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菌生物膜的形成与调控机制 被引量:42
1
作者 唐俊妮 贤明 +1 位作者 王红宁 周锐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48-50,53,共4页
细菌通过自身合成的水合多聚物粘附在固体表面,以固着的方式生长从而形成生物膜,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涉及到几个明显的阶段,包括起始的附着、细胞与细胞之间的吸附与增殖、生物膜的成熟、及最后细菌的脱离等四个阶段,生物膜的形成增加了细... 细菌通过自身合成的水合多聚物粘附在固体表面,以固着的方式生长从而形成生物膜,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涉及到几个明显的阶段,包括起始的附着、细胞与细胞之间的吸附与增殖、生物膜的成熟、及最后细菌的脱离等四个阶段,生物膜的形成增加了细菌对抗生素的抗性以及帮助细菌逃逸寄主的免疫攻击等,从而引起临床上持续性的慢性感染等各种问题;生物膜结构非常复杂,除了细菌分泌的各种胞外多糖,胞外蛋白质外,最新的研究表明,DNA也是生物膜的一个重要成分。针对近年来的最新文献报道分别对生物膜的形成、结构以及调控机制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生物膜 形成 结构 调控机制
下载PDF
扩增内标在沙门氏菌PCR检测方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2
作者 刘斌 贤明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6-161,共6页
在PCR反应体系中添加了一条人工构建的扩增内标片段,以指示沙门氏菌PCR快速检测中出现的假阴性。对9株沙门氏菌和15株非沙门氏菌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沙门氏菌都能扩增到一条invA基因中的374bp特异性片段,而模板来源于非沙门氏菌时... 在PCR反应体系中添加了一条人工构建的扩增内标片段,以指示沙门氏菌PCR快速检测中出现的假阴性。对9株沙门氏菌和15株非沙门氏菌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沙门氏菌都能扩增到一条invA基因中的374bp特异性片段,而模板来源于非沙门氏菌时则只能扩增到一条513bp扩增内标片段。灵敏度试验显示,该PCR检测体系对猪霍乱沙门氏菌纯DNA模板的检测灵敏度为12·8fg/μL,如果将增菌时间确定为8h,则该检测体系对人工染菌牛乳中沙门氏菌的检测灵敏度可以达到起始浓度为8cfu/25mL。采用上述方法检测了80份污染严重的样品,证实此方法可以有效地排除假阴性,提高检测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增内标 PCR检测 沙门氏菌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藻类中的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 被引量:26
3
作者 袁建平 张义明 +2 位作者 贤明 龚贤弟 陈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3-135,共3页
提出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藻类中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方法。采用丙国等有机溶剂提取藻类中的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然后在反相C18柱上进行分离。流动相选用二氯甲烷/乙腈/甲醇/水(22.5:9.5:67.5:0.5),流速为1.0mL/min。用光度... 提出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藻类中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方法。采用丙国等有机溶剂提取藻类中的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然后在反相C18柱上进行分离。流动相选用二氯甲烷/乙腈/甲醇/水(22.5:9.5:67.5:0.5),流速为1.0mL/min。用光度检测器检测报长为450um。叶黄素、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平均回收串分别为99.1%,98.5%,99.4%,100.6%和99.9%,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4%,5.6%,6.0%,4.1%和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类胡萝卜素 叶绿素 藻类
下载PDF
上海市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状况 被引量:34
4
作者 李自然 施春雷 +1 位作者 宋明辉 贤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68-271,共4页
