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文化生态视野下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及发展
被引量:20
- 1
-
-
作者
陈聪
叱培虹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
青海师范大学
-
出处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106-109,共4页
-
文摘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是特定文化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受到了其文化生态改变的冲击。实现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文化生态学的观点,从整体上建立一套完善而又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
-
关键词
文化生态
少数民族音乐
变迁
传承
-
Keywords
cultural ecosystem
the traditional music culture of the ethnic minority
change
inheritance
-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
-
题名大学音乐欣赏教育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8
- 2
-
-
作者
叱培虹
-
机构
青海师范大学
-
出处
《青海民族研究》
2001年第4期112-113,共2页
-
文摘
审美能力是人们在长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能力。大学音乐欣赏教育在引导学生不断实践、体验和鉴赏音乐的过程中 ,不仅能提高他们对音乐整体的感受能力 。
-
关键词
审美能力
欣赏教育
音乐语言
-
Keywords
the ability of aesthetics
education of appreciation
music language
-
分类号
J605
[艺术—音乐]
-
-
题名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演奏技巧分析
被引量:8
- 3
-
-
作者
叱培虹
-
机构
青海师范大学音乐系
-
出处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98-100,共3页
-
文摘
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是巴赫的四十八首平均律以后钢琴文献中的最大曲集。对理想的追求,对苦难的坚忍,对生活、人和自然的热爱,构成了这些奏鸣曲的主要内容。贝多芬的音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节奏往往在整首作品中博动,而他在发展主题方面的技艺,又总是和他对节奏的独特概念密切相关。在演奏技巧上,他采用相应的钢琴音区和以和弦织体包围旋律的特点获得歌唱性,踏板的运用成为强有力的表现手段并得以发展,通过歌唱与断奏的对比,多样而细腻的分句色彩变化手法,获得空前的富有表情的效果。
-
关键词
贝多芬
奏鸣曲式
创作背景
演奏技巧
-
Keywords
Beethoven
sonatas
creation background
playing skill
-
分类号
J605
[艺术—音乐]
-
-
题名青海花儿曲令风格与多民族文化关系浅议
被引量:4
- 4
-
-
作者
叱培虹
-
机构
青海师范大学
-
出处
《青海民族研究》
2003年第2期52-54,共3页
-
文摘
青海东部河湟流域是青海多民族文化交流、交融最为活跃的地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 ,产生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 ,青海“花儿”曲令风格的形成 ,是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产物。
-
关键词
花儿曲令
河湟流域
传承变异
青海
艺术风格
-
Keywords
Huar tune
Hehuang area
succession and mutation
-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
-
题名塔尔寺花架音乐艺术探析
被引量:3
- 5
-
-
作者
晁元清
叱培虹
-
机构
青海师范大学
-
出处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113,共3页
-
文摘
酥油花展是塔尔寺正月法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群众参与性最高的活动。为酥油花的制作和展示仪轨服务的塔尔寺花架乐队,在青海藏传佛教寺院中是独有的。花架音乐有传播佛乐、加持佛法、祈福众生和营造酥油花神秘色彩的作用。具有独特的演奏形式、乐队建制、乐曲结构和音乐传承方式,但今天这种艺术形式正处于濒危状态,抢救和保护花架音乐刻不容缓。
-
关键词
塔尔寺
酥油花
花架音乐
艺术特性
-
Keywords
Ta' er Monastery
Su Youhua
HuaJia music
Characteristic of art
-
分类号
J608
[艺术—音乐]
-
-
题名互助土族萨满宗教乐舞调查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满当烈
叱培虹
王玫
晁元清
-
机构
青海电视台
青海师范大学音乐系
-
出处
《中国土族》
2010年第1期51-54,共4页
-
文摘
四、土族萨满宗教乐舞个案调查互助地区土族萨满宗教乐舞,最有特点的当属姚马村、东沟大庄村和丹麻松德村。这三个村的乐舞形态各有特色。例一:东沟姚马村。该村是一个土族聚居村,距县城5公里左右,村庙有两个大殿。
-
关键词
法师
唱经
乐舞
民间舞蹈
萨满
土族
-
分类号
J722.2
[艺术—舞蹈]
-
-
题名中西方古代哲学思维的差异及对音乐的影响
- 7
-
-
作者
叱培虹
-
机构
青海师范大学
-
出处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17-119,共3页
-
文摘
文章分析了在中西方古代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影响之下 ,中西方音乐美学的差异。
-
关键词
中西哲学思维
乐记
诗学
音乐美学
-
Keywords
philosophical thinking of China and the West
Yueji
