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松秋季嫁接试验初报 被引量:5
1
作者 付耀祥 张勇军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8-49,共2页
本文通过红松秋季嫁接试验,提供了红松种子园建设中选优、采种、采穗等多项工作一次完成的高效节资建园方法。
关键词 红松 秋季 嫁接 嫁接时间 成活率
下载PDF
试论工业原料林的定向培育 被引量:4
2
作者 周玉林 赵彤堂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2-33,共2页
本文以露水河林业局定向培育刨花板原料林为例,论述了建设工业原料林基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建设规模、技术措施、经营模式及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工业原料林 定向培育 建设规模
下载PDF
红松人工林适宜密度的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7-48,46,共3页
本文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9~44年生红松人工林4200株林木胸径与冠幅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红松人工林合理经营密度表,可为红松人工林的抚育间伐提供依据。
关键词 红松 人工林 密度
下载PDF
山槐造林试验初报 被引量:2
4
作者 周玉林 曲宝江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6-17,共2页
〔摘要〕山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出口创汇的前途。面对山槐资源急骤减少的局面,本文以简单易行的造林方法及造林成功经验,对山槐资源的恢复和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山槐 造林
下载PDF
树木全息律导论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彤堂 冯晓光 +4 位作者 刘清玉 任长海 夏殿臣 付耀祥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8-40,共3页
本文根据全息胚学说探讨了树木各器官的全息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叶形、花瓣形、果形反映了叶、花、果在植株上的分布形式;叶的开裂与树木分枝全息相关;每一级分枝都是整体的缩影;根系与枝叶系统存在对应关系。
关键词 树木 全息律
下载PDF
营造怀槐人工林初报
6
作者 周玉林 曲宝江 《林业科技通讯》 1993年第8期22-23,共2页
怀槐(Maackia amurensis),又名山槐、黄色木、朝鲜槐。蝶形花科马鞍树属。乔木,高达15m,胸径1m。产于东北、内蒙等地。多在山坡、林中和林缘散生,无天然纯林。该树种材质坚硬、致密,色泽美观,是优良的家具、细木雕刻等用材树种。树皮树... 怀槐(Maackia amurensis),又名山槐、黄色木、朝鲜槐。蝶形花科马鞍树属。乔木,高达15m,胸径1m。产于东北、内蒙等地。多在山坡、林中和林缘散生,无天然纯林。该树种材质坚硬、致密,色泽美观,是优良的家具、细木雕刻等用材树种。树皮树叶可提炼单宁等工业原料和药用原料。随着对外开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怀槐已由过去的下杂木而发展成为优良的出口创汇资源,远销日本等国家。目前,长度4m,直径20cm的怀槐原木每立方米售价高达1 200美元。近年来,怀槐资源急剧减少,市场是供不应求。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进行了怀槐人工林营造试验,现初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槐 造林 人工林
原文传递
杨树全息定域选穗试验报告
7
作者 任长海 都何利 +5 位作者 赵彤堂 刘清玉 李凤鸣 梁学顺 吴为群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2-46,共5页
本文将全息生物学应用于杨树速生丰产林定向培育。通过全息定域选穗试验表明,杨树的最佳选条域位是树冠下部;最佳选穗域位是枝条中部。取自树冠下部枝条上的中部插穗,当年生苗木高生长量比取自“上上”、“根上”、“中上”的插穗分... 本文将全息生物学应用于杨树速生丰产林定向培育。通过全息定域选穗试验表明,杨树的最佳选条域位是树冠下部;最佳选穗域位是枝条中部。取自树冠下部枝条上的中部插穗,当年生苗木高生长量比取自“上上”、“根上”、“中上”的插穗分别高出26.4cm、25.3cm和24.3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全息定域选穗 扦插 育苗
下载PDF
全息生物学与林业应用
8
作者 赵彤堂 任长海 +1 位作者 宫学凤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3-24,7,共3页
全息生物学是中国人创立的一门新学科,全息胚学说提出了新的生物统一观。本文介绍了全息胚学说、全息生物律和全息定域选种法之后,展望了全息生物学在林业上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林业 全息生物学 应用
下载PDF
天然红松选优定量指标的确定
9
作者 付耀祥 +1 位作者 周玉林 毛宝居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56-58,共3页
本文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331株天然红松优树的胸径、树龄、树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天然红松优树胸径、年龄、树高相关表,可为红松种子园建设中的优树选择提供依据。
关键词 红松 选种 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