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聚类分析法在龋病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陈浩
王翔宇
+3 位作者
侯如霞
杨婷婷
刘君瑜
史
富
茹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68-272,共5页
龋病是一种牙体硬组织慢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1]。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2岁儿童中有34.5%的人患龋病,而在35~44岁的人群中患龋率则高达89.0%[2]。龋病可造成牙体缺损、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等,影响牙的功能与美观,可...
龋病是一种牙体硬组织慢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1]。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2岁儿童中有34.5%的人患龋病,而在35~44岁的人群中患龋率则高达89.0%[2]。龋病可造成牙体缺损、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等,影响牙的功能与美观,可使患者的咀嚼功能减退、发音功能障碍,甚至可能会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和错[牙合]畸形。目前公认龋病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受宿主易感性、口腔细菌和饮食等因素影响的一种口腔牙体疾病[3]。这些影响因素具体为宿主的基因、唾液[4]、细菌的种类[5]及其附着方式、饮食的种类及频率等。而在宏观上,龋病的发生则可能受到家庭、政策、社会和经济[6]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
发音功能
口腔细菌
错牙合畸形
牙体硬组织
牙体缺损
患龋率
牙体疾病
原文传递
保守开髓洞型及One Curve根管预备对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管危险区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史
富
茹
陈浩
+2 位作者
李霞
高瑞芳
李然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7期480-487,共8页
目的研究使用One Curve预备系统时,保守开髓洞型对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管危险区的侧穿风险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更优的髓腔入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20颗因严重牙周病拔除冠根完整、近中根具有近颊根管与近舌根管2个独立根管,...
目的研究使用One Curve预备系统时,保守开髓洞型对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管危险区的侧穿风险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更优的髓腔入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20颗因严重牙周病拔除冠根完整、近中根具有近颊根管与近舌根管2个独立根管,弯曲度为0°~20°的下颌第一磨牙,根据髓腔通路设计随机分为2组:传统开髓洞型组与保守开髓洞型组。传统开髓洞型髓室顶完全去除,保守开髓洞型尽可能多地保留髓室顶及颈周牙本质,使用One Curve单支锉行根管预备。对预备前后的离体牙进行锥形束CT扫描,定位近中根根分叉下方0~7.0 mm位置,以1 mm为间隔确定测量截面。测量各截面中根管近远中侧最小根管壁厚度。结果①20颗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预备前CT测量结果示:危险区位于根分叉下0~4 mm,近颊根管近中侧平均厚度为1.18 mm,远中侧为1.08 mm。近舌根管近中侧平均厚度为1.28 mm,远中侧为1.07 mm。②传统开髓洞型组与保守开髓洞型组的下颌第一磨牙的近中根管的危险区的根管壁厚度减少量比较无显著差异(t=1.319,P=0.19)。③传统开髓洞型的近颊根管根尖偏移更偏向近中,保守开髓洞型更趋向于远中侧。而两组在近舌根管的偏移趋势均偏向远中。结论使用One Curve预备系统时,临床上使用基于微创理念的保守开髓洞型不会增加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管危险区的穿通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根管治疗
下颌第一磨牙
危险区
One
Curve锉
牙本质
锥形束CT
根管预备
根尖偏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类分析法在龋病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陈浩
王翔宇
侯如霞
杨婷婷
刘君瑜
史
富
茹
机构
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
出处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68-27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01078)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2020A-N02037)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J20220402)。
文摘
龋病是一种牙体硬组织慢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1]。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2岁儿童中有34.5%的人患龋病,而在35~44岁的人群中患龋率则高达89.0%[2]。龋病可造成牙体缺损、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等,影响牙的功能与美观,可使患者的咀嚼功能减退、发音功能障碍,甚至可能会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和错[牙合]畸形。目前公认龋病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受宿主易感性、口腔细菌和饮食等因素影响的一种口腔牙体疾病[3]。这些影响因素具体为宿主的基因、唾液[4]、细菌的种类[5]及其附着方式、饮食的种类及频率等。而在宏观上,龋病的发生则可能受到家庭、政策、社会和经济[6]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
发音功能
口腔细菌
错牙合畸形
牙体硬组织
牙体缺损
患龋率
牙体疾病
分类号
R781.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保守开髓洞型及One Curve根管预备对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管危险区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史
富
茹
陈浩
李霞
高瑞芳
李然
机构
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一科
口腔疾病防治与新材料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儿口预防科
出处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7期480-487,共8页
基金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103021223235)
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科研基金(KY201904)。
文摘
目的研究使用One Curve预备系统时,保守开髓洞型对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管危险区的侧穿风险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更优的髓腔入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20颗因严重牙周病拔除冠根完整、近中根具有近颊根管与近舌根管2个独立根管,弯曲度为0°~20°的下颌第一磨牙,根据髓腔通路设计随机分为2组:传统开髓洞型组与保守开髓洞型组。传统开髓洞型髓室顶完全去除,保守开髓洞型尽可能多地保留髓室顶及颈周牙本质,使用One Curve单支锉行根管预备。对预备前后的离体牙进行锥形束CT扫描,定位近中根根分叉下方0~7.0 mm位置,以1 mm为间隔确定测量截面。测量各截面中根管近远中侧最小根管壁厚度。结果①20颗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预备前CT测量结果示:危险区位于根分叉下0~4 mm,近颊根管近中侧平均厚度为1.18 mm,远中侧为1.08 mm。近舌根管近中侧平均厚度为1.28 mm,远中侧为1.07 mm。②传统开髓洞型组与保守开髓洞型组的下颌第一磨牙的近中根管的危险区的根管壁厚度减少量比较无显著差异(t=1.319,P=0.19)。③传统开髓洞型的近颊根管根尖偏移更偏向近中,保守开髓洞型更趋向于远中侧。而两组在近舌根管的偏移趋势均偏向远中。结论使用One Curve预备系统时,临床上使用基于微创理念的保守开髓洞型不会增加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管危险区的穿通风险。
关键词
微创根管治疗
下颌第一磨牙
危险区
One
Curve锉
牙本质
锥形束CT
根管预备
根尖偏移
Keywords
minimal invasive endodontic
mandibular first molars
danger zone
One Curve file
dentin
cone beam CT
root canal preparation
apical transportation
分类号
R781.33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聚类分析法在龋病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陈浩
王翔宇
侯如霞
杨婷婷
刘君瑜
史
富
茹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23
0
原文传递
2
保守开髓洞型及One Curve根管预备对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管危险区的影响
史
富
茹
陈浩
李霞
高瑞芳
李然
《口腔疾病防治》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