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绕“科研实例”的知识重构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以生物化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20
1
作者 史金 薛哲勇 +3 位作者 王晶英 许志茹 李晓岩 滕春波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24-1130,共7页
生物化学是生物学相关专业最基础、最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之一,也是联系基础理化知识和生物学专业知识的重要纽带。掌握扎实的生物化学知识,不仅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细胞、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等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而且对学生开展科研实践活... 生物化学是生物学相关专业最基础、最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之一,也是联系基础理化知识和生物学专业知识的重要纽带。掌握扎实的生物化学知识,不仅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细胞、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等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而且对学生开展科研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支撑。为更好地使学生掌握这门知识,同时使这门课程能有效支撑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的培养,教学团队在教学改革中利用学科特色的科研成果服务于本科教学。由于生物化学知识覆盖面非常广泛,学科的科研活动都离不开相关知识的支撑,因此可以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引入学科特色科研实例,充分发挥案例式教学方法的优势,围绕科研实例总结归纳生物化学知识点。在按章节结构学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围绕科研事件进行生物化学知识网络的重新建构,进而引导学生建立科研思维,使学生了解其所学知识在科研实践中的应用,促进学以致用。此外,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作用,扩充在线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辅助以翻转课堂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的能力。通过改革,使生物化学课程成为学科科研成果面向本科基础教学的有效平台。同时,案例引入也赋予课程更多的内涵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 生物化学 网络教学 知识建构 科研育人
下载PDF
鞣花酸的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15
2
作者 吴小磊 钟晨 史金 《中国林副特产》 2019年第1期73-78,共6页
天然的植物活性物质对于人体健康状态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类胡萝卜素、生育酚、皂苷化合物等植物活性物质的结构、性质、功能及作用机制相继被研究,它们陆续被开发利用为保健品,药品等产品。广泛存在于各种软果、坚果等植物组织中的活... 天然的植物活性物质对于人体健康状态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类胡萝卜素、生育酚、皂苷化合物等植物活性物质的结构、性质、功能及作用机制相继被研究,它们陆续被开发利用为保健品,药品等产品。广泛存在于各种软果、坚果等植物组织中的活性组分鞣花酸是一种多酚二内酯,是没食子酸的二聚衍生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增殖、抗病毒等多种生物学效应,在癌症治疗和化学预防方面具有强大潜力。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鞣花酸的作用机制和药用价值不断被挖掘,它将在疾病治疗、美容保健等方面表现出积极作用。对近几年鞣花酸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以期为鞣花酸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鞣花酸 生物学效应 癌症治疗 化学预防
下载PDF
核心话语与话语框架:论美国涉华舆论的话语建构 被引量:14
3
作者 汤景泰 史金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6-77,M0005,共13页
为破解美国对华舆论战的内在机理,需要重点从核心话语与话语框架两个维度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入手,分析美国涉华舆论的话语建构机制。核心话语是话语的中心思想与主题凝练,具备符号化的特征,会成为一种所指卷入话语权力的运作。作为话语... 为破解美国对华舆论战的内在机理,需要重点从核心话语与话语框架两个维度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入手,分析美国涉华舆论的话语建构机制。核心话语是话语的中心思想与主题凝练,具备符号化的特征,会成为一种所指卷入话语权力的运作。作为话语在思想层面的“内容建构”,核心话语作用的发挥需要话语框架提供底层诠释体系与合法化机制。根据美国涉华舆论议题,可以提炼出四种核心话语: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中国崩溃论及黄祸论。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美国意识形态图谱,可以解析出三种话语框架:自由主义话语框架、保守主义话语框架以及进步主义话语框架。尽管三种话语框架背后的价值逻辑存在差异,但共同构造出一个意识形态方阵,将中国“他者”化,为“污名化”中国提供认知框架与价值支撑,并为美国及其利益相关者建构集体认同。中国要与之进行有效的话语竞争,需警惕“话语陷阱”,一方面基于国际社会认可的话语框架提炼出中国的核心话语,另一方面也要基于更丰富的价值模型为国际社会贡献更多元的话语框架,推动国际话语权的公平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话语 话语框架 涉华舆论 话语建构 中国威胁论
