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现代装饰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创新 被引量:7
1
作者 伍春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0-121,共2页
现代装饰艺术设计教学涉及多项设计专业领域,应该以应用设计的教学理念为主导。注重社会经济产业中不同领域、不同项目的现代科技与材料学在装饰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作为课程创新教学的切入点。把提升高校培养具有社会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现代装饰艺术设计教学涉及多项设计专业领域,应该以应用设计的教学理念为主导。注重社会经济产业中不同领域、不同项目的现代科技与材料学在装饰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作为课程创新教学的切入点。把提升高校培养具有社会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艺术设计能力,作为课程创新教学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装饰 艺术设计 产业应用 教学创新
下载PDF
鄱阳“非遗”漆艺文化集群式传播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戴沂君 《人文天下》 2016年第6期118-121,共4页
自汉始华夏民族被誉为"瓷国""丝国""漆国"之美名,作为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江西鄱阳非遗漆艺,其脱胎漆艺髹饰技艺曾一度享誉江南各地,兴盛一方,成为地域性民俗艺术文化象征。我们以"艺术"和"民俗"相互交叉、融合、传... 自汉始华夏民族被誉为"瓷国""丝国""漆国"之美名,作为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江西鄱阳非遗漆艺,其脱胎漆艺髹饰技艺曾一度享誉江南各地,兴盛一方,成为地域性民俗艺术文化象征。我们以"艺术"和"民俗"相互交叉、融合、传播、应用价值等作为专题研究,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视角,探讨其集约式传承与传播的可行性。一、赣鄱"漆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存续分析赣鄱"非遗"漆艺并非一个历史阶段所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式 文化本质 应用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 髹饰 丝国 文化象征 相互交叉 脱胎漆器 可行性途径
下载PDF
文化产业背景下美术学应用型课程体系改革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小莲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94-97,共4页
本文就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的美术学专业办学为研究对象,以国内文化产业为依托,将学术型美术学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转向文化创意设计为主导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探索了产学研工作室模式下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和实施途径,并... 本文就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的美术学专业办学为研究对象,以国内文化产业为依托,将学术型美术学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转向文化创意设计为主导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探索了产学研工作室模式下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和实施途径,并且对拓宽美术学办学新的方向进行了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美术学科 课程改革 创新创业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区域建设中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 被引量:1
4
作者 廖美华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47-50,共4页
以鄱阳湖生态区域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南,研究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区域规划发展的导向下进行新的定位与改革的思考,可以探讨高校不同学历层面的人才培养的创新途径,满足赣鄱与国内中部区域城镇化建设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区域建设 环境艺术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传统村落文化校本教研的模式构建及其实现路径——基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的论析
5
作者 陈勤学 《凯里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20-124,共5页
校本教研是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传统村落文化因其丰富的人文资源与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而逐渐成为众多学科重要的校本教研资源。作为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设计艺术教育,应该从中汲取更多的人文素养。因此,在艺... 校本教研是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传统村落文化因其丰富的人文资源与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而逐渐成为众多学科重要的校本教研资源。作为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设计艺术教育,应该从中汲取更多的人文素养。因此,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导入此类课程,构建传统村落校本教研模式,以顺利实现校本教研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方式。为此,既需要内在的人才、学科、科研等诸要素之间的互动,又需要外在的高校、政府、企业以及各科研院所之间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教研 视觉传达设计 传统村落文化 模式构建 实现路径
下载PDF
唐绘画与多元文化形态的交融及其价值
6
作者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01-203,共3页
盛唐时代,西域等地外来文化艺术进入中原地区,促进南北文化交流,中外多元文化融为一体,大渗透、大融合、大交流。在此背景下,盛唐绘画与同时代的诗歌、音乐、舞蹈、书法等艺术互相借鉴、互相渗化、互相交融,共同造就了唐代多元化艺术的... 盛唐时代,西域等地外来文化艺术进入中原地区,促进南北文化交流,中外多元文化融为一体,大渗透、大融合、大交流。在此背景下,盛唐绘画与同时代的诗歌、音乐、舞蹈、书法等艺术互相借鉴、互相渗化、互相交融,共同造就了唐代多元化艺术的辉煌篇章,并发展到了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兴盛的高峰期。这既是各文化艺术的互通性和互渗性中审美流变的结晶,也促进了唐文化的整体发展,在当时和后世均有着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绘画 诗书舞乐 交融性 美学价值
下载PDF
VI标识导向工程在环艺专业的应用设计
7
作者 伍春 +1 位作者 张知璜 熊建勤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63-64,共2页
源于VI标识设计的环境标识艺术设计与工程,在我国日益城市化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应用性价值。将VI中的标识设计延伸为建构符合中国社会国情的环境标识艺术设计与工程学科,不仅丰富了VI设计与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科价值,而且拓展了高校... 源于VI标识设计的环境标识艺术设计与工程,在我国日益城市化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应用性价值。将VI中的标识设计延伸为建构符合中国社会国情的环境标识艺术设计与工程学科,不仅丰富了VI设计与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科价值,而且拓展了高校不同学历层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办学的需求,并满足这一学科社会实用性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标识 学科建构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唐绘画与多元文化形态的交融及价值
8
作者 《江西服装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38-41,共4页
盛唐绘画与诗、书、舞、乐等文化形态的互通性及其共通的美学价值取向,促使他们相互影响,互相渗化,具有很强的交融性。这种交融性是审美“流变”的结晶,提升了唐文化的整体发展.对当代和后世都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唐绘画 诗书舞乐 交融性 美学价值
下载PDF
传统村落文化校本教研的模式构建及其实现路径——基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的论析
9
作者 陈勤学 《江西服装学院论丛》 2020年第1期85-91,共7页
校本教研是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传统村落文化因其丰富的人文资源与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而逐渐成为众多学科重要的校本教研资源。作为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设计艺术教育,应该从中汲取更多的人文素养。因此,在艺... 校本教研是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传统村落文化因其丰富的人文资源与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而逐渐成为众多学科重要的校本教研资源。作为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设计艺术教育,应该从中汲取更多的人文素养。因此,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导入此类课程,构建传统村落校本教研模式,以顺利实现校本教研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方式。为此,既需要内在的人才、学科、科研等诸要素之间的互动,又需要外在的高校、政府、企业以及各科研院所之间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教研 视觉传达设计 传统村落文化 模式构建 实现路径
下载PDF
汉民俗图像艺术的建构
10
作者 《南方文物》 2007年第4期172-174,共3页
汉民俗图像艺术是中华传统艺术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现代化社会的城市化扩展,使得“民间乡土文化圈”日益收缩,世代沿袭的民族文化艺术将有被退化的危险,研究和保护这一艺术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 图像艺术 民俗 民族文化艺术 现代化社会 传统艺术 城市化 文化圈 中华
下载PDF
论前沿性理念下的装饰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美术大观》 2007年第12期101-,共1页
  现代装饰艺术设计,并非传统的艺术创作,它融合了多个专业学科的知识.由此,形成了现代装饰设计中各领域中的专业相互交叉和边缘化的结合,产生了新型的前沿性理念下的现代装饰艺术设计.……
关键词 装饰艺术设计 创新设计 经济 装饰设计 现代装饰艺术 前沿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