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中CMTM6和PD-L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李丽 +1 位作者 王健 胡晶晶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8-73,共6页
目的探讨CMTM6和PD-L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03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两步法检测胃癌组织中CMTM6和PD-L1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03例胃癌组织中CMTM6... 目的探讨CMTM6和PD-L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03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两步法检测胃癌组织中CMTM6和PD-L1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03例胃癌组织中CMTM6高表达70例(68.0%),低表达33例(32.0%);PD-L1高表达66例(64.1%),低表达37例(35.9%)。正常胃黏膜组织中CMTM6高表达39例(37.9%)、低表达64例(62.1%);PD-L1高表达35例(34.0%)、低表达68例(66.0%);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CMTM6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和PD-L1表达相关(P<0.05)。PD-L1表达与患者性别、脉管浸润、神经侵犯和TNM分期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CMTM6高表达与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P=0.008)。Cox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胃癌患者的预后与肿瘤最大径、浸润深度、脉管浸润、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CMTM6表达相关(P<0.05);Cox多因素生存分析表明,CMTM6表达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CMTM6和PD-L1高表达的胃癌患者预后较差,CMTM6可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CMTM6 PD-L1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LMR和CD163^(+)TAM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许雪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1096,共6页
目的:探究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值(LMR)和CD163^(+)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63例初诊DLBCL患者外周血和淋巴结组织。检测患者血常规,得出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量,计算出LMR。采... 目的:探究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值(LMR)和CD163^(+)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63例初诊DLBCL患者外周血和淋巴结组织。检测患者血常规,得出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量,计算出LMR。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淋巴结组织中CD163^(+)TAM数量。采用ROC曲线确定LMR和CD163^(+)TAM的截断值,分析LMR和CD163^(+)TAM与DLBCL患者预后指标的相关性。结果:63例初诊DLBCL患者的LMR的水平为3.69±1.71,CD163^(+)TAM的中位值为26/HPF。CD163^(+)TAM与LMR呈负相关(r=-0.58),与单核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46)。采用ROC曲线确定LMR和CD163^(+)TAM临界值分别为2.95和29/HPF,并以此将患者分为低LMR组和高LMR组以及低CD163^(+)TAM组和高CD163^(+)TAM组。低LMR组临床分期Ⅲ-Ⅳ期、IPI评分3-5分以及存在骨髓浸润的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高LMR组(P<0.05)。高CD163^(+)TAM组临床分期Ⅲ-Ⅳ期、IPI评分3-5分、LDH水平升高以及存在骨髓浸润的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低CD163^(+)TAM组(P<0.05)。LMR与OS呈正相关(r=0.43),CD163^(+)TAM比例与OS呈负相关(r=-0.65)。低LMR组和高CD163^(+)TAM组的DLBCL患者具有更短的OS(P<0.05)。结论:低LMR和高CD163^(+)TAM可以作为DLBCL患者预后不良的生物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LMR CD163^(+)TAM 预后
下载PDF
多项联合检测在肺腺癌与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何俊 +4 位作者 王健 张秀珊 张武霞 张鹏飞 童砚 《临床肺科杂志》 2018年第10期1874-1877,1890,共5页
目的探讨p40、天冬氨酸蛋白酶A(novel aspartie proteinase A,Napsin A)及甲状腺转录因子(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联合检测在肺腺癌与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于本院行肺癌手术的41例腺癌和30例鳞癌患者p40、Naps... 目的探讨p40、天冬氨酸蛋白酶A(novel aspartie proteinase A,Napsin A)及甲状腺转录因子(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联合检测在肺腺癌与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于本院行肺癌手术的41例腺癌和30例鳞癌患者p40、Napsin A及TTF-1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40在腺癌中不表达,在鳞癌中的阳性率为100%。TTF-1在腺癌中的阳性率为80.48%,显著高于鳞癌的7.69%(P<0.05),Napsin A在鳞癌中不表达,在腺癌中的阳性率为95.12%,显著高于TTF-1(P<0.05)。在腺癌中Napsin A和TTF-1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TNM分期Ⅲ-Ⅳ期的患者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转移、Ⅰ-Ⅱ期的患者(P<0.05);对鳞癌患者,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TTF-1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转移的患者(P<0.05)。Napsin A单指标检测诊断腺癌的敏感性为88.57%,特异性为94.41%,TTF-1单指标检测诊断腺癌的敏感性为80.49%,特异性为92.31%,均低于Napsin A。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6.13%,特异性为100%,高于单指标检测。