原文传递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本研教学一体化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4
作者 史金 滕春波 +4 位作者 隋广超 薛哲勇 张旸 宋兴舜 李晓岩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80-789,共10页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和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课程是生命科学领域人才培养的基石。本研究以这些课程为桥梁,从知识框架重构、教学案例建设、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手段更新、立德树人格局的建立等方面入手,以学科特色科研成果...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和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课程是生命科学领域人才培养的基石。本研究以这些课程为桥梁,从知识框架重构、教学案例建设、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手段更新、立德树人格局的建立等方面入手,以学科特色科研成果案例和在线教学平台为支撑,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探索了以科研育人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根基,以交流合作为推动力的本研一体化课程改革模式,搭建了“交流、实践、开放、信息化”的共享空间,实现了本、研教学以汲取知识为动力的自由、自主融合,使学生培养成效得到了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 本研一体化教学 科研案例教学 在线课程平台
原文传递
政治逻辑、风险逻辑与媒介逻辑:风险的媒介化治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汤景泰 史金 《新闻界》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31,共9页
风险的媒介化治理是在媒介化社会与风险社会的交织中产生的命题。本研究将媒介化理论纳入风险治理视野,将媒介视为治理体系内的核心构成,阐释了媒介作为治理主体、治理载体以及治理对象所承载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又立足于媒介化、风险... 风险的媒介化治理是在媒介化社会与风险社会的交织中产生的命题。本研究将媒介化理论纳入风险治理视野,将媒介视为治理体系内的核心构成,阐释了媒介作为治理主体、治理载体以及治理对象所承载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又立足于媒介化、风险与治理的关系,从政治逻辑、风险逻辑、媒介逻辑的内涵及相互作用关系入手,探讨了风险媒介化治理的内在逻辑关系。三种逻辑的互动作用结果决定了风险治理中的价值导向、现实规限、资源配置与建构机制。风险的媒介化治理实质上为其内蕴逻辑间的博弈提供了调适空间,任何科学有效的风险治理,都要求在三种逻辑之间寻找交汇点,形成适应媒介化社会的风险治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治理 风险逻辑 媒介逻辑 政治逻辑 媒介化
原文传递
深度媒介化进程中的传播型构:论公共危机中的网络自组织行动 被引量:5
6
作者 史金 汤景泰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28,共8页
在公共危机中,各类网络自组织行动作用突出,形成一种特殊的集体行动模式。本研究以近年来公共危机中典型的网络自组织行动为基础,深入分析其核心功能与行动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基于互联网所形成的新的媒介功能与媒介逻辑。研究发现,... 在公共危机中,各类网络自组织行动作用突出,形成一种特殊的集体行动模式。本研究以近年来公共危机中典型的网络自组织行动为基础,深入分析其核心功能与行动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基于互联网所形成的新的媒介功能与媒介逻辑。研究发现,网络自组织强化危机信息融合,促进社会资源整合,推动利益相关者的群体聚合,形成临时性的“合作共同体”,并通过集体性话语协同和分布式组织行动两种逻辑完成自组织行动,而其内在的动力机制主要为价值驱动、情感驱动、关系驱动和技术驱动。由此,网络自组织形成了一种基于数字化媒介技术的传播型构,成为媒介组织动员功能的新机制,并以其对跨地域原子化个体的有效组织,在深度媒介化社会中形塑出新的媒介化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危机 网络自组织 传播型构 媒介化 集体行动
下载PDF
生物化学考试改革初探——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晓岩 毕冰 +2 位作者 王宏伟 史金 王晶英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5-217,共3页
笔者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出发点,从改革考试的内容及方法入手,对生物化学课程进行了过程化、多元化考试改革的初步尝试。结果表明:考试改革达到了预期目的,并取得了初步成功。
关键词 生物化学 考试改革 自主学习 过程性考核 多元化考核
原文传递
基于科教融合的生物学专业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8
作者 薛哲勇 史金 华欣 《中国林业教育》 2024年第4期50-54,共5页
