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与市场 被引量:3
1
作者 A.古谢伊诺夫 贾泽林 《世界哲学》 1999年第4期72-73,80,共3页
关键词 社会系统 道德动机 场经济 市场结构 道德目的 规则层面 资本主义精神 独立自主 善良意志 行为方式
原文传递
现象学的价值伦理学批判
2
作者 A. A. +1 位作者 古谢伊诺夫 许第虎 《世界哲学》 1983年第2期59-60,共2页
非理性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伦理学,是对许多世纪以来的伦理学传统持剧烈反对立场的二十世纪资产阶级文化的特殊产物。除了非理性主义和形式主义这两种极端,在现代资产阶级伦理学中还存在着这样一个流派,它不大喜欢奇谈怪论和标新立异,而且... 非理性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伦理学,是对许多世纪以来的伦理学传统持剧烈反对立场的二十世纪资产阶级文化的特殊产物。除了非理性主义和形式主义这两种极端,在现代资产阶级伦理学中还存在着这样一个流派,它不大喜欢奇谈怪论和标新立异,而且也没有断绝其跟理论传统与道德经验的联系。这里所指的就是现象学的价值伦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伦理学传统 非理性主义 价值伦理学 形式主义 高价值 资产阶级文化 道德经 哈特曼 批判
原文传递
科技变革背景下哲学能否坚守文化乌托邦
3
作者 A.A.古谢伊诺夫 杜宇鹏(译)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1年第11期55-56,共2页
今天,人们主要将哲学理解为对世界的一种特殊认知态度,当然,这也的确如此。哲学首先探讨了人以理性的方式理解世界的根本可能性。这样,一方面,它与诉诸启示的宗教有所不同;另一方面,它与获取具体的、有限的知识也有所不同。然而,哲学是... 今天,人们主要将哲学理解为对世界的一种特殊认知态度,当然,这也的确如此。哲学首先探讨了人以理性的方式理解世界的根本可能性。这样,一方面,它与诉诸启示的宗教有所不同;另一方面,它与获取具体的、有限的知识也有所不同。然而,哲学是理性论证的典范,它并不仅仅对世界进行认知,它还涉及理想世界重塑的可能性、限定性以及完善途径。有时候人们讲到,哲学教人以正确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定性 哲学理解 完善途径 变革背景 认知态度
原文传递
俄罗斯60年代人哲学的人道主义背景 被引量:1
4
作者 A.A.古谢伊诺夫 安启念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7-103,共7页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批年轻的苏联哲学家热衷于逻辑认识论、科学方法论等方面的研究,形成唯科学主义倾向。弘扬理性是欧洲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共同道路,但在苏联,唯科学主义倾向的出现有独特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形成宗教哲学...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批年轻的苏联哲学家热衷于逻辑认识论、科学方法论等方面的研究,形成唯科学主义倾向。弘扬理性是欧洲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共同道路,但在苏联,唯科学主义倾向的出现有独特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形成宗教哲学、宇宙主义、马克思主义三个哲学派别,共同之处是重视集体轻视个人。以此为基础在30年代形成苏联哲学。不能简单否定苏联哲学。苏联哲学有三个阶段:一、20年代,这时哲学尚有独立研究的部分可能;二、30、40年代,哲学彻底意识形态化,扼杀一切创造性;三、50-80年代,出现60年代人哲学家,他们彻底抛弃30、40年代的苏联哲学。50—80年代苏联哲学具有启蒙性质,座右铭是“人可以也应该靠自己的头脑生活”。其背景是苏联社会正努力从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中解放出来,肯定个人的价值,具有人道主义性质。带有人的面孔的社会主义是60年代人哲学家的理想,而且对他们来说,人的面孔比社会主义更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科学主义倾向 苏联哲学的三个阶段 “人可以也应该靠自己的头脑生活” 带有人的面孔的社会主义
原文传递
德谟克利特的伦理学 被引量:1
5
作者 А.А.古谢伊诺夫 Г.伊尔利特茨 刘献洲 《世界哲学》 1990年第6期58-62,共5页
认识德谟克利特(约生于公元前460年,卒年不详)的伦理观点,并确定这些观点在伦理学史上的地位,遇到了一个困难。我们所见到的这位哲学家的某些伦理学残篇(这些残篇的真实性至今还有争议)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对这些残篇中那些在公元前5世... 认识德谟克利特(约生于公元前460年,卒年不详)的伦理观点,并确定这些观点在伦理学史上的地位,遇到了一个困难。我们所见到的这位哲学家的某些伦理学残篇(这些残篇的真实性至今还有争议)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对这些残篇中那些在公元前5世纪就已成为伦理学上思想争论的主要对象的问题,现在仍然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论断。一方面,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可以说是他的伦理学的自然主义的(甚至是享乐主义的)方面的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学 古希腊罗马哲学 德谟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 唯物主义者 道德价值 快乐 法律 苏格拉底 理性
原文传递
科技变革背景下哲学能否坚守文化乌托邦?
