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脑电双频指数的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李秀蒲 杨光斌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209-212,共4页
目的了解基于脑电双频指数的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120例老年腹腔镜术患者随机分成A、B、C组,每组40例。麻醉期间根据各组设定的脑电双频指数(A组50~60,B组40~<50,C组30~<40)对瑞芬太尼... 目的了解基于脑电双频指数的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120例老年腹腔镜术患者随机分成A、B、C组,每组40例。麻醉期间根据各组设定的脑电双频指数(A组50~60,B组40~<50,C组30~<40)对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输入速度进行合理调整。记录患者麻醉前1 d和手术后第1、3、7天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麻醉前及术后第1天连接测试完成时间,手术过程中瑞芬太尼使用剂量、丙泊酚使用剂量及术后清醒时间,术后7 d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术后第1、3天C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最低,B组次之,A组最高(P<0.01);术后第7天,C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低于A、B组(P<0.01)。A、B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连接测试完成时间均短于同组麻醉前1 d(P<0.05或0.01)。术后第1天A组测试完成时间最短,B组次之,C组最长(P<0.01)。术后7 d内,A、B、C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2.5%、7.5%、1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中的瑞芬太尼、丙泊酚使用剂量最少且术后清醒最快,B组次之,C组瑞芬太尼、丙泊酚使用剂量最多且术后清醒最慢(P<0.01)。结论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在深度麻醉作用下会产生一定的认知障碍,而且麻醉深度越浅患者产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越低,在临床上要结合患者的实际耐受度来合理控制麻醉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深度 腹腔镜手术 老年患者 认识功能障碍
下载PDF
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中外医疗》 2020年第18期95-98,共4页
目的分析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罗哌卡因的合适浓度。方法方便选取1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选产妇均为2018年1月—2019年6月入院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根据产妇是否行硬膜外麻醉的自主意愿分为两组:自然分... 目的分析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罗哌卡因的合适浓度。方法方便选取1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选产妇均为2018年1月—2019年6月入院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根据产妇是否行硬膜外麻醉的自主意愿分为两组:自然分娩组(C组)产妇79例,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分娩镇痛组(G组)产妇81例。其中G组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接受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G1组:1%、G2组:1.5%、G3组:2%)。记录各组第一、二、三产程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级(采用改良Bromage分级法测定),记录镇痛药物用量、不良反应、镇痛满意度、产程、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G组产妇的镇痛评分(4.01±0.91)分、(2.54±0.71)分、(1.21±0.43)分明显低于C组(9.34±1.26)分、(8.23±1.21)分、(7.11±1.01)分(t1=19.507,P1=0.000;t2=23.387,P2=0.000;t3=31.511,P3=0.000<0.05);两组产妇分娩期间产程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第一产程时间(642.71±110.43)min,G组第一产程时间(633.03±87.71)min(t1=0.615,P1=0.270);C组第二产程时间(82.31±15.17)min,G组第二产程时间(81.53±13.82)min(t2=0.340,P2=0.367>0.05);两组产妇分娩期间催产素使用率、自然分娩率及新生儿产后1、5 min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催产素使用率为36(45.6%),G组催产素使用率为47(58.0%)(χ^2=2.485,P=0.115);C组自然分娩率为60(75.9%),G组自然分娩率为67(82.7%)(χ^2=1.119,P=0.290);C组新生儿产后1 min Apgar评分<7分为4(5.06%)G组新生儿产后1 min Apgar评分<7分为6(7.40%)(χ^2=0.375,P=0.540);C组新生儿产后5 min Apgar评分<7分为0(0.00%),G组新生儿产后5min Apgar评分<7分为1(1.23%)(χ^2=0.981,P=0.322>0.05);两组产妇分娩期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6例,G组13例(χ^2=2.732,P=0.098>0.05);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组的有效镇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1组为23(85%)、G2组为24(89%)、G3组为25(93%)(χ^2=5.7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硬膜外分娩镇痛
下载PDF
纳布啡与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麻醉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秀蒲 杨光斌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102-104,共3页
目的观察纳布啡、芬太尼在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方法将120例拟行无痛人流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A组予纳布啡静脉注射,B组予芬太尼静脉注射。对比两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丙泊酚追加次数;苏醒后5、15、30及60 ... 目的观察纳布啡、芬太尼在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方法将120例拟行无痛人流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A组予纳布啡静脉注射,B组予芬太尼静脉注射。对比两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丙泊酚追加次数;苏醒后5、15、30及60 min时的Ramsay镇静评分、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麻醉前及术后2 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IL-10水平;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短于B组,丙泊酚用量、丙泊酚追加次数少于B组(P<0.05或0.01);苏醒后5、15、30及60 min的Ramsay、VAS评分以及术后2 h时血清TNF-α、IL-6、IL-10水平低于B组(均P<0.05或0.01);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B组(3.3%vs 18.3%,P<0.01)。结论与芬太尼注射液相比,在无痛人流中使用纳布啡麻醉,起效时间短,丙泊酚用量及追加次数少,患者术后苏醒快,术后疼痛程度及炎症应激反应轻,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人流 纳布啡 芬太尼 麻醉效果
下载PDF