生物学是一门新兴的、不断创新且发展的学科。生物学专业人才培养是一个与时俱进、理论结合实践的全方位过程。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当前高校生物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科教融合的具体途径可以通过科研成果丰富理论教学内容、科... 生物学是一门新兴的、不断创新且发展的学科。生物学专业人才培养是一个与时俱进、理论结合实践的全方位过程。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当前高校生物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科教融合的具体途径可以通过科研成果丰富理论教学内容、科研项目转化为毕业设计选题。东北林业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团队基于科教融合进行生物学专业本研贯通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利用生物学科研成果支撑案例教学、利用翻转课堂拓展学生科研思维,并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如训练学生撰写学术论文、申报专利,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社会实践和科普活动。科教融合对生物学专业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提高了学生对基础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实现了对学生全方位的科研能力的培养,为本研贯通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有效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人才培养 生物学 本研贯通 科教融合
下载PDF
新形势下多元化板书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以生物化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史金 隋广超 滕春波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376-3382,共7页
板书担负着知识传递和课堂文化传承的双重任务。设计良好的板书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建构,还有助于打造严肃活泼的课堂氛围、塑造立德树人的课堂灵魂、促进教学反思和提升育人质量。笔者以板书教学在生物化学课程中的实... 板书担负着知识传递和课堂文化传承的双重任务。设计良好的板书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建构,还有助于打造严肃活泼的课堂氛围、塑造立德树人的课堂灵魂、促进教学反思和提升育人质量。笔者以板书教学在生物化学课程中的实践为例,按照针对学生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对板书进行了分类,分别介绍了每类板书在多媒体时代的必要性和适用范围,以期使板书这一传统教学形式在新时代课堂教学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板书 电子板书 课堂文化 知识建构 启发教学 生物化学
原文传递
“思政引领、科研育人”的生物化学课程建设——“戊糖磷酸途径的调控与人类健康”微课教案
10
作者 史金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3年第2期8-9,共2页
教学背景生物化学是研究构成生命体的生物分子的基本结构及其代谢变化的学科,是生物类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生打下扎实的生物化学基础,对于后续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课程的学习,以及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教学背景生物化学是研究构成生命体的生物分子的基本结构及其代谢变化的学科,是生物类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生打下扎实的生物化学基础,对于后续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课程的学习,以及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戊糖磷酸途径是生物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该途径是联系糖分解代谢和其他生物分子合成的关键环节。学生在已经掌握该途径的地位、过程、特点和意义的基础上,还可进行拓展延伸学习,具体包括代谢途径调控的基本规律,基因表达调控对代谢途径的影响,以及林业行业特色小分子化合物在代谢调控方面的价值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基础 拓展延伸 戊糖磷酸途径 小分子化合物 细胞生物学 代谢变化 生物分子 生物化学课程
下载PDF
低剂量重离子辐射对水稻种子和幼苗DNA甲基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史金 黄磊 +1 位作者 李文建 孙野青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5期641-646,共6页
为了研究低剂量重离子辐射对植物产生的表观遗传学效应,采用高传能线密度(62.2 keV/μm)和低剂量(2 Gy)的放射性束流^(12)C对水稻(Oryza sativa,japonica)的干种子和幼苗进行辐射。采用甲基化敏感限制性酶切多态性分析(MSAP)的方法对材... 为了研究低剂量重离子辐射对植物产生的表观遗传学效应,采用高传能线密度(62.2 keV/μm)和低剂量(2 Gy)的放射性束流^(12)C对水稻(Oryza sativa,japonica)的干种子和幼苗进行辐射。采用甲基化敏感限制性酶切多态性分析(MSAP)的方法对材料基因组CCGG位点的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共选用12对选择性引物扩增了共800个条带,其中有65个条带(8.13%)在种子辐射后发现呈多态性,而只有10个条带(1.3%)在幼苗辐射后发现呈多态性。统计学分析显示高能量低剂量的重离子对水稻种子和幼苗的基因组甲基化状态都产生了影响,而且种子受到辐射后产生的甲基化改变明显高于幼苗(P=0.011)。另外,甲基化和去甲基化变化类型的分析也表明种子和幼苗辐射后发生甲基化变化的趋势也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辐射 水稻 DNA甲基化 MSAP
下载PDF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提高中职财会教学活力 被引量:5
12
作者 史金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34期191-192,共2页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中职财会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此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打破教学时空限制,引领学生开放式学习,密切课堂教学与社会岗位之间的联系,促进教学信息的多元交互传播,有效提高中职财会教学的活力。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中职财会教学 生命活力
