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19
1
作者 历海 刘卫 +3 位作者 唐郡 刘嵬 侯曦露 高倩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923-925,共3页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自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01医院收治的61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情严重程度...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自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01医院收治的61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n=31)与重症组(n=30),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3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组。分别于入院即时、入院后第1、3、5、7天检测血清中甘油三酯、CRP及PCT水平,并比较3组入院不同时刻甘油三酯、CRP及PCT水平及预后情况。结果入院即时,轻症组、重症组患者PCT、CRP、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健康组,且重症组上述指标均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重症组患者入院第1、3、5、7天甘油三酯、CRP水平均高于健康组,且重症组各时间点的甘油三酯、CRP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者胸腔积液、器官障碍发生率均高于轻症组,疼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多于轻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甘油三酯、CRP能够对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作出反应,可作为预后评价指标,同时能检测患者是否存在合并感染,进行早期合理预防,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三酯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CT小肠成像和胶囊内镜检查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严和中 唐郡 +9 位作者 刘卫 刘嵬 李远美 历海 余森源 侯曦露 郭世存 王教学 高倩 段晓伟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CT小肠成像(CTE)和胶囊内镜(CE)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诊断中的作用及其价值。方法比较研究CTE和CE在40例OGIB患者中检查结果,并最终应用手术病理结果与之进行对照。结果 CTE的诊断阳性率为45.0%(18/40),而CE的诊断阳性率... 目的探讨CT小肠成像(CTE)和胶囊内镜(CE)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诊断中的作用及其价值。方法比较研究CTE和CE在40例OGIB患者中检查结果,并最终应用手术病理结果与之进行对照。结果 CTE的诊断阳性率为45.0%(18/40),而CE的诊断阳性率高达70.0%(28/40),两者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E和CTE两者的联合诊断阳性率高达72.5%(29/40),与单纯进行CE检查相比,其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同单纯行CTE检查相比,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OGIB的诊断,单纯行CE检查的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单纯行CTE检查(P<0.05),两者联合检查的诊断阳性率较CE略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鉴于CE和CTE具有互补性,在临床实践中对OGIB同时进行CE和CTE检查是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小肠成像 胶囊内镜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胃镜下上消化道溃疡及胃癌的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历海 何俊峰 +3 位作者 唐郡 严和中 王教学 刘卫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7年第5期397-399,共3页
总结胃镜检查下上消化道溃疡及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回顾性分析本院消化内科接受胃镜检查并确诊的186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240例胃溃疡患者(溃疡组)的内镜检查资料及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分为中青年组(<60岁)、老年组(≥60岁),进... 总结胃镜检查下上消化道溃疡及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回顾性分析本院消化内科接受胃镜检查并确诊的186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240例胃溃疡患者(溃疡组)的内镜检查资料及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分为中青年组(<60岁)、老年组(≥60岁),进行分层分析。中青年组腹痛、腹胀发生率显著高于老年组(61.39%比27.34%,P<0.05);中青年组头晕乏力、胸闷心悸、无症状率分别为11.88%、8.91%、5.94%,均显著低于老年组(30.94%、22.30%、15.83%,P<0.05);中青年组胃窦部胃溃疡发生率显著高于老年组(34.65%比12.95%,P<0.05);中青年组胃体及胃底和贲门的胃溃疡发生率分别为14.85%、1.98%,均显著低于老年组30.22%和8.63%(P<0.05)。老年组胃癌患者吞咽困难发生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15.11%比7.92%,P<0.05);老年组与中青年组胃癌患者胃窦部、胃体部胃癌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早期胃癌发生率(11.00%)、Ⅰ期发生率(30.00%)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2.44%、18.29%,P<0.05)。不同年龄胃溃疡、胃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灶部位、病理特点具有自身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上消化道溃疡 胃镜
下载PDF
肠宁舒颗粒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倩 历海 +4 位作者 严和中 侯曦露 郭世存 贺星 唐郡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881-883,891,共4页
目的探讨肠宁舒颗粒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01医院自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轻中度U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40例。A组患者给予美沙拉... 目的探讨肠宁舒颗粒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01医院自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轻中度U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40例。A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治疗,B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联合肠宁舒颗粒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包括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38/40),高于A组的72.5%(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里急后重、脓血便、泄泻和腹痛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WBC、CRP、PCT、IL-6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5.0%(2/40)、2.5%(1/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宁舒颗粒联合美沙拉嗪治疗UC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肠宁舒颗粒 美沙拉嗪 临床效果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甲酰肽受体2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教学 唐郡 +4 位作者 侯曦露 余森源 历海 严和中 刘卫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615-618,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甲酰肽受体2(FPR2)的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病理科169例胃癌患者的病理组织标本和相对应的癌旁非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两组组织标本中FPR2的表达情况,进而分析FPR2的表达在胃癌组...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甲酰肽受体2(FPR2)的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病理科169例胃癌患者的病理组织标本和相对应的癌旁非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两组组织标本中FPR2的表达情况,进而分析FPR2的表达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有无差异性。