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朝花夕拾·测量漫谈
- 1
-
-
作者
叶唐立
-
机构
中国计量学院
-
出处
《上海计量测试》
2005年第1期42-46,共5页
-
-
关键词
计量学
测量技术
被测对象
测量单位
测量方法
测量结果
-
分类号
TG80
[金属学及工艺—公差测量技术]
-
-
题名朝花夕拾·数据情结
- 2
-
-
作者
叶唐立
-
机构
中国计量学院
-
出处
《上海计量测试》
2005年第4期41-45,49,共6页
-
文摘
千头万绪的数据啊!剪不断,理还乱,叫人识你也不容易.
1801年的元旦,有一颗名叫"谷神星"(Cere)的小行星出现在火星和木星之间,而且,很快要隐身到太阳后面去了.当时德国的一些天文学家为了计算出它的轨道,兴致勃勃观察了40天,但是一大堆冗长的天文数据,弄得他们一筹莫展,只好去请教数学王子高斯.其实高斯在六年前的1795年就提出了一种处理数据的绝妙方法-"最小二乘法",使用这种方法来解决上面的问题正是游刃有余,他仅作3次观察就计算出"谷神星"的轨道参数.果然,谷神星准确无误地在高斯预测的地方出现,这使得天文学家们兴奋不已! 1802年,高斯又同样准确无误地预测了小行星二号-智神星(Palla)的位置.这一成就在当时立即得到公认,高斯也就声名大振.1809年,在高斯发表的<天体运动理论>中介绍的这种方法今天仍在使用,而且完全能适应现代计算机的要求.
-
关键词
数据处理
最小二乘法
计算机技术
有效数字
运算规则
-
分类号
P137
[天文地球—天体力学]
-
-
题名期花夕拾·老生常谈
- 3
-
-
作者
叶唐立
-
机构
中国计量学院
-
出处
《上海计量测试》
2005年第6期49-54,共6页
-
文摘
老生常谈,是指老书生或者老学究经常讲的话,说过多少遍,似乎没有什么新意.人们听厌了这些话,往往就轻视它或忽略它,但有时相应的问题却接踵而来,弄得不可开交.
-
关键词
计量学
书写方式
基本纲量
量纲
-
分类号
TB91
[一般工业技术—计量学]
-
-
题名朝花夕拾·计量史话
- 4
-
-
作者
叶唐立
-
机构
中国计量学院
-
出处
《上海计量测试》
2005年第3期49-54,共6页
-
文摘
你知道吗?两百多年前,有两位法国大文学家德朗布尔和梅尚,他们肩负着法国度量衡委员会的艰巨使命,背着测量仪器从巴黎出发,二人反向而行:博学多才的德朗布尔从巴黎向北走,目的地是法国的敦克尔克;细致认真的梅尚则从巴黎往南走,目的地是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有很长一段距离是在海上,而且曾被西班牙警方误认为是法国的密探。经过了千辛万苦,两人终于到达各自的目的地,就开始测量彼此间的距离,再根据当时的米定义,得出1米的长度是多少。
-
关键词
史话
计量
目的地
测量仪器
巴塞罗那
西班牙
法国
文学家
委员会
度量衡
巴黎
米定义
距离
-
分类号
TB9-0
[一般工业技术—计量学]
-
-
题名朝花夕拾·计量史话
- 5
-
-
作者
叶唐立
-
机构
中国计量学院
-
出处
《上海计量测试》
2005年第2期45-49,共5页
-
文摘
每个科技工作者开宗明义前都会自豪地谈起自己专业的历史,像数家珍似的向来访者数说本专业在历史长河中耀眼的闪光点,计量测试技术的工作者们也不例外.本文说的是中国计量简史,时间跨度从古代、近代,直至建国初期,那毕竟是上世纪以前的事了!
-
关键词
计量史
科技史
《中国度量衡史》
度量衡标准
-
分类号
F203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朝花夕拾·误差初阶
- 6
-
-
作者
叶唐立
-
机构
中国计量学院
-
出处
《上海计量测试》
2005年第5期47-53,共7页
-
文摘
每个测量工作者想必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就是在你第一次做实验时,尽管使用的仪器多么精密,采用的方法多么完善,并且相当细心操作,你往往以为能寻到被测之量的真值,但结果总不可能.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你逐渐会发现:在任何测量或实验过程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而形形色色的误差正包围着你.
-
关键词
误差
实验过程
工作者
测量
-
分类号
TG801
[金属学及工艺—公差测量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