采集上海市食品样品(生牛乳、生鲜肉、水产品、速冻食品、果蔬、豆制品)505份,按国标GB 4789.10—2010《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和鉴定,并利用PCR技术进行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505份食品样品中有117份检出... 采集上海市食品样品(生牛乳、生鲜肉、水产品、速冻食品、果蔬、豆制品)505份,按国标GB 4789.10—2010《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和鉴定,并利用PCR技术进行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505份食品样品中有117份检出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总检出率为23.2%,其中生鲜肉检出率最高,为32.9%;其次为生牛乳和速冻食品,分别为26.3%和26.7%;其他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相对较低。该实验结果基本上反映了上海市各类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状况,为监控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及追溯污染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分离鉴定 食品 多聚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蛋白核小球藻不同培养方式的比较 被引量:32
5
作者 桂林 贤明 +2 位作者 李琳 胡松青 刘国琴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55,共4页
采用自养、异养、混养3种方式对蛋白核小球藻15 2070进行了培养.测定了3种培养方式获得的生长曲线、最高生物量(干重)和最大比生长速率.对3种方式培养获得的藻细胞的化学组分进行了检测,并比较了三者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 蛋白核小球藻 自养 异养 混养
下载PDF
小球藻处理废水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6
作者 胡月薇 邱承光 +1 位作者 曲春波 贤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8-49,63,共3页
综述了国内外利用小球藻处理废水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小球藻吸收和利用废水中营养成分、超负荷吸收和富集重金属、降解有毒有机化合物的性能。
关键词 小球藻 废水处理 重金属
下载PDF
沙门氏菌耐药谱及质粒耐药基因的筛查 被引量:29
7
作者 马婧嘉 施春雷 +1 位作者 李可 贤明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4-190,共7页
目的:分析不同来源沙门氏菌耐药性及其质粒耐药基因携带情况,从而揭示质粒耐药基因与菌株耐药性的对应关系。方法:对226株食源性及医源性的沙门氏菌分离株用试卡法测试其耐药性,按2012年美国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LSI)指导原则的标准计算... 目的:分析不同来源沙门氏菌耐药性及其质粒耐药基因携带情况,从而揭示质粒耐药基因与菌株耐药性的对应关系。方法:对226株食源性及医源性的沙门氏菌分离株用试卡法测试其耐药性,按2012年美国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LSI)指导原则的标准计算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R),中介率(I),和敏感率(S),并对具有耐药表型和中介表型的非敏感菌株进行质粒耐药基因的筛查。结果:针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进行筛查,耐氨苄青霉素的菌株达到15.9%(36/226),耐舒巴坦/氨苄青霉素达到12.8%(29/226);针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妥布霉素的菌株达到6.2%(14/226),耐庆大霉素5.8%(13/226);针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环丙沙星的菌株达到4.0%(9/226),耐左氧氟沙星1.8%(4/226);针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头孢唑啉4.4%(10/226),耐头孢他啶和头孢曲松分别为2.2%(5/226),耐头孢替坦0.9%(2/226)。针对碳青霉烯类和除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以外的β-内酰胺类的筛查结果均为敏感。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非敏感菌株中,质粒上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携带率为59.5%(50/84),其中CMY基因携带率为10.7%(9/84),OXA基因携带率为27.3%(23/84),TEM基因携带率为39.2%(33/84),PSE基因携带率为1.2%(1/84)。喹诺酮类抗生素非敏感菌株中,质粒上喹诺酮类耐药基因携带率为14.7%(5/34),其中qnrA基因携带率为11.8%(4/34);qnrS基因携带率为2.9%(1/34)。对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非敏感菌株中,质粒上acc(6’)-Ib-cr基因的携带率为17.1%(7/41)。仅CMY基因在食源性和医源性分离株中的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χ2=5.480,P<0.05)。结论:本研究涉及的沙门氏菌分离株中,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耐药性较强,其次是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大多数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沙门氏菌菌株都携带相对应的质粒耐药基因,而耐喹诺酮类以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沙门氏菌携带相对应的质粒耐药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耐药质粒 质粒耐药基因
