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浒苔多糖铁的制备工艺优化及其结构表征 被引量:9
1
作者 崔洁芬 杜春影 +3 位作者 迟永洲 文静 单俊伟 王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1-165,170,共6页
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浒苔多糖铁的螯合工艺,并利用红外光谱法和X衍射分析浒苔多糖铁的结构。结果表明,浒苔多糖铁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反应温度54℃,螯合时间3.8 h,浒苔多糖与三价铁比例3.9∶1,pH7.5,在此条件下螯合率为19.6%。红外光谱表明浒... 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浒苔多糖铁的螯合工艺,并利用红外光谱法和X衍射分析浒苔多糖铁的结构。结果表明,浒苔多糖铁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反应温度54℃,螯合时间3.8 h,浒苔多糖与三价铁比例3.9∶1,pH7.5,在此条件下螯合率为19.6%。红外光谱表明浒苔多糖中的O-H和C=O与Fe^(3+)发生了螯合。X射线衍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浒苔多糖铁的生成。从而为拓展浒苔资源的高值利用及开发新型多糖补铁剂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 多糖铁 工艺优化 结构表征
下载PDF
高古罗糖醛酸含量的萱藻(Scytosiphon lomentarius)多糖细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吴建东 于广利 +3 位作者 王培培 赵峡 杨波 文静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0-43,共4页
将青岛产幼生和成熟期萱藻(Scytosiphon lomentarius)提取分离得到多糖,经1H-NMR分析,表明其为高古罗糖醛酸含量的褐藻胶,在对其G/M值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对其二糖嵌段FMM,FMG,FGM,FGG和三糖嵌段FGGG,FGGM,FMGM,FMGG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 将青岛产幼生和成熟期萱藻(Scytosiphon lomentarius)提取分离得到多糖,经1H-NMR分析,表明其为高古罗糖醛酸含量的褐藻胶,在对其G/M值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对其二糖嵌段FMM,FMG,FGM,FGG和三糖嵌段FGGG,FGGM,FMGM,FMGG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幼生和成熟期萱藻除了总糖含量不同外,其褐藻胶细微结构也有显著差别。幼生与成熟期萱藻中G/M分别为4.34和7.14,FGG含量分别为73%和84%,FGGG含量分别为68%和81%。成熟期萱藻中高含量多聚古罗糖醛酸是一种值得开发的多糖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萱藻(Scytosiphon lomentarius)多糖 聚古罗糖醛酸 细微结构
下载PDF
4种海蕴多糖的提取分离及理化性质 被引量:2
3
作者 文静 于广利 +1 位作者 吴建东 赵峡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3-26,共4页
以海蕴(Nemacystus decipiens)为研究对象,经85%乙醇脱脂后,通过热水和2%碳酸钠提取并结合乙醇分级法获得了4个多糖组分(NW1-2和NA1-2)。运用HPIC、HPGPC及红外光谱(IR)等方法对其单糖组成、相对分子量以及基本结构特征进行了比... 以海蕴(Nemacystus decipiens)为研究对象,经85%乙醇脱脂后,通过热水和2%碳酸钠提取并结合乙醇分级法获得了4个多糖组分(NW1-2和NA1-2)。运用HPIC、HPGPC及红外光谱(IR)等方法对其单糖组成、相对分子量以及基本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NA1是褐藻胶,经1H-NMR分析,其M/G为0.34。NA2及NW1-2均属于岩藻聚糖硫酸酯,且岩藻糖含量均达80%以上。NW1和NW2中岩藻糖(Fuc)、葡萄糖(Glc)、半乳糖(Gal)、木糖(Xyl)和鼠李糖(Rha)摩尔比分别为100∶5∶3∶16∶1和100∶5∶4∶4∶1。NA2中不含葡萄糖,其Fuc、Gal、Xyl和Rha摩尔比为100∶13∶1∶2。多糖NW1-2和NA1-2的相对分子量分别为939.8,1001,223.6和402.3 k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蕴 多糖 褐藻胶 褐藻糖胶 理化性质
下载PDF
浒苔多糖对ETEC感染小鼠肠道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解影 马勇 +3 位作者 谢春艳 王海华 文静 方俊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64-68,共5页
为探讨浒苔多糖(EP)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感染小鼠肠道黏膜的保护作用及最适添加剂量,试验分为空白对照组、ETEC模型组、300 mg/L EP+ETEC组、600 mg/L EP+ETEC组和1000 mg/L EP+ETEC组。所有小鼠饲喂维持饲粮,对照组饲喂饮用水,EP... 为探讨浒苔多糖(EP)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感染小鼠肠道黏膜的保护作用及最适添加剂量,试验分为空白对照组、ETEC模型组、300 mg/L EP+ETEC组、600 mg/L EP+ETEC组和1000 mg/L EP+ETEC组。所有小鼠饲喂维持饲粮,对照组饲喂饮用水,EP试验组在饮用水中添加相应剂量浒苔多糖。造模采用灌胃ETEC方法,并对小鼠血清炎性因子及空肠相关蛋白丰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添加600 mg/L剂量的浒苔多糖使感染后小鼠血清中TNF-α及IL-6水平显著降低30.22%、56.70%(P<0.05),Claudin-1在小鼠空肠中的表达丰度显著上调80%(P<0.05)。结合空肠NF-κB信号通路检测结果表明,浒苔多糖可缓解ETEC感染导致的小鼠肠道黏膜损伤,且作用机制与其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多糖 小鼠 ETEC 黏膜损伤 肠道屏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