结论 p40、Napsin A及TTF-1的检测是鳞癌、腺癌鉴别诊断的有力依据,Napsin A和TTF-1的表达有助于预测患者的预后,联合检测能提高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40 NapsinA TTF-1 病理 肺癌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布加综合征致大鼠瘀血性肝纤维化模型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楠 成德雷 +7 位作者 张甜甜 吕维富 周光亚 刘亚 方伟伟 刘宝来 任江涛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2-517,共6页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8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只,常规清洁饲养)、布加综合征(BCS)模型组(80只,部分结扎大鼠肝后段下腔静脉)和假手术组(80只,不结扎下腔静脉,其他处理同模型组)。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又各随机分4个亚组(实验1、3、6...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8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只,常规清洁饲养)、布加综合征(BCS)模型组(80只,部分结扎大鼠肝后段下腔静脉)和假手术组(80只,不结扎下腔静脉,其他处理同模型组)。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又各随机分4个亚组(实验1、3、6、12周组),每亚组20只大鼠。实验开始后1、3、6、12周末行DSA证实造模成功后每组随机抽取12只大鼠处死,留取肝脏组织,行免疫组化、HE及Masson染色,以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TGF-β1、PDGF-A及PDGF-B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通过Levene法检验数据符合方差齐性后,以方差分析比较组内、组间的总体差异,采用LSD法行组内、组间两两比较,采用Pearson法分析各因子间相关性,以Spearman法分析各因子与肝纤维化间相关性。结果显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PDGF-A)及PDGF-B的mRNA表达在对照组与假手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GF-β1:F=0.805,PDGF-A:F=0.620,PDGF-B:F=0.553,P值均>0.698)。模型组分别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GF-β1:F值分别为644.812,294.224,P值均<0.001;PDGF-A:F值分别为180.578,256.130,P值均<0.001;PDGF-B:F值分别为210.056,568.468,P值均<0.001);且模型组各亚组表达均高于同一时间的假手术亚组及对照组(P值均<0.05)。模型组术后各时间点的TGF-β1、PDGF-A及PDGF-B的mRNA表达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65.205,120.014,154.406,P值均<0.001),且同一因子模型组各亚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GF-β1、PDGF-A及PDGF-B在各组间及组内的蛋白表达变化规律与mRNA表达一致。模型组3个因子的mRNA水平与相应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r=0.841,0.941,0.931;P均<0.001)。3个因子与肝纤维化均无明显相关性。表明BCS病理损伤与组织修复是一个多因子、多进程、相互交织的复杂过程,每个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DD-CHIARI综合征 肝硬化 转化生长因子 受体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 V600E基因及生长分化因子15表达变化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关系研究
5
作者 许雪 胡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765-1769,共5页
目的:探究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V600F基因及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表达变化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出现淋巴结转移的PTC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收集同期无淋巴结转移的PTC患者53例作为... 目的:探究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V600F基因及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表达变化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出现淋巴结转移的PTC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收集同期无淋巴结转移的PTC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均测定BRAF V600E基因及GDF-15表达。比较两组患者BRAF V600E基因及GDF-15表达差异。分析两指标与研究组患者临床特征间的关系。分析两指标对PT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及与患者预后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及GDF-15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BRAF V600E基因突变及GDF-15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TC患者肿瘤直径和是否包膜侵犯有关(均P<0.05)。BRAF V600E基因突变及GDF-15阳性表达对PTC患者淋巴结转移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两项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均P<0.05)。BRAF V600E基因突变患者累积无进展生存率低于BRAF V600E基因未突变患者,GDF-15阳性表达患者累积无进展生存率低于GDF-15阴性表达患者(均P<0.05)。结论:PTC患者BRAF V600E基因及GDF-15表达变化与PTC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关系密切,均可能参与了PTC病情发生及进展过程,可以作为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 V600E基因 生长分化因子-15 淋巴结转移 预测价值
下载PDF
阑尾颗粒细胞瘤一例
6
作者 张秀珊 +1 位作者 张玉兰 严军宁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6-277,共2页
患者女,31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27h”急诊就医,门诊体检发现麦氏点按压疼痛且疼痛固定,拟诊“急性阑尾炎”于2013年5月27日收入院,并行急诊手术。术中探查见阑尾位于盲肠前,5.0cm×1.5cm大小,表面充血水肿明显,头端化... 患者女,31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27h”急诊就医,门诊体检发现麦氏点按压疼痛且疼痛固定,拟诊“急性阑尾炎”于2013年5月27日收入院,并行急诊手术。术中探查见阑尾位于盲肠前,5.0cm×1.5cm大小,表面充血水肿明显,头端化脓,腹腔内可及黄色渗液约10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颗粒细胞瘤 右下腹疼痛 急诊手术 术中探查 转移性 麦氏点 腹腔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