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粳型杂种稻米品质性状的表现及遗传控制 被引量:52
1
作者 李欣 汤述翥 +3 位作者 朱毅华 王安民 莫惠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11-419,共9页
研究了由 4个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与 7个恢复系配组的 2 4个粳型杂种的 9个品质性状的遗传表现 ,结果表明 :( 1)杂种粳米的品质性状表现普遍介于双亲之间 ,但粒宽和直链淀粉含量有较多的超高亲组合 ,糙米率和精米率有较多的超低亲组合。 ( ... 研究了由 4个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与 7个恢复系配组的 2 4个粳型杂种的 9个品质性状的遗传表现 ,结果表明 :( 1)杂种粳米的品质性状表现普遍介于双亲之间 ,但粒宽和直链淀粉含量有较多的超高亲组合 ,糙米率和精米率有较多的超低亲组合。 ( 2 )杂种的整精米率、粒长、粒宽、垩白率、糊化温度 5个性状与不育系呈显著正相关 ;糙米率、精米率、垩白率、直链淀粉含量 4个性状与恢复系呈显著正相关 ;除糊化温度和胶稠度外的其余 7个性状均与中亲值呈显著正相关。 ( 3)杂种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粒长、粒宽、垩白率的遗传表达主要决定于二倍体的母体基因型 ,而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胶稠度的遗传表达主要由三倍体胚乳的基因型决定。 ( 4 )在栽培粳稻不同品种的细胞质之间以及不育胞质与可育胞质之间 ,并不普遍存在对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 ,但可因性状而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型杂种 稻米品质 遗传控制 细胞质效应
下载PDF
糯玉米育种概论 被引量:52
2
作者 谢孝颐 +3 位作者 陈国清 陆虎华 陆冬梅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F07期58-67,共10页
1 wx基因的发现和研究进展 玉米中的许多突变影响胚乳的组成,其中,有一些突变改变了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的类型和数量,wx基因就是这样的一个自发突变类型。
关键词 糯玉米 育种 WX基因 产量 染色体 基因定位 转座因子
下载PDF
玉米自交系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38
3
作者 邓德祥 +1 位作者 卞云龙 孙卫永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8-51,共4页
通过遗传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 1 1 0个玉米自交系的 1 4个性状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穗重、行粒数、穗长、穗粗、百粒重、株高、穗位高、出籽率占优势的自交系一般单株籽粒产量也高 ;穗行数、茎粗、雄穗长度、雄穗分枝数、生育期等... 通过遗传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 1 1 0个玉米自交系的 1 4个性状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穗重、行粒数、穗长、穗粗、百粒重、株高、穗位高、出籽率占优势的自交系一般单株籽粒产量也高 ;穗行数、茎粗、雄穗长度、雄穗分枝数、生育期等对单株籽粒产量影响不大 ,这些性状要根据生产或育种实践的需要进行选择 .并以主成分值作为选择指数 ,在 1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多元方差分析 遗传相关 主成分
下载PDF
糯玉米育种概况及育种方法探讨 被引量:36
4
作者 薛林 +3 位作者 陈国清 陆虎华 黄晓兰 石明亮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3-34,39,共3页
介绍了国内外糯玉米育种概况和常用的糯玉米育种方法,并对糯玉米育种方法进行了探讨。美国糯玉米育种和生产与糯玉米作为工业原料紧密联系在一起,品种大多属专用化深加工型;当前我国糯玉米主要用作鲜食,糯质资源丰富,但生产上应用的糯... 介绍了国内外糯玉米育种概况和常用的糯玉米育种方法,并对糯玉米育种方法进行了探讨。美国糯玉米育种和生产与糯玉米作为工业原料紧密联系在一起,品种大多属专用化深加工型;当前我国糯玉米主要用作鲜食,糯质资源丰富,但生产上应用的糯玉米品种血缘较为狭窄,符合鲜食要求的品种尚不多。探索鲜食糯玉米育种新方法,育成适口性佳、产量高、抗逆性强的鲜食糯玉米品种,是现今我国鲜食糯玉米育种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育种方法 适口性 产量
下载PDF
优质高产糯玉米单交种苏玉糯5号的选育 被引量:21
5
作者 陆虎华 陈国清 +4 位作者 薛林 黄小兰 石明亮 胡加如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63,共3页
苏玉糯5号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以自选系通系5号为母本,通366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各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苏玉糯5号高产、稳产、优质,是具有推广价值的白糯玉米新品种。
关键词 糯玉米 单交种 苏玉糯5号 品种选育
下载PDF
玉米自交系性状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薛林 +6 位作者 邓德祥 卞云龙 陈国清 陆虎华 黄小兰 石明亮 杨水英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5期563-566,共4页