肥胖产妇剖宫产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明丽 +1 位作者 雷志雄 李秀蒲 《当代医学》 2013年第11期79-80,共2页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在肥胖产妇剖宫产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剖宫产手术指征的70例产妇随机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和硬膜外麻醉组(EA组),每组35例,分别行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结果 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短,镇痛效果和肌松显著优...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在肥胖产妇剖宫产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剖宫产手术指征的70例产妇随机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和硬膜外麻醉组(EA组),每组35例,分别行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结果 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短,镇痛效果和肌松显著优于EA组(P<0.05);CSEA组麻醉后低血压、麻黄碱使用次数显著多于EA组,但辅助用药例数显著少于EA组(P<0.05);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肥胖产妇剖宫产术时麻醉效果好,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产妇 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下载PDF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超声引导下麻醉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秀蒲 +1 位作者 罗卫 黄明丽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22期48-51,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02例老年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抽签法分组(n=51),对照组采用喉罩全身麻醉方式,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 目的分析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02例老年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抽签法分组(n=51),对照组采用喉罩全身麻醉方式,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方式,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手术后,观察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在麻醉复苏期,观察组(3.9%)躁动率低于对照组(1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方式,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手术中,可有效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麻醉复苏期其躁动程度,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患者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 喉罩全身麻醉 麻醉复苏期
下载PDF
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中围术期多模式镇痛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吉林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1443-1444,共2页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中围术期多模式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6例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常规单一镇痛,观察组患者多模式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症...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中围术期多模式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6例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常规单一镇痛,观察组患者多模式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症状总例数为3例,对照组为10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降低,在T1、T2、T3、T4、T5时间点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多模式镇痛应用在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患者身上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感,减少不良症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 围术期 多模式镇痛
下载PDF
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临床观察
7
作者 黄明丽 +1 位作者 雷志雄 李秀蒲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5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手术中的临床效果与可行性。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02例ASAⅠ~Ⅱ级须行下肢择期、下腹部、急诊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实验组)与布比卡因组(B组,对照组),L组用0.5%左... 目的探讨分析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手术中的临床效果与可行性。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02例ASAⅠ~Ⅱ级须行下肢择期、下腹部、急诊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实验组)与布比卡因组(B组,对照组),L组用0.5%左旋布比卡因,B组用0.5%布比卡因,外加1mL、50%葡萄糖,采用硬模外-蛛网膜联合穿刺方法实施麻醉,分别于麻醉后1、3、5、10、15分钟检测患者SBP、DBP、HR指标与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注射后HR、SBP、DBP、痛觉阻滞起效时间与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与阻滞恢复时间、麻醉效果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面消退时间L组早于B组,麻醉消失时间B组较长,且两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左旋布比卡因具有与布比卡因类似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可直接用于临床麻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布比卡因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剖宫产手术麻醉中软头硬膜外导管的应用价值分析
8
作者 黄明丽 +1 位作者 雷志雄 李秀蒲 《当代医学》 2013年第13期115-116,共2页
目的分析软头硬膜外导管在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80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软头导管组和普通导管组,每组各190例,均行硬膜外麻醉。成功进行硬膜外穿刺后,软头导管组置入软头硬膜外导管,普通导管组置入普通硬膜... 目的分析软头硬膜外导管在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80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软头导管组和普通导管组,每组各190例,均行硬膜外麻醉。成功进行硬膜外穿刺后,软头导管组置入软头硬膜外导管,普通导管组置入普通硬膜外导管,比较两组患者置入硬膜外导管时发生导管回血、置管困难等状况。结果产妇均顺利进行硬膜外穿刺。软头导管组产妇在硬膜外穿刺置管过程中,置管时回血患者2例、置管困难4例、置入血管1例、导管回抽有血1例、置管失败1例,明显低于普通导管组(分别为20例、12例、8例、6例和4例),差异显著(P<0.05)。结论软头硬膜外导管可提高麻醉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导管 剖宫产 麻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