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对孕妇产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许翔 刘新秀 +3 位作者 陈玲 新鲜 曾锦树 包中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GH)和子痫前期(PE)对孕妇产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纳入产检并分娩的123例产妇,依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分为正常妊娠的对照组、GH组和PE组。所有研究对象分别于孕前及产后6周、12周和24周进...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GH)和子痫前期(PE)对孕妇产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纳入产检并分娩的123例产妇,依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分为正常妊娠的对照组、GH组和PE组。所有研究对象分别于孕前及产后6周、12周和24周进行右侧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MD)检测。比较各组不同时间点FMD值和组间相同时间点FMD值;分析产后24周FMD值对GH和PE孕妇产后内皮功能异常的预测价值。结果对照组、GH组和PE组产妇产后不同时期FMD值呈上升趋势(P<0.05)。各组产妇不同时间点FM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产后6周、12周及24周组间FMD值为对照组>GH组>P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体重指数、舒张压为GH组和PE组FMD值变化的影响因素(P<0.05)。产后24周FMD值对GH及PE产妇产后内皮功能异常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DRAGON评分AUC=0.821,95%CI 0.756~0.952,P<0.001)。结论GH和PE母体产后的血管内皮功能持续受损。产后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对于识别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妊娠性 先兆子痫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内皮 血管 血管舒张 产后期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许翔 刘新秀 +5 位作者 陈玲 曾锦树 新鲜 黄小花 魏凌琳 包中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93-897,共5页
目的探讨GDM对孕妇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血管扩张(FMD)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内皮依赖性FMD技术于孕前、孕中期和产后12周评估29例GDM孕妇(观察组)和34名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的右侧肱动脉FMD值;记录2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GDM对孕妇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血管扩张(FMD)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内皮依赖性FMD技术于孕前、孕中期和产后12周评估29例GDM孕妇(观察组)和34名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的右侧肱动脉FMD值;记录2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心率、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比较组间临床资料,分析组间及组内不同时间点FMD值差异,分析影响观察组FMD值的因素。结果FMD值在2组均呈先降后升趋势,观察组(F=85.50)及对照组(F=89.59)之间及组内3个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个时间点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39.01,P<0.05)。孕前组间FM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8,P>0.05),对照组孕中期(F=16.88)和产后12周(F=60.83)FMD值均大于观察组(P均<0.05)。服糖后2 h血糖和舒张压对FMD值影响最为显著。结论GDM可致孕妇血管内皮功能不可逆损伤。利用FMD技术可无创评价G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有望为筛查GDM孕妇产后心脑血管病提供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内皮 血管 血管舒张
下载PDF
正常妊娠孕妇血管内皮功能和僵硬度变化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许翔 刘新秀 +5 位作者 陈玲 新鲜 黄小花 魏凌琳 包中涛 谢丽君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孕妇的整个孕期至产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动脉僵硬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21位正常妊娠和分娩的妇女加入此项研究。作为一个纵向研究,右侧肱动脉的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low-mediateddilation,FMD)和... 目的探讨正常孕妇的整个孕期至产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动脉僵硬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21位正常妊娠和分娩的妇女加入此项研究。作为一个纵向研究,右侧肱动脉的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low-mediateddilation,FMD)和右侧颈总动脉僵硬度的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one—pointpulsewavevelocity,PwVβ)分别在早孕期、中孕期、晚孕期和产后42d以后进行检测。结果正常妊娠妇女依次自早孕期至产后42d以后四个阶段右侧肱动脉FMD值呈下降趋势,右侧颈总动脉的PWVβ值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各时期的FMD值和Pwvβ值之间均不存在相关性。结论正常孕妇肱动脉的FMD值和颈动脉的PwVβ值均有各自的变化趋势,并且两者联合可以较完整地评估动脉管壁的状况,为进一步研究孕妇的血管异常病变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妊娠 血管内皮功能 血流介导血管舒张 动脉僵硬度
原文传递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新鲜 梁立雄 《黑龙江中医药》 2021年第6期204-205,共2页