6
作者 A.A.古谢伊诺夫 杜宇鹏(译) 《新华文摘》 2021年第22期147-150,共4页
今天,人们主要将哲学理解为对世界的一种特殊认知态度,当然,这也的确如此。哲学首先探讨了人以理性的方式理解世界的根本可能性。这样,一方面,它与诉诸启示的宗教有所不同;另一方面,它与获取具体的、有限的知识也有所不同。然而,哲学是... 今天,人们主要将哲学理解为对世界的一种特殊认知态度,当然,这也的确如此。哲学首先探讨了人以理性的方式理解世界的根本可能性。这样,一方面,它与诉诸启示的宗教有所不同;另一方面,它与获取具体的、有限的知识也有所不同。然而,哲学是理性论证的典范,它并不仅仅对世界进行认知,它还涉及理想世界重塑的可能性、限定性以及完善途径。有时候人们讲到,哲学教人以正确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定性 哲学理解 完善途径 变革背景 认知态度
原文传递
丘利巴拉之死
7
作者 董立武 Ч.古谢伊诺夫 《苏联文学》 1981年第2期56-78,共23页
《丘利巴拉之死》是钦基兹·古谢伊诺夫的中篇小说《马戈麦德,马麦德,马米什》的选译。古谢伊诺夫在小说里揭露了当代苏联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代表人物——哈萨伊。他利用特权安插亲信,玩弄妇女,违法乱纪,为所欲为。他不仅在社会上是... 《丘利巴拉之死》是钦基兹·古谢伊诺夫的中篇小说《马戈麦德,马麦德,马米什》的选译。古谢伊诺夫在小说里揭露了当代苏联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代表人物——哈萨伊。他利用特权安插亲信,玩弄妇女,违法乱纪,为所欲为。他不仅在社会上是一个有权有势的人物,在自己家里也是一个封建家长——巴赫季亚罗夫家族的族长。他玩弄妇女成性,竟夺走了亲生儿子丘利巴拉的情人列娜。儿子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在家庭内部都斗不过父亲,最后采取自杀的办法寻求解脱。哈萨伊之流的势力是很大的,上面有贾法尔之类的后台,下有阿米拉斯兰之类的副手,他们互相勾结,官官相护。丘利巴拉的表弟、哈萨伊的外甥石油工人马戈麦德(简称马麦德,昵称马米什),虽然也是在这个家族中长大的,但并未和舅舅同流合污。丘利巴拉自杀之后,他和哈萨伊进行了面对面的斗争,结果遭到一顿毒打。马米什并不相信苏联的司法机关,不肯跟侦察员讲真话,以揭露丘利巴拉自杀的真相。在斗争中他显得犹疑不决、势单力薄,直到小说结束也看不出这场斗争谁胜谁负。小说的风格颇为别致。作者打破了按故事情节时间顺序描写的传统手法,而采取了某些意识流的现代手法,把内心独白和人物对话、梦境和现实、回忆和插叙糅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章法变化突兀、时间空间层次交叠的结构。作者大量使用内心独白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表达人物对现实世界的态度以及他和其他人的关系。内心独自往往同人物对话是不一致的,因而人物显得表里不一,心口不符。这一点在正面人物马米什身上尤为突出。这只是个别人物的特殊性格呢?抑或是一定政治气候下时代风貌的反映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 匿名信 侦察员 妻子 特殊性格 中篇小说 政治气候 家庭 苏联 名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