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光周期和温度对美凤蝶峨眉种群滞育诱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周期对美凤蝶滞育的诱导作用与温度有关,在20℃的恒温条件下,光照在12~13 h范围内,随着光照时间的缩短,滞育个体增加,在光照时间短于12.5 h后达到100%;在25℃时,...对光周期和温度对美凤蝶峨眉种群滞育诱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周期对美凤蝶滞育的诱导作用与温度有关,在20℃的恒温条件下,光照在12~13 h范围内,随着光照时间的缩短,滞育个体增加,在光照时间短于12.5 h后达到100%;在25℃时,光照时间在11~13.5 h范围内,随光照时间的缩短,滞育率增加,但没有出现全部个体滞育的情况,最高滞育率为94.5%;在30℃时,在实验光周期范围内没有出现滞育个体。温度对滞育的影响受光周期的影响,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上升,滞育率下降,当温度上升幅度达到30℃,无论长短光照条件下均不出现滞育个体。只有在短光照条件下,低温才有利于滞育,而长光照和高温则有利于个体的发育而抑制滞育产生。短光照对滞育的诱导作用具有累积效应。在20℃恒温条件下,美凤蝶的临界光周期为LD 13 h 11 min∶10 h 49 min;而在25℃恒温条件下,美凤蝶的临界光周期为LD 12 h 49 min∶11 h 11 min。随着温度的升高,临界光照长度缩短。美凤蝶对光周期的敏感期为5龄幼虫。展开更多
竹类国际栽培品种登录就是按照国际规则对竹栽培品种进行命名和注册,这是一项具有国际意义和科学价值的重要工作。为了确保竹类国际栽培品种登录的规范、准确和统一,使其既符合实际又便于操作,笔者根据《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Internati...竹类国际栽培品种登录就是按照国际规则对竹栽培品种进行命名和注册,这是一项具有国际意义和科学价值的重要工作。为了确保竹类国际栽培品种登录的规范、准确和统一,使其既符合实际又便于操作,笔者根据《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for Cultivated Plants,ICNCP)》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并结合竹类植物的自身特点,对竹类国际栽培品种登录的意义、原则与方法(包括竹栽培品种的命名、描述、发表、登录和建立等)进行了扼要整理。展开更多
2014年6月5日,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成都市望江楼公园进行实地考察时,发现一牡竹属(DendrocalamusNees)的花笋、花秆、花叶竹子,公园方技术人员称其为花龙丹竹。经进一步查证,得知该竹栽培居群是1960年3月8日...2014年6月5日,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成都市望江楼公园进行实地考察时,发现一牡竹属(DendrocalamusNees)的花笋、花秆、花叶竹子,公园方技术人员称其为花龙丹竹。经进一步查证,得知该竹栽培居群是1960年3月8日从四川省邛崃市的野生居群引种而来。1988年,易同培教授将其定名为龙丹竹(Dendrocalamus rongchengensis Yi et C.Y.Sia),并在《竹子研究汇刊》上正式发表,模式标本存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标本室(FIFS),标本号:87497。展开更多
文摘对光周期和温度对美凤蝶峨眉种群滞育诱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周期对美凤蝶滞育的诱导作用与温度有关,在20℃的恒温条件下,光照在12~13 h范围内,随着光照时间的缩短,滞育个体增加,在光照时间短于12.5 h后达到100%;在25℃时,光照时间在11~13.5 h范围内,随光照时间的缩短,滞育率增加,但没有出现全部个体滞育的情况,最高滞育率为94.5%;在30℃时,在实验光周期范围内没有出现滞育个体。温度对滞育的影响受光周期的影响,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上升,滞育率下降,当温度上升幅度达到30℃,无论长短光照条件下均不出现滞育个体。只有在短光照条件下,低温才有利于滞育,而长光照和高温则有利于个体的发育而抑制滞育产生。短光照对滞育的诱导作用具有累积效应。在20℃恒温条件下,美凤蝶的临界光周期为LD 13 h 11 min∶10 h 49 min;而在25℃恒温条件下,美凤蝶的临界光周期为LD 12 h 49 min∶11 h 11 min。随着温度的升高,临界光照长度缩短。美凤蝶对光周期的敏感期为5龄幼虫。
文摘竹类国际栽培品种登录就是按照国际规则对竹栽培品种进行命名和注册,这是一项具有国际意义和科学价值的重要工作。为了确保竹类国际栽培品种登录的规范、准确和统一,使其既符合实际又便于操作,笔者根据《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for Cultivated Plants,ICNCP)》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并结合竹类植物的自身特点,对竹类国际栽培品种登录的意义、原则与方法(包括竹栽培品种的命名、描述、发表、登录和建立等)进行了扼要整理。
文摘2014年6月5日,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成都市望江楼公园进行实地考察时,发现一牡竹属(DendrocalamusNees)的花笋、花秆、花叶竹子,公园方技术人员称其为花龙丹竹。经进一步查证,得知该竹栽培居群是1960年3月8日从四川省邛崃市的野生居群引种而来。1988年,易同培教授将其定名为龙丹竹(Dendrocalamus rongchengensis Yi et C.Y.Sia),并在《竹子研究汇刊》上正式发表,模式标本存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标本室(FIFS),标本号:87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