler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 ,对 1 6GeV的质子沿中心轴线入射长 60cm、直径 2 0cm厚铅靶在不同部位引起的辐射损伤进行了研究 ,得到合理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损伤 原子位移 原子位移率 ADS 散裂中子靶
下载PDF
SARS疫情分析及对北京疫情走势的预测 被引量:5
7
作者 沿 庞丹阳 刘循序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5-347,共3页
在考虑每个SARS病人每日平均传染概率和他的直接传染的平均期限的基础上 ,建立了一个统计分析模型 .分析表明 ,每个病人可以造成直接感染他人的期限平均在 2 0天左右 ,这个值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疫情阶段似乎变化不大 .病人的平均每天感染... 在考虑每个SARS病人每日平均传染概率和他的直接传染的平均期限的基础上 ,建立了一个统计分析模型 .分析表明 ,每个病人可以造成直接感染他人的期限平均在 2 0天左右 ,这个值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疫情阶段似乎变化不大 .病人的平均每天感染率与社会状况有关 ,在疫情爆发期较大 ,在疫情控制期要小很多 .北京后期如果控制在香港后期的感染率水平上 ,则有望在 6月上中旬下降到日增几例 .然后再经过约一个月 ,即 7月上中旬达到日增 0病例 ,而累积总病例数将达到 31 0 0多 .但如果北京的新病例下降速度与广东类似的话 ,则要再多花至少一个月 ,才能达到上述的效果 ,且累积总病例数会达到 3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疫情分析 北京 疫情走势 预测 非典型肺炎 传染能力 传染期限 新增病例数 累计病例数
原文传递
一种高精度大范围时间测量电路的实现 被引量:5
8
作者 雷武虎 刘松秋 +2 位作者 李鹏宇 韩慧 沿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9-242,263,共5页
在实验核物理中,经常要用到时间测量技术。时间测量有多种方式,其中用电子学方法实现时间的数字化(TDC)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技术。根据对时间测量不同的需要,对其测量范围和测量的精度有不同的要求。介绍一种大测量范围高精度时间测量电路... 在实验核物理中,经常要用到时间测量技术。时间测量有多种方式,其中用电子学方法实现时间的数字化(TDC)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技术。根据对时间测量不同的需要,对其测量范围和测量的精度有不同的要求。介绍一种大测量范围高精度时间测量电路的实现,其实现的原理和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电路 高精度 大范围 时间测量 测量范围 实验核物理 电子学方法 测量技术 设计方法 数字化
下载PDF
铅散裂靶参数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徐春成 沿 +3 位作者 陈陶 应军 马经国 刘洪涛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02-408,共7页
在束流能量为150MeV的前提下计算了中子产额对铅靶尺寸的依赖性.选择某一靶尺寸后讨论了靶系统的放射性活度随时间的变化.最后则比较了不同靶尺寸下的中子能谱.