将胃癌组织分为两组,分别为FPR2表达阳性组及FPR2表达阴性组,采用Graphpad Prism 5软件分别对两组的存活时间和多项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FPR2表达阳性率为72.2%(122/169),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22.5%(38/16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癌组织中,FPR2阳性表达组的标本数为122例,FPR2阴性表达组的标本数为47例,FPR2阳性表达组患者的总体存活时间短于FPR2阴性表达组;同时,FPR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及TNM分期及性别呈正相关。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FPR2是影响胃癌预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FPR2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患者的总体存活时间、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和TNM分期呈正相关,并且可以作为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甲酰肽受体2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甲酰肽受体2促进胃癌细胞侵袭及转移作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远美 唐郡 +6 位作者 侯曦露 余森源 历海 高倩 郭世存 严和中 刘卫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610-614,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胃癌细胞实验和体内裸鼠成瘤实验,探讨甲酰肽受体2(FPR2)对胃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方法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干扰胃癌细胞SGC7901和XN0422中FPR2的表达,通过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干扰效率。... 目的通过体外胃癌细胞实验和体内裸鼠成瘤实验,探讨甲酰肽受体2(FPR2)对胃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方法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干扰胃癌细胞SGC7901和XN0422中FPR2的表达,通过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干扰效率。利用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体内裸鼠皮下成瘤及腹腔种植实验,观察XN0422-mock、SGC7901-mock组以及XN0422-sh FPR2、SGC7901-sh FPR2组的侵袭转移、皮下成瘤和腹腔转移能力的改变。结果慢病毒感染XN0422、SGC7901细胞,FPR2表达量下降>80%。XN0422-sh FPR2组、SGC7901-sh FPR2组中侵袭、转移能力,皮下成瘤能力和腹腔转移能力均低于XN0422-mock组和SGC7901-mock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PR2可同时促进体外胃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体内皮下成瘤和腹腔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酰肽受体2 胃癌 侵袭 转移
下载PDF
FPR2介导内外源性配体HP(2-20)/ANXA1促进胃癌细胞侵袭和转移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嵬 侯曦露 +6 位作者 历海 郭世存 余森源 高倩 严和中 刘卫 唐郡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6期1055-1059,共5页
目的:分析FPR2在内外源性配体对胃癌细胞侵袭和转移影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构建成功的XN0422/SGC7901-mock细胞和XN0422/SGC7901-sh FPR2低表达细胞,通过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观察和比较FPR2的内外源性配体-HP(2-20)/ANXA1对XN0422/... 目的:分析FPR2在内外源性配体对胃癌细胞侵袭和转移影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构建成功的XN0422/SGC7901-mock细胞和XN0422/SGC7901-sh FPR2低表达细胞,通过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观察和比较FPR2的内外源性配体-HP(2-20)/ANXA1对XN0422/SGC7901迁移和增殖的影响。结果:HP(2-20)/ANXA1处理的XN0422/SGC7901-mock和XN0422/SGC7901-sh FPR2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均相较于DMSO处理的XN0422/SGC7901-mock和XN0422/SGC7901-sh FPR2细胞明显增强(P<0.05),且XN0422/SGC7901-mock组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明显优于XN0422/SGC7901-sh FPR2组细胞(P<0.05)。结论:HP2-20和Ac2-26可以促进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而这一作用与FPR2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R2 配体 胃癌 侵袭转移
原文传递
莫沙必利联合常规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历海 刘卫 +2 位作者 唐郡 严和中 王教学 《人民军医》 2016年第7期716-717,共2页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常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消化性溃疡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莫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溃疡愈合情况。结...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常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消化性溃疡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莫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溃疡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26例(52.0%),有效23例(46.0%),无效1例(2.0%),总有效率98.0%;对照组显效18例(36.0%),有效25例(50.0%),无效7例(14.0%),总有效率86.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溃疡指数、黏膜肌层缺损宽度、再生黏膜厚度及炎症细胞密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腹泻4例、头晕1例、轻微腹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轻微腹泻3例、头晕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常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莫沙必利 常规治疗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抑制组蛋白去乙酰酶1后对人胃癌干细胞的影响
9
作者 侯曦露 唐郡 +6 位作者 朱斌 严和中 余森源 贺艳 历海 王教学 刘卫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319-2322,共4页
目的研究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后对人胃癌干细胞(GCSGs)增殖、干性及侵袭作用的影响。方法以CD44为胃癌干性标志物,流式分选出GCSCs。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RT-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GCSGs与胃癌非... 目的研究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后对人胃癌干细胞(GCSGs)增殖、干性及侵袭作用的影响。方法以CD44为胃癌干性标志物,流式分选出GCSCs。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RT-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GCSGs与胃癌非干细胞中HDAC1的表达量。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处理GCSCs后,CCK-8法、克隆形成和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变化;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其对凋亡、侵袭相关蛋白及干性标志物表达的影响。结果 HDAC1在GCSCs中的表达比胃癌非干细胞高。实验组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相较于对照组均减弱,且下调干性标志物及介导上皮间质转化。结论抑制HDAC1的去乙酰化作用后GCSCs的增殖、干性及侵袭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 胃癌干细胞 增殖 干性 侵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