以主成分值为基础,通过动态聚类分析,结合血缘追踪,将110个玉米自交系划分为5大类群:ReidYellowDent、Lancaster、唐四平头、旅大红骨及其它类群。自交系的血缘和聚类分析划分的类群有紧密联系,但并不绝对;不同类群自交系间的遗传差异大... 以主成分值为基础,通过动态聚类分析,结合血缘追踪,将110个玉米自交系划分为5大类群:ReidYellowDent、Lancaster、唐四平头、旅大红骨及其它类群。自交系的血缘和聚类分析划分的类群有紧密联系,但并不绝对;不同类群自交系间的遗传差异大,杂种优势强,配置杂交组合时,应尽量在不同类群间选配亲本。同时,也对聚类方法进行了讨论,为其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作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性状 主成分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大豆生物量与产量组分间的相关及关联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晁毛妮 郝德荣 +6 位作者 张晋玉 宋海娜 张怀仁 褚姗姗 张国正 喻德跃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6,共10页
生物量与后期的籽粒产量存在紧密联系,是决定作物经济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利用自然群体中的1142 SNP在2年环境下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检测大豆基因组中与生物量及产量组分显著关联的SNP。结果表明:(1)生物量、百粒重和单株籽粒... 生物量与后期的籽粒产量存在紧密联系,是决定作物经济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利用自然群体中的1142 SNP在2年环境下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检测大豆基因组中与生物量及产量组分显著关联的SNP。结果表明:(1)生物量、百粒重和单株籽粒产量在自然群体中存在广泛的表型及遗传变异,并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其中生物量与单株籽粒产量之间的相关略高于与百粒重;(2)两年环境下共检测到41、56和29个SNP分别与生物量、百粒重和单株籽粒产量显著关联,其中仅有6、19和1个SNP在2个环境中都被检测到;(3)共检测到15个SNP同时控制2个或2个以上性状,其中位于第19染色体上的BARC-029051-06057位点被检测到同时与生物量、百粒重和单株籽粒产量3个性状显著关联,表明有共同的遗传基础,同时也解释了性状间相关的遗传原因;(4)鉴定到的多个SNP与先前我们对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多个环境下产量相关性状的定位结果共位。这些显著关联SNP位点的鉴定,有助于理解生物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机制,从而促进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有利基因,实现未来大豆高产育种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位点多态性(SNP) 光合作用 产量 大豆 自然群体
下载PDF
青贮玉米的育种目标与育种方法探讨 被引量:18
8
作者 石明亮 朱国强 +5 位作者 陈桂银 薛林 胡加如 陈国清 陆虎华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6-38,共3页
综述国内外有关青贮玉米的育种目标与方法 ,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青贮玉米育种目标 ,并探讨其有效的育种方法。
关键词 青贮 玉米 育种 目标 方法
下载PDF
玉米自交系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邓德祥 +3 位作者 胡加如 薛林 陈国清 陆虎华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83-286,共4页
对25份玉米自交系15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轴重是决定玉米自交系单株籽粒产量的首要因素,轴重与单株籽粒产量的相关系数和通径系数分别为0.736和0.885,其次是出籽率、穗粗、行粒数、千粒重。在育种实践中,... 对25份玉米自交系15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轴重是决定玉米自交系单株籽粒产量的首要因素,轴重与单株籽粒产量的相关系数和通径系数分别为0.736和0.885,其次是出籽率、穗粗、行粒数、千粒重。在育种实践中,根据各农艺性状对单株籽粒产量的影响大小,可选出产量高的优良自交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性状 遗传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利用遗传突变基因改良特用玉米——糯玉米(wxwx)胚乳突变基因的效应和利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秦泰辰 邓德祥 +1 位作者 卞云龙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9,共4页
叙述糯玉米的由来、传播与生产上应用简况。在论述糯玉米资源的同时 ,介绍糯玉米细胞遗传学基础知识与生物技术研究的要点。
关键词 转化因子 特用玉米 糯玉米 育种资源 育种方法 株型改良 品质改良 胚乳突变基因
下载PDF
江苏鲜食糯玉米育种杂种优势群及杂优模式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沈锦根 胡加如 +1 位作者 薛林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01-404,共4页
分析了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迄今江苏省自育的14个糯玉米杂交种的血缘关系及杂交种选系的配合力,结果表明:①江苏省鲜食糯玉米育种的杂种优势群为通系5类群、衡白522类群和其它类群,其中通系5类群和衡白522类群为主要杂种优势群;②杂优模... 分析了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迄今江苏省自育的14个糯玉米杂交种的血缘关系及杂交种选系的配合力,结果表明:①江苏省鲜食糯玉米育种的杂种优势群为通系5类群、衡白522类群和其它类群,其中通系5类群和衡白522类群为主要杂种优势群;②杂优模式为通系5类群×衡白522类群、通系5类群×其它类群、衡白522类群×其它类群、其它类群×其它类群,其中通系5类群×衡白522类群是主要杂优模式。江苏需要不断挖掘新的优良种质,加强种质的收集、整理、改良和创新,创造新的杂种优势群,以拓宽杂优模式,育成突破性新品种,提高糯玉米生产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杂种优势群 杂优模式
下载PDF
