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借助北伐记忆重塑政党形象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朱发建
叶欣明
-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8ZDA169)。
-
文摘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北伐记忆与言说,重塑了团结合作形象、群众拥护形象和革命领导形象。这些形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赞誉,为宣传抗战主张、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振抗战信心、进行抗战动员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重塑北伐形象的基本经验在于注重党的建设、坚持思想与实践统一、借鉴历史记忆,此三项经验对于新时期推进党的形象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
北伐形象
政党形象
-
Keywords
period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mage during the Northern Expedi⁃tion
party image
-
分类号
D23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荆楚革命文化对辛亥首义的影响述略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叶欣明
-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21-23,共3页
-
文摘
八百年楚国之盛衰,造就了荆楚文化之辉煌,树立了影响深远的荆楚文化,而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为标志,形成了湖北近现代史上波澜壮阔的革命文化。荆楚革命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辛亥革命的首义成功提供了精神动力,也对湖北成为辛亥首义的发源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近代以来湖北由于其独特的历史原因和文化原因,逐渐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革命文化,这种革命文化对辛亥首义产生了文化动力、舆论支持、思想源泉等积极影响与推动作用,也为荆楚文化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提供重要依据。
-
关键词
辛亥革命
荆楚革命文化
影响
-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K257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抗战时期中共的“北伐”记忆与抗战动员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朱发建
叶欣明
-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20年第1期3-7,164,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文献的调查,整理和研究(1900—1949)”(18ZDA169)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8B259)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北伐"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是国共两党有共同历史记忆的重大事件。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以北伐记忆的方式加以重叙,成为抗战动员的重要历史资源。北伐国共"合作"的历史记忆,成为中共阐述联合抗战、军民协作、重建"党军体制"的有力号召;国共"分裂"的历史记忆,为抵制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斗争求合作的抗战策略提供了历史借鉴,也塑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决维护民族利益的政党形象;"三大政策"的记忆,奠定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理论基础,打击了投降派和取消派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主张,有力地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关键词
北伐战争
历史记忆
抗战动员
-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政治学]
K265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唤起与重构:抗战动员中的“坚守西安”记忆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叶欣明
-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武陵学刊》
2021年第2期83-89,共7页
-
基金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北伐战争的现代记忆与诠释(1927-1949)”(CX2018B259)。
-
文摘
历史记忆是立足当下对过去记忆的集体性建构。抗战时期在民族救亡的背景之下,1926年的“西安围城”事件被重新发掘和阐述,并转变成包含“苦难”精神、“光荣”历史和“英雄”形象的“坚守西安”历史记忆,适应了抗战动员的现实需要。嘴衔油渣、军阀祸国的“苦难”被铸镕成不畏强权、自强不息、与民更始、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基座,成为共赴国难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动力;捍卫西北、策应北伐的“光荣”记忆明确了守城即守国的意义,动员着人们保卫国土、收复东北;英雄个人和英雄群体的传播表现了民众对杨虎城与民同休戚、共进退的崇敬之情,塑造出时人苟利国家生死以的爱国情怀。
-
关键词
抗战动员
坚守西安
历史记忆
-
Keywords
mobilization of Anti-Japanese War
defending Xi'an
historical memory
-
分类号
K264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抗战前后中共的北伐纪念与“革命领导权”话语演进
- 5
-
-
作者
叶欣明
-
机构
湖北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第4期152-156,共5页
-
文摘
抗战前后中国共产党的北伐纪念经历了从暴动纪念到誓师纪念的过程,由北伐记忆建构起来的革命领导权话语随之转变。抗战前,北伐纪念着重强调上海暴动和与反革命斗争的意义,使争夺无产阶级领导权的语义逐渐凸显,并将其作为建立地方苏维埃政权的实践依据。全面抗战后,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誓师纪念成为主题,中共积极宣传民众运动与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建构民族革命领导权。抗战前后中共的纪念主题与领导权话语各有侧重与偏向,刻画了北伐的不同面向与阐释方式,既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对革命对象、领导权策略的认知与探索,也是无产阶级政党从幼稚逐渐蜕变、成熟的见证与写照。
-
关键词
北伐战争
记忆
中国共产党
领导权
群众运动
-
分类号
K26
[历史地理—历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