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考古的类型学
- 1
-
-
作者
安可
叶娃(译)
陈淳(校)
-
机构
牛津大学考古学院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扣岑考古研究所
复旦大学文博系
-
出处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8-256,共9页
-
文摘
本文是英国考古学家安可(Anke Hein)向西方学者介绍中国考古学分类方法的文章。器物分类是考古学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物质遗存不同,探索的问题不同,分类的方法也一定会有所不同。随着考古学理论方法的进展,类型学也在不断发展,比如自五十年代至今西方学界有关“主位”与“客位”的讨论,以及统计学方法在分类中的应用等。虽然中国的类型学在草创期借鉴了瑞典蒙特柳斯的方法,但是基本上是由我国学者独立探索和建立的,因此与西方的同类方法存在一定的区别。牛津大学的安可教授专攻中国考古,她从西方的学术背景讨论了中国考古学的分类和类型学,对其发展和特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翻译这篇文章有助于国内读者了解西方学者的观点,起到推动双方学术交流与促进的作用。
-
关键词
中国考古学
考古学理论
统计学方法
国内读者
牛津大学
学术交流
物质遗存
五十年代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