关键词 加速器 铅散裂靶 核碎片 放射性活度 靶参数
原文传递
通过4-α衰变观测^(16)O中可能的玻色凝聚态
10
作者 陈家豪 沿 +21 位作者 马凯 韩家兴 王东玺 承键 贾会明 杨磊 李根 阳黎升 胡梓瑶 谭智威 魏康 蒲伟良 陈莹 楼建玲 杨晓菲 李奇特 杨再宏 骆天鹏 黄大湖 钟善豪 李智焕 许金艳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2-298,共7页
近期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开展的^(16)O+^(12)C非弹散射实验,给出了^(16)O中存在4-α玻色凝聚状态的新证据。实验采用多套双面硅微条带电粒子望远镜,首次在^(16)O衰变中实现了4个α粒子的准确识别(Part... 近期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开展的^(16)O+^(12)C非弹散射实验,给出了^(16)O中存在4-α玻色凝聚状态的新证据。实验采用多套双面硅微条带电粒子望远镜,首次在^(16)O衰变中实现了4个α粒子的准确识别(Particle Identification,PID)和符合测量。在此基础上获得了高分辨的反应O值谱并重建了清晰的4-α共振态。其中在阈值附近观察到4个高显著度(大部分高于5σ)的共振态,它们按照^(12)C(Hoyle state)+α的特征模式衰变,与理论预言的类Hoyle-BEC结构及其转动带特征相一致。本观测结果将推动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实验上也需要对上述共振态做更多物理量的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团结构 类Hoyle态 ^(16)O的共振态 高激发
原文传递
用于不稳定核研究的精密激光核谱学的发展与机遇
11
作者 刘寅绅 杨晓菲 +17 位作者 张鹏 胡晗睿 白世伟 王姝婧 刘永超 郭洋帆 喆阳 严周 梅文聪 陈少杰 倪欣悦 谢秉奇 沿 李奇特 李弘伟 贺创业 杨杰 刘作业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4,共9页
不稳定原子核的基本性质是开展奇特核结构研究的重要依据。基于多学科交叉的精密激光核谱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原子、离子或分子的超精细结构谱提取原子核自旋、磁矩、电四极矩、电荷半径等基本性质,目前在核素版图各质量区域的不稳定核奇... 不稳定原子核的基本性质是开展奇特核结构研究的重要依据。基于多学科交叉的精密激光核谱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原子、离子或分子的超精细结构谱提取原子核自旋、磁矩、电四极矩、电荷半径等基本性质,目前在核素版图各质量区域的不稳定核奇特结构研究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工作从超精细结构谱的研究历史出发,阐述了精密激光核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在此基础上,以Pb(Z=82)核区丰质子侧不稳定核的结构研究为例简述了激光核谱学方法在核结构研究中的独特优势。此外还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共线激光谱和共线共振电离谱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最新进展。最后展望了激光核谱技术在未来国内的核物理大科学装置上的应用规划,在不稳定核性质和结构,以及基于放射性分子谱的基本对称性研究方面的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精细结构 激光谱技术 不稳定原子核 荧光探测 离子探测
原文传递
放射性核束物理与核天体物理 被引量:6
12
作者 沈文庆 詹文龙 +8 位作者 沿 柳卫平 靳根明 周小红 徐树威 竺礼华 朱胜江 刘祖华 孟杰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06-214,共9页
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 (HIRFL )的中能放射性核束线 (RIBLL)及北京串列加速器国家实验室 (HI- 1 3 )的低能放射性核束线 (GIRAFFE) ,开展放射性核束物理和核天体物理研究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是 :远离β稳定线核的结构与反... 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 (HIRFL )的中能放射性核束线 (RIBLL)及北京串列加速器国家实验室 (HI- 1 3 )的低能放射性核束线 (GIRAFFE) ,开展放射性核束物理和核天体物理研究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是 :远离β稳定线核的结构与反应 ;超重新核素及近滴线核素的合成和性质研究 ,极端同位旋非对称核物质特性和关键的天体核反应研究 .研究内容分成 7个课题 :(1 )晕核研究 ;(2 )新核素合成及超重新核素研究 ;(3 )丰中子核结构和反应 ;(4)丰质子核结构和反应 ;(5 )高自旋的同位旋相关性 ;(6 )关键天体核反应 ;(7)系统的理论研究 .上述研究也将是 2 0 0 5年建成的国家大科学工程——兰州冷却贮存环的主要科学目标的研究基础 .简述了近期的主要工作进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束物理 核天体物理 重元素新核素 质子晕核 晕激发态 原子核结构
下载PDF
CsI(Tl)探测阵列的升级及测试
13
作者 万文武 楼建玲 +3 位作者 朱宏渝 夏博龙 葛浩煜 沿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452,共8页
