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炉脱磷工艺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润灏 杨健 +2 位作者 叶格 孙晗 杨文魁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3,共13页
转炉脱磷工艺利用了转炉容积大的特点,可以实现转炉前期快速高效低碱度脱磷。脱碳渣的循环利用降低了石灰等辅料消耗和渣量。在低温低碱度转炉脱磷的条件下,低温在热力学上有利于脱磷,但温度过低会使渣过于粘稠而影响动力学条件并使倒... 转炉脱磷工艺利用了转炉容积大的特点,可以实现转炉前期快速高效低碱度脱磷。脱碳渣的循环利用降低了石灰等辅料消耗和渣量。在低温低碱度转炉脱磷的条件下,低温在热力学上有利于脱磷,但温度过低会使渣过于粘稠而影响动力学条件并使倒渣困难;适当提高碱度,脱磷效果较好。随着渣中氧化铁含量的上升,脱磷效果先上升后下降。转炉脱磷渣中固液两相共存,其中的富磷相固溶体具有很好的富磷作用。双联法由于脱磷后渣钢完全分离,能有效提高脱磷率,适合生产超低磷钢;但由于该工艺需要两个转炉,转炉利用效率低,同时中间出钢热损失大。双渣法转炉脱磷工艺只需要一个转炉,且钢水洁净度高,是转炉脱磷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炼钢 脱磷 多相渣 双联法 双渣法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低温低碱度条件下转炉脱磷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叶格 杨健 +4 位作者 鲁欣武 王辉 刘万善 张润灏 杨文魁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23,共8页
通过180 t转炉双渣留渣工业试验,在高磷铁水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和渣中TFe的变化、尤其是较宽范围内碱度的变化对磷分配比LP、脱磷率以及倒渣时间的影响,并对脱磷渣进行了物相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1 345~1 420℃,当炉渣碱度在0.9... 通过180 t转炉双渣留渣工业试验,在高磷铁水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和渣中TFe的变化、尤其是较宽范围内碱度的变化对磷分配比LP、脱磷率以及倒渣时间的影响,并对脱磷渣进行了物相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1 345~1 420℃,当炉渣碱度在0.9~2.6变化时,随着碱度的提高,LP和脱磷率会随之上升,并且Ogawa经验公式LP的计算值合理地略高于实际值。当脱磷终点温度升高,LP和脱磷率随之降低;当脱磷渣中w(TFe)=11.30%~19.42%时,TFe变化对脱磷反应的影响不明显。脱磷渣主要由深灰色Ca3Mg(SiO4)2相、浅灰色CaFeSiO4相以及白色Ca2Fe2O5相组成。其中深灰色相P元素含量最高,是主要的富磷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渣留渣工艺 脱磷 碱度 温度 富磷相
原文传递
四流圆坯中间包卷渣的钢液临界深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天宇 金焱 +3 位作者 叶格 王俊 胡光磊 叶琛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937-1939,共3页
四流圆坯连铸中间包不设塞棒时内侧水口将生成汇流漩涡,而外侧水口不会出现汇流漩涡。中间包生成汇流漩涡的过程非常迅速且平稳,在3 s内完成,对液面没有扰动。利用回归方程得到了中间包汇流漩涡的临界深度的计算公式,即S/D=-55+0.69Fr。
关键词 中间包 卷渣 临界深度 圆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