poetry learning
music aesthetics
-
分类号
J021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民间传统音乐调查的理论和技术准备
- 8
-
-
作者
叱培虹
-
机构
青海师范大学音乐系
-
出处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03-107,共5页
-
文摘
传统音乐学是研究音乐与其所处文化环境共生的科学。它的研究目的首先是要阐明各民族、各地区音乐发展的规律,从各民族、各地区的现实音乐状况出发,探索它的起源、形成、繁荣、发展、演变等问题,从而达到对人类音乐文化发展规律的认知。传统音乐的实地调查作为音乐学研究(案头工作)的第一步,要求研究者在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上更趋科学和系统,从而能够更加自觉、更加成熟地走向各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音乐生活。
-
关键词
传统音乐
民族音乐
采风
田野工作
调查方法
-
Keywords
traditional music
natinal music
field work
Investigation method
collect folk songs
-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
-
题名唐代“以诗入乐”的歌曲形式及乐调来源
- 9
-
-
作者
叱培虹
-
机构
青海师范大学艺术系
-
出处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09-112,共4页
-
文摘
“以诗入乐”是唐诗歌曲的主要形式,在运用时又有“撰写合乐”与“选诗合乐”之别。这种歌曲形式之所以盛行于唐代,是由于燕乐的高度发展,为“以诗入乐”提供了最为丰富的乐调源泉。
-
关键词
唐诗歌曲
以诗入乐
乐调来源
-
Keywords
Tang poem songs
'poem styled music'
the origin of musical tune
-
分类号
I609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土族情歌与“少年”音乐风格比较研究
- 10
-
-
作者
叱培虹
马占山
-
机构
青海师范大学音乐系
青海省音协
-
出处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01-103,共3页
-
文摘
土族情歌与少年(花儿)是土族野曲中的主要曲目和组成部分,从歌词的结构上看,情歌的歌词和少年的歌词属两种不同格律的歌词形式,情歌是纯粹的土族语歌曲,而少年是用汉语叙唱的歌种。在音乐风格诸如旋法、调式、曲式结构、节奏等方面和现代少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表现手法上的下滑音行腔以及华彩型节奏与长音连在一起的运用现象,都是少年曲调中普遍的处理手段。本文主要从歌词及旋律特征上对土族情歌与少年作一比较。
-
关键词
土族民歌
情歌
“少年”
唱词
旋律结构
-
Keywords
love songs of Tu
love songs
Hua'er
song words
melody composition
-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
-
题名互助土族萨满宗教乐舞调查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满当烈
叱培虹
王玫
晁元清
-
出处
《中国土族》
2009年第4期55-57,共3页
-
文摘
萨满教是我国北方民族原始宗教之一,形成于原始社会后期。“萨满”一词为满一通古斯语族的语言。原意为‘因兴奋而狂舞的人’。后为萨满教巫师的通称。”
-
关键词
萨满教
宗教乐舞
土族
原始宗教
北方民族
原始社会
“萨满”
通古斯
-
分类号
B933
[哲学宗教—宗教学]
J722.29
[艺术—舞蹈]
-
-
题名早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 12
-
-
作者
叱培虹
-
出处
《青海教育》
1998年第Z2期68-69,共2页
-
-
关键词
早期音乐教育
儿童音乐教育
内心听觉
音乐信号
幼儿音乐教育
音乐语言
具体形象
音乐素质
小提琴演奏家
早期教育
-
分类号
G623.7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高校音乐欣赏教学浅析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叱培虹
-
机构
青海师范大学音乐系
-
出处
《青海师专学报》
2003年第4期141-141,共1页
-
-
关键词
高校
音乐欣赏
教学
选材
审美
创造力
-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J60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二泉映月》音乐风格探析
- 14
-
-
作者
叱培虹
-
出处
《青海教育》
2008年第7期64-64,共1页
-
文摘
无锡有一处名胜——“天下第二泉”,是阿炳常去卖艺的地方,尤其是月光下二泉一带神话般的景色,使他难以忘怀,中年尽管双目失明,但还是常去泉边拉二胡,用琴声向人们倾诉他颠沛流离的一生和坎坷不幸的遭遇。据无锡老百姓回忆,当时阿炳曾称这首乐曲为“依心曲”,曲长并无定数,变奏扩展随心而度。夜深人静,他演奏得更加动人。经过多年的演奏锤炼,此曲终于在1950年,由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我国著名理论家杨荫浏先生为他录音时定稿,并定名为“二泉映月”。这首乐曲是一首诉述阿炳一生的悲怆曲……
-
关键词
《二泉映月》
音乐风格
中央音乐学院
阿炳
老百姓
杨荫浏
理论家
无锡
-
分类号
J605
[艺术—音乐]
-
-
题名莫扎特音乐与中国文化
- 15
-
-
作者
叱霈雯
叱培虹
-
机构
青海师范大学
-
出处
《青海教育》
2013年第1期29-29,共1页
-
文摘
莫扎特的音乐与中国人的民族性、与中国文化能否扯上关系?如果能扯上关系,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接触过西洋音乐的人都知道,莫扎特是古典派时期的音乐家。他的音乐风格特色在于旋律纯朴优美,清澈剔透;织体干净细致;结构完整。由于具有明朗、乐观的素质,常被誉为"永恒的阳光"。他的音乐和谐、简单、平衡,充满着真挚的温暖,闪耀着自在的欢乐,因此可以说是平易近人的。
-
关键词
西洋音乐
中国文化
莫扎特
风格特色
平易近人
民族性
中国人
音乐家
-
分类号
J605
[艺术—音乐]
G122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