原文传递
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小红 谢笔钓 贤明 《山西食品工业》 2003年第3期39-42,共4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是引起人类疾病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因子,目前已知有10个血清型。在食品卫生检验工作中,曾有过多种检测肠毒素的方法,通过对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及特点的概述,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应用范围和优缺点。
关键词 食品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毒素 检测方法 卫生检验
下载PDF
食品加工过程中致病菌控制的关键科学问题 被引量:27
9
作者 贤明 施春雷 +1 位作者 索标 吴正云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4-208,共15页
致病性细菌是导致食源性疾病暴发的罪魁祸首,也是我国建立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必须面对的重要危害。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食源性致病菌由于能够形成菌膜,进行亚致死损伤修复,调节抗性基因的表达等,从而对加工过程中的高温、高压、冷冻、... 致病性细菌是导致食源性疾病暴发的罪魁祸首,也是我国建立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必须面对的重要危害。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食源性致病菌由于能够形成菌膜,进行亚致死损伤修复,调节抗性基因的表达等,从而对加工过程中的高温、高压、冷冻、脱水、光照、真空以及氧化等环境胁迫产生耐受性。此外,致病菌也能够分泌各种胞外毒力因子等,给食品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本文针对近年来食品加工过程中致病菌安全控制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作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加工 食品安全控制
原文传递
2006-2012年上海市基于网络实验室的肠炎沙门菌耐药监测 被引量:26
10
作者 倪佳琳 许浩 +9 位作者 胡雪明 钟海明 张静 金汇明 肖文佳 许学斌 冉陆 阚飚 贤明 崔志刚 《疾病监测》 CAS 2013年第5期369-375,共7页
目的建立区域性网络实验室监测和分析肠炎沙门菌的耐药特征变化为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6-2012年,上海市8个区域公共卫生实验室和24家临床实验室依据标化方法分离184株肠炎沙门菌食源环境菌株与1146株肠炎沙门菌腹泻病例菌株,... 目的建立区域性网络实验室监测和分析肠炎沙门菌的耐药特征变化为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6-2012年,上海市8个区域公共卫生实验室和24家临床实验室依据标化方法分离184株肠炎沙门菌食源环境菌株与1146株肠炎沙门菌腹泻病例菌株,使用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菌株对1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应用WHONET软件建立耐药数据库。结果历年中肠炎沙门菌在禽肉中污染率最高(155/184);实验室诊断病例主要分布在5岁以下和18~59岁、1~4岁病例明显高于1岁以下、60岁以上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所有肠炎沙门菌对萘啶酸耐药率均超过90%;多重耐药株(对氨苄西林-氯霉素-链霉素-磺胺异噁唑-四环素耐药型,ACSSuT)存在于鸡肉和2009年的1例食物中毒暴发病例中;耐头孢吡肟食源和腹泻株分别出现在2011年和2008年;腹泻株对环丙沙星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高于食源株;低年龄组病例对三代头孢和环丙沙星耐药的菌株分别约占2/3和1/2。结论上海市肠炎沙门菌腹泻病例存在社区内获得和食源性感染等不同因素,肠炎沙门菌多重耐药型ACSSuT可能是潜在的高致病性流行株。提高临床实验室常规诊断能力,优化和减少老年人和婴幼儿对抗生素暴露,重视多重耐药菌株导致的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实验室 肠炎沙门菌 禽肉 多重耐药型 暴发 疾病负担
原文传递
芭蕉芋淀粉和直链淀粉提取、分离、鉴定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23
11
作者 张娟 唐文凭 +1 位作者 王正武 贤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03-306,共4页
