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终末期肾病微炎症状态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94
1
作者 倪兆慧 +1 位作者 钱家麒 何颖欣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研究终末期肾病(ESRD)的微炎症状态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以246例ESRD患者和肾功能正常的对照组43例为对象,监测其有关炎症因子和颈动脉B超指标,分析尿毒症微炎症状态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ESRD患者血清中炎症性指标... 目的研究终末期肾病(ESRD)的微炎症状态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以246例ESRD患者和肾功能正常的对照组43例为对象,监测其有关炎症因子和颈动脉B超指标,分析尿毒症微炎症状态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ESRD患者血清中炎症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的平均水平虽在正常范围内,但明显高于对照组。根据CRP水平分组后发现,CRP>4mg/L组在颈动脉B超各项指标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方面与CRP<4mg/L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根据有无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病史而分组后发现,阳性组患者血清中CRP、IL-6和TNF-α水平虽在正常范围内,但仍显著高于阴性组患者。结论尿毒症患者体内存在微炎症状态,这种微炎症状态可能是引起尿毒症高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 肾病 微炎症状态 ESRD 动脉粥样硬化 尿毒症
原文传递
重症监护病房真菌感染的检出率和耐药性趋势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树 +1 位作者 谢伟 谢伟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0-92,共3页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真菌感染的种类及其耐药特点,为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2003年7月~2004年7月入住我院ICU患者86例,分析不同部位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标本共354份。结果 共检出159株菌株,其中白色假丝...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真菌感染的种类及其耐药特点,为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2003年7月~2004年7月入住我院ICU患者86例,分析不同部位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标本共354份。结果 共检出159株菌株,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占72.33%。常见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69.18%)和泌尿道(26.42%)。分离的菌株对5-氟脲嘧啶、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的耐药性均〈10%,而对氟康唑耐药率则较高。结论 白色假丝酵母菌是ICU院内获得性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5-氟脲嘧啶、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对假丝酵母菌耐药性较低,而氟康唑的耐药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真菌感染 假丝酵母菌 耐药性
下载PDF
终末期肾衰微炎症状态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钱家麒 倪兆慧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03年第S1期46-49,共4页
终末期肾衰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正常人明显升高。研究发现ESRD时呈微炎症状态 ,CRP是反映机体微炎症状态的一项敏感而可靠的指标 ,它通过多种机制参与了血管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因此 ,ESRD患者体内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和... 终末期肾衰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正常人明显升高。研究发现ESRD时呈微炎症状态 ,CRP是反映机体微炎症状态的一项敏感而可靠的指标 ,它通过多种机制参与了血管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因此 ,ESRD患者体内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动脉粥样硬化 C反应蛋白质
原文传递
普伐他汀对激活的VSMC增殖和细胞因子合成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倪兆慧 +2 位作者 钱家麒 戴慧莉 吴青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12期1025-1027,1058,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普伐他汀对体外培养的经脂多糖 (LPS)激活的狗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和细胞因子合成的影响。方法 10、10 0、5 0 0 μmol/L普伐他汀 ,于作用后 2 4h和 4 8h采用MTT比色法观察VSMC增殖情况 ,ELISA法观察细胞因子IL 6...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普伐他汀对体外培养的经脂多糖 (LPS)激活的狗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和细胞因子合成的影响。方法 10、10 0、5 0 0 μmol/L普伐他汀 ,于作用后 2 4h和 4 8h采用MTT比色法观察VSMC增殖情况 ,ELISA法观察细胞因子IL 6和TNF α的表达。结果作用 2 4h后 ,10 0、5 0 0 μmol/L的普伐他汀可抑制VSMC的增殖 ,而各浓度均可抑制IL 6的合成 (P <0 .0 5 ) ;作用 4 8h后 ,各浓度普伐他汀均可抑制VSMC增殖和IL 6合成 ,10 0、5 0 0 μmol/L组作用大于 10 μmol/L组 (P<0 .0 5 ) ;普伐他汀对TNF α合成无显著影响 (P >0 .0 5 )。结论一定浓度的普伐他汀可抑制VSMC增殖和细胞因子IL 6的合成 ,该作用可能与时间和剂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伐他汀 VSMC 增殖 细胞因子 IL-6 TNF—α 干预作用 合成 抑制 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