目的:通过与手术结果对比,探讨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术后经手术证实的肠旋转不良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总结其影像学特点,分析诊断及鉴别诊断关键点。结果:42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患儿,超声诊断40例,... 目的:通过与手术结果对比,探讨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术后经手术证实的肠旋转不良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总结其影像学特点,分析诊断及鉴别诊断关键点。结果:42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患儿,超声诊断40例,漏诊1例,不明确1例。①:39例表现为中肠扭转型,即中上腹部胰腺下方可见一混合回声团块,由肠管、肠系膜、肠系膜上动脉及肠系膜上静脉盘旋形成,移动探头时可见其有明显的旋转感或“漩涡征”(其中二例合并空肠起始段异位胰腺,一例合并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两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②:1例仅表现右上腹一不均团,可见肠管与系膜旋转形成,肠系膜上动脉与肠系膜上静脉位置关系正常。③:1例为索带压迫,索带本身不易探查显示,本例术前超声诊断不明确,仅见到十二指肠扩张。④1例表现为回盲部高位,位于右上腹部,本例超声漏诊。结论:本病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肠旋转不良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超声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旋转不良 超声表现
原文传递
彩色超声检查诊断儿童颈部淋巴管瘤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新鲜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20期181-183,共3页
目的 :探讨用彩色超声检查诊断儿童颈部淋巴管瘤的效果。方法 :将某医院收治的42例颈部淋巴管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儿均进行彩色超声检查,然后观察其检查的结果。结果 :在42例患儿中,病灶呈单发的患儿有38例,病灶呈多发的患儿有... 目的 :探讨用彩色超声检查诊断儿童颈部淋巴管瘤的效果。方法 :将某医院收治的42例颈部淋巴管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儿均进行彩色超声检查,然后观察其检查的结果。结果 :在42例患儿中,病灶呈单发的患儿有38例,病灶呈多发的患儿有4例;病灶形态规则的患儿有33例,病灶形态呈分叶状的患儿有9例;病灶边界清晰的患儿有34例,病灶边界不清晰的患儿有8例。这42例患儿病灶的体积为1.0cm×0.7 cm×1.3 cm^12.5 cm×3.6cm×9.3 cm,其病灶的超声图像具体表现为无回声、高回声及混合型回声包块。结论 :对颈部淋巴管瘤患儿进行彩色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其病灶的类型、位置、边界、大小、内部回声等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淋巴管瘤 彩色超声检查 病理检查
下载PDF
基于梳状剪切波弹性成像的列线图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食管胃静脉曲张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志恒 邵静 +4 位作者 郑碧玉 郭秋香 新鲜 苏虹 张晓东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2年第7期23-28,共6页
目的探讨梳状剪切波弹性成像(CUSE)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食管胃静脉曲张(GOV)的预测价值,建立基于CUSE的列线图,为预测CHB患者GOV风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2月行CUSE检查的CHB患者138例,以食管胃十二指肠镜(EGD)结果... 目的探讨梳状剪切波弹性成像(CUSE)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食管胃静脉曲张(GOV)的预测价值,建立基于CUSE的列线图,为预测CHB患者GOV风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2月行CUSE检查的CHB患者138例,以食管胃十二指肠镜(EGD)结果为金标准,对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有意义的指标建立列线图并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CUSE测量肝脏硬度(LS)的成功率为97.8%(135/138),根据有无GOV进行分组,门静脉主干内径、门静脉主干最大流速、脾脏长径(SBD)、LS和血小板计数(PLT)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BD、LS和PLT是GOV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OR(95%CI)依次为1.379(1.088,1.747)、1.307(1.025,1.668)和0.968(0.953,0.984)。包含以上3项指标的列线图预测GOV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符合率分别为77.1%、87.0%、67.5%、91.6%和84.4%,ROC曲线下面积为0.907(95%CI:0.845,0.950),高于单独使用LS的0.787(95%CI:0.709,0.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曲线显示模型的符合度良好,一致性指数为0.907(95%CI:0.853,0.961)。结论CUSE测量LS成功率高,LS对CHB患者GOV有一定预测价值,联合其他非侵入性指标建立列线图有助于提高其预测效能,可对患者GOV情况进行初步筛查,使一部分患者避免不必要的EGD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列线图 食管胃静脉曲张 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正常胎儿硬腭的三维超声显像研究
7
作者 郭步超 +3 位作者 刘新秀 曾锦树 包中涛 新鲜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87-989,共3页
目的探讨正常胎儿硬腭的三维超声成像方法及超声显像特征。方法对210例11~38周单胎健康胎儿进行三维头颅容积取样,重建并观察分析胎儿硬腭三维声像并对胎儿硬腭宽径进行测量。结果三维成像重建后,胎儿硬腭显示清晰,硬腭显像成功率93... 目的探讨正常胎儿硬腭的三维超声成像方法及超声显像特征。方法对210例11~38周单胎健康胎儿进行三维头颅容积取样,重建并观察分析胎儿硬腭三维声像并对胎儿硬腭宽径进行测量。结果三维成像重建后,胎儿硬腭显示清晰,硬腭显像成功率93.8%(197/210);硬腭前部在冠状面上与两侧上颌骨额突组成类三角形结构,后部硬腭冠状面超声表现为持续呈线性强回声,弧度随着孕周逐渐增加;横断面上硬腭早期表现为片状强回声,中晚孕期呈马蹄形高回声,前方被环形牙槽骨强回声所包绕。硬腭宽径与孕周呈线性正相关,回归方程:硬腭宽度=一0.547+0.013×孕龄(r=0.982,P〈0.001)。结论胎儿硬腭三维容积采集简便易行。胎儿硬腭三维图像在早中晚孕期均有明显的特征性声像表现,随着孕周的增加,胎儿硬腭的曲度、宽径、走行、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度等均有相应的变化。胎儿硬腭鼻后三角和后部硬腭三维图像的成功重建,对评估硬腭连续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三维 胎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