本实验首先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芭蕉芋淀粉的提取工艺,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确定其最佳工艺为:料液比为1:2,静止时间为2h,洗涤次数为4次。然后采用热碱法和正丁醇-异戊醇结晶法制备得到了芭蕉芋直链淀粉的纯品,并对其从三个方面加以评定,得... 本实验首先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芭蕉芋淀粉的提取工艺,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确定其最佳工艺为:料液比为1:2,静止时间为2h,洗涤次数为4次。然后采用热碱法和正丁醇-异戊醇结晶法制备得到了芭蕉芋直链淀粉的纯品,并对其从三个方面加以评定,得知碘-直链淀粉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为600nm、直链淀粉含量为87.19%、碘结合量为10.4。最后以制取得到的芭蕉芋直链淀粉和玉米支链淀粉为标准物制定标准曲线,测定得到了芭蕉芋淀粉中直链淀粉的含量为77.94%。这将对芭蕉芋淀粉的分子基础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芭蕉芋 淀粉 直链淀粉 工艺优化 含量测定
下载PDF
新食品资源小球藻的生理活性与保健功能 被引量:20
12
作者 胡月薇 贤明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69-72,共4页
本文综述了小球藻营养保健和药理作用研究的最新进展,并着重阐述了小球藻的生理功能。它能降血脂、提高免疫力、缓解心理压力和纤维肌痛并在抗感染、抗肿瘤、抗辐射、解毒等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生理活性 保健功能 小球藻 功能食品 药理 降血脂 增强免疫力
原文传递
上海市2012-2013年4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监测 被引量:22
13
作者 汤泓 李勇 +15 位作者 张平平 郭家胤 黄峥 许浩 侯琦 王传清 曾玫 金汇明 胡家瑜 贤明 张建民 阚飙 熊衍文 赵爱兰 冉陆 许学斌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63-1268,共6页
目的 基于临床医院开展4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人群监测,探讨公共卫生实验室对临床实验室需求的直接技术指导的实践模式.方法 设立哨点医院,以标准化方法筛选和鉴定DEC菌型;构建DEC流行特征基线;对疑似暴发病例开展基于实验室和流... 目的 基于临床医院开展4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人群监测,探讨公共卫生实验室对临床实验室需求的直接技术指导的实践模式.方法 设立哨点医院,以标准化方法筛选和鉴定DEC菌型;构建DEC流行特征基线;对疑似暴发病例开展基于实验室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12-2013年选择上海地区4家哨点医院检测7 204份腹泻标本确认的712例DEC感染病例,阳性率为9.9%.其中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感染351例;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感染292例;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感染32例;产志贺样毒素大肠埃希菌(STEC/EHEC)感染6例;DEC混合感染31例.EPEC感染以1~5岁儿童最多见,菌型均为aEPEC;ETEC流行峰值在8月,阳性率>20%,感染病例2012年聚集于1 ~ 28日龄和2013年的20 ~ 60岁人群(P<0.05),菌型以耐热肠毒素(ST)型最多(59.6%),其次为不耐热肠毒素(LT)型(27.8%)和ST/LT型(12.6%);2013年儿童感染EIEC病例明显增加(P<0.01);未监测到EHEC O157:H7,但确认2例EHEC O26:H11(eae-hlyA-stx1a)儿童病例;调查确认2012年上海地区15例新生儿ETEC聚集性感染病例与四川省自贡市新生儿病例属于同一克隆(STh-CS21-CFA/I-ClyA-EatA-ST2332-SHNL0005).结论 上海地区DEC型谱特征已发生改变,ETEC对新生儿院内感染和食源性感染性腹泻构成潜在暴发风险,需加强实验室主动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 人群监测 暴发
原文传递
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唐俊妮 龙飞 +1 位作者 贤明 周锐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467-1469,共3页
目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DNA不同提取方法进行评价。方法:采用4种不同金黄色葡萄球菌DNA提取方法,比较提取得率和质量,对提取的DNA进行PCR扩增并评价效果。结果:在DNA提取之前加入70%乙醇可有效处理细菌细胞,增加细胞对裂解液的敏感性,再... 目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DNA不同提取方法进行评价。方法:采用4种不同金黄色葡萄球菌DNA提取方法,比较提取得率和质量,对提取的DNA进行PCR扩增并评价效果。结果:在DNA提取之前加入70%乙醇可有效处理细菌细胞,增加细胞对裂解液的敏感性,再用溶菌酶处理能很好地被消化,获得了一种快速、简洁和有效的提取方法。结论:这是一种适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其它病原细菌的有效提取方法(方法4),可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其它病原细菌的分子生物学操作和快速诊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基因组DNA 提取方法 70%乙醇