优质高产鲜食糯玉米新品种“苏玉糯14”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薛林 +4 位作者 陈国清 陆虎华 黄小兰 石明亮 胡加如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9-62,共4页
在收集利用温带、亚热带优良地方种质资源基础上,通过分离小群体育种法,构建新型温带×亚热带鲜食糯玉米杂优模式,并成功育成产量高、品质优、适宜我国东南玉米区种植的鲜食糯玉米新品种"苏玉糯14"。
关键词 糯玉米 “苏玉糯14” 选育技术
下载PDF
玉米不育细胞质对杂交种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卞云龙 邓德祥 +4 位作者 蒋思霞 宗式群 徐明良 秦太辰 《江苏农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27-29,共3页
以4组同核异质不育系与3个共同恢复系,接NCⅡ遗传设计进行组配,以明确玉米不同不育细胞质对杂交种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育细胞质对杂交种产量的影响因胞质类型有别,YⅡ-1型不育细胞质具有一定的正效应,而... 以4组同核异质不育系与3个共同恢复系,接NCⅡ遗传设计进行组配,以明确玉米不同不育细胞质对杂交种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育细胞质对杂交种产量的影响因胞质类型有别,YⅡ-1型不育细胞质具有一定的正效应,而S和C型不育细胞质均表现为负效应,但不同细胞质间的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2)不育细胞质对F1代5个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除行粒数表现为正效应,其余4个因素均呈现负效应。(3)杂交种的产量差异主要是由F1核基因型不同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不育细胞质 产量性状
下载PDF
玉米茎秆糖含量的遗传模式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卞云龙 顾啸 +4 位作者 孙东雷 王益军 王艳秋 邓德祥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9-257,共9页
较高的茎秆糖含量有助于提高青贮玉米的饲料品质和适口性。本研究以YXD053和98A-04两个高茎秆糖含量玉米自交系为母本,以Y6-1低茎秆糖含量玉米自交系为父本,通过自交、杂交及回交产生2个组合的6个世代(P1、P2、F1、F2、BC1和BC2);运用... 较高的茎秆糖含量有助于提高青贮玉米的饲料品质和适口性。本研究以YXD053和98A-04两个高茎秆糖含量玉米自交系为母本,以Y6-1低茎秆糖含量玉米自交系为父本,通过自交、杂交及回交产生2个组合的6个世代(P1、P2、F1、F2、BC1和BC2);运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6个世代联合分析方法,探明控制玉米茎秆糖含量的遗传模型,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表明,玉米茎秆糖含量遗传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共同控制。YXD053×Y6-1及98A-04×Y6-1组合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3.50%和52.63%,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96%和17.31%,总遗传率分别为61.46%和69.94%,显性度(h/d)均小于1。茎秆糖含量以主基因遗传为主,且主基因又以加性效应为主,但环境因素对茎秆糖含量的遗传有一定的影响。这一研究结果为玉米茎秆糖含量性状的基因定位和育种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茎秆糖含量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
下载PDF
糯玉米芽苗期耐盐性鉴定及相关分子标记筛选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杨庆华 +5 位作者 倪正斌 罗标 卞云龙 王益军 徐辰武 邓德祥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8-283,共6页
为了给糯玉米耐盐育种提供种质材料和分子标记信息,以85份糯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在糯玉米发芽期和苗期测定了存活时间、单株存活率、相对发芽率、相对幼芽长和相对胚根长等5个耐盐性状,并利用71对SSR标记扫描基因组,进行了耐盐种质和相关... 为了给糯玉米耐盐育种提供种质材料和分子标记信息,以85份糯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在糯玉米发芽期和苗期测定了存活时间、单株存活率、相对发芽率、相对幼芽长和相对胚根长等5个耐盐性状,并利用71对SSR标记扫描基因组,进行了耐盐种质和相关分子标记的筛选研究。结果显示,5个耐盐性状在糯玉米自交系间存在极显著遗传差异,变异幅度大;筛选到在各耐盐性状上表现较好的种质各5份,其中自交系NA18和NA30-2在多个性状上表现较好;共扩增出340个差异片段,平均每对引物4.78个,引物多态性信息量(PIC)值为0.249~0.876,平均为0.479,供试群体被划分为5个亚群;共检测到9个标记位点分别与5个耐盐性状显著关联,其中1个位点同时与2个性状存在显著关联。以上结果说明,在糯玉米育种上对耐盐性状的改良存在较大的遗传空间,筛选到的耐盐性种质和分子标记具有一定的育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自交系 耐盐 SSR标记 关联分析
下载PDF
鲜食糯玉米育种研究概况 被引量:9
16
作者 薛林 +4 位作者 陈国清 陆虎华 黄小兰 石明亮 胡加如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111-114,共4页
鲜食糯玉米以食用或加工其青果穗为目的,在制订育种目标时须综合考虑产量、品质、粒色、熟期和抗病虫性等因素;依据基础材料与育种技术手段的不同,选育自交系方法有5种:自然授粉品种资源选系、优良糯玉米杂交种选系、杂(回)交转育法选... 鲜食糯玉米以食用或加工其青果穗为目的,在制订育种目标时须综合考虑产量、品质、粒色、熟期和抗病虫性等因素;依据基础材料与育种技术手段的不同,选育自交系方法有5种:自然授粉品种资源选系、优良糯玉米杂交种选系、杂(回)交转育法选系、群体改良选系和新技术选系;在新组合筛选时,需注重果穗外观商品性和口感品质的选择;通过常规育种方法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拓宽种质资源,加强品质鉴定技术和相关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是我国鲜食糯玉米育种取得突破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糯玉米 育种目标 育种方法
