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种子太空诱变效应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美荣 张瑞仙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6-39,共4页
对 4份稳定的小麦品系进行太空诱变处理 ,SP1在生长上受到一定抑制 ;SP2 产生了广谱性分离 ;SP3各性状已基本稳定 ,从中选到 4个性状优良的品系。这一结果表明 ,太空诱变效果明显 。
关键词 小麦 种子诱变 太空诱变 诱变效应
下载PDF
太谷核不育小麦应用研究——两种轮回选择方案对小麦群体改良的效应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振富 张瑞仙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6,共6页
以显性雄性不育小麦为材料,采用改良半姊妹和混合轮回选择两种方案,对同一基础群体C_0进行了四轮选择.结果表明,对主穗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等主要产量性状,两种方案均有较显著的改良效果.遗传进展比较,改良半姊妹方案所取得的进展较... 以显性雄性不育小麦为材料,采用改良半姊妹和混合轮回选择两种方案,对同一基础群体C_0进行了四轮选择.结果表明,对主穗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等主要产量性状,两种方案均有较显著的改良效果.遗传进展比较,改良半姊妹方案所取得的进展较大,但两方案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准.对降低群体植株高度,用改良半姊妹方案的效果极显著,而混合轮选较差.同一方案逐轮间各性状的增进值较小,呈波浪式进展趋势.群体变异程度比较表明,两种方案逐轮群体的变异系数皆呈下降趋势,改良半姊妹方案的下降幅度略大于混合轮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轮回选择 群体改良 核不育
下载PDF
小麦核质杂种主要性状遗传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彦芹 张美荣 +1 位作者 乔燕香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0-12,共3页
采用数量遗传学的统计方法,对8个稳定的节节麦胞质的普通小麦核质杂种的株高等8个性状的平均数、变异系数、广义遗传力、表现型相关系数、基因型相关系数作了估算。结果表明,(1)各性状变异系数较大的是有效分蘖数、株粒重、穗长和穗粒... 采用数量遗传学的统计方法,对8个稳定的节节麦胞质的普通小麦核质杂种的株高等8个性状的平均数、变异系数、广义遗传力、表现型相关系数、基因型相关系数作了估算。结果表明,(1)各性状变异系数较大的是有效分蘖数、株粒重、穗长和穗粒重,其它性状变幅较小;(2)各性状广义遗传力由大到小顺序为:株高、穗长、小穗数、千粒重、穗粒重、株粒重、有效分蘖数和穗粒数;(3)表现型相关与基因型相关趋势一致,其中穗长与穗粒数和株粒重、株粒重与株高和千粒重、有效分蘖数与株粒重和小穗数显著相关。这些结果与前人用普通小麦作试材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据此,可认为普通小麦选育理论同样适用于核质杂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核质杂种 性状 遗传参数 节节麦胞质
下载PDF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两个小麦新品种的丰产性与稳产性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美荣 张瑞仙 +1 位作者 王振富 《山西农业科学》 1999年第4期15-17,共3页
应用高稳系数法对1998 年审( 认) 定的两个小麦新品种晋麦58 号和太核5116 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估算,并与对照北京841 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3 年区试中,这两个新品种的高稳系数均高于对照,表明晋麦58 号和太核... 应用高稳系数法对1998 年审( 认) 定的两个小麦新品种晋麦58 号和太核5116 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估算,并与对照北京841 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3 年区试中,这两个新品种的高稳系数均高于对照,表明晋麦58 号和太核51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稳系数法 丰产性 稳产性 小麦 品种
下载PDF
太谷核不育小麦在回交轮回选择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振富 张瑞仙 《山西农业科学》 1991年第2期1-4,共4页
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开展以改造丰抗2号抗寒性为目的的隔代有限回交轮回选择。试验表明,经过两轮选择,就可获得在抗寒性及其他农艺性状上超过丰抗2号的类型。选到了一批优良品系,其中太核87—160表现早热、抗病、抗倒、抗寒、较丰抗2号... 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开展以改造丰抗2号抗寒性为目的的隔代有限回交轮回选择。试验表明,经过两轮选择,就可获得在抗寒性及其他农艺性状上超过丰抗2号的类型。选到了一批优良品系,其中太核87—160表现早热、抗病、抗倒、抗寒、较丰抗2号增产18.9%,已参加第二年省级区域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太谷核不育 回交 轮回选择
下载PDF