下载PDF
乳酸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拮抗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王小红 谢笔钧 +1 位作者 贤明 余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70,73,共4页
利用试管混合培养特性实验发现,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 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同生长时,保加利亚乳杆菌、 嗜热链球菌二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 制作用,在混合培养的前12h,实验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活菌数比对照组下降2-... 利用试管混合培养特性实验发现,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 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同生长时,保加利亚乳杆菌、 嗜热链球菌二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 制作用,在混合培养的前12h,实验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活菌数比对照组下降2-3个对数级,到培养后期则没有 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为了进一步探讨乳酸菌对金 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的机理,采用牛津杯法观察了保 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抑制作用,发现其抑制作用主要是由于有机酸和抗菌类 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拮抗作用、混合培养 抑菌圈
下载PDF
沙门氏菌血清型快速PCR鉴定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0
16
作者 方婷子 贤明 施春雷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2-219,共8页
通过传统玻片凝集试验对78株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型检测,结果将这些沙门氏菌分成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为主的21种血清型,其中沙门氏菌SJTUF10023证实为自凝菌,无法鉴定血清型。利用MLST可以较精确地预测、区分不同血清型菌株,聚... 通过传统玻片凝集试验对78株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型检测,结果将这些沙门氏菌分成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为主的21种血清型,其中沙门氏菌SJTUF10023证实为自凝菌,无法鉴定血清型。利用MLST可以较精确地预测、区分不同血清型菌株,聚类的各个分支与血清型基本呈对应关系(96.2%,75/78),其中有3株沙门氏菌(1株阿贡纳、1株阿伯丁和1株斯坦利)聚类结果与血清型不一致。根据O抗原(rfb基因簇)、H1抗原(fli C基因)和H_2抗原(flj B基因)分别设计引物进行PCR反应,并与测序相结合,对78株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型测定,结果仅1株伤寒沙门氏菌的H_2抗原出现假阳性结果,准确度达98.7%(77/78),且编号为SJTUF10023的自凝菌被鉴定为鼠伤寒沙门氏菌,说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快速检测沙门氏菌血清型,有望在沙门氏菌血清型鉴定中成为替代传统血清分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血清型 PCR检测
原文传递
添加有扩增内标的副溶血弧菌PCR检测方法 被引量:18
17
作者 何晓华 余水静 +3 位作者 陈万义 施春雷 孟江洪 贤明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7-394,共8页
【目的】发掘副溶血弧菌特异性更强的检测靶点,并人工构建扩增内标,建立可以有效避免假阴性的新PCR检测体系。【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基因组DNA中发掘特异性很高的序列,并设计相应的特异性引... 【目的】发掘副溶血弧菌特异性更强的检测靶点,并人工构建扩增内标,建立可以有效避免假阴性的新PCR检测体系。【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基因组DNA中发掘特异性很高的序列,并设计相应的特异性引物,人工构建扩增内标,建立PCR检测体系。【结果】本研究发掘得到的序列vp1332特异性很强,经检索,该序列是编码ABC转运子接合蛋白组分的基因片段,根据此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检测引物(vp1332L/vp1332R),同时,构建了扩增内标,并建立了PCR检测体系。利用该体系对296株副溶血弧菌和33株非副溶血弧菌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有以副溶血弧菌为模板的PCR反应均可扩增到一条343bp的特异片段,而模板来源于非副溶血弧菌的则只能扩增到一条499bp的扩增内标片段。灵敏度实验表明,该PCR反应体系的检测灵敏度为1.6×102cfu/mL。人工污染实验表明,起始染菌量为1.24cfu/25g样品时经8h增菌,即可检测到副溶血弧菌。实际样品检测结果也证实该方法的有效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PCR反应体系能特异地检测副溶血弧菌,并可有效地排除假阴性,提高检测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PCR检测 扩增内标 假阴性