下载PDF
玉米的药用价值及其产业化开发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石明亮 朱国强 +5 位作者 陈桂银 薛林 胡加如 陈国清 陆虎华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4年第12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食用玉米 药用价值 育种 产业化开发 利用途径 应用 中国 外向型经济 农业结构调整 世界
下载PDF
以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评价江苏糯玉米新品种 被引量:9
18
作者 陆虎华 胡加如 +5 位作者 薛林 黄小兰 陈国清 石明亮 陆剑波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70-72,96,共4页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江苏省9个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的鲜穗产量、商品性、稳产性、抗倒性和早熟性等5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与理想品种的加权关联度大小顺序依次为:NQ1>CK>NQ5>NQ7>NQ6>NQ2>NQ8&g...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江苏省9个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的鲜穗产量、商品性、稳产性、抗倒性和早熟性等5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与理想品种的加权关联度大小顺序依次为:NQ1>CK>NQ5>NQ7>NQ6>NQ2>NQ8>NQ4>NQ3,其中NQ1综合表现最好,对照品种苏玉(糯)1号排第二位,其次是NQ5、NQ7、NQ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 综合评价 糯玉米
下载PDF
糯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及其产量、农艺性状与SSR分子标记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蒋思霞 倪正斌 +2 位作者 邓德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3212-3217,3283,共7页
[目的]研究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确定其亲缘关系远近,为糯玉米的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84个糯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利用分布在玉米全基因组上的71个SSR标记对供试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对其产量及农艺性状与SSR标记... [目的]研究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确定其亲缘关系远近,为糯玉米的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84个糯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利用分布在玉米全基因组上的71个SSR标记对供试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对其产量及农艺性状与SSR标记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150对SSR引物中有71对在糯玉米自交系中能扩增出多态性条带,共检测到342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可检测到2~11个数目不等的等位基因,多态性信息量为0.249~0.876;糯玉米自交系间的遗传距离为0.02~0.32,均值为0.178,4个自交系可划分为8个组别;玉米10个连锁群上71个SSR位点的2 485个组合,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连锁不平衡;共检测出21个SSR座位与10个产量、农艺性状显著相关。[结论]该试验阐明了所选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及相互间的亲缘关系,为有目的的组配糯玉米杂交种及其新品种选育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遗传多样性 关联分析 农艺性状 产量性状
下载PDF
糯玉米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黄小兰 陆虎华 +6 位作者 胡加如 陈国清 薛林 石明亮 孙权星 陆冬梅 《农业科技通讯》 2005年第12期14-16,共3页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了16个糯玉米新品种的11个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各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排序依次为穗长>穗粗>鲜百粒重>株高>行粒数>出苗至采收天数>穗行数>轴粗>秃尖长>鲜出籽...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了16个糯玉米新品种的11个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各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排序依次为穗长>穗粗>鲜百粒重>株高>行粒数>出苗至采收天数>穗行数>轴粗>秃尖长>鲜出籽率>穗位高。因而,糯玉米的鲜穗产量与穗长、穗粗、鲜百粒重关系最为密切,与鲜出籽率、穗位高的关系最为疏远,与其他农艺性状的关系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鲜穗产量 灰色关联 农艺性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