在中低能放射性核束物理实验中,硅和CsI(Tl)探测器通常组成Si-CsI(Tl)望远镜,利用ΔE-E方法鉴别带电粒子。CsI(Tl)探测器的光输出大小、光输出均匀度以及配套的获取系统等对其性能和望远镜的粒子鉴别能力有重要影响。本工作尝试从改换Cs... 在中低能放射性核束物理实验中,硅和CsI(Tl)探测器通常组成Si-CsI(Tl)望远镜,利用ΔE-E方法鉴别带电粒子。CsI(Tl)探测器的光输出大小、光输出均匀度以及配套的获取系统等对其性能和望远镜的粒子鉴别能力有重要影响。本工作尝试从改换CsI(Tl)晶体的包装材料、光电转换设备等方面提高光输出,改善探测器的长期稳定性和楔形探测器的光输出不均匀度;还测试对比了不同获取系统对CsI(Tl)探测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参数下的数字化获取系统在能量分辨率和获取效率方面优于传统获取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I(Tl)探测器 光输出 能量分辨率 数字化获取系统 梯形滤波
原文传递
对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散裂靶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春成 沿 郭华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15-120,共6页
简述了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靶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可开展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加速器 洁净核能系统 核碎片 散裂靶 中子堆
下载PDF
不稳定核奇特结构研究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莹 沿 魏康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2-187,共6页
原子核是一个由核力主导的量子多体复杂系统,相对容易发生形变、转动振动、裂变、集团共振等整体性变化。过去的三十多年,我们见证了实验室可达的核素版图的迅速扩大,以及在不稳定核研究中的一系列新发现和新突破。典型的例子如晕核及... 原子核是一个由核力主导的量子多体复杂系统,相对容易发生形变、转动振动、裂变、集团共振等整体性变化。过去的三十多年,我们见证了实验室可达的核素版图的迅速扩大,以及在不稳定核研究中的一系列新发现和新突破。典型的例子如晕核及其关联的奇特结构现象、采用消色差磁谱仪实现弱流条件下在束γ谱学测量从而观察不稳定核区壳演化、不稳定核基本性质测量与新幻数、丰富的多核子关联与集团和分子结构等。未来在新的核素版图区域,特别是中重质量丰中子核区,会涉及极端奇特结构、核天体r-过程、攀登超重岛路径等重大科学问题。为了探索这些问题,世界各科技大国都在建设能够产生远离稳定线放射性核束的大科学装置,不稳定核奇特结构的研究也将迎来更大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核 奇特结构 晕核 在束γ 谱学 新幻数
原文传递
核物理与核探测、核分析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湘庆 沿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01-308,共8页
文章概要介绍了随着核物理研究发展起来的辐射和粒子探测的原理、方法和主要技术,举例介绍了相关核物理与核探测、核分析的典型技术及其在高精度测量和医学中的广泛应用,如活化分析技术、穆斯堡尔谱学、核磁共振技术、加速器质谱技术、... 文章概要介绍了随着核物理研究发展起来的辐射和粒子探测的原理、方法和主要技术,举例介绍了相关核物理与核探测、核分析的典型技术及其在高精度测量和医学中的广泛应用,如活化分析技术、穆斯堡尔谱学、核磁共振技术、加速器质谱技术、核医学成像、同步辐射技术、中子散射分析、放射性示踪技术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物理 核探测 核分析技术 辐射 粒子探测
原文传递
基于北京串列加速器的若干核物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华辉 沿 杨晓菲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4-55,共12页
原子核是主要由短程相互作用制约的量子复杂多体系统,储存着宇宙间绝大部分可见的质量和能量。对原子核的研究,近百年来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和国家的地位与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过去几十年,短寿命放射性原子核的奇特结构现象不断被揭示,打... 原子核是主要由短程相互作用制约的量子复杂多体系统,储存着宇宙间绝大部分可见的质量和能量。对原子核的研究,近百年来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和国家的地位与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过去几十年,短寿命放射性原子核的奇特结构现象不断被揭示,打破了人们对原子核结构的经典认知,开启了不稳定核(放射性核)结构研究的新领域。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在过去30多年为我国低能核物理实验提供了基础平台。北京大学实验核物理团队长期以来发展特色实验设备,在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上完成了系列核物理实验,在原子核奇特结构研究中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本文将介绍团队基于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开展的几项代表性工作,如基于在束γ谱学的A=70质量区Ge同位素形状演化研究,基于直接核反应实验的轻丰中子核集团结构研究,以及基于北京放射性束装置发展的共线激光谱设备和首次在线激光核谱实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原子核 奇特结构 核衰变 核反应 激光核谱