下载PDF
重离子辐射诱导水稻DNA甲基化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倩 王巍 +3 位作者 张萌 史金 韩璐 孙野青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65-1671,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剂量重离子辐射对植物产生的表观遗传学效应规律,采用2种不同的高传能线密度和不同剂量(0、0.2、2Gy)的12C6+放射流辐照干燥的水稻种子,分别选取辐射水稻三叶期及分蘖期的叶片,通过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MSAP)进行CCGG... 为了研究不同剂量重离子辐射对植物产生的表观遗传学效应规律,采用2种不同的高传能线密度和不同剂量(0、0.2、2Gy)的12C6+放射流辐照干燥的水稻种子,分别选取辐射水稻三叶期及分蘖期的叶片,通过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MSAP)进行CCGG位点的甲基化状态分析。结果表明,重离子辐射,尤其是高剂量的辐射明显造成水稻DNA甲基化的多态性水平的变化,其中DNA去甲基化的多态性水平明显高于DNA甲基化的多态性水平,且DNA甲基化位点更倾向于CNG。此外,利用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进一步验证了重离子辐射对水稻DNA甲基化的影响。本研究结果为探讨空间辐射引起水稻表观遗传变化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重离子辐射 DNA甲基化 MASP BS-Seq
下载PDF
单链DNA纯化对变性PAGE凝胶银染片段回收效率的提高 被引量:3
14
作者 史金 孙野青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74-76,共3页
为了提高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银染后片段回收的效率,本实验在传统的煮沸法的基础上加入单链DNA纯化的步骤对水稻基因组CCGG为点甲基化敏感限制性酶切多态性(MSAP)分析片段进行回收,并对加入该步骤后的再扩增的效率与传统煮沸... 为了提高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银染后片段回收的效率,本实验在传统的煮沸法的基础上加入单链DNA纯化的步骤对水稻基因组CCGG为点甲基化敏感限制性酶切多态性(MSAP)分析片段进行回收,并对加入该步骤后的再扩增的效率与传统煮沸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显示,加入单链DNA纯化步骤后的回收效率比传统煮沸法提高了约6倍。改进后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用于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以及MSAP等差异显示PAGE凝胶银染DNA片段的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条带回收 银染 MSAP
下载PDF
打造科研育人教学团队践行科研对焦本科课堂——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团队建设及教学实践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史金 薛哲勇 +2 位作者 徐启江 隋广超 滕春波 《中国林业教育》 2022年第6期1-4,共4页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育人的两大根基。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爆发式发展,只有科研真正融入本科课堂教学,才能解决学生的课堂所学与实际的科研所需之间差距越来越大的问题。但是,科研融入本科课堂教学面临着“到底教什么”“如何教出来...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育人的两大根基。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爆发式发展,只有科研真正融入本科课堂教学,才能解决学生的课堂所学与实际的科研所需之间差距越来越大的问题。但是,科研融入本科课堂教学面临着“到底教什么”“如何教出来”“如何学进去”的问题。要让高水平“科研大家”真正深度参与本科课堂教学、使高水平研究成果推动本科课堂教学、实现科研育人,需要建立一支将“科研大家”与“教学能手”联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的教学团队,即围绕“利用学科特色的科研成果促进本科课堂教学”这一核心问题组建由科研型引进人才以及科研教学型和教学型教师构成的科研育人教学团队,并明确其职责分工。科研育人教学团队针对课程特点制定科研育人的具体目标,以案例教学为主,翻转课堂和在线教学为辅,通过使学生了解科研实例、掌握研究技术手段、把握前沿和拓展视野等,实现科学研究全方位、多角度渗透本科课堂教学。科研育人教学团队建设及科研对焦本科课堂实践推动本科课堂教学内容改革,促进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通过以用促学,为学生开展科研实践奠定了扎实基础;加强科研育人教学团队成员间的切实合作,促进教师实现“科教相长”。但是,在科研育人教学团队建设及科研对焦本科课堂的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主要是:团队的核心凝聚力不足,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安于现状,科研育人的积极性不高;科研育人的政策导向和政策支持不够等。为此,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持续开展科研育人教学团队建设,不断完善科研对焦本科课堂的教学改革。一是设定短、中、长期目标,持续深化科研育人教学改革,以系列目标凝聚团队合力;二是细化分工,针对不同类型教师制定教学任务指标,激发科研育人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科研育人 教学团队 本科课堂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教学实践
下载PDF
空间飞行对水稻CDA基因甲基化的诱变效应 被引量:2
16
作者 史金 孙野青 +5 位作者 孙中武 毕冰 王宏伟 李晓岩 王巍 关双红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49-1154,共6页