太谷显性核不育基因用于抗逆性育种的效应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瑞仙 王振富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8-44,共7页
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采用改良半姐妹和混合轮选及隔代回交轮选三种方法进行抗逆性育种。结果表明,改良半姐妹和混合轮选对群体主穗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等主要产量性状和抗干热风能力均有显著改良效果。改良半姐妹比混合轮选改进幅... 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采用改良半姐妹和混合轮选及隔代回交轮选三种方法进行抗逆性育种。结果表明,改良半姐妹和混合轮选对群体主穗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等主要产量性状和抗干热风能力均有显著改良效果。改良半姐妹比混合轮选改进幅度大,且对降低群体株高有极显著效果;而混合轮选对降低株高效果不明显;两群体各主要经济性状有向选择目标集中、变异度下降的趋势。用隔代回交轮选法改造丰抗2号效果显著,升选系抗干热风、抗寒性及综合性状均优于丰抗二号,回交两次比回交一次效果好。各类群体都能分离出许多超亲变异优良可育株,已育成一批通过区试待审定或在区试、展示中表现突出的品系及特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显性不育基因 轮回选择 抗逆性育种
下载PDF
小麦核质杂种的生理特性及遗传效应分析
7
作者 张彦芹 周小梅 +3 位作者 乔燕祥 张冬梅 梁改梅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89-892,共4页
为探索核质杂种的内在生理变化与杂种优势的关系及其遗传效应,以8个小麦核质杂种及其父母本为材料,进行了田间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测定。结果显示,核质杂种的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均高于父母本,表现出核质杂种优势;通过对苗期小麦进行的... 为探索核质杂种的内在生理变化与杂种优势的关系及其遗传效应,以8个小麦核质杂种及其父母本为材料,进行了田间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测定。结果显示,核质杂种的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均高于父母本,表现出核质杂种优势;通过对苗期小麦进行的PEG水分胁迫和10℃的冷处理,从处理前后的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电导率的变化看,北节/633和北节/3653*太85两个核质杂种抗旱性最好,北节/139杂种抗寒性最好,而且苗期生理指标与田间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测定相吻合,预示了这些核质杂种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核质杂种 生理特性 遗传效应
下载PDF
腐植酸液肥(L-CHA)在小麦上施用的增产效应研究
8
作者 李宏鹤 李善祥 《腐植酸》 2009年第4期11-13,共3页
考察了腐植酸液肥(L-CHA)在小麦上施用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L-CHA液肥处理的小麦可增产12.6%~13.4%,稀释1000倍、2000倍、4000倍的不同处理间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腐植酸 液肥 小麦
原文传递
小麦生产力育种
9
作者 А.К.Федоров 徐承强 《世界农业》 1984年第5期26-27,共2页
小麦生产力育种,在世界范围内已广泛开展。对于研究这一问题的遗传学和生理学原理,对于杂交亲本的选配原则和高生产力小麦植株个体发育的特点,以及育种工作的集约化方法等方面的研究都给予充分重视。 杂种个体的育种质量,在很大程度上... 小麦生产力育种,在世界范围内已广泛开展。对于研究这一问题的遗传学和生理学原理,对于杂交亲本的选配原则和高生产力小麦植株个体发育的特点,以及育种工作的集约化方法等方面的研究都给予充分重视。 杂种个体的育种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双亲A<sub>F</sub>和A<sub>M</sub>的育种质量。据报道,在F<sub>1</sub>和F<sub>2</sub>代,大多数小麦产量因子表现为加性遗传系统。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生产力 育种 杂交亲本 小麦产量 遗传系统 育种工作 个体发育 高生产力 遗传学 选配原则
下载PDF
太谷核不育小麦应用研究—两种轮回选择方案对小麦群体改良的效应
10
作者 王振富 张瑞仙 《西藏农业科技》 1992年第1期9-9,共1页
以显性雄性不育小麦为材料,采用改良半姊妹和混合轮回选择两种方案,对同一基础群体Co进行了四轮选择。结果表明,对主穗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等主要产量性状,两种方案均有较显著的改良效果。遗传进展比较,改良半姊妹方案听取到的进展较... 以显性雄性不育小麦为材料,采用改良半姊妹和混合轮回选择两种方案,对同一基础群体Co进行了四轮选择。结果表明,对主穗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等主要产量性状,两种方案均有较显著的改良效果。遗传进展比较,改良半姊妹方案听取到的进展较大,但两方案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准。对降低群体植株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谷核不育小麦 轮回选择 群体改良 基础群体 改良效果 主穗 产量性状 粒数 遗传进展 植株高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