原文传递
放射性束物理实验发展现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阔昂 沿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共7页
近年来随着放射性束流装置的发展,对非稳定核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进展。重要的物理发现包括滴线区的晕核与增强的集团结构、非稳定核中的壳演化与新幻数、新的有效相互作用、新的集体运动模式、核反应中的多步过程与强耦合效应等... 近年来随着放射性束流装置的发展,对非稳定核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进展。重要的物理发现包括滴线区的晕核与增强的集团结构、非稳定核中的壳演化与新幻数、新的有效相互作用、新的集体运动模式、核反应中的多步过程与强耦合效应等。本文着重从实验探测的角度,对非稳定核基态基本物理量的测量、非稳定核的衰变测量、中低能核反应、快速束流及零度谱学等方面做了概述和分析,特别指出他们在非稳定核研究中作用和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稳定核 核结构 核反应 核探测
原文传递
New measurement of 4^(H)e and proton decays from resonant states in^(19)Ne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凯 沿 +21 位作者 承键 陈家豪 王东玺 韩家兴 贾会明 杨磊 阳黎升 胡梓瑶 陈莹 蒲伟良 李根 谭智威 黄大湖 骆天鹏 钟善豪 楼建玲 杨晓菲 李智焕 李奇特 许金艳 杨再宏 魏康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50-56,共7页
A^(6)Li(^(16)O,^(19)Ne^(∗))^(3)H multi-nucleon transfer-reaction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to populate the highly excited states in^(19)Ne.The subsequent decay particles,^(4)He or protons from the^(19)Ne resonant state... A^(6)Li(^(16)O,^(19)Ne^(∗))^(3)H multi-nucleon transfer-reaction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to populate the highly excited states in^(19)Ne.The subsequent decay particles,^(4)He or protons from the^(19)Ne resonant states,were detected in coincidence with the recoil 3 H.The excitation-energy spectra of^(19)Ne were reconstructed using the detected proton or^(4)He and the deduced^(18)F or^(15)O data,respectively.A broad resonance at about 7.85 MeV(1/2^(+))was observed,with partial decay widths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values,which may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destruction of 18 F in astrophysical processes.Several resonances up to very high excitation energies have been identified with a largeα-clustering strength,which confirm the formation of the cluster structure with a one-hole configuration in light nuclei and encourage further systematic studies of the cluster structure in^(19)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onant state Q-VALUE branch ratio partial decay width
原文传递
二维位置灵敏硅探测器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陶 李智焕 +7 位作者 沿 江栋兴 华辉 李湘庆 葛榆成 王全进 庞丹阳 狄振宇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2-75,共4页
对二维位置灵敏硅探测器进行了239Puα源刻度测试,并在弹性散射实验中使用了二维位置灵敏硅探测器.考察了两种定位方法在实验中与测试中的一致性.测量了二维位置灵敏硅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位置分辨率和位置畸变.对位置畸变进行了定性... 对二维位置灵敏硅探测器进行了239Puα源刻度测试,并在弹性散射实验中使用了二维位置灵敏硅探测器.考察了两种定位方法在实验中与测试中的一致性.测量了二维位置灵敏硅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位置分辨率和位置畸变.对位置畸变进行了定性理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位置灵敏硅探测器 能量分辨率 位置分辨率 位置畸变 PSSD 测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