为了研究空间飞行对植物CDA基因甲基化的影响,以第21颗返回式卫星搭载的水稻种子和地面对照为试验材料,采用亚硫酸盐处理测序的方法对水稻胞嘧啶脱氨基酶(RCDA)基因CpG簇以及第一外显子区域胞嘧啶甲基化进行检测。与地面对照相比,空间... 为了研究空间飞行对植物CDA基因甲基化的影响,以第21颗返回式卫星搭载的水稻种子和地面对照为试验材料,采用亚硫酸盐处理测序的方法对水稻胞嘧啶脱氨基酶(RCDA)基因CpG簇以及第一外显子区域胞嘧啶甲基化进行检测。与地面对照相比,空间飞行导致RCDA基因第一外显子发生可遗传的高甲基化变化。半定量PCR检测显示空间飞行后RCDA基因表达水平下降。另外采用药物5-氮杂胞苷处理水稻使RCDA基因甲基化水平降低,同时检测到基因表达水平上升。结果说明,空间飞行能够对RCDA基因产生甲基化诱变效应,并且甲基化水平的变化与基因表达相关。本研究从表观遗传学角度探讨了空间飞行环境对植物诱变效应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飞行 DNA甲基化 水稻 CDA基因 诱变
下载PDF
基于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热解析-低温等离子体脱汞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樊骅 姚高扬 +4 位作者 刘伟 邢子慧 史金 高柏 陈扬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279-2283,共5页
研究含汞土壤的修复问题,采用热解析和低温等离子体综合技术探究新途径,调整温度、添加剂、时间等因素来判断脱汞效果并探究其不同形态,分析工艺过程废料的内部联系,并对废气处理进行分析实验。结论如下:(1)通过改良技术的BCR连续萃取法... 研究含汞土壤的修复问题,采用热解析和低温等离子体综合技术探究新途径,调整温度、添加剂、时间等因素来判断脱汞效果并探究其不同形态,分析工艺过程废料的内部联系,并对废气处理进行分析实验。结论如下:(1)通过改良技术的BCR连续萃取法,得出研究区汞的形态主要为有机结合态(53%)。之后依次是氧化物结合态(33%)、酸可提取态(8%)、残渣态(6%)。(2)温度对热解析程度影响较大。在500℃以上的热解析条件下,土壤中的汞浓度不足1.5mg·kg^(-1)。(3)当选用400℃的解析温度时,40min汞去除总体完成。在低于1 700mg·kg^(-1)的浓度下,汞去除率随着土壤中的含量的增大而减小。(4)氯化钙对于热解析的促进作用最强,柠檬酸、升华硫也有一定作用,硫化钠对于汞去除形成阻滞。(5)低温等离子体的最佳状态是电源设置电压为22kV,频率为660Hz。整个系统的汞去除程度可达近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析 低温等离子体 光谱分析 土壤修复
下载PDF
加强教研室建设,提高本科教学水平——以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晓岩 安铁洙 +5 位作者 孙中武 史金 许志茹 王宏伟 毕冰 王晶英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59-162,共4页
教研室建设在提升教师授课能力、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增强教学相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通过采取集体备课、教师传帮带、教学内容定制、在线课程建设等措施不断提升教研室建设水平,同时秉承"... 教研室建设在提升教师授课能力、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增强教学相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通过采取集体备课、教师传帮带、教学内容定制、在线课程建设等措施不断提升教研室建设水平,同时秉承"成果导向(OBE)教育理念"在优化教学内容、选取典型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加强学生英语能力培养等方面也进行了有益探索。实践证明,加强教研室建设在显著增强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高考试通过率的同时,也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和课堂授课水平。文章以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为例,对教研室日常建设及教学改革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以期能为国内同类教研室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研室建设 本科教育 生物化学 教学质量提升 师资队伍建设
原文传递
浅议如何上好生物化学第一课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宏伟 毕冰 +2 位作者 李晓岩 史金 许志茹 《科教文汇》 2017年第11期44-45,共2页
本文主要探讨精心设计生物化学第一节课的每一个授课内容和环环紧扣的授课环节;传授"扩"(扩展)和"括"(概括)的具体学习方法;结合科学故事和生活实例,使生物化学的授课更轻松、更有趣味性。
关键词 第一节课 生物化学
下载PDF
靶向G-四链体的小分子配体在癌症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易卓云 王欣雨 +4 位作者 张妍 苏敏 隋广超 赵博 史金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84-1291,共8页
G-四链体是一类由Hoogsteen氢键维持稳定的、富含鸟嘌呤的DNA或RNA二级结构。人类基因组中存在大量潜在的形成G-四链体的序列,所形成的G-四链体结构能够调控基因组的稳定性、DNA复制和基因表达,其中包括很多与癌症相关基因。因此寻找能... G-四链体是一类由Hoogsteen氢键维持稳定的、富含鸟嘌呤的DNA或RNA二级结构。人类基因组中存在大量潜在的形成G-四链体的序列,所形成的G-四链体结构能够调控基因组的稳定性、DNA复制和基因表达,其中包括很多与癌症相关基因。因此寻找能够诱导DNA的G富集区域形成G-四链体结构的配体,进而筛选潜在抗癌药物的先导化合物,已成为癌症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按照靶向的G-四链体结构类型和配体的分子结构进行分类,介绍近年来发现和设计的以G-四链体为靶点的小分子配体在癌症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相关靶向治疗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四链体 配体 启动子 肿瘤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