原文传递
罗汉果浓缩汁及罗汉果甜甙对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赵燕 刘国艳 贤明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9-12,共4页
为了研究罗汉果浓缩汁及罗汉果甜甙对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利用高脂饲料饲喂ICR小鼠建立高血脂动物模型。饲养60d后,测定各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结果表明,罗汉果浓缩汁组及罗汉果甜甙... 为了研究罗汉果浓缩汁及罗汉果甜甙对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利用高脂饲料饲喂ICR小鼠建立高血脂动物模型。饲养60d后,测定各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结果表明,罗汉果浓缩汁组及罗汉果甜甙组小鼠血清平均TC含量分别为98.14mg/dL和86.07mg/dL,分别比高脂模型组降低了17.3%和27.5%,效果显著(P<0.05);TG含量分别为153.54mg/dL和118.98mg/dL,分别降低了28.4%和44.5%,显著低于高脂模型组(P<0.05);HDL-C平均含量分别为73.89mg/dL和70.01mg/dL,分别升高了34.4%和27.3%,达到显著水平(P<0.05)。因此罗汉果浓缩汁及罗汉果甜甙均有正向调节机体血脂代谢的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浓缩汁 罗汉果甜甙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原文传递
罗汉果水提取物及其甜甙的体内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18
19
作者 赵燕 刘国艳 贤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4-176,共3页
利用高脂饲料饲喂ICR小鼠建立高脂模型,测定并比较了试验组与模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探讨了罗汉果水提取物及其甜甙的体内抗氧化作用。试验结果表明,... 利用高脂饲料饲喂ICR小鼠建立高脂模型,测定并比较了试验组与模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探讨了罗汉果水提取物及其甜甙的体内抗氧化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罗汉果水提取物及罗汉果甜甙均显著提高高脂模型小鼠的血清GSH-Px和SOD的活性(P<0.05),明显降低血清MDA的含量(P<0.05),罗汉果水提取物及罗汉果甜甙均具有强抗氧化作用。同时,罗汉果水提取物与罗汉果甜甙在提高小鼠体内抗氧化作用方面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水提取物 罗汉果甜甙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下载PDF
食品中沙门氏菌分子检测靶点的筛选与评价 被引量:15
20
作者 向雪菲 刘斌 +1 位作者 张利达 贤明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41-946,共6页
【目的】发掘新的沙门氏菌分子检测靶点,筛选检测性能优秀的引物。【方法】利用BLAST程序比较沙门氏菌属内基因组DNA序列的同源性以及沙门氏菌与非沙门氏菌基因组DNA序列之间的特异性,发掘出100多个检测沙门氏菌属的特异性片段,并从中... 【目的】发掘新的沙门氏菌分子检测靶点,筛选检测性能优秀的引物。【方法】利用BLAST程序比较沙门氏菌属内基因组DNA序列的同源性以及沙门氏菌与非沙门氏菌基因组DNA序列之间的特异性,发掘出100多个检测沙门氏菌属的特异性片段,并从中随机挑选出15个片段作为候选靶点,一共设计了27对引物(FS1~FS27),对它们的特异性、灵敏度加以评价,从中筛选检测性能最好的引物。【结果】在27对引物中,检测性能最优的引物为FS23,采用该引物对供试菌株的相应检测靶点进行PCR扩增,44株沙门氏菌都能扩增到一条492bp特异性片段,而22株非沙门氏菌则不能扩增出这一特异性片段。以FS23为引物建立PCR方法检测猪霍乱沙门氏菌基因组DNA的灵敏度为11.9fg/μL,细菌纯培养物灵敏度为4.9×102cfu/mL;用猪霍乱沙门氏菌人工污染牛奶样品,如果接种起始菌量为100cfu/25mL时,只需要增菌5h,采用上述方法即能检测出沙门氏菌。【结论】引物FS23对应的基因序列是一个性能优良的新分子检测靶点,具备很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能够广泛应用于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